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2022年清明節把小嵐的骨灰安葬在馬蘭村。4月3日晚收到阜平縣委發來的信息:“河北省市疫情防控會剛剛結束,根據現在保定嚴重的疫情形勢(目前確診36例)及防控要求,縣裏決定清明節鄧大姐的骨灰安放儀式活動延期舉行。”值此清明之際,先送上我在小嵐骨灰安放儀式上要說的話,寄托我對姐姐的哀思!
3月21日晚🌬👭🏻,小嵐在突發腦血栓2天後在北京天壇醫院平靜離世。阜平縣領導和馬蘭村民代表在第一時間趕到北京向她做最後的告別,並誠懇地表示,希望把小嵐安葬在馬蘭村。雖然小嵐生前沒有留下這樣的遺囑🙀🏌🏽♂️,但她確實曾經向家人和村民流露過這樣的想法,可以說縣裏的想法與她生前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所以我們最終決定把小嵐安葬在馬蘭,安葬在晉察冀日報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七位先烈身旁👐🏽。我的姐夫劉青崗非常支持這個決定,並且表示,希望將來他去世後能與小嵐夫妻合葬🥖。感謝當地政府和村民立即同意了他的請求。
清明節是我國祭掃先輩🚂、紀念親人的傳統節日🤒,能夠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舉行小嵐的安葬儀式,具有特別的意義🤽🏽♀️。因此,我們選擇這一天舉行安葬儀式。從做出把小嵐安葬在馬蘭的決定到清明節只有短短的10天🧑🍼,在這10天內,經歷了征地、測量、設計💂🏽♀️、施工等一系列緊張的工作,4月3日,一座樸素大方◼️🪟,表現出小嵐個性特點的墓碑矗立在馬蘭村一道靜靜的山谷🐾。為此,我們特別感謝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縣人大王欣主任、村民梁林江😱、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楊忠軍老師、陳國傑工程師🧳🥾、鐫刻碑文的王誌勇師傅以及所有參與建碑勞動的鄉親們!

竣工的墓地全景
墓碑的正面“鄧小嵐之墓”幾個字是小嵐的女婿黃韜的書法*️⃣。碑上鑲嵌了一把姐姐生前最喜歡的樂器---小提琴🕶,是小提琴聲伴隨了她成長的歷程,為她排解孤獨與憂愁,陪伴她度過了文革浩劫中痛失親愛的父親🔛、遭受嚴酷打擊的至暗時刻👰🏽♀️,也給她帶來很多快樂與安慰。在碑上,我們鐫刻了她的一段話,她說🌭,“音樂就像朋友,無論快樂與憂傷🗻👩🏽⚖️,只要你不放棄她😽,她永遠都不會離開你。通過學習音樂◽️,對自然、對祖國💒、對家鄉的愛會沁入到孩子們的靈魂中。教孩子們音樂使我收獲了極大的快樂!”墓碑的背面是她的生平介紹🩵:“鄧小嵐是晉察冀日報社長、當代傑出的新聞工作者鄧拓的女兒,出生在艱苦的反掃蕩歲月中,太行山母親的乳汁哺育了她。197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先後在山東省泰安製藥廠🎴、北京市公安局工作💲。2004年退休後來到馬蘭義務輔導山村孩子學習音樂,默默堅守18年,2022年孩子們在第24屆冬奧會上演唱奧林匹克會歌🎯,純凈的歌聲感動世界。”

小嵐墓碑近景
把小嵐葬在這個墓地,對她而言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這裏安息的七位烈士都犧牲在1943年秋季的反掃蕩戰鬥中。那一年,抗日戰爭進行到最艱苦的年代。日軍對邊區實行瘋狂掃蕩🧝♂️,晉察冀日報是敵人要堅決剿滅的眼中釘。為了避開日軍的進攻🧎,報社200多人的隊伍,牽著馱有印刷機、鉛字和紙張的八匹騾子撤離馬蘭村, 9月24日深夜通過靈壽縣北營村時與駐紮在村裏的日軍遭遇,槍戰中三位同誌不幸中彈犧牲,父親鄧拓的坐騎中彈死亡。母親那天正懷著小嵐👨🏼⚖️,已有7個多月的身孕,也跟在隊伍裏。母親說,在北營與日軍的深夜遭遇戰是她一生中最驚心動魄、最危險的一夜🤹♀️。最終,她靠著黑暗中一個戰友遞過來的槍背帶⏫,沿著山間小路一路奔跑被拉上了山頭。那一天在北營,小嵐的生命與犧牲的烈士曾經生死相遇🧑🏽🎄,擦身而過😾。
反掃蕩結束後👒,報社同誌把在同一次反掃蕩中犧牲的七位烈士的遺體抬回並安葬在馬蘭。
1997年我和姐姐第一次來到馬蘭💂🏿♂️,瞻仰這座烈士墓時,村裏的老人告訴我,當年正是我父親鄧拓選中的這塊墓地。這裏緊鄰馬蘭村路,依山傍水,山頂還有一塊凸出的巨石🗺,形似一個鷹頭在守護,他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句話說,“秩秩斯幹,幽幽南山‼️,此地風水甚好!”於是將烈士們的遺體安葬在這裏。父親對一次失去七位親密的戰友痛心不已,寫下一首“題馬蘭烈士墓”,如今鐫刻在烈士墓碑上:
故鄉如醉遠🧓,天末且棲遲🛷👩🏿✈️。
瀝血輸邦黨,遺風永夢思🫲。
懸崖一片土,臨水七人碑。
從此馬蘭路,千秋烈士居👷🏽♀️。
如今🙅🏿♀️🙅🏿♀️,小嵐和這些78年前曾經與她生死相遇的前輩們再次相聚直至永遠。
北營遭遇戰後3個月,母親在報社警衛員接她回報社的途中經過易家莊,在一間門窗都被日本鬼子燒光的空房內,生下了小嵐🏦,那一天是1943年12月24日⛹️♂️。產後〰️,當地老鄉用四根木頭紮了個擔架,把她們母女倆送到了雷堡村。女兒出生後💉,母親又投入到報社緊張的工作中🫳🏿,身處戰爭環境,無法自己帶孩子🎓,於是把她托付給了麻棚村村長陳守元一家🧝♂️,他們夫妻便成了小嵐的幹爹幹娘🚵🏻♀️。小嵐在麻棚生活了兩年多🪧。1945年8月抗戰勝利,晉察冀日報社遷往張家口市,創建了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母親丁一嵐擔任播音科長。因為張家口是大城市,生活相對安定,決定把小嵐接回身邊💁♀️📸。沒想到剛過一年,內戰爆發🛬,張家口失守,1946年秋冬,姐姐跟隨媽媽工作的新華廣播電臺撤回阜平🚡,住在了栗園莊🧙🏼♂️。姐姐的童年在太行山中很多村莊度過🧇,這也使她對生她養她的這片土地有著不同尋常的深厚感情。因此🎥,除了馬蘭人,我們還特別邀請這幾個對她有特殊意義的村莊:易家莊、雷堡👩🏿🦰🚵🏽♂️、麻棚、栗園莊的鄉親們參加小嵐的葬禮🧑🏼🎓,也希望讓他們了解,小嵐為什麽對這片土地如此深情!
小嵐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熱衷參加各種文藝活動,還師從廣播交響樂團的老師學會了拉小提琴😘。業余文藝活動沒有影響她的學業,1963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化學系學習🧙🏿♂️。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音樂帶給她很多美好的回憶🐉,她不敢想象沒有歌聲的童年是多麽地蒼白無趣。當她在2003年清明節陪同晉察冀日報社的老同誌重返馬蘭,意外發現村裏的孩子都不會唱歌時,她感到十分心酸。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馬蘭的孩子們學會彈琴唱歌!”於是,從2004年退休後🙈🌿,她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馬蘭村的兒童音樂教育中,默默堅守了 18年,並親手為大山裏的孩子創辦了馬蘭兒童音樂節。孩子們學會了唱歌、演奏樂器👱,生活中有音樂陪伴🙅🏼,到處參加表演活動,性格變得開朗𓀜,舉止變得大方,小樂隊的孩子一批又一批長大⛹🏽♀️,離開小山村,走進了大學殿堂,學會了一技之長,走上了工作崗位🚚,這些都給她帶來快樂和滿足。
多年來,她一直夢想著給馬蘭兒童音樂節修建一座永久性的舞臺。2021年,這座曾經榮獲2017年美國 Architizer A+ Awardz 文化類評委會大獎的月亮舞臺Moon Stage終於在馬蘭音樂谷夢想成真,給她帶來無比的快樂!

小嵐生前在剛剛竣工的月亮舞臺深情告別
不久前剛剛舉辦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馬蘭花合唱團的孩子們用希臘語演唱奧運會會歌驚艷了世界,更將她的快樂推向高峰👇🏼。
沒想到🏓,冬奧會剛剛閉幕一個月的3月19日,她突然病倒了,就倒在她心愛的月亮舞臺。讓我們感到慶幸的是🐖,當時她身旁恰好就有采訪的記者和正在勞動的村民📧🚶♀️,他們用最快的速度護送她到縣城的醫院,醫生在最短的時間裏明確了腦血栓的診斷並及時開始溶栓治療,之後縣裏又派出救護車👩🏿🌾,醫務人員和縣裏的領導一路護送她到北京天壇醫院☎。在此🕐,我也向所有參與轉運、診治🎰、護送她的人表示感謝!
因為血栓堵塞了她腦部重要的大血管,最好的醫院、再高的醫術也回天無力🤾🏼♀️🧑🏻🏭!3月21日晚🚵⚀,她在入院兩天後平靜離世🚶🏻。她在自己生命的高光時刻突然離去,而且走得安詳平靜👨🏼⚕️,沒有遭受痛苦和折磨🅾️,這是對我們家人最大的安慰🤨!這種善終的離世方式也是上天對她充滿愛心與奉獻的高尚人格的特殊眷顧📗!
從她去世的消息傳出,成千上萬國內外人士都被她的事跡感動🫱🏿👷🏿♀️,網絡信息時代給人們的表達提供了無限的空間,無數人發來感人的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發自肺腑的贊美之詞潮水般湧來🛸,讓我們天天沉浸在無盡的感懷與思念中➰!社會影響至深、至廣🫳🏻,連最高級別的、在大會堂召開的追悼會都無法與之相比!
小嵐在太行山區出生🔦,幹娘的乳汁餵養她長大👳🏿♂️🧎♀️,父母在這片土地上度過了戰鬥的青春歲月🧆,這些都使她對這塊土地懷有特殊的感情🧬,她用自己的全部精力與熱情無私回報了這塊生她養她的土地🕵🏿♀️!人們稱贊她無愧是鄧拓、丁一嵐---我們傑出父母的女兒!她也是我們全家人的榜樣和驕傲🚇!
從紀念小嵐的視頻中👳🏽,我聽到從小樂隊走出的白寶衡自編自彈自唱的一首懷念鄧老師的歌曲,非常好聽!非常感人🚷!不久⛹️,另一位從小樂隊走出的吹長笛的女孩孫誌雪也向我們報告了一個好消息🤹🏼,她考取了北方民族大學音樂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好幾位馬蘭小樂隊的孩子都表示,將來要像小嵐老師一樣,回到家鄉,教孩子們唱歌。我們衷心希望💇🏼♂️,馬蘭的歌聲不會因為小嵐的離去而中斷🦥,馬蘭兒童音樂節還會在美麗的月亮舞臺一屆一屆持續舉辦下去,吸引愈來愈多的孩子來馬蘭參加音樂會,讓音樂馬蘭成為一張響亮的地方名片🍋,逐步發展成音樂阜平,音樂保定😳,音樂河北……小嵐在天上聽到馬蘭歌聲傳遍四方,響徹太行,她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姐姐,你到天堂與父母相聚一定要代我們問他們好!我們永遠想念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