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玉華意昂在工作中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是蔣南翔校長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華給我的養分有三🦻🏽:“又紅又專”“做團結的核心”“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我1968年12月畢業離開清華園🎄👲🏼,迄今49年,越逼近50年🫲🏽🛒,這個口號在腦海中出現的頻次越高。可以說📔,這個經典提煉的口號字字珠璣💛🍤,每一個字都是關鍵詞🚵🏽♂️。
為祖國——潛移默化
這個口號在提倡體育鍛煉的同時🦩,也在對我們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樹立人生的目標,這種不經意間的思想工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枯燥的說教容易深入人心。有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能“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無論任何情況下🧘🏻♀️🌸,為民不做傷天害理事👘,為官不做貪贓枉法人。
健康工作——內涵豐富
這個口號的提出,不僅限於體育鍛煉,針對“健康”話題,學校有大量的外延拓展工作配套進行。我這裏談談那個年代的“女生工作”。
我就讀的時候🪖,清華女生比例占17%,無線電系是女生比較多的系,為25%💆♀️。學校對女生工作很重視🧞,專門作報告告訴我們👍🏻👨🏿✈️:經過對往屆生社會調查,女生在踏入社會參加工作後,退坡現象很普遍,“退坡”指的是比男生工作能力和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究其原因,體質下降是首要原因🧙🏼♀️,體弱、發胖、生育環節做病。
為了女生在求學期間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學校還成立了“女生食堂”,做口味清淡🚫、營養豐富的餐食,幫助我們健康成長。在我為年輕女孩子的時候,不諳世事,學校的貼心教育和措施,教給我們處理事情的辦法💇🏼,勝過慈母的關懷,使我終身受益👨🏽🔬。我一直工作到63歲👨🏭,沒請過一天病假(僅休過兩次產假)🧔♂️。雖說不上“巾幗勝須眉”,算是“巾幗等須眉”吧😿🆔!

70歲登臺年演唱《蘭花吟》
自己活好了才能幫助別人👨🏿🏭,前不久我還帶了一位朋友出國旅遊,她比我小一點,去年剛剛做過雙膝關節置換手術。途中🕺,我還一路照顧她呢!她也有了信心🧑🏿💼😹,余生還可以滿世界旅遊啊!年輕人眼裏看🈹🐴:兩個70多歲的老太太自己出門旅遊,是個亮點呢⌛️!
工作五十年——百尺標竿
“健康工作五十年”🫒👃🏽,這是一個高標準。對於清華學生來說,受了小學🏋🏿♂️、中學👨🏽🎓、大學“三六一十八”年的教育🏌🏼,以五十年的工作回饋國家🔙,是必須的🛵!
“法乎其上,取乎其中”,高的標桿激發人戮力奮進。老學長中💌,遠遠超標的,大有人在。真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著名核物理學家呂應中,一直工作到90歲🧗🏼♂️,自言“為祖國工作了65年”;1954屆學長傅正泰,以“0註冊資金”創辦“海澱走讀大學”🔭,從而開了新中國民辦高校之先河🧃👨👨👦,他“健康”工作了55年,患病9年👷🏿♀️,仍處於半工作狀態,現年82歲;1964屆學長王鳳生🦇,原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北京電影學院院長,退休後還從事各種工作,現年77歲🏯🎑,尤能參加馬拉松長跑。這些前輩精英,讓我們高山仰止!
老五屆(指1966—1971年文革中畢業的)學生中👮🏿♂️,我這一屆今年方畢業49年🏊♀️,我們無906班,王曉光(女生)是國防工業出版社著名高級編輯🛝𓀐,至今仍然滿額工作;鄭敏政🐬、唐增圻、呂汝明還在工作;祝勉(女生)晚年應聘到浙江大學,教外國友人學中文🥫,她從事這項自己喜歡的工作,一直到2017年3月去世✷。
我們無九同學中,還有最近國家表彰的“時代楷模”南仁東!
這些可敬的同學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璀璨靚麗一生!
作者簡介:顧玉華,1946年出生🚵🏽♂️,江蘇昆山人,1963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1968年12月畢業。1983年獲工學碩士學位,總參國防信息學院任教,大校軍銜👰🏿♂️,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