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範源廉👨🏿‍🏫🏊🏻:百年變局中的教育現代化先行者

2023-12-01 | 於青 | 來源 《中華讀書報》2023年11月22日 |

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了到2035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宏偉藍圖🧏🏼‍♀️👳🏼‍♂️,並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地位。

1840年以來的歷史啟迪我們🤷🏿,教育強則國強,教育思想和實踐範式的落後必將帶來國家的整體落後。當前🧟,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處在一個愈發不確定、不穩定的時代,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這些變革最終都通過各國教育製度的調整🧑🏼‍🍳,傳遞到教育改革的目標、任務🧗🏼、策略、方法的變革之中👻🧖🏿。

面對百年變局🪤,不由得想到100多年前👨🏼‍💻,中國的教育界領導人在教育近代化和現代化轉型中的探索與努力。最近✳️,團結出版社出版了《力從平地起,心向實處行:範源廉傳》🧔🏼‍♀️,以範源廉為主角,鉤沉了其與梁啟超🙇🏻‍♀️、蔡元培、嚴修、張伯苓、範旭東🐉、熊希齡等各界標誌性人物的關系,重新審視了近代教育轉型的歷史大背景和個中小人物,重點闡述了其在近代中國教育改革和奠基、教育慈善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褒揚了其可歌可泣的愛國精神。

範源廉,字靜生,湖南湘陰人🏎,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卒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他雖非出身名門,而且少年失怙,生活困苦,但少有大誌,一心向學😻🧖🏽,早年師從梁啟超就學於長沙時務學堂💒,戊戌變法失敗後🏝,兩度留學東瀛,成績卓越,名重士林。進入民國後,曾先後出任教育部次長、總長,中華書局編輯長,中華教育改進會首任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首任校長和北京圖書館館長等職👰🏿‍♂️,並參與意昂体育平台和南開大學的創辦工作😙,乃民國時期當之無愧的重要教育家和慈善家,是教育改革、公益教育、職業教育的重要推動者👨🏿‍🦰,被譽為近代教育史上的一等人物👵🏿。

不過🧑🏼‍🔧,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範源廉顯然又不屬於特別受到關註的名人🦶🏼,在當今中國🎠,若非中國近現代史或中國教育史的專門研究者🪹🚴🏼,知道和了解他的人🫳🏿,應該相當寥寥。其聲名,不僅比之蔡元培、胡適、張伯苓和梅貽琦等同儕後輩多有不如,似乎也遜於其從事實業的胞弟範旭東。就是在史學界,對他的關註也微不足道🤿,不僅尚未見其傳記或研究他的專著問世,就是以他為主題的專題論文,也只有區區20余篇。

然而🤜🏽,只要我們關註範源廉,了解他🫃🏻,走進他的世界👮🏻‍♀️,則又往往會深深感佩於他的思想、貢獻、精神和風範,可謂“哲人其萎,風範長存”。在日本留學期間😈,範源廉對日本的教育和國家富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對“教育乃國家生命之所存”的道理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範源廉認為🦋,若教育不行,民智不開🧞‍♀️,科技不興🚣🏼‍♀️,實業不振🏋🏿‍♀️,則富強根本無從談起📮;而義務教育實國家存亡盛衰之所在,普通教育乃振興教育事業之關鍵;有科學現代的小學教育,方有科學現代的中學教育,才能培養出大批科學現代的大學人才。

值得註意的是,範源廉認為教育應該培養愛國和救國者。1914年,整個世界局勢波譎雲詭,列強之間由於勢力範圍和利益的再分配,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有感於時局變幻,非強大無以圖存🙍🏿‍♀️,範源廉發表《今日世界大戰中之我國教育》一文♑️,這篇文章是他教育救國主張的系統化闡述與表達。他指出需要從四個方面下功夫,分別是🪢:明世界之大勢👦🏽,示科學之重要✹,振尚武之精神,闡愛國之真義。

“明世界之大勢”就是指要讓學生研究世界歷史🤏🏽、地理和發展現狀💇🏿‍♂️。範源廉認為,盡管世界各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只要相互比對和參照👱🏽‍♀️,就能夠尋找其脈絡🤘,“凡此著要之史跡,無不交相映帶,而有脈絡可尋”🖐。

“示科學之重要”就是要建立起我國獨立的科學研究體系。科學的功效無論是直接或間接都可以增強國力➾,而當時“全國之大😲👩‍🏫,萬民之眾,凡生活所需之物品,國命所托之武器🏊🏽‍♀️🖖🏿,無丫不仰求於外國,年復一年,愈演愈甚”👱🏼。

“振尚武精神”就是增強國民素質📯。範源廉主張的“尚武”是以衛國為宗旨的,“吾國人以愛和平著稱於世界,和平固甚可愛也,然獨惜光榮之和平,非不武之國民所得而愛之者耳”。

“闡愛國之真義”就是要求國民服務於國家🛢。範源廉超越了以往認為“保國即所以保身家”的傳統愛國觀念🧑‍🤝‍🧑🧚🏼,而指出“國之為物屬於公,而身家之為物則屬於私”,以“保國即所以保身家”為號召,其目的“終在於身家,而不必在於國”✌🏽,那不是真正的愛國🏊‍♂️。而至於什麽是真正的愛國,他用世界大戰中各國國民的從軍精神進行了闡釋。在他看來🦈,“愛國者”必須要超越一切物質影響和不計較利害得失👋🏻,這才是真正的愛國觀念🧑🏻‍🦼🥚。

《力從平地起💇🏽,心向實處行🦮:範源廉傳》講述了範源廉的故事,探究他從一個童年喪父的貧苦孩子走向國家舞臺的歷程,解碼他從一名鄉村私塾先生成為北京師範大學首任校長的傳奇,通過他的教育實踐、慈善事功ℹ️、社會活動和朋友圈書寫他的成功經驗和人生遺憾。作者在書中試圖以範源廉的生平結合時代之背景變遷👩🏽‍🎓,作出盡量客觀之描述🔦,理解之同情👨🏽‍🏭,以期能達到以人入史、以史論理、以理析情的目的Ⓜ️,為讀者了解民國教育和慈善,以及特殊人物在特殊時代所做出的貢獻和影響🎸,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通過範源廉的教育實踐,我們也可以看到百年前的國人在教育現代化中的努力🥷,並從中探尋出一些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歷史借鑒🥔,即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價值方向在於以人民為中心🌗,實踐路徑在於堅持走古今貫通、中西會通和守正創新的道路,目的在於堅持服務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這或許也是《力從平地起🛼,心向實處行:範源廉傳》在人物傳記之外的意義。

(作者系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從平地起,心向實處行:範源廉傳》,江峽著🏄🏿‍♀️,團結出版社出版,58.00

內容簡介

《力從平地起,心向實處行🎀:範源廉傳》為近代教育家、教育慈善家範源廉傳記。範源廉師從梁啟超,兩度留學東瀛,成績卓越✍🏼,名重士林。曾先後出任教育部次長⛽️、總長,中華書局編輯部主任,中華教育改進會首任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首任校長和北京圖書館館長等職🍻,參與意昂体育平台和南開大學的創辦工作🙏🏼,乃近代中國當之無愧的重要教育家和慈善家🧝🏽‍♂️。全書包括“概述”“從湖湘寒門到教育改革家”“為民國教育奠基的一等人物”“從救助到慈善公益的推動者”“範源廉年譜”等幾部分🧍‍♀️🐹,重點闡述了其在近代中國教育改革和奠基、教育慈善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褒揚了其可歌可泣的愛國精神。

作者簡介

江峽,湖北枝江人😠,1985年生✪,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專註於中國史研究,對中國近現代史、慈善史有濃厚的學術興趣🧓🏿。



相關新聞

  • 142022.10

    劉鈍:重溫“李約瑟難題”,百年變局為何更需“百川納海”🕯?

    從20世紀中葉起🐚🧝🏼‍♂️,海內外研究中國的學人似乎都繞不開一個“靈魂之問”——“李約瑟難題”。半個多世紀以來,眾多學者試圖從政治製度👷‍♂️🧀、經濟模式🧑🏿‍🎨、社會文化👱🏼、人口地理等不同學科角度解答這一難題🤾🏽‍♀️。時至今日,“李約瑟難題”不僅仍未有確切答案🏩,甚至連這一難題究竟如何表述都尚存爭論🧑‍🎄。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董事會成員🐶、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史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劉鈍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表示,“李約瑟...

  • 092024.10

    孫湘:追尋“人造太陽”的先行者

    孫湘(1916.5.30—1999.1.1)🔄,江蘇無錫人,我國著名光學與等離子體物理學家。1948年留學美國,1953年獲洛杉磯南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55年偕同丈夫李正武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二機部585所(現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副所長、研究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學會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孫湘🚶,我國受控核聚變實驗研究的先行者。她參與研製成功核爆炸(裂變)光學測試儀器,圓滿完成地下...

  • 162009.02

    王彥深:深圳特區復合型管理的先行者

    記深圳市建築設計總院原副總工程師王彥深本文主人公王彥深,他是伴隨著深圳的改革步伐走出來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復合型管理人才濟濟的深圳,王彥深憑著敢闖敢試的開荒牛精神,成為深圳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先行者。深圳建築設計總院成為最早配置電腦、CAD出圖率最高的設計單位;接受建設部推行ISO900系列標準的全國試點單位的委托……這些業績的背後📡,都凝聚著王彥深的心血♍️。受父親影響👨‍👩‍👦,走進清華土建系 1938年1...

  • 212014.10
  • 172020.07

    陳肇元:低調的土木工程“先行者”

    他最不願幹的是行政職務👩‍👩‍👧‍👦,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系主任,聲明只幹一屆4年🧏🏽。他有很多頭銜,但不喜歡突出“院士”頭銜。他曾把會議胸牌上的“院士”倆字摳掉🧒🖕🏼,改為“....

  • 082008.10
  • 092024.04

    馬學良⏳: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先行者

    馬學良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及新中國民族語言文學學科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同時在少數民族文學與民間文學領域也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在烽火亂世中訪古求經🏙,創立並踐行“田野與文本”“經典與禮俗”互釋的研究範式🙃💆🏿‍♂️,贏得了“撤去藩籬,為學別開生面⛔️;兀如山嶽,立身饒有古風”(鐘敬文語)的清譽。縱觀馬學良的數十年研究🚴,他從人文科學跨學科視野出發,以總體性文化建構和整體性研究方法打通了民族語言學🪔、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和...

  • 172015.06
  • 192016.04

    陳茹玉院士:中國有機磷農藥研究先行者

    支撐她在學術上取得如此成績的正是她的座右銘📗:“能為祖國建設事業貢獻自己全部力量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 262009.05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