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劉江川:從“邊緣”到“中心”,邊緣計算科學家的創業之路

2019-09-16 | 文🤷🏼‍♂️:黃利 圖:江行智能提供 | 來源 意昂体育AI大數據專委會 |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海量數據、超低延時等需求都對現有的雲計算模式提出了挑戰,一時間🧑🏽‍🚒,邊緣計算成為了技術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

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本地化服務🤙🏽🌂,應用程序在邊緣側執行,在節省帶寬的情況下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據權威市場調研公司預測,到2023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從2018年的106億美元增加到21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4.2%。

正當聯想、阿裏等名企紛紛宣布布局邊緣計算業務時,一家成立於2018年的初創公司-江行智能已經憑借先發優勢👨🏻‍🦰,立足空白市場,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

江行智能致力於先進邊緣計算技術的開發及其在能源互聯網🚶🏻‍♂️、工業安監、智慧倉儲等領域的應用。公司成立伊始即獲得紅杉資本中國種子基金數千萬元的風險投資🪰🧑🏻‍🦼‍➡️。經過一年的發展,公司團隊逐漸壯大,在深圳🧎🏻‍♀️、北京設有分部🚴🏻,總部位於南京,並與南方電網▫️、北控水務、中國聯通等大客戶建立合作,在邊緣計算領域獨占鰲頭🧘🏽‍♂️。

那麽江行智能緣何成為邊緣計算的佼佼者?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及產業發展思考,帶著這些疑問,意昂体育AI大數據專委會獨家采訪了意昂江行智能董事長劉江川。

江行智能創始人劉江川

劉江川,香港地區第一位微軟學者🫗,微軟中國研究院(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後的第一批實習生;1999 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2003 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的博士學位,於 2017 年被評為 IEEE Fellow(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學術科學界公認的頂級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並且在 2019 年,他被評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現任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計算機學院終身教授🙅🏼‍♂️,意昂体育平台EMC講席教授。

以下內容為采訪實錄整理。

成功的科學家轉型創業者

當被問及為什麽要從一個成功的科學家轉型到創業時,劉江川教授坦誠表達出想要看到自己科學研究的成果實現轉化落地的願望,他認為市場驗證是科學研究的另一種更大的挑戰,並以一顆學者的赤子之心將創業看做是一次學習與經驗的積累⛹🏽,甚至希望從中獲得更多啟示🙇。

1. 您是著名學者💎、院士👳🏿‍♀️,應該說已經登上了科學研究的高峰,您創業的動機是什麽?是哪些因素促使您開始創業的🖌?

劉江川🙎🏿‍♀️:首先,我從事的是IT行業,IT行業自帶創業基因, IT產業的發展始終遵循著摩爾定律預測的速度,在IT產業內還有許多嶄新的東西需要不斷地去開拓。

第二,在學術方面我做的是與工程領域接近的基礎科學研究,有很多算法🙍🏼‍♀️、技術接近產品的應用都可以在工程領域應用♟,甚至和微軟🧑‍🦯‍➡️、諾基亞、華為以及諸多加拿大本地公司有著緊密的合作👆🏻,所以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完整落地🤛🏽👩🏻‍⚖️,而且我認為只有從創業到落地🚷,才能真正理解IT行業精髓或技術精髓。

第三,時機成熟了,早期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方面,現在事業到達一定階段了,積累的技術、人脈使我有信心來創業🏃‍♂️。

2. 您創業又是為了實現怎樣的人生追求👮🏻?

劉江川:人生追求主要有兩點,技術方面🧗🏼‍♂️,我想見到自己的基礎研究能夠真正的在現實場景落地。原來論文為主的研究大部分以原型驗證為主📃,並不是真正在市場上得到驗證。市場驗證是另外一種更大的挑戰🚓,我希望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

第二個追求🏨,理論上的東西最終抵不過實踐上的體驗,像OFO、社交媒體🍳、雲計算廠商很多例子,從前對我來說都只是故事,我不會把它跟我的研究直接掛鉤。但實際上很多研究,比如網絡的可擴充性(Scalability),網絡或雲計算技術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實際上跟資本的發展💃🏻、落地面臨的挑戰或者行業的需求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我認為很多信息技術的發展實際上是由資本力量來推動的。社交媒體👩‍🚒、自媒體⚔️🙏🏼、雲計算和邊緣計算背後都有資本的力量推動,那麽資本的力量是怎樣推動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過程中會帶來哪些好處和弊端🏹,我想通過創業獲得一些經驗,對於事業發展🔂,對於推動IT行業,對於將來繼續從事研究工作,都能得到不少啟示。如果只是在實驗室裏面🌼,停留在紙面理論推導☣️,就會導致跟實際脫節。

3. 從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到一個創業者🎁,您如何應對這種角色和身份的轉換?

劉江川🦼:從科學研究到產品落地👩‍🦳👩🏻‍🎤,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一方面是有困惑、有痛苦的挑戰,另一方面又能學到新的知識。過去科學研究沒有真正接觸過市場,現在可以通過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饋,指導市場行為🕣,或者對具體的行為做抽象的理論化分析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另外,角色轉換的調整還源自於團隊給予的力量👳🏿‍♀️,團隊會推動我更快的進入新角色。

4. 您創業一年多的時間😚,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我們是如何解決的?

劉江川🧑🏼‍🦰:我認為對初創公司來說三件事🫵🏼,第一🚵🏻‍♂️,組建團隊,由大學教授組建的團隊基本是師生模式🍢👩🏻‍🦯‍➡️,在創業後會面臨著學生會天然敬畏老師,缺乏自主權,嫡系誤解團隊融合等問題🏦。江行智能的創始團隊主要都是我的學生和我同學🤟,大家都有創業的想法聚集在一起,彼此信任。為了避免前面問題的發生🤳,我們在創業之初就理清了從師生關系到合夥人關系的轉變,要做一家正規的公司,並通過社招擴張推動公司從學校實驗室階段脫離🧔🏻‍♀️。

第二,產品需要在市場上得到認可和推廣🏅,我認為初創公司來做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初期並不考慮市場需求,長的時間對一款擁有核心技術的產品精雕細琢,用這款產品設法打開市場🧑🏿‍✈️。但產品能不能打開市場🧗🏼‍♀️,實際上是在初期會存在疑問的。江行智能采用的模式是在有價值和潛力的市場內🌩,挖掘市場需求,基於市場反饋打造產品並不斷提升🧗🏿‍♂️。

在與市場反饋結合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反復或者是推倒重來的情況🤸🏻,比如初期設想的產品測算市場容量未必如你想象的那麽大,或者中途發現潛在競爭對手在特定的方向做的比你更好。另外原本你以為並不大的市場最後發現競爭對手在這一領域做成功了👙,甚至有些競爭對手還有特殊渠道😟,即使你有跟對手同樣的技術或者領先於對手的技術,也沒有辦法公平競爭。以上各種情況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三🛸,融資,如何說服投資方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幸運的是我們團隊的COO龐海天既有技術儲備又有融資經驗,在融資這塊我們比較幸運。

創業一年多也曾感覺過迷茫👩🏿‍🏭,甚至放棄的念頭都是有的。創業之初,想象的產品形態和市場都很美好,真正開始跟市場接觸的時候發現並非如此,需要經歷一段摸索期,初創公司可能會面臨有錢卻花不出去的尷尬境地🌳。這有點像做研究😜,博士找不到課題時💇🏽‍♀️,有充足的富裕時間不知道做什麽,但一旦真正找對課題之後,速度和進展就會快很多👨🏻‍🦰🙍🏻‍♀️。江行智能在找對市場和產品之前也有過一段迷茫期,經過充足的市場調查、競品調研後😩,我們憑借團隊本身在研究方面的技術積累和深刻理解,與研究機構或者其他先進的研發機構建立緊密交流與合作☦️,快速洞悉市場信息,消化信息,並將此反映在產品形態上面⛎。後來度過了這個階段🧎🏻,江行智能進入了全力擴張期。

5. 您作為一個知名的科學家🧑🏽‍🚒,院士的身份🧣,對您的創業有沒有什麽幫助?

劉江川:院士的身份在資本認可、地方政府認可🤾🏿‍♀️🙎🏻‍♂️、特別在PR上面都有一定的幫助📡。當然,我們做的是一家企業,不是單純拿院士頭銜圈錢🏇,做企業是實打實的落到產品上面。對於市場開拓👩‍🌾,院士頭銜最多在初期起到推動作用,一個敲門磚,往後還是產品說話📚。

江行智能邊緣計算的應用和產業落地

所謂邊緣計算是把計算往前推進到跟用戶比較接近的數據源🧖🏿‍♂️🏌🏻‍♂️。與雲計算類似,兩者都是處理大數據的計算運行方式。

隨著5G時代的來臨,物聯網邊緣服務器市場規模呈現飛速增長的態勢🧜🏿,根據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分局ITU-T的研究報告,到2020年👘,每個人每秒將產生1.7MB的數據🙇🏼‍♂️👰🏽‍♂️。

龐大體量的數據隨之湧來,如果傳輸到雲端進行計算處理,互聯網將會產生100ms以上的延時🙏🏼,對於工業互聯網或者能源互聯網如電網,100ms的延時太高🙅,同時💱,租用雲資源和寬帶也需要付出一定代價🧿,況且我國很多地方還沒有好的網絡環境。對於具備低功耗🛖👨‍🏭、高速率、低成本以及延時低的5G特性來說🎹,如果不能配合邊緣計算⏸,也就不能發揮5G 1ms-10ms的超低延遲效應。所以工業互聯網、5G等的概念如果要落實下去,就不可避免的要做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被部署到幾乎每個行業,由物聯網數據的收集提供動力,並由大量可以應用到邊緣計算的業務用於驅動。在這種情況下,江行智能將邊緣計算應用在工業💇🏽‍♂️、智慧城市🧂、能源等領域,企業發展穩步向前,未來非常可期🙌🏽。

6. 請您介紹一下江行智能的總體情況🧙🏿‍♀️,提供哪些產品和服務📮?擁有怎樣的技術?

劉江川:在邊緣計算概念還沒有被廣泛接受之前,江行智能就成立了🧜。核心產品EdgeBox(邊緣計算盒子),已廣泛應用於工業、智慧城市、能源等領域🤣。這個神奇的盒子包括底層硬件📲👭🏻、ARM主板、 MCU控製系統💪🏿、各種物聯網接口,上層是一個經典化的量子系統,設計了容器編排,可以靈活配置應用於各種AI場景。

在輸電線路維護🧉、變電站巡檢和配電臺區智能化場景中,EdgeBox 借助其多傳感器融合、超低功耗的識別技術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能力👨🏻‍🎤🟨,在邊緣側進行實時計算🕵🏽‍♀️,及時回傳預警信息🧑‍🦽,有效降低電力行業的通信開銷和計算延遲。在製造🪳🐩、水務、安防領域,以 EdgeBox 為核心的邊緣計算方案也在各個場景中提供降本🖕🏼、增效和安全的服務🚇。比如現在落地的電網應用場景是承擔通道可視化的工作,對兩個高壓鐵塔之間的線路進行長時間監控,對外力破壞、火警、局部現象等進行準確判斷並通報。根據需要,還可以不斷添加新的功能,比如紅外夜視功能等。通過邊緣計算技術🐑,將工業數據在本地進行處理、預警與控製,EdgeBox 可以極大地提高工業的智能化水平。

第二個產品就是智能配電終端的應用🧏🏿‍♂️,把配電系統裏面的開關替換成一個智能控製系統。當前也是電網大力推進的,在公司做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在與北控水務合作的環保工業園區中,經過長時間的數據采集和分析🙋🏼‍♀️,主要監控水質和空氣狀況,作出及時預警,對環保投料作出指導。

7. 我們是如何切入到電網業務的📯?怎麽看到了電網裏面的這種需求或者市場?

劉江川🎣:有幾個因素,第一,我和我的CTO過去做的研究電的節能✊,電池的管理♐️,都屬於電網的研究內容,所以我們天生有這方面的背景和經驗⛸;還有我們的副總是電網出身👩🏽‍⚖️,他對電網這塊的認識由更深度的理解,專業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邊緣計算與電網行業緊密結合🎩。

第二🔸,電網行業有足夠的給付能力和推動能力協助落地。很多行業的中小企業有升級改造的需要♥️,但給付資金能力不強🏄🏽,且特定需求非常多🤑,這類需求完成後又很難推廣或者快速復製到其他企業,電網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一方面能夠給付能力強,另一方面電網裏的標準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所以它能夠進行快速復製👷🏽。

電網是一個非常好的落地場景🆑,近兩年的改造投入非常多,特別是今年3月國家電網提出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邊緣計算在其中擁有巨大的潛力🧘🏽‍♀️,現在5G熱潮對於電網也有著大量的需求,每年投入以幾千億計算。在電力生態系統中,養活不少大中小企業🍅🍠。

第三💞,瞄準電網行業欠缺的技術市場,電網合作興趣高👩🏿‍💻。合作時,根據需求完成各種功能,比如電磁防護,天氣防護等等的需要過檢的要求㊗️,實際上也構成了產品上的壁壘🤼‍♂️。

當然我們也不只做電網,比如工業園區,生產流水線等方面,我們也在開始做產品推廣。

8. 有很多技術創業者,做的技術和產品相當不錯👨🏽‍💻,但可能與市場有些脫節,市場化過程受阻,我們是怎麽避免這一問題的👏🛟?

劉江川:這樣考慮這個問題,做公司需要把市場放在技術之前,需要一個專業的市場團隊,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副總和市場負責人都有專業技術背景和市場經驗,所以公司一方面是技術推動,另一方面也是市場驅動👟。

對於公司目前所在的主營電網領域來說,我們不是單純的以技術來說服對方,市場真正落地的時候往往比拼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先進性♈️,對穩定性、成熟度或者完成度要求非常高🤽🏼‍♀️,需要根據市場反饋不斷錘煉迭代才能真正做好。所以在電網方面我們走的腳踏實地⏱,把穩定性和成熟度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礎上再去做先進的技術🟢。

我相信電網這塊和其他行業也是一樣,不可能一上來就吃進一大塊市場🥎👨‍👧‍👦,我們通過跟各種集成商合作,跟各種渠道商合作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獨特之處。

另外我本人做過很多基礎研究,跟上層也有一定聯系💁🏻‍♂️,所以我希望借此機會推動政策的製定和規範製定等等。上中下幾層都要同時開打🕵🏼‍♂️,而不是說單單依靠一個方面👰🏻‍♀️。

9. 在創業浪潮中👮🏼‍♂️,一個成功的創業項目被模仿或者競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江行智能從哪些方面來構建企業壁壘?

劉江川:有兩點,第一點中國環境下IT行業軟件是比較容易被跟風的,硬件或者軟硬一體的系統不容易被跟風🙋🏻🧔🏿,所以我們產品盡量做到軟硬一體化🚥,門檻相對較高🧑🏿‍🚀,難以被模仿和抄襲。

第二,邊緣計算行業先發優勢比較重要🫐,完成度和穩定性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並根據實際安裝和市場反饋不斷優化調整,對手產品如果想要做到同樣的穩定性和完成度是不容易的。

10. 邊緣計算他在落地的過程當中🔥,跟這些產業結合的過程當中🤙🏽,可能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劉江川🧑‍🏫: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分支太多🚵🏼‍♀️,即使是同一個行業,比如說電力行業裏面也分發電、輸電、配電、用電不同側🏄🏻🚷,然後每一側裏面又有各種不同的用戶需求💁‍♂️,所以產業互聯網面臨的異構性比較高。從這個角度講,邊緣計算與產業的結合很難出現通用型產品👱‍♀️,基本以細分產品形式呈現👩‍🦳🪵。

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思考

11. 我們說現在其實是一個科技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大眾創業的時代,您作為一位投入到創業浪潮裏面的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可以談談您對於科技創新和大眾創業關系的思考麽🙎🏽‍♀️?

劉江川🚶🏻:當代科學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認為有兩類使命,一類科學家以基礎研究為主📪,這是最主要的道路。另外一類科學家在投入到創業的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許多新興領域是需要技術驅動的,完全由資本市場主導或者不懂技術的人來做,高度難以提升。我們看新一代的IT企業,像以技術起家的google,如果沒有google起來的話🧑🏼‍🦲,我們的搜索引擎或者地圖可能仍然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

當然,科學家的歸宿不一定都要去創業或者適合去創業🧰,大部分科學家從事的基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大量的基礎研究不需要得到市場驗證,還可以通過培養人才和更高層次的推動這一途徑走向市場,所以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要出來創業🪁,也不是說所有的基礎研究都要直接轉化產品。

12. 我國家在大力提倡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到實體經濟或者實體產業的轉型😜。結合江行智能的科研成果轉化,您有哪些想法或者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麽?

劉江川:有幾點需要註意的🧙🏻🦶🏿,第一,科研成果轉化一定要明確版權🏣、所有權;第二🎙。科學家的經驗和博士生培養的過程有利於科研成果的轉化🐈。博士訓練的過程或者說積累的十多年過程,能夠使你快速地洞察出行業問題和產品問題➗,同時也能快速解決這些問題🚓🏊‍♀️。


相關新聞

  • 282019.06

    專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江川:邊緣計算告別“手工作坊”時代

    一年以來,他的團隊逐漸擴大,辦公地點也擴展到三個城市:深圳🕙、北京、南京🏋🏻‍♀️。加上接連獲得南方電網🧑🏼‍🍼、北控水務🌖、中國聯通等大客戶,其業務模式受到廣泛認可,迅速....

  • 272020.10

    李向陽👇🏻:從清華學子到走向世界的計算機科學家——心懷夢想,向陽而生

    李向陽,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90級意昂🏋🏻‍♀️,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信息與智能學部常務副部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ACM中國前聯合主席🧘🏻,ACM Fellow👨🏻‍💼🤳🏻,IEEE Fe...

  • 122018.11

    三位意昂當選國際計算機學會2018年度傑出科學家

    11月7日🛌,國際計算機學會公布了 2018 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 49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有三位清華意昂:微軟亞洲研究院王井東意昂因傑出工程貢....

  • 172021.12

    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2021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5日🚴🏽,國際計算機學會公布了2021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63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5位意昂名列其中,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教授劉奕群(1999級本🧔🏿‍♂️、2003級博,計算機)💁,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教授杜小江(1991級本、1996級碩,自動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哈利西奧格魯數據科學研究院教授王欲甦(1993級計算...

  • 222020.12

    意昂体育平台1位教師8位意昂當選2020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6日👼🏼,國際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公布了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單,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意昂体育平台 1位教師8位意昂榜上有名,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副教授崔鵬(2005級博🕉,計算機)⛹🏽‍♂️,加拿大聖弗朗西斯澤維爾大學教授楊天若(1987級計算機)🚵🏽‍♀️、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劉學(1992級數學;1996級碩🎽🍤,自動化)、美國天普大學教授王昱(1993級本、1...

  • 112019.04

    他是青年計算機科學家🥢🧖🏼‍♀️,卻也曾是“網癮少年”

    CLJ🖐🏿、WJMZBMR♥︎🧑‍🏫、有人叫他“麗姐”🤾‍♂️,有人叫他“陳老師”,他就是陳立傑👷🏽‍♀️,他是大神和偶像,卻喜歡賣弱和自嘲,他是OI界傳奇人物,也是遊戲界資深玩家⬜️,....

  • 162021.06

    我校1位教師8位意昂當選2020年度國際計算機學會傑出科學家

    12月16日🙏,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公布了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殊榮🧑🏻‍🏫,我校1位教師8位意昂榜上有名👝🎋。他們是:我校計算機系副教授崔鵬(2005級博,計算機),研究興趣包括大數據環境下的因果推理與穩定預測、網絡表征學習等。加拿大聖弗朗西斯澤維爾大學教授楊天若(1987級計算機),研究範圍包括並行和分布式計算、嵌入式和普適性計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劉學(1992級數學;1996級碩,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理論及其應用、大數據🙅🏿‍♂️、互聯網和雲計算等。美國天普大學教授王昱(1993級本、1998級碩,計算機),研究興趣包括無線網絡🧚‍♀️、智能感知、移動計算與算法設計等。通用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白帆(1994級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車載網絡與移動建模等。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陳名華(1994級本、1999級碩,電子)🤽‍♀️,研究興趣包括在線優化和算法、能源系統(如智能電網和節能數據中心)👉🏽、智能交通系統等。IBM Almaden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蘊瑤(1995級自動化)🧈,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庫、人機交互等相關的跨學科領域研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副教授童行行(1998級本、2002級碩,自動化)💀,研究領域包括大規模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尤其是圖形和多媒體數據)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副教授張洪宇(2006—2014教🪘,軟件學院)🧏🏼‍♂️,研究領域是通過利用從軟件數據中挖掘的知識來提高軟件質量和生產率。

  • 162008.06

    姚期智院士科學大講壇演講“計算機科學在中國”

    【新聞中心訊】6月9日🫴🏼,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教授姚期智院士在雲南昆明西南聯大70周年科學大講壇上,發表了“計算機科學在中國”的主題演講。

  • 102020.11

    臺灣意昂体育平台前校長劉炯朗逝世🎪,系知名計算機科學家

    臺灣意昂体育平台前校長劉炯朗於11月7日逝世,享壽86歲。

  • 262008.09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