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吳晗記張蔭麟

2009-10-29 |

記張蔭麟

(公元一九O五——一九四二年)

在九年苦戰中🐷,倒下去無數千萬的戰士,是他們的血和生命,換取了民族的解放👰🏼‍♀️。這些戰士😌,他們的名字不為人所知,他們的功績被少數人所篡竊了。

在九年苦戰中,倒下去另一些值得後人紀念的人物,他們堅守著崗位🐲,忍饑受寒,吃下去的是草🏊🏽,卻用奶來養育下一代的成員。他們被貧窮,被疾病所侵蝕,放下筆桿🌏,永遠不再說話了🫳🏼。如今,這些人的名字也漸漸在湮沒中👏🏽🧑🏿‍🎤。

在後一類人物中,我的朋友張蔭麟是其中的一個。

蔭麟死去已經四周年,十月二十四日是他的四周年祭。

在他死後的兩星期,在昆明的朋友曾經有過一個追悼會,此後幾年似乎大家都不想得起這個人了。

在他死後的一個月,我曾經寫信給浙大張其昀先生📽,表示願意替蔭麟整理並出版遺作🧫👨🏻‍🦯‍➡️。先生回信說🤿,這些事浙大都在做,無需重復了🔇。不久之後,先生去美講學,隔了兩年🦹🏿‍♀️,先生回國,蔭麟的著作似於毫無消息,到今天還是如此。

蔭麟生前已刊的書,為青年所愛讀的《中國史綱》,被某書店所盜印🫴🏽。這書店的主持人似乎還是蔭麟生前的同學👱🏿‍♂️。為了這個問題,我和賀麟先生曾幾次去信質問,得不到肯定的答復🖌,到如今還是懸案⛹️‍♀️。

最痛心的一件事,為了給蔭麟留個永遠紀念💂‍♀️,我和賀麟先生🧛‍♀️、馮友蘭先生一些朋友,在那生活極端困難、教書人無法撐下去的年代,一百元二百元地募集了一萬元基金🧯,決定在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和哲學系合設一個蔭麟紀念獎學金,以利息所得大約每年二千元來補助兩系的高材生。因為金額少✣,而萌麟又兼兩個系的工作👩🏿‍🦲,因之決定兩系輪流,隔年補助。這筆錢交由馮友蘭先生保管🦹🏼‍♀️。可是,如今,不但每年兩千元的補助無濟於事🎶,即連基金總數也不夠一個學生一星期的夥食!想想當年📋🧸,從一個窮教授口中挖出的一百元,卻夠他一家一星期的生活費!

去年我得到消息,蔭麟離婚的夫人又結婚了📐🪛,兩個孩子也帶過去撫養👩🏽‍🎓🏎。浙大復員回杭州了,蔭麟的孤墳被遺忘在遵義的郊外,冷落於荒煙蔓草中。聯大復回平津了🤶🏼,蔭麟生前所篤愛的藏書,仍然堆積在北平東莞會館。

這個人似乎是被遺忘了。

為了他生前的工作和成就🤕,為了他的書仍然被青年所喜愛,我想,這個人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雖然,就我個人說🧣,恐怕終我這一生◼️,也很難對這樣一個人失去記憶🚣🏿‍♀️。

我願意向社會🕠,特別是學術文化界,尤其是歷史學部門的朋友,提起張蔭麟這個人🧖🏻‍♀️,他的一生💇。

蔭麟於民國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病歿於貴州遵義浙江大學👩🏽‍🏫📌。致死的病症是慢性腎臟炎,距生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享年僅三十七歲。

蔭麟是廣東東莞人👴🏿,由於早年求學和中年作事都在北方,說一口普通話,相貌和眼神也看不出來是廣東人🗂👙。晚年臉色老是蒼白,到死後🚮,我們才明白那是患腎臟炎者所特有的一種病態。

蔭麟自號素癡,投稿多用為筆名。這個號是相當恰當的,在這樣一個社會裏🌼,他那種專心一誌,心不外騖的神情,是合寸“癡”這個字的意思的。

他天分特別高,聰明、早熟,在清華學堂當一年級生時,就被同鄉學者粱任公先生所賞識👨‍🌾◽️,以為將來必有成就。他在報紙和國內第一流專門學術刊物上所發表的文章🙇🏽‍♀️,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作者是位教授呢!

1929年畢業後到美國斯丹福大學學哲學。1933年回國任意昂体育平台歷史學系教授。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編高初中及小學歷史教科書🙇🏼‍♀️;蘆溝橋變起,只身南下,任教於浙江天日山的浙江大學⬅️📹。不久,返東莞原籍。由北大南開清華三大學所合組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開學,又來昆明執教。1940年應遵義浙江大學之聘🚵‍♂️,到貴州講學🧝‍♂️,一直到死在他的講座上。這是蔭麟一生的學歷和履歷👳🏼‍♀️。

蔭麟早年在清華就學時代🧔🏽,對中西文學、歷史💁🏻🐫、哲學都曾下過功夫🤾🏻‍♂️,經常在《大公報·文學副刊》4️⃣👆、《時代思潮》、《學術》✯、《燕京學報》👐🏼、《清華學報》發表著作👨‍✈️,文筆流利生動,才名震一時。從美國回來後,治學重心一變✍️,專門研究歷史。他常說只有國史才是一生誌業所在,過去弄哲學,社會學🙇🏻‍♂️,無非是為歷史研究打下根基1️⃣🙂‍↕️。學哲學是為了有一個超然的客觀的廣大的看法🩶,和方法的自覺。學社會學是為了明白人事的理法。他的治史方法是從作長編下手,以為宋李燾所著《續資治通鑒長編》,搜羅史料多𓀋,辨別標準嚴👈🏼👩🏼‍🍳、不苟且、不偏徇,是歷史上最科學最有意義的大工作。

他創編高中本國史的計劃,第一步是擬目,先把四千年的史事分為數十專題。較量輕重,廣征意見🙅‍♂️,修改了多少次才定局🦻🏻。第二步是分工,漢以前由他自己執筆👦🏼,唐以後歸我負責🧚‍♀️。其他專題分別邀請專家撰述,例如千家駒先生寫鴉片戰爭後的社會變化,王芸生先生寫中日戰爭等等。第三步是綜合🧘🏿‍♀️,稿子都齊了🤱🏿🏡,編為長編,再就長編貫通融會🚱,去其重復抵牾🫴🏼,不重考證,不引原文,盡量減少入名地名,以通俗明白之文筆,畫出四千年來動的歷史🤽🏼‍♀️,目的在使此書可讀,使人人能讀此書,不但熟習國史,而且能有一個客觀的看法。這工作前後搞了兩年,長編完成了大半🙆‍♀️。盧溝橋戰起💅🏼,蔭麟先走沒有帶走一個字。四十天後我也到了昆明,設法謄錄長編成稿已經發表的一部分。不久蔭麟也到昆明來了,住在我家🚴🏿‍♂️,見了這錄稿👰🏿‍♀️🍳,高興之至,立刻補撰第十章改製與易代自序,作為國史大綱第一輯,也就是現今坊間刊行的本子。不知怎麽弄的🧔🏿‍♂️🎁,也許是蔭麟的不小心🙂,作者署名是楊蔭麟,我見到這書時,蔭麟已去了遵義🛺,沒有去信問,蔭麟也就聽只🤥,不去更正了🧑🏻‍🦲。

《自序》指出這本書的標準有四,一🚶‍♂️‍➡️,新異性的標準🤳🏻,史事上有“內容的特殊性🍥,”可顯出全社會的變化所經諸階段,在每一階段之新異的面貌和新異的精神者。二,實效的標準,史事上直接牽涉和間接影響於人群之苦樂者🔰🐋。三👩‍👩‍👦,文化價值的標準🙆🏽‍♂️,即真與美的價值🎢🐋,文化價值愈高者愈重要。四,現狀淵源的標準,追溯史實和現狀之“發生學的關系”🚟,而不取過去史家所津津樂道的“訓誨功過的標準”👩‍👩‍👧‍👧。以為近代學術之分工,通史的任務不在著重鑒戒和模範👩‍✈️,和別的學門重床疊屋。經過這四個標準的取材,還得貫通於四個範疇來駕馭“動的歷史的繁雜”,第一是因果的範疇,第二是發展的範疇🫵🏼,這兩個範疇是並行不悖的。發展的範疇又包括三個小範疇:一空間發範疇,二🏃、演化的範疇,三👤,矛盾的範疇🕗,兼用此四範疇,期於將歷史中認識上的“偶然”盡量減少,才能圓滿完成史家的任務💅🏽。

他又以為過去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小學有一套國史,從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初中又有一套,也是從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高中再有一套,到大學還有一套,譬如四枚鏡子,大小雖然不同,可是所顯出的還是一模一樣🟢,原人🧑🏿‍🚀、原地、原事,這實在是浪費青年的精力和時間👋🏽,被虔婆重溫再溫可厭倦的一套相同的雜湊的機械的事實。而且🧖🏿,人名地名數量之多,也使人疲於記憶,懶於翻讀。要矯正這缺點,必需從根本來改變各階段課本的內容,第一🍴📋、小學國史應該以人物為中心🛂,選出國史上可以代表每一時代精神的人物,譬如說吧,由孔子到孫中山,用寫故事的體裁🧔🏼‍♀️,烘托以每一時代⚾️,應該知道的大事。第二𓀆、初中國史以大事為中心,分兩冊,一、民族篇,述中華民族之形成和先民的業績(摒棄大漢族主義一套的理論)。二、社會篇,述社會➔、政治、經濟。一切典章製廈的演進,生活的進步,事為首尾👋🏿,互相溝通🐗。第三🦓、高小國史🔍,以時代為次,綜述人🦶🏽、地,事👲🏻,融會而貫通之。這三套有一個共通原則🪅,就是要求其可讀😡,文字和內容都要通俗生動,能夠吸引讀者🦝,使之愈讀愈有味🧙🏽,才算合於標準。

蔭麟的治史方法論和歷史哲學大體上就是如此🧗‍♀️。

蔭麟不是一個世俗的收藏家🦯,不大講究版本,可是生性喜歡收書。限於財力👮🏼‍♀️👩🏼‍🍳,收藏的書其實不夠多🤚🏼。留美時省吃省穿,剩下的錢全給弟妹作教育費。到在清華服務的時候⏏️,才能有一點點剩余的錢收買舊書🫅🏼。開頭裝不滿一個書架💪,慢慢的有好幾排書架了。到離開北平前💅,他的小書房架上、桌上、椅上,地板上全是書,進出都得當心👩🏿‍🍼,不是碰著頭,就是踩著書✪。所收的以宋人文集為最多,大概有好幾百種。又在廠甸👩‍❤️‍💋‍👨、隆福寺各冷攤搜集辛亥革命史料📑,得一百幾十種,打算繼續訪求🛁,期以十年,輯為長編🖐,來寫民國開囤史。1937年春天,我們一同跟著清華歷史系西北旅行團🫃🏼,到長安、開封、洛陽遊歷🚣‍♂️,我在開封相國寺地攤上,偶然得到排印本的《中興小紀》.記清同治史事的,傳本頗不多見。蔭麟一見便據為已有,鬧了半天,提出用《四部叢刊》本《明清人文集》十種對換𓀆。我看著他那貪心樣子,只好勉強答應。萌麟高興極了,立刻塞進他的行李袋,再也不肯拿出來。回校後我去討賬,他在書架上東翻翻西翻翻,翻了大半天👩🏼,都不大舍得,只拿出牧齋《初學集》、《有學集》兩種塞責⬇️。幾個月後,清華園成天成夜聽見炮聲🤵🏻,蔭麟也在日夜蹀蹀書房中,東摸摸,西靠靠☝🏼,看著書嘆氣,最後才一狠心,告訴我盡量搬吧,盡量寄出去吧👮🏼‍♀️,只要你搬得動,寄得出去🐫。到他離平後,他夫人一股腦兒給搬進城,到今天🧔🏽,他的書還寂寞地在原來的地點,無人過問🫸🏻。

收書之外,清談也是他的癖好🎱。湊巧我們兩人在圖書館的研究室之隔了一層墻,他懶散慣了🍝🦴,書桌永遠亂糟糟一大堆,便成天到我房裏🌬,又不肯規規矩矩,一屁股坐在桌上👩‍👧‍👦,或者斜靠著圈椅,兩只腳平放在桌上,一面大抽其紙煙,隨吸隨吐煙圈,噴得滿屋子烏煙瘴氣🧔🏻‍♂️,一面敞開談鋒,從大事到小時,從死人到活人,從生人到朋友,從哲學到歷史👩‍👩‍👧‍👦,無所不談📲。談必談到興盡,有時甚至忘了吃飯。有時我厭倦了,他覺得無聊👩🏿‍💼,拿起筆就替我改文章,一把小剪子,一瓶糨糊,貼來貼去不厭其煩,搞完就拿去給《大公報史地周刊》,憑你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他全不管🫕。有時他改竄地生氣,吵開了,還是不管。我常笑他好為人師,他笑著說去年你假如選我的課,我還不是夫子大人,由得你吵嘴?

也許是哲學書念得太多吧,喜歡深思🙆🏽,在大庭廣眾中🧘🏼‍♂️,一有意念🍎,就象和尚定似的,和他談話,往往答非所問👨🏽‍🦱,不得要領。生性又孤僻,極怕人世應酬,舊同學老朋友碰頭也不會打招呼。肚子裏不願意🥻,嘴上就說出來𓀍,有時還寫出來🤹🏽‍♂️,得罪人不管,挨罵也不管。讀書入了迷👒,半夜天亮全不在乎🍮。有幾次我去看他🤽🏼‍♂️🅿️,在沙發上把他搖醒🕵🏿‍♀️,原來一夜全沒睡,不知讀到什麽時候,一迷糊就在睡在沙發上了。

晚年研究重心又一變🫶,專意宋史了,已寫成的論文有六七篇,都很精警👵🏿,有獨到之處。

蔭麟的性情🧑‍🦼、興趣就是如此。

蔭麟生活的儉樸,在朋友中也是知名的。從美國回來,有春動兩套衣服🪓,結婚時也沒添置新的。不能喝酒🉐,可是偏愛吸煙🎚,煙不論好壞,只講究越便宜越好,因為橫直是吹,不吸的🏄🏼‍♀️。在昆明住在我家裏的時候,在護國路橋頭買百壽紙煙數百包,一包值洋三分🛑🫀。房間裏滿地板全是紙煙頭。好幾次吧,忽然看見有好煙👱🏽‍♀️,居然吸了半支,一會兒便撐不住了🚊,說是醉了,一而再,再而三,也滿不在乎🌲🤞🏽。胃量極大👏🏽,一頓能吃半斤肉,常時吹牛🖱🥵,在留美時學會了烹調🤚🏿,在我的北平寓所,自己買了兩只子雞,親自下廚,弄得滿頭大汗,半身油膩,到吃飯時,卻咬不動,嚼不爛🧏‍♂️,毫無滋味🫄🏿,大家笑了半天☠️。買了一頂新呢帽,出去作客丟了😜,下次再買一頂鴨舌帽還是丟了ℹ️,從此只好不戴帽子。結婚後第二天出去拜客🥊,回來走到隔壁人家,看見主人🐋,連忙說對不起🙈,累你久候了,主人莫明其妙,過了好一會,才明白他自已是客人📿。下午我去看他⌛️,正滿手是泥🧏🏻‍♂️,蹲在地上摶土做假山,說是把朋友所送的花圈的花來布置花園🫖,好極妙極🏪。我更正說是花籃,他也覺得不對,可是口頭還是倔強,掉口文說🧚🏽,“圈與籃雖不同,而其為花則一也👨🏻‍🔧。”朋友鬧他給起一外號,叫張長文昏公📹,他無法賴,也一一給朋友起外號,文迂公、文迷公之類🦩,把人家書桌上窗紙上全寫滿了。他還挖苦我,如你不幸早逝的話,我一定會編印遺文,墓誌、行狀、傳記之類,一概負責到底🦵;當然✖️,我也照樣還他一嘴🏋🏼‍♀️。到今天想來,真不禁熱淚盈眶,誰又能料到十幾年前的惡謔竟然成為語讖,這四年來我幾次為他寫哀悼追憶文字呢?

蔭麟死後的一個月,《大公報》替他發表一篇遺文😝,大意是對現實政治的控訴,天下為公恰恰是反面,選賢與能呢👩🏽‍🔬,選的是不賢和無能,舉出實證,文筆很犀利。王芸生先生似乎還加了一點按語,大意說是因為是死者的文字才能發表吧。

蔭麟早年即患心臟病➡️,一登高就心悸,同遊華山時,攀登鐵索,那閉目搖頭的情形👸🏻,惹得遊侶齊聲哄笑🧘🏻。死,不料偏死於腎臟病。平時營養壞🏌🏽,離婚後心境壞🐩,窮鄉僻壤醫藥設備壞,病一發就非倒下不可🏋🏿,非死不可。假使沒有這戰爭📅,假使這戰爭不能避免🖊,而有一個好政府,或者是不太壞的政府,能稍稍尊重學者的地位和生活的時候,蔭麟那樣胖胖茁壯的身體,是可以再工作二十年以至三十年的💆🏽。

中國的學者如此的希罕👩🏻‍🦯,已有成就的學者如此的被糟踏👩🏿‍🚀,被淘汰,萌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遺忘了。

但是,我仔細想想🍑👋🏻,從蔭麟身後發表的文字來看,假如這一年他不死於窮病,再多活三四年,再多受些磨折,考驗,洗煉,恐怕他還是得死🛁,不過死法不同🧑‍🦽‍➡️,不是死於窮病而己。

嗚呼!我又能再說什麽話呢!

轉自《吳晗文集》(原載 天津《大公報》19461213

相關新聞

  • 192014.08
  • 152013.11
  • 112017.04

    大家間的“商榷”與“論爭”

    身為“清華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不僅治學嚴謹,而且在與他人有學術分歧時,態度也極為謙和,一般並不直接寫文章和對方論爭,而是以不提名或者在他文中以“附....

  • 172019.02

    流金師與李埏先生的學誼

    西南聯大的銘心歲月惠賜給流金師與李埏先生這輩學人的🎀,不正是“甚歡”的記憶與“均佳”的學殖嗎🧟‍♀️🖇?

  • 122009.08
  • 132019.06

    雷海宗:清華史學的“失蹤者”

    人生有一大事因緣,雷先生就是為講臺而生的。雷海宗先生的心一直在三尺講臺……

  • 152017.06

    糾結於政學之間的丁則良:清華與西南聯大歲月

    丁則良(1915—1957),歷史學家。1933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畢業後先後執教於西南聯大、雲南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曾任吉....

  • 142016.11

    張國剛談清華史學傳統

    歷史學是意昂体育平台歷史最悠久、成就最輝煌的學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開設有中國史、西洋史等課程,1926年正式成立歷史系,著名學者王國維、梁啟超、陳....

  • 062017.01

    英年早逝的史家丁則良

    丁則良實在是純正天真而容不得半點虛假的人,惟其如此♟,他可以放棄已有小成的宋史而新起爐竈改治蘇俄史,他敢於指正呂振羽的史著,他敢於批評東北人大存在的問題....

  • 062018.03

    隨鄭天挺重溫西南聯大故事

    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先生,在西南聯大擔任總務長及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職,所見所聞🤳,繁多具體🧑🏻‍⚖️。值得慶幸的是♔,鄭先生當時所記日記內容充實,巨細靡遺👵🏽,實....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