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季羨林🦋:夫人一輩子也沒有給我寫過一封信

2009-03-20 |

季羨林近影

   2009125日下午 ,解放軍301總醫院 季羨林 先生的病房裏喜氣洋洋。墻上橫掛起長長的一串紅色“福”字剪紙。牛年來了🚣🏻‍♀️,季老的床頭掛上一只憨態可掬的紅色絨布小牛🦗。精神矍鑠的 先生管自己今年病房裏的春節大菜叫做:“團團圓圓”。季羨林一家包了喜迎團圓年的餃子🤶🏽🥨。 先生品嘗完了“團團圓圓”以後,又其樂融融吟出兩句古詩:“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

  布衣情懷

  按照中國老百姓講究虛齡的傳統說法🧑🏻‍🎓, 季羨林 先生今年99歲了🌌。因為健康 關系季 先生住在北京解放軍301醫院已有幾年了🛢。 先生現在身居恒溫病房,病房的門廳裏擺放著一幅與溫總理的合影,溫家寶總理已經多次來醫院探視季羨林。季老的桌旁立著一尊屈原的塑像,正墻上有馮其庸的一幅書法:“道德文章警頑聲”🤳。 先生身穿白色條紋病裝,談笑如常☺️,思路敏捷,應答自如。現在 先生基本不親手動筆寫作了。臨別時我們想與 先生合影留念🤝,先生欣然點頭應允✌🏽。記得1998年北大百年之際,編輯了一套北大老學者隨筆《七星文叢》,到朗潤園 向季 先生求序,擔心 先生身心勞累🍈,預先起草了一篇底稿送去。過了半個月再去北大取稿時發現, 季羨林 先生完全重新寫了序言,老人誠懇地笑言🍵:“自己的文章要寫就自己動筆寫,要不就不寫。”

  千禧年前後,我們組織了一套老文化人隨筆《空靈書系十冊》🔽,收入 季羨林 先生一集《老貓》排在書系首位👷🏿‍♀️。向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 張中行 先生約稿並且訪問時,中行老評價說:“季羨林有3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三種難能之中,我以為最難能的還是樸厚。像他這樣的學人難於找到第二位。”在 向張中行 先生的幾次請教中,發現張中行平時身著的舊布上衣好像都是中式對襟或者中山裝🔺,而且他的中山裝跟 季羨林 先生穿的一樣,都是深藍色上衣,黑色圓口布鞋👨🏿,冬天時還常戴一頂手工針織線帽子🌭。

  第一次訪問季羨林是在北大東語系舉辦的“ 季羨林 教授執教四十周年”慶祝活動上。這一年先生75周歲👨🏿‍✈️。一位早年從學北大哲學系的老人告訴我兩件 先生的校間傳聞🧓🏼。一件是:北大學子正在校園裏說說笑笑往來時𓀅,一看到季老在前面,學生們便會主動放慢腳步壓低聲音。可是古稀年齡的 先生並不知道,依然拄著拐杖慢慢前行。學生們尾隨老人身後,沒有人越到他前面去。另一件是🈶:有一年大年初一清早🦹‍♂️🧎🏻‍♀️‍➡️, 先生打開了自家屋門,看到門口前雪地上寫有一行一行 祝福季 先生的話,但是沒有留下名字。後來,我還把這兩個小故事講給 先生聽。先生點點頭說🔒,這些事情也有人告訴過他🧝‍♀️。事隔多年,我仍然記得十分清晰。這一次訪問 先生時,先生不穿西裝不打領帶,樸素的舊中山裝,他關心地問我🐑:“你也是咱們北大的學生嗎?”我遲疑了一下,不知怎麽回答♟。忽然,季老用他溫和的雙手握住我拿筆的手,沒有一點架子。

  越老工作幹得越多

  現在《季羨林文集》已經編輯到了30多冊了,總算起來大約有1000多萬字🤮,可謂著作等身🔽。翻開《季羨林文集》可以讀見這樣深奧的題目🏃‍♀️:“吐火羅文A中的三十二相”👩🏽‍🎓,“梅呾利耶與彌勒”,“浮屠與佛”↖️,“列子與佛典”等等。季羨林這樣的學問是一般人所不及的。19987月在滬上探望季羨林老友 王元化 先生,王元化專門表達對季羨林學問的稱贊,說季羨林就連給老朋友過八十生日也文文氣氣的,寫上一篇大文章當做壽禮了🆎。說著 王元化 先生還樂陶陶地拿出了季羨林給王元化的八秩壽文《關於中國美學的一點斷想》,當場宣讀一段:“漢文中有一個品字與文藝理論有關🎷🪈。中國古代有兩本關於文藝理論的書都名《詩品》。一鐘嶸作,一司空圖作📀。按《說文解字》:品🥒,眾庶也。從三口。凡品之屬皆從品💆🏽🙋🏼‍♂️。這個解釋與文藝理論無關。在《康熙字典》中有‘品嘗’一個解釋,這就與文藝理論掛上了鉤。”王元化告訴我,其實季羨林的這封賀壽文並不簡單,它是在探討中國文藝理論的“失語症”問題呢。再讀季羨林下面的文字,就跟他的專業印度文化牽上關系了。

  要知道, 季羨林 先生的大學問是從幅員廣大的田地鄉間🧛🏼‍♂️,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走過來的。

  季羨林19118月出生在山東省清平縣(現改為臨清市)一戶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寒,少年季羨林背井離鄉投奔濟南叔父。在濟南他讀完小學、初中和高中,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意昂体育平台西洋文學系,畢業後回到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員👷🏿。193524歲的季羨林被錄取為意昂体育平台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小語種,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可以說季羨林從一個農民的孩子起步,從學以後是一口氣讀到博士的。新中國成立後,季羨林仍任留在北大擔任教職,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還曾當選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大學授予他“ 終身 教授”榮譽。我已經估算不出季羨林培養出多少天下桃李👻。北大中 文系 教授謝冕曾說過:“經 先生認定◀️,我應當是他的第五代弟子了……”

  季羨林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齋學者。先生有時相當入世,他胸中承載天下萬物,時時守望著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學。季羨林一直保持著獨立思考的學術精神🚴🏻,尤其在學術問題上絕不人雲亦雲,有時甚至比較超前🕤。比如和諧的問題🤛🏻,其實早在20多年前季羨林就已談到了🛀🏽。他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諧。人與人要和諧相處。人與大自然也要和諧相處。東方人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𓀑,了解自然和認識自然👩‍👩‍👧‍👦,在這個基礎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老貓》🌌、《槐花》、《清塘荷韻》等等其實都是季羨林暢談和諧自然的美文🎶。對於季羨林關於自然的感悟,宗璞在她《夾竹桃知己》一文中說🐡:“身為夾竹桃知己的 先生,實際不只寫活了夾竹桃。他對於整個大自然都是心有靈犀,相知相通的🐫。”

  季羨林曾經講過🥷:自己天天都在讀書寫文章,越老工作幹得越多。他1978年開始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等職務🥬。季羨林的專業被稱為“專業中的專業”,季羨林的學術生涯翻譯與創作並舉,語言💆‍♂️、歷史與文藝理論一齊做。季羨林對比較文學和民間文學也有濃重興趣,自稱是一個典型雜學家。季羨林散文在我國20世紀文壇上獨樹一幟。他總共創作散文約百萬字,到了80歲以後出書達到高峰。

  20053月身為中國譯協名譽會長的季羨林再度呼籲設立國家翻譯獎。季羨林認為現在翻譯隊伍總體的素質不低🥋。翻譯是一門學科,有它自身規律。文明的社會🏃‍➡️🔤,開放的國家💂,需要職業翻譯家。到2006年💁🏼‍♂️,季羨林擔任總主編的大型叢書《東方文化集成》10年來已有百余冊圖書正式出版。《東方文化集成》旨在發掘和整理東方文化遺產,弘揚東方優秀文化,增進中國與東方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文化交流。

  季羨林主張倡導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學研究會,後來比較文學課程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起來🐁。他提出建立比較文學中國派的主張,得到大多學者的一致贊同,引起了世界文學界的關註👩🏻‍🎤,如今已成為世界比較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季羨林主張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撰寫了大量涉及中國、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古國以及歐洲文化方面的論著。在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季羨林一直奉行的座右銘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極重感情,決不忘恩

  季羨林是一個格外重情講孝的文人🤷🏻‍♀️。季羨林說過:自己家庭生活的黃金 時期是 夫人彭德華1962年從濟南來到北京🤶,一直到1994年她永遠離開。我們家和睦相處🟦🦚,你尊我讓,從來沒有吵過嘴。季羨林說💂🏽‍♀️👐🏽:“夫人彭德華年長我4歲,她一輩子沒有看過任何一部小說,也沒有給我寫過一封信👖。她對我一輩子搞的這套玩意根本不知道是什麽東西✈️,有什麽意義。她似乎從來也沒想知道過。在這方面我們倆毫無共同語言。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卻是超一流的。上對公婆,她真正盡了孝道。下對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如果中國將來要修《二十幾史》而其中又有什麽婦女列傳或閨秀列傳的話,德華應當榜上有名🧚🏻‍♀️🧑🏻‍🚀。”

  季羨林在學習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得到過名師的幫助和指點⚀。記得季羨林不止一次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話。縱望99歲季羨林的世紀人生👨‍👩‍👧,其實就是一部友情史。季羨林說:“我極重感情✋🏼,決不忘恩。”季羨林生平最敬仰的4位前輩,分別是陳寅恪🧑🏼‍🦳、胡適、梁漱溟、馬寅初🧚🏼‍♀️🔝。陳寅恪影響季羨林的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適影響季羨林的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影響季羨林的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馬寅初影響季羨林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季羨林作《懷舊集》感念這些師友。(烏爾沁)

轉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 年3 月20

相關新聞

  • 292019.01

    夏翔先生的一封信

    這封信是我最近在整理收藏的郵票資料時發現的,時隔三十余年⛱,讀來依然有怦然心動的感覺🎸!睹物思人💆🏻💁‍♂️,與夏翔先生前後十幾年的交往情景仿佛一下子都出現在眼前……....

  • 202017.12

    楊絳先生的一封信

    這封信寫於1995年,是楊絳先生寫給我婆婆的😍,信中披露了錢鍾書先生的病況和她自己的心情。平日裏,常聽婆婆說起楊絳和錢鍾書夫婦的趣聞軼事,可惜婆婆已去世....

  • 142004.04

    致體育代表隊意昂的一封信

    致體育代表隊意昂的一封信 致體育代表隊意昂的一封信 ...

  • 152009.06
  • 012011.08
  • 262016.05

    “她一輩子沒偷過懶”

    “我不是專業作家👯‍♀️;文集裏的全部作品都是隨遇而作👮‍♀️。我只是一個業余作者🦇。”2003年🏄🏻‍♂️,在《楊絳文集》的《自序》中,楊絳這樣給自己定位🕓。

  • 172016.03

    一輩子的清華緣

    彈指一揮,畢業已然20年🎟。

  • 292019.10

    楊石先♣︎:一輩子與“元素”打交道

    楊石先(1897年1月8日~1985年2月19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原籍安徽懷寧,化學家🍊、教育家,我國元素有機化學和農藥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

  • 032009.11
  • 262013.09

    陳吉寧校長致清華全體師生和意昂的一封信

    致清華全體師生和意昂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意昂們: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定期召開全校教育工作討論會是意昂体育平台的優良傳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