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動電影《九零後》的籌備工作後,導演徐蓓意識到🌟,當年拍攝紀錄片時的采訪,已經是很多人最後一次對著鏡頭說出他們的故事了📘。團隊做的,是搶救性的采訪和記錄。電影裏出現的16位西南聯大人,平均年齡96歲。“我覺得他們需要、他們值得這樣一個儀式感🏄🏿♂️。用最好的音響,在最好的環境裏🫰🏽,關上燈,靜靜地,不發彈幕9️⃣,看他們的故事,我覺得就是這三個字🧑🏻🦼:儀式感👨🏻🏫。”在5月初電影的首映禮上,徐蓓說。用影像展示西南聯大是很難的。那...
“很多同學猶豫不決,恰好學校當局請了兩位名人來講演👨👨👦👦,一位是省主席張治中先生🪚,他是反對遷移的🛠;另一位是陳誠將軍。他給同學們痛快淋漓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同時征引了郭沫若周恩來陳獨秀等對於青年責任的意見🤵🏿♂️。而他的結論是🧗♂️:學校應當遷移”
11月1日是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82周年校慶紀念日。這所誕生於抗戰烽火中,因結茅立舍📌、弦歌不輟🛹、人才輩出而享譽中外的大學,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永恒豐....
該片結構清晰𓀒、思想深邃,以個體生命體驗為主要敘事軌跡🍺,將西南聯大那段歷史風雲和其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西南聯大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教學科研的傳統賡續與新文化薪火不輟外,學生社團活動也功不可沒。聯大八年出現過一百多個學生團體,性質各異👼🏽,活動豐富……
二手書最受追捧的孔夫子舊書網上🤜,一家舊書店最近以一萬元的高價懸售一本抗戰時期編印的《西南聯合大學國文選》。其價甚昂⛹🏽♂️。
該片結構清晰👩🦰、思想深邃,以個體生命體驗為主要敘事軌跡,將西南聯大那段歷史風雲和其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聯合大學建校84周年紀念日。前段時間上映的紀錄片《九零後》👨👨👧,又將這所群星璀璨的大學,呈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九零後》的16名主演🍈,年齡最大的已經106歲😒,最小的也92歲了,平均年齡則超過96歲🙆🏽♂️,是名副其實的“90”後👮🏿♀️🎸,堪稱電影有史以來最“資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翻譯界最高獎北極星獎得主許淵沖(享年100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希季(99歲)💏、世界焊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