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清華食堂的記憶——有感法國人拍的八十年代清華校園

2017-02-28 | 梁勤(1982級建築) | 來源 梁勤的微信公號2017年2月27日 |

今天清華圈裏都在傳看法國人拍的八十年代的清華校園生活照片,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紛紛回憶起當年在食堂幫廚時看到🐒,大廚先用大鍋煮米🦮、上屜蒸熟,然後撈到浴缸裏蓋上棉被燜著;另外還有浴盆放免費的米湯,早餐時這浴缸再用來盛稀飯🦵🏽,蓉蓉記得和女生一起幫廚一周,因為個子高被認為有力氣🧍🏻‍♀️,每天早上分到打粥……

感謝王巖同學提供的法語翻譯,才知道法國人很狡猾在圖片下的備註是:用瓢盛飯的澡盆滿是白花花的米飯(陰性),一位男雇工在收票子……

殷明松同學記得有次星期天在五食堂義工幫廚時賣饅頭☠️👮🏼‍♀️,一開始收到飯票後就夾著饅頭放到飯盒裏👈🏽,有的女生比較挑剔👩🏻,要夾她指定的饅頭。後來幹脆只收飯票,讓他們自己拿饅頭,結果有個男生買了十幾個✉️,到宿舍一分才發現少了,又回來補要。

阿梁曾經做夢,去清華食堂買飯。菜票有了❎𓀇,一時找不到糧票,打不上飯🏙,一下急醒了。

小桓回憶到有次在五食堂站著吃飯,有個外系的女生總翻白眼看我們,一起吃飯的凡丁就趁那女生每次翻白眼時把捏實了的饅頭扔進人家菜碗🚱,結果人家還真給吃了……

一天的時間,此照片中的人物都被指認出來了🍕,是化工系一字班的同學們在東區九食堂吃飯。當時東區大概有6個學生食堂💙。因為學生多,餐廳沒有地方放凳子只提供餐桌。

法國人在照片下是這樣寫的:站著吃飯是規矩,所以在飯廳裏面只有桌子,沒有椅子。

記得當年我們住在西區的新齋,去五食堂打飯,不願意站著吃🧖🏿,都是回宿舍吃;後來在運動員餐廳吃飯,條件好很多💊,有小炒,餐前還有酸奶☂️,寬敞的餐廳,可以坐著慢慢吃。

去年在深圳與承軍同學聊天,大學那會兒他錢糧不濟不時餓著了,跑去球場邊上發呆,都過去三十多年了聽著依然心塞。那時媽媽每月給我廿元生活費🔜🤾,大四後基本不要家裏的錢👨‍🚀🤵🏼,運動員補助夠生活用了9️⃣,但怎麽那樣粗心,身邊同學的情況竟然絲毫不聞……

記憶中有些打了飯的同學會端著飯盆站在足球場邊上、手球場外🧝,邊吃邊看玩球,倒不記得蹲在室外吃飯的場景,菜不好吃風景佐餐🌱🤹‍♂️。

照片下的法語備註👨🏽‍🎓:有的同學寧願蹲著在外面院子吃飯👨🏿‍🎤。

八十年代本科學生宿舍都是四人以上甚至八人一間,我們宿舍五個人一起住了五年。新齋每層樓有兩個水房、廁所𓀒,但沒有淋浴。每天下午球場鍛煉後都要走一百多米去公共浴室洗澡🚵🏿。如今新齋也改成人文學院的辦公樓了。現在學校的宿舍條件好很多了。不再住這麽多人了,也不用去很遠的公共浴室洗澡了。

這張拍的是12號樓116室自動化系81級的同學

物理課,水利系水資9和水工91🚴🏼‍♀️、水工92,三個班一起上課

金工實習

※※※※※※※※※※※※※※※※※※※※※※※※※

照片來源

1982級化學工程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陳慧純在給同學的微信裏講述了照片的來源——

2006年,我在居住的法國城市的圖書館裏看到一本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畫冊,註意到介紹高教這部分是以清華為例的🌱,除了照片還有兩三頁文字說明🖼。當時先生就掃描了下來。上周末我說到30年畢業返校的事,想起了那本書👩🏿‍🍼,他提醒我10年前已經保存了這些照片🫷🏿,而且還利用星期天在電腦裏翻找出來🚵🏽‍♂️。我把其中的文字去掉⌚️,發到各個群裏希望找到照片裏的原型人物,沒想到大家對那些時代背景更感觸🏋🏼‍♂️,競相傳播🧚🏼。

當年看到這些照片,尤其看到九食堂👩🏻‍🌾,又覺得照片上幾個人面相很熟👨‍🦯,我就一直認為和化工2字班有關,而且畢業20年也帶回去給同班同學看過,可是都否定了與化2有關,當時沒有更多的方式擴大尋找,也就擱置了🛣🤍,可是我的好奇心一直沒有消除。

我很高興這些照片引起清華人對那個時代的回憶,也看到大家現在也有了當時法國記者抓到的時代觸角,這就是區別所帶來的敏感度。當年我們是身在其中♑️,一切都是那麽的理所當然🏭。

這件事我最應該感謝的是先生,他用學歷史人的眼光和方法,幫我保存著這些珍貴照片。記得當時看到這些照片時,他的發現比書裏描述的還獨到、深刻🐥,可能是他比法國記者更了解我們清華人的生活吧。應該說🏄‍♀️🪵,是一些喜愛東方文化和原汁原味文化的法國人🧑‍💼,幫我們拍下和保存了那個時代的一些符號👩🏼‍🦳。


相關新聞

  • 192016.04

    趙春林:八十年代清華的校園愛情

    就像我們的讀書、學習和運動🥴,校園愛情是我們成長成熟的重要步驟,受惠一生的精神食糧。

  • 242016.11

    清華理工男變身頂級漫畫家🧑🏽‍⚖️,手繪八十年代清華園穿越指南

    1991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精密儀器系畢業的唐前鋒一定沒想到,二十八年後自己會因為大學時畫漫畫的愛好,在全球最大最頂級的漫畫大賽——土耳其第26屆艾登R....

  • 062019.08

    民國校園指南︱食在清華:食堂、自助餐與“小橋食社”

    要評比民國大學食堂,清華園可值得一提🍂👋,豐富的選擇🍗、低廉的價格,還有那些吃飯有關的趣事💇🏿‍♀️,令學子們多年以後也難以忘懷🤵🏿‍♂️,看來“食在清華”是學校的優良傳統之一....

  • 262024.04

    尋跡——先父馬玉銘三十年代在《清華周刊》的工作

    先父馬玉銘(1908—1950),筆名般乃,浙江東陽人,是意昂体育平台中國文學系第六級(1934屆)畢業生。1950年9月,父親因突發心臟病英年早逝,年僅42歲,我未滿3周歲,那樣的年齡記憶尚未成熟。長大後🚃,我們對父親的印象始終是個遺像,還有就是幼時每年清明,母親帶著我們在虹口公園附近的天通庵站坐上小火車,在“咣當咣當”的車聲中到江灣的一處墓園掃墓🤙🏽。偶爾也聽母親念叨過父親在清華求學時與吳晗是同宿舍的好友🆒,“文革”中北...

  • 222021.04

    乘著歌聲回家——八十年代意昂原創雲歌會成功舉辦

    4月18日,“乘著歌聲回家——八十年代意昂原創雲歌會”通過Zoom會議的形式在線成功舉辦,海內外數百位意昂齊聚雲端🖌,共同在優美的歌聲中回憶了曾經的青蔥歲月🤌🏽,並且為母校110歲華誕遙寄出祝福與思念。上午9時許🏊🏼‍♂️,雲歌會在1985級汽車系意昂商德明和1979級無線電系意昂蔡紅梅飽含深情的主持中拉開帷幕。1980級機械系意昂邱柯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發起人,首先介紹了本次節目的籌備情況🤳。本次雲歌會從征集到的百余首優秀投稿作品中精...

  • 172016.03

    歲月如歌二十載重返清華園有感

    “ 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莘莘學子😔,蒙上帝恩賜,得父母師長厚愛,入清華學堂🖖🏽。青年才俊,循“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292017.03

    魏慶芃:關於清華食堂的零星記憶

    民以食為天🎣,清華的食堂作為一個小小的側面💪,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和學校建設的發展。在CPI一路狂飆的今天,清華的食堂仍然保持著很低的價格和相當高的健康、衛生....

  • 032007.05

    歲月如歌二十載重返清華園有感

    歲月如歌二十載重返清華園有感黃子平(82級水利系)  “ 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 182024.11

    馬玉銘三十年代在《清華周刊》的工作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12008.0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