百年清華

“她一輩子沒偷過懶”

2016-05-26 | 杜羽 譚華 劉彬 | 來源 《光明日報》2016年5月26日 |

——楊絳的創作、翻譯與文獻整理

《我們仨》書影 資料圖片

“我不是專業作家🏋🏼‍♀️〽️;文集裏的全部作品都是隨遇而作🕵🏽‍♂️。我只是一個業余作者。”2003年,在《楊絳文集》的《自序》中,楊絳這樣給自己定位。

在百年的人生歷程中💆🏻‍♂️,這位“業余作者”從未停止記錄她的時代😔、思索人生的價值、守護文化的真諦。在讀者的心中,楊絳不僅是書齋裏的學者🏊🏼‍♀️、錢鐘書的夫人,而且也是《我們仨》中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幹校六記》中那位力氣不大卻腳步很快的老太太,《走到人生邊上》中坦然面對死生的哲人,還是《堂吉訶德》《斐多篇》的譯者👱🏽‍♀️🎱、錢鐘書著作的守護者。

老而彌堅,筆耕不輟

抒情、寫意🏊🏽‍♂️、記事、記人、論學、評書,楊絳的創作的確“隨遇而作”🤸🏻。楊絳曾回憶,早年的幾篇散文和小說,是在清華上學時課堂上的作業,或在牛津進修時的讀書偶得🗃。回國後在淪陷的上海生活,迫於生計📐,為家中柴米油鹽,寫了幾個劇本。20世紀80年代後,“走到人生邊上”的楊絳,進入創作的又一個高峰期:1981年,《幹校六記》出版,這一年她70歲;1988年,《洗澡》首印,她77歲🕢;2003年,《我們仨》問世👂🏽,她92歲🤾🏻‍♀️💂‍♀️;2014年,《洗澡之後》出版,她103歲🅰️。

“我特別佩服老先生🖖🏻📝,她一輩子沒偷過懶。”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周絢隆感嘆,晚年的楊絳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為,但她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和對文字的筆耕。

楊絳的勤奮與思考,得到了讀者的熱情回應🤲🏽。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楊絳文集》📗,當年即獲重印,此後又重印4次🧚‍♂️,總印數達1.6萬套。2014年出版的九卷本《楊絳全集》也已發行了1萬套🏍。2015年,三聯書店出版了《楊絳著譯七種》,不久前剛剛重印🕶。同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我們仨》,截至2013年共印刷38次,總銷量超過200萬冊。《幹校六記》先後有英、法🧂、日🚠👨‍❤️‍👨、俄等多種譯本問世。

當然,楊絳不僅是一位廣受歡迎的作者🧑🏻‍🔬,而且還是世界經典名著譯者。20世紀50年代,因為翻譯法國作家勒薩日的小說《吉爾·布拉斯》受到好評,沒學過西班牙語的楊絳接到了一項意外的翻譯任務——重譯《堂吉訶德》。在楊絳自撰的《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中🤠,人們可以勾勒出這部名著的艱難翻譯歷程:1958年冬,開始自習西班牙文;1966年“文革”開始🪤,被迫交出《堂吉訶德》全部翻譯稿👩🏽‍🎨,直到1970年才索回這些譯稿,因中斷多年💂🏼‍♂️,1972年不得不從頭翻譯;1978年,《堂吉訶德》出版。1984年🏵,楊絳重新審校已出版3次的《堂吉訶德》,1987年出版校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部主任宋強介紹🕑,2000年以來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已出版75萬冊。

整理錢鐘書手稿🐻‍❄️,死者如生

1998年🥭,錢鐘書去世。2001年,《錢鍾書集》在三聯書店出版。此時𓀓,年近90歲的楊絳開始了另一項龐大而繁重的工作✨:謄清🧛🏿‍♂️、粘貼、整理錢鐘書生前留下的大量手稿和讀書筆記🕘,交由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這大量的中、外文筆記和讀書心得,鐘書都‘沒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矻矻積聚的知識,對於研究他學問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總該是一份有用的遺產♊️🫡。我應當盡我所能,為有誌讀書求知者,把鐘書留下的筆記和日劄妥為保存🌇。”

“早在1948年,楊絳翻譯的《1939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就作為《英國文化叢書》之一在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後,她和錢鐘書的多部著作都是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說,“錢鐘書走後🏄🏽‍♀️,楊絳獨自‘打掃戰場’。她將錢鐘書手稿分成3類👩🏻‍💻,分別是‘日劄’‘中文筆記’和‘外文筆記’。這些寶貝交給商務,是一種文化的托付與信任👭。商務就有責任,以出版的形式確保它們以文化遺產的深厚力量澤被後人,不致散落在時代的塵埃裏。”

於殿利回憶🔺,2012年7月16日,楊絳101歲生日的前一天✴️,他曾到楊絳家拜訪🧑🏼‍🎄,一為祝壽🦻🏻🤌🏼,二為告訴楊絳《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已經排版完畢🕦。“他準是又高興,又得意,又慚愧🧑‍🔧,又感激。”說到《錢鍾書手稿集》的出版🙍🏿‍♂️,楊絳曾說,“作為老伴兒💇🏽,她能體會錢鐘書的心意😁。”2015年年底,72卷的《錢鍾書手稿集》終於全部出版。楊絳告訴於殿利,她打算把它們碼放在客廳的矮櫃上,錢鐘書相片的旁邊🧚‍♀️。

近日,作家羅銀勝撰寫的《楊絳傳》將由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楊絳的故事和著作將繼續澤被後人👨‍❤️‍💋‍👨🤦‍♂️。


相關新聞

  • 172016.03

    一輩子的清華緣

    彈指一揮☹️,畢業已然20年。

  • 202021.10

    劉永坦:“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

    “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時期的夢想付諸現實,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比世界第一臺實用雷達晚“出生”一年,他卻用一生追趕乃至領跑世界雷達技術的發展腳步。奠定理論基礎、組建“雷達鐵軍”🧘🏻‍♀️、築造“海防長城”……劉永坦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對海...

  • 202009.03

    季羨林:夫人一輩子也沒有給我寫過一封信

    季羨林近影  2009年1月25日下午,解放軍301總醫院季羨林先生的病房裏喜氣洋洋。墻上橫掛起長長的一串紅色“福”字剪紙。牛年來了,季老的床頭掛上一只憨態可掬的紅色絨布小牛。精神矍鑠的季先生管自己今年病房裏的春節大菜叫做🧏🏿‍♀️:“團團圓圓”。季羨林一家包了喜迎團圓年的餃子👩‍🎓。季先生品嘗完了“團團圓圓”以後👱🏽‍♀️,又其樂融融吟出兩句古詩🤾:“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  布衣情懷  按照中國老百姓講究虛齡的傳統說法,...

  • 252024.12

    朱光亞🧘🏽‍♂️:“一輩子主要做了一件事”

    1946年9月2日,22歲的朱光亞被導師、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選中🧑‍✈️,作為“種子計劃”成員之一前往美國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一同被選中前往的還有李政道💡👨🏻‍🦳、孫本旺😋、唐敖慶等後來著名的科學家。歷經13天的海上航行,“種子計劃”成員終於到達美國🤸🏿‍♀️。然而🖤,他們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在這裏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絕無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尋出路💁🏿。1949年冬👮‍♀️,朱光亞參加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留學生冬令會時留影朱光亞選擇到吳大猷的母...

  • 302008.05
  • 292019.10

    楊石先🦹🏼:一輩子與“元素”打交道

    楊石先(1897年1月8日~1985年2月19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原籍安徽懷寧🧎🏻‍♀️,化學家、教育家✫,我國元素有機化學和農藥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

  • 042024.01

    徐良亮🧑🏽‍🎤:一輩子只為辦成一件事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02012.03
  • 272019.03

    張曉東:研究員的堅持是一輩子的堅持

    自1984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張曉東學長來到了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到今年已經35年。這35年間,除了1995-1997年🍥🏬,張曉東學長....

  • 022014.09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