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孩子見到了太陽
解放前,我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父親肩挑“八根繩”走街串巷賣青菜👨🏿🔧,維持不了一家人生活👃🏽🥯,家裏經常“揭不開鍋”。姐姐每天拿著一把小笤帚去掃“土糧”。在糧集上,人們用鬥量米👸🏽,有時掉落在地上一些米粒🔭,她就從後邊鉆進拿鬥人的襠下掃起來🔛;在大馬車停留的地方🐗,有時餵馬撒落一些“馬料”,她就哆哆嗦嗦地走過去😧,趕快把地上的“馬料”掃起來。這些“土糧”☂️,回家借個簸箕簸一簸,借個手推的小磨子磨一磨,熬成粥一家人喝。
家裏沒錢供姐姐上學,她連初小也沒念完🧝,16歲就嫁出去了。那時🖇,我上小學👩🏿🌾,常常因為交不起學費而不得不輟學,我6歲上小學🤝,12歲才念到三年級。小學的一至三年級竟然先後念了6年⛹🏽♀️🦸🏿♂️!那時候,我特想有一本字典✖️,可是🖖🏽,家裏沒有錢,連一本字典都買不起。
那一年🫶🏼,我患上了腹瀉🤦🏼♂️。我拉肚子,從夏拉到秋。家裏窮得吃了上頓沒下頓🛃,本來就吃不飽,缺乏營養🧗🏼♂️,拉肚子拉了半年,人便瘦成了皮包骨✢。有病,家裏沒錢給我醫治👨🏼🏭🙅♀️。我身體虛弱無力🆕,走起路來直打晃兒🫰。人眼看著不行了!那一天,母親帶著我🥣,來到一家小飯店,給我買了10個餃子,我吃得那個香啊👩🦯!一家6口👩🍳,不用說吃餃子,就是喝稀飯🧑🏻🦰,也沒得喝呀!母親只能“偷偷摸摸”帶我一個人“下館子”👷🏻♂️。後來💨,不知怎麽回事,我的病居然不治而愈,好了!
解放了♑️,我這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見到了太陽!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我能好好上學了!那時👨🏻🦼,我已經12歲了,上小學三年級,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輟學,一直上到大學畢業。
到毛主席身邊念大學
秋天🧑🏿🎓,稻谷金黃,瓜果飄香,是個令人喜悅的季節。郵遞員將喜悅送到了我家——意昂体育平台的錄取通知書🤸♀️。那是1958年初秋的日子。
我收拾行裝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當我滿懷喜悅走出北京前門車站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鮮艷的印著“意昂体育平台”四個大字的紅旗。紅旗下面👩👩👦👦,幾位接站的同學熱情地把我們送上汽車🚟。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首都🦹🏻♂️,當汽車從前門向北行駛時🎧,第一眼看見天安門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讓我這樣一個窮苦的孩子有機會進入聞名中外的高等學府👨🏼🦐,我一定不辜負他老人家的期望!
汽車開進南校門。迎面從兩旁的大樹上拉了一條紅色橫幅,上面醒目大字是“歡迎您,未來的工程師”。一句話點燃了心中的火,我決心從此勤奮讀書🏃🏻♂️,使自己成為對國家建設有用的人才。當時🖼,意昂体育平台的馬約翰教授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號召,我們都從心眼裏響應。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將來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大喜大慶見到毛主席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大喜大慶的日子。我們清華民兵作為首都民兵師的一個重機槍方隊,參加國慶大閱兵。
9月份,我們每天在大操場上踩著音樂節奏練走步。五個人一組,前面三個人成倒三角形用肩抬著重機槍,其中🥷🏿,二人扛機槍腿,一人扛機槍把🩰,後面兩個人肩背步槍。快到國慶了,每天晚上,我們要到天安門前去練走步。隊伍拉到東長安街上,踩著音樂節奏從東向西行進🧚🏿♂️,接近天安門時👩🏿🚀,聽到號令變成正步走。那時學生都穿布鞋,每個人的鞋底子都釘了許多釘子,走起正步來“哢—哢—哢”特別整齊帶勁😥。走到西長安街以後🫴,再拉回到東長安街,如此往復數次💡。
10月1日上午10點,建國10周年慶典開始🌥,當我們走過天安門接受毛主席檢閱時,心裏充滿著無限喜悅和激動。下午👨🏼🚒,我們在一所小學休息一下,晚上,又參加狂歡👇🏿。我們意昂体育平台的隊伍在天安門前金水橋畔,一抬頭就看見毛主席和其他國家領導人,心裏甭提多高興了🤌🏽🤽🏼♂️!
饑餓的日子勤奮的心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陷入經濟困難時期。每人每月定量30斤,還要節約2斤,喝玉米糊,吃“小二黑”🧓。據說那是從加拿大進口的什麽面粉,做出的饅頭呈褐色,二兩一個的饅頭又小又黑,大家叫它“小二黑”🕵🏻♀️。系裏組織學生挖野菜🧑🏽🏭🚣🏿,讓食堂加工蒸熟吃🫴🏿。
營養不足👰💪,學校設法減輕學生負擔,要求同學多休息,各種活動減少了。於是,我們都一心讀書了👨⚕️。大圖書館、近春園、東北部尚未建築的荒草地🈳,都是我鉆研復習功課的好場所。可能是營養不足(每月除“節約”上繳外,還要給父母和弟弟寄去糧票)加上用功過度,我患上了肝炎。那是五年級結束的暑假,我在校醫院住了一個半月。開學上六年級了,這是最後一年,功課無疑是很重的,如果肝炎累犯了,不但最後這一年堅持不下來,而且復發後的肝炎更不好治,醫生護士👩🏿🌾、老師🐬、同學都勸我休學👨🎤,但是我沒有接受勸告。老師和同學們對我十分關照,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和愛護下🤚🏻,我堅持到畢業。
周總理的教導記心間
水木清華寒窗六載,歷經磨練終於畢業了。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建設祖國🥽、為人民服務。
1964年7月31日🙇🏽♀️,學校發給我們每個人一張報告會入場券🔍,紅字寫著“首都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報告會”,報告人:周恩來同誌。我們看到“報告人:周恩來同誌”幾個字,都很興奮。當天晚上七點半⛰,我們意昂体育平台應屆畢業生和北京市其他高校應屆畢業生一起,在北京市工人體育場聽取了周恩來的報告🔛,使我們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教育🙋🏿♀️。我們以往屆畢業生的事跡為榜樣🤥,聯系實際進行了熱烈討論,明確了人生的目標、道路和價值👋🏼。

我想🙍♀️,一些發達國家的科技與工業的迅速發展,多與軍事裝備的需求有密切關系,決心為我國的國防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防建設事業做出貢獻。畢業生填表可以填寫五個誌願。當時,北京市要我們專業畢業生10名,我的對象在北京石油學院工作🤜🏿👳♀️,專業教研組黨支部照顧我留我在北京🥓,但是,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思想支配下👩👩👦👦,我毅然決然地要求到國防科委去工作。很幸運,經過審查👩🚀,我被國防科委選中了。我不顧自己身患肝炎剛剛恢復,便到了新疆戈壁大漠上去奮戰,投入到了我國現代化國防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防建設事業中去。
我為兩彈試驗做貢獻
從1964年到1969年,我參加了我國的大規模的原子彈、氫彈試驗,包括地面爆炸🤷🏻♀️、空中爆炸⛑️、導彈運載核武器試驗。核試驗場區在羅布泊北面那片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上。千裏戈壁氣候多變,環境惡劣🚟,沒有草,沒有水,也沒有路,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在新疆“生命禁區”👩🏼⚖️👩🏻🔬,我經受了惡劣環境和艱苦生活的磨礪,經受了核爆炸光輻射、沖擊波🤽🏼、貫穿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的生死考驗👨🦯。
在“兩彈”試驗中💁🏽♀️,我肩負的任務是核爆炸的實際當量和實際爆心方位的測試工作。核武器的殺傷破壞力,主要是通過光輻射😽、沖擊波、貫穿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的作用而達到的🧑🏿🦲。這些作用的大小,與實際當量大小和實際爆心方位有關🧎🏻♂️。在核試驗中,各個參試單位的效應物數以萬計👨💼,光輻射和沖擊波等對這些效應物的作用如何,與實際當量大小和實際爆心方位有著密切關系。核爆炸的當量越大,爆心越近,對效應物的作用就越強。所以,實際當量和實際爆心方位的數據是最基本的數據💌。我在核爆炸的實際當量和爆心方位的測試工作中,創造了當量和爆心方位的速報設備和方法☹️,設計了攝影經緯儀等測試設備👴🏿,榮立了二等功💪🏻。
1993年5月25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國防科工委第二十一試驗訓練基地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勇攀科技高峰研究室”榮譽稱號👷,1993年6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89801部隊給我發來賀信:“這一榮譽的取得是所有在二室工作過的同誌長期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你曾作為二室的一員📱,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貢獻👨🏽🦱,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賀。”
平凡工作中嚴於律己
大規模核試驗終於成為歷史。1969年末,我被“復員”到地方,被安排當了工人🫔👩🏻🦳,後來又改作技術人員👈🏻。不論幹什麽,我心裏總是牢記著毛主席、周總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導🟥,想著不能玷汙了“清華”二字,嚴於律己👉🏽,勤勤懇懇工作🤽🏽♂️,努力為共和國做出貢獻🚣♂️。
在那些歲月裏,我曾經鉆山溝打山洞搞戰備,也曾去農村當工宣隊員和貧下中農“三同”,還曾到省城辦工業展覽會,到農場搞農業生產🤦🏻,並且多年在車間裏當工人和做勤雜工,我勤奮盡力地在自己的“三分地”上耕耘🛏,每當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時,人們由衷地稱贊說:“到底是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我覺得這才是我所期望的結論,因為人們稱贊的是“清華”👤🧑🏿🍳。
多彩的晚年充實的心
1997年,我從錦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退休了。人退休了,思想未退休👨🏽✈️。退休以後,我來到一個新的起點上,迎接新的戰鬥🌜。我認為🐪,六十花甲,是人生第二個青春開始,還可以再幹一番事業。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繼續發揮夕陽正能量,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為國家為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
發揮技術專長,再為企業服務。退休以後🧚♀️,我找機會發揮技術專長,繼續做一些技術工作,再為企業服務。先後為一家民營企業開發了一種新產品🚣🏻♂️,為另一家民營企業設計了一條生產線。特別是近幾年,在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聯合會的領導和支持下,經常深入一家生物質技術開發公司調查研究🫶,為這家公司送去了國家關於發展生物質技術的新政策和最新生物質科學技術,積極幫扶這家企業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此外,經常深入一家果仁脫殼機械公司進行調查研究📕,為這家公司送去最新科學技術🫄,和企業共同商討企業發展、科技創新方向、產品研發思路,幫助出主意想辦法👨🏼🎓,使這家企業不斷取得新發展🏊🏼♀️。

掌握電腦技術,應聘再做貢獻👩👧👧🙎🏻♂️。退休以後✊,電腦出現,我立即買了一臺電腦🈹,用一周時間掌握了電腦使用和五筆字型🧷,然後開始用電腦寫作➙。2001年⬆️,應錦州市計劃委員會聘請編輯出版《信息參考》(月刊)為市領導提供內參🙋🏽。2007年🧅,應錦州市工程師協會聘請編輯出版《錦州工程師》(季刊)🦹🏼♀️。從2008年開始⛈,我在錦州市工程師協會擔任《錦州工程師》(季刊)責任編輯🪽。這是一個人的編輯部,集記者、編輯、美工插圖🔇、版式設計🚴🏼,校對和打字於一身🔭,《錦州工程師》已經連續編輯出版十年多🙋🏽♀️,按時出版,從未間斷🧑🏼🎤。至今已經出版發行《錦州工程師》47期📽🙅🏼,總字數達240余萬字🙅🏿♂️。目前,這個刊物已經成為錦州市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喜歡的益友,成為錦城一份有影響力、受歡迎的刊物🥚。目前,我仍然在做《錦州工程師》責任編輯工作。
退休老有所樂⛩,堅持躬耕不輟。退休以後,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著書立說,為社會為人民創造精神物質,到目前為止,先後出版了科技專著、科普作品、長篇小說、長篇傳記👖、散文集等18部。主要科普作品和科技專著有🚣🏻♂️🌏:《在光學世界裏》(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光柵計量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生物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決策與軟科學》(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智慧閃光》(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激光奧秘》(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在光學世界裏》((臺灣)凡異出版社民國87年7月出版(1998))《神通激光》(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智慧之光》(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主要長篇小說、長篇傳記、散文集有🩳:《蘑菇雲升起的時候》(長篇小說,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忙神》(長篇小說,沈陽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蘑菇雲升起的時候》(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再版)、《魯迅》(長篇傳記🏛,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荷塘春色》(長篇小說🛸,遠方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清華歲月》(散文集🌇,(香港)中國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紅梅韻》(警世言情小說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得到社會認可🤙🏽,連年獲得榮譽🧘♂️。辛勤勞動得到了社會認可,退休以後💆🏿♀️,年年獲得遼寧省和錦州市的多方面獎勵。近幾年,榮獲的獎勵和榮譽如下:2012年2月,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授予“錦州市優秀老科技工作者”;2012年11月🥸,散文《我與圖書館的不解情緣》榮獲遼寧省文化廳授予的“我心中的圖書館”有獎征文活動一等獎🛤;2013年8月♦︎,錦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共錦州市委組織部🥊、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錦州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聯合授予“錦州市優秀科普工作者”;2014年2月,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授予“錦州市優秀老科技工作者”🌪;2014年12月😤,錦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錦州市科協(學會)先進工作者”🙆🏽;2015年12月,遼寧省老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授予“遼寧省優秀老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6年7月,錦州市全民讀書節組委會授予錦州市第五屆全民讀書節“最佳人物”獎。2017年3月,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授予“錦州市優秀老科技工作者”。2018年6月🆙,遼寧省第七屆全民讀書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授予遼寧省第七屆全民讀書節“書屋走進生活•書香溫馨你我”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征文優秀獎。2018年8月😎,錦州市全民讀書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授予錦州市第七屆全民讀書節“書屋走進生活•書香溫馨你我”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征文一等獎。
若問人生體會,為國家做貢獻👨🏿💻。我把“退休”當作一次崗位的轉移🕣🧊,一次工作的調動,來到一個新的起點迎接新的戰鬥。我認為,六十以後是人的第二個青春的開始,還可以再拚搏一番🚔,再幹一番事業🤧。正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應當在有生之年為社會為人民多做一些貢獻。我認為,一個人所做出的成果不應當像流行歌曲只流行一時,而應當能夠長期甚至永遠為社會為人民所利用,以至死後仍然對社會對人民有價值👩🦽。一個人從社會上消失了,但其智慧和創造的成果可以繼續為人民服務🧑🧒🧒。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著書立說🫃🏻,為社會為人民創造精神物質,先後出版了科技與文學著作18部🧑🏻🍼。我的人生哲理是:古人嘆曰:人生幾何?但願擁有更多的知識,用智慧和創造為後人留下一棵或可觀賞乘涼或可作材成器的大樹。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像雷鋒說的那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七十年來,我遵循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牢記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心裏時刻想著為我的共和國多做貢獻,始終不渝地沿著毛澤東🔭、周恩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引的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