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宋叔和院士獻身地質事業的光輝一生

2008-03-11 |


鄔介人

宋叔和院士是著名地質學家,是我國海相火山巖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領域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是終身獻身於地質科學事業從事地質工作長達七十多年的老一輩專家學者;是地質學界後來者的良師益友,更是年輕地質工作者的光輝榜樣。

宋叔和院士為區域成礦學😣、礦床地質學、礦產勘查地質學和成礦學研究以及古生物學和地質教學培養人才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地質人生平凡而偉大🤶🏻,並以自己的獻身精神和成功的找礦實踐為中國地質礦產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他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功勛卓著,是共和國不應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的一位地質英才。

一🧑🏻‍💻、青少年時代立誌“實業救國”

1915714日,宋叔和出生於河北遷安縣一個耕讀之家。父親宋錫齡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現代教育💂🏽‍♂️🧑🏿‍⚕️,回國後從事教育與教育管理工作。宋叔和幼年曾受啟蒙教育於他的祖父。後接受小學💱、中學正規教育。1928年在唐山第四中學讀初中⛹🏻‍♀️,在學校組織學生參觀開灤煤礦、水泥廠和製瓷廠以及塘沽的堿廠和鹽廠過程中,宋叔和開闊了眼界♤,他認為中國所以這樣貧困是因為民族工業不發達,當時全國最大的開灤煤礦就是英國人開辦的。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日本霸占了中國東北全境👵🏽,覬覦華北🏋🏼‍♂️,正面臨國破家亡、民主塗炭的時代𓀎,深受愛國圖存這種時代精神的影響⌚️©️,宋叔和從那時起立誌走“實業報國”的道路🦻🏿。1932年他考入北平通州(今通縣)潞河中學讀高中,兩年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地質地理氣象學系,他朝著自己立下的人生誌願邁進了一步⛹🏻‍♂️。

二🧽、與清華共命運

為找礦勘查學地質🌎。宋叔和在唐山受開灤煤礦的啟發👨🏼‍💻,初露找礦興趣,1934年為立誌找礦勘查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地質地理氣象學系。當時的意昂体育平台很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第一年地學系只開一門普通地質學,而其它課程,如中國通文💴、數學、文學和化學等都是外系的課,宋叔和就利用大量時間勤奮讀書,尤其讀了許多有關礦業方面的中外書籍。此外👨🏼‍🚀🐛,他還讀小說、打網球、遊泳🏇、踢足球🧑‍🍳👷🏿‍♂️,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那時的宋叔和求知若渴,博覽群書,找到了人生最大的樂趣🙇🏼。大學二年級他寫了《中國的玉石》一文,發表於意昂体育平台學報,並轉載於北京晨報⛪️。

1937年,宋叔和與馮景蘭老師正在河北省小五臺山進行野外地質調查👻,為撰寫畢業論文做準備時,?盧溝橋事變的消息傳來,不得不放下論文的編寫,隨著學校遷往長沙又輾轉到了昆明。意昂体育平台與一同南下的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為西南聯大🦛。1938年春,宋叔和與同學們共同參加了由湖南遷往雲南的西南聯合大學步行團🦡,沿途在袁復禮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地質觀察,徒步行走了兩個月,經受了背井離鄉遷校的磨練,也不忘沿途觀察地質現象,增長地質知識和地質工作才能。

1938年💂🏻🎹,宋叔和大學畢業🧎‍♀️,由於成績優異留校任助教到1942年🏫,他不因一批學友先後出國留學而後悔,卻滿懷激情地走上教學育人的崗位,想盡快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在四年教學之余♻️,宋叔和先後隨馮景蘭老師🦸🏼‍♂️、張席提老師等赴雲南西部與貴州西部進行地質與礦產資源調查,並且撰寫了雲南保山仁和橋中誌留世筆石” ①一文🧙🏿,首次以確鑿的化石依據,論證了我國雲南西部地區中誌留世地層的存在,為該區誌留紀地層研究工作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宋叔和論證的“Monograptus Tlexilis Elles” (單筆石),不僅在當時得到好評👨🏼‍💼,至今,有關中國滇西地區的中誌留世標準化石論述🕉,仍以這一論證為重要依據。他與張席提老師共同研究黔西三疊紀瓣鰓類化石,合作采集並鑒定③由張先生執筆撰寫了“貴州海相三疊紀之新產地”一文。宋叔和在清華(西南聯大)大學八年間,通過學地質🛜、教地質、研究地質,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地質理論知識🧝🏿‍♂️,熟悉了地質教育和室內外地質工作方法,獲得了地質科學綜合研究能力🤾🏻,為其後來的地質生涯準備了騰飛的起點。

三🧑🏿‍💼、到西北去,到艱苦的地方去

1942年💆🏻‍♂️,正值抗戰極端困難的相持階段🤠,為地質找礦,為開發大西北,宋叔和離開四季如春的昆明🎙,放棄穩定的教職,毅然決定調到重慶中央地質調查所✌🏻,先後任技士👨🏼、技正。當年他就與關世聰等一行人到新疆進行綜合性地質礦產普查,出行於高山戈壁🤽,靠的是馬或駱駝馱行李和裝備,人還要靠兩條腿➕。在沙漠裏🤌🏼,宋叔和無論多熱他都把褲腳塞到高統皮靴裏👮🏼‍♀️,再用繩子系緊。原來他怕蛇↕️,可偏偏比別人更多的碰上蛇🦍,為了不讓蛇咬🧑🏽‍🦱💂🏽,就這樣委曲自己了。這裏的氣候環境變化大而快🍕,日溫差極大♢,常言道早穿皮襖🙆🏽‍♂️👨‍👩‍👦,午穿紗,夜晚圍著火爐吃西瓜。有時說不定還要遇上風暴🎺,天氣無論多熱,你都要在馬背上綁件皮襖以備急用🚶🏻‍♂️。要是吃了西瓜👐🏿,你要把瓜皮朝下倒扣在沙漠裏,迷路的人還可能因你放置的一塊西瓜皮而獲救得以延續生命。宋叔和一行人在天山南北人跡罕見的野嶺荒漠中體會到了夕陽染紅大漠的浪漫和戰勝死亡威脅的男子漢豪氣⚒,他填製了當時尚少有地質人員去過的地區(如庫魯克塔格等)的路線地質圖,親手紀錄了古遠地質的演化歷史🐻。他們在礦產地質調查中,研究了新疆八道灣煤田的地質構造環境和煤層的分布規律。最早劃分出早和中侏羅世燃料煤以及三疊紀煉焦煤,他僅用羅盤就地估算出了煤層比較準確的厚度,對嗣後的開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這一找煤的重大收獲,在1951年新疆和平解放時,發揮了直接支援作用,然而至今鮮為人知。1943年和1944年宋叔和編寫了八道灣煤田初步調查簡報對新疆八道灣煤田開采之建議迪化八道灣煤田等報告。這為20世紀50年代新疆烏魯木齊(原迪化)煤田的地質勘探、開發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資料⛪️👜。

1947年,宋叔和應甘肅省資源廳製酸公司的邀請🛢,調查硫鐵礦資源👵🏿,去了白銀廠和廠壩等地開展礦產地調查。白銀廠老的采礦區位於蘭州市東北百余公裏外,它包括折腰山、火焰山和銅廠溝等幾個礦區🦹‍♂️,是一古采礦遺址🤕,其開采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這一地區的金礬溝日產鬥金🫷🏻,所產金和銀匯聚於蘭州,因而使其得名金城。受到清乾隆3年(1737)一場地震的影響,白銀廠從此衰敗🚶‍➡️🙇‍♀️、煙沒,留下的是到處布滿先輩古采坑、古冶煉的遺跡和荒蕪👩🏿‍🍳、蒼涼、人煙稀少的境地,只有那山上的古廟還孤獨地守候著那塊寶地🫑🤰🏼。宋叔和乘馬車來到白銀廠礦區🥿,從考查光緒三十三年重建的老君廟內的匾文開始了解礦區的開采史,到爬山測製地質剖面👲🏼、找露頭、探老硐💸☛、找礦體🥗,經過艱苦調查🤸‍♂️,終於完成了白銀廠古老采礦點及其相關黃鐵礦床的評價工作。他首次查明白銀廠並非是大鐵礦,而是大鐵帽,並且獲得在大鐵帽之下可能存在有大型黃鐵礦礦床的結論,初步估算的黃鐵礦儲量在100萬噸以上。通過系統的野外地質調查和詳細的室內研究工作,宋叔和首先提出了白銀廠地區的含礦變質巖是古生代海相變質火山巖系🎐,可與世界著名的西班牙裏奧廷托黃鐵礦型銅--鋅礦床類比,同時獲得白銀廠地區金屬礦床是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的結論。宋先生提交的礦產地質調查報告⚒,加上1948年和1949年先後發表的甘肅皋蘭雜巖之初步研究甘肅皋蘭白銀廠南山系中之變質火山巖等論文🔃,為以後找到白銀廠大型銅多金屬礦床奠定了堅實基礎📣。宋叔和先後組隊在天山和祁連山一帶進行礦產地質調查達8年之久。通過研究地層、古生物、巖石和礦床🦸🏻‍♀️,並且進行大面積的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性礦產普查工作,除在白銀廠和八道灣等地的地質找礦認識上有所突破外,另外👀,還發現有哈滿溝的煤、托克遜的食鹽、劈裏溝的重晶石⛔️、溫泉的鎢、精河的鉬⛳️、焉耆的鐵-銅✋🏽、照壁山和博樂的鉛鋅以及伊寧的砂金等,並且提出了地表評價意見,其中“新疆礦產資源”一文對全疆的開發和各礦種的地質找礦工作提出了初步意見👗。十分遺憾的是🥯,宋叔和在大西北長年累月🦸🏽‍♀️,含辛茹苦所獲得的地質找礦成果🤾🏽‍♂️,在舊中國卻成了一堆棄置無用的廢紙。從事地質工作15年,他終於認識到只是主觀努力找礦👧,缺乏客觀環境🧑🏻‍🤝‍🧑🏻,必是勞而無功。所謂實業救國💁🏽、科研救國🧏🏻‍♂️,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1951年宋叔和聽說迪化(今烏魯木齊)煤的開采規模擴大了,還是參考了他和關世聰共同提交的八道灣煤田找煤采煤報告👩‍🎓,很感欣慰🕵️‍♀️。當宋叔和成為博士生導師的時候,他對學生提出了腿勤💀、眼勤🫰、腦勤”的要求🔳。其實這正是他自己多年地質生涯的歷史經歷,嚴謹治學、勤奮工作的成功秘訣。

四👎🏻、新中國大展宏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叔和任南京地質調查所工程師🧑🏼‍⚕️。新中國的誕生,各族人民迎來了春天🤘🏼⛹🏿‍♀️,但舊中國留下的爛攤子🧗🏿‍♂️,百廢待興👩🏼‍🦱💖。國家建設和國防事業急需工業原材料,地質隊伍是工業尖兵,宋叔和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新中國的找礦勘探工作中去🧴。1950年他率隊去遼寧青城子鉛鋅礦和岫巖銅礦進行礦產地質調查,首次查明了青城子鉛-鋅礦賦存於遼河群(元古代)特定的層位中,這是我國層控礦床概念的早期萌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1951-1961年間,宋叔和再次轉輾祖國的大西北🧘🏽‍♀️,站在地質找礦的第一線。

銅是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國家急需銅🤴,急需找銅礦。宋叔和主動請戰去西北尋找銅礦床,並且建議把白銀廠做為銅礦找礦靶區進行詳細的地質勘探。全國地質工作委員會立即采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組建地質部直屬地質大隊—641地質隊👊🏽,到白銀廠進行銅礦找礦勘查。

19515月🥁,宋叔和及同事二進白銀廠🌀,當時🌘,641地質隊沒有更多可供參考的地質礦產資料⛅️,技術力量也十分薄弱,除宋叔和外,只有五六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間破舊的老君廟是他們的住處兼辦公室,幾張蘆席圍起來的就是廚房。白銀廠的風多是有名的,吃摻和沙子的饅頭和米飯是常事🤲🏿💪,喝含硫酸鹽的苦水,苦澀難咽,喝後腹脹腹瀉更是十分煩人的👨🏿‍🔧👆🏻。宋叔和及同事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每天爬山頭,探老硐,請來當地石匠用鋼釬、手錘和黑火藥開鑿平巷。到1952年,他們發現了許多線索,銅廠溝的綠水(含銅)🕟🗜、小鐵山的鐵帽,後來又發現了一種含銅20%的煙灰色粉末(輝銅礦)🍃,查明了銅次生富集帶的存在,為深部原生銅礦找礦勘探提供了更為重要的證據。所有地質證據均有力地支持了宋叔和早先的論斷,白銀廠不是鐵礦☕️,金、銀和硫也屬其次🏧,銅礦床才是主要的。

在白銀廠找到銅的消息傳到北京,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註。在年輕的人民共和國迎來國慶三周年之際🧑🏻‍⚖️,寶(雞)-蘭(州)鐵路線首趟列車送來了東北老工業區的鉆探隊🫎,從此🚋,白銀廠一場大規模的地質勘探開始了。一群群的姑娘、小夥子來了0️⃣♋️,一座座鉆塔豎起來了🍴,沉寂了幾百年後的白銀廠又喧鬧起來。找礦勘查的道路是曲折的🏋🏿‍♂️,19536月,正當白銀廠礦區上下一派繁忙,全國礦業界上下一致看好白銀廠銅礦的時候,打鉆取出厚達幾十米的原生礦芯,實在喜人,後經化驗為塊狀黃鐵礦礦石,含銅竟是零👩🏼‍⚕️,頓時軍心開始動搖。在這進退維谷的關鍵時刻🧝‍♀️,宋叔和沉著應對,從實際出發,說服蘇聯專家,團結國內地質同仁,率領大家堅持下來,終於在深部找到規模巨大的富銅礦帶☣️,獲得了歷史性突破。到19554月,僅僅4年多🫶🏻🤵🏿‍♀️,首次成功探明了這一大型銅礦闖。這一發現為西北地區一座銅城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白銀廠銅礦床除了滿足當時國家急需的銅礦資源外,還在銅礦石中發現了伴生的金、銀💆🏼‍♀️、鉛、鋅和硫等諸多有益金屬元素,使一礦變為多礦👨‍🚒。在白銀廠勘查期間,宋叔和主編了白銀廠礦區地質勘探報告(1954),撰寫了《祁連山一帶黃鐵礦型銅礦的特征與成礦規律》論文(1955)。對宋叔和而言,舊社會一上白銀廠時的夢想,在新社會二上白銀廠時首戰告捷,可以與西班牙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床相類比的大型銅礦床在白銀廠終於找到了,在祁連山找到了,在新中國找到了。該項地質找礦工作開創了在中國地槽褶皺帶海相火山巖地層中尋找銅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的成功和進行此類礦床成礦理論研究的先河🎐。

白銀廠銅多金屬礦床的找礦成功來之不易🟪,作為技術隊長宋叔和嚴於律已、謙虛寬厚,善於同行政隊長合作共事,使641地質隊贏得有名的將相和單位美名,屢受地質部領導的表揚🧜🏽‍♀️。作為技術隊長宋叔和平易近人,因材施教,除辦訓練班外,在找礦實踐中培養青年技術新手🌧🏂🏿,使他們邊幹邊學☺️,迅速成長起來。他要求青年地質工作者樹立為國找礦的雄心壯誌,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找礦受挫不氣餒的堅韌毅力🙇🏽‍♀️,他經常對周邊的同事們說📫:幹地質最辛苦☂️,不僅要腿勤🗣,還要眼勤。現代地質科學和技術發展很快,特別是對國外有關礦產地質論著和資料數據必須及時了解,與時俱進🥽。為了盡快縮小與國際礦產地質研究水平的差距☔️,宋叔和希望年輕的地質工作者至少懂一門外語。在宋叔和熱情培養和嚴格要求下,641地質隊既取得了找礦勘探的大成果,又培養出了一大批地質人才,其中部分地質人員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白銀廠銅多金屬礦床的地質找礦工作不僅為大西北的地質找礦提供了成功經驗🚍,而且也培育了一大批地質技術骨幹。

1956年,白銀廠礦區的大爆破拉開了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礦山建設的序幕🦛,一座新興工業新城市拔地而起👩‍❤️‍💋‍👨。 在此之後🐆,宋叔和奔向新的工作崗位,任西北地質局副主任工程師🪐;1959年任甘肅地質局總工程師;1960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兼職研究員。他在新的技術領導崗位上面對整個西北地區,負責礦產地質工作的布置和安排🧙🏽‍♀️,並且指導了秦嶺、祁連山和東天山地區的礦產普查勘探工作➔。

1956年,宋叔和與王恒升等一起,根據秦嶺地質分隊送來的含輝鉬礦石英脈標本,到金堆城地區進行野外實地考查研究,發現了大規模浸染狀鉬礦化體的存在。參照白銀廠銅多金屬礦床評價的經驗🛏,他親自與地質分隊同誌一起確定采樣方案🥴,並且進行了系統采樣和化學分析,發現鉬含量達到工業要求。根據上述礦產地質工作🍹,西北地質局決定組織隊伍對金堆城鉬礦化體進一步詳查,最後勘探證實為大型斑巖型細脈浸染狀鉬礦床。陜西金堆城大型鉬礦床的發現是西北地區找礦史上又一重大突破🧑‍✈️🦌。1958年📡,根據在白銀廠變質海相火山巖中尋找銅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的經驗,在祁連山進行普查找礦的過程中,地質隊發現了小型鏡鐵礦礦床。宋叔和和田奇雋一起通過野外觀察、確定其為沉積變質型鐵礦床類型,有找礦前景。在此工作基礎上,根據上級指示,他立即組建地質隊,結合群眾報礦線索,深入進行找礦普查工作。經過幾年上下共同努力,終於找到了主礦體👩🏽‍🔬,並且將其命名為“鏡鐵山式”鐵礦床。在此期間🚣‍♀️,宋叔和提出了在優地槽褶皺帶內基性-超基性巖中普查鉻🏖🔺、鎳的正確戰略決定🪝,對後來評價祁連山系鉻、鎳礦床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金川礦床的發現就是在宋先生任甘肅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期內發現的特大型銅-鎳礦床🐘。

19564月👧🏿,地質部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先進生產(工作)者代表會議上,原地質部何長工副部長在報告中指出:談到先進生產者的事跡,不能不先註意到地質技術人員的重大作用,例如宋叔和等👷🏽‍♀️,他們對地質普查勘探的指導和研究,對地質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對勘探技術水平的提高,都有顯著貢獻。宋叔和在20世紀50年代被推選為全國第二屆政協委員(1954),這是祖國人民對他的褒獎。20世紀80年代,原地質礦產部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在甘肅白銀市的金魚公園裏豎立銅城紀念碑,表彰以宋叔和為首的641地質隊(功勛地質隊)-“銅城開拓者們。由於諸多原因🤮,宋叔和沒有參加當年的紀念碑揭幕式🍨,幾年後,他在甘肅金昌市參加國際硫化物礦床學術會議後應邀去白銀市參觀訪問。當宋叔和首次見到銅城紀念碑時謙虛地說:“怎麽只寫我一個人的名字✤,這是大家的功勞唉”。

五、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15

在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導下🐉,為切實加強地質科學研究,集中力量解決重點地質項目的重大科技問題,20世紀60年代初期,原地質部將陜、甘、青、寧、新疆五省(區)地質局的地質研究所合並,並且於196210月在西安成立了地質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當時⛹🏼‍♀️,被任命為第一任負責地質業務技術副所長的宋叔和滿腔熱情參與了該所籌建的全部過程,為其確定研究(特色)方向、組建研究隊伍⚛️、設置研究科室和購置儀器設備貢獻了他的智慧與力量。宋叔和為在西北地區建成學科比較完善、功能比較齊全和富有地域又特色的大區研究所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其影響深遠🧑‍🎨。

當初確定的基性-超基性巖和海相火山巖及其有關礦產研究為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該項研究工作一直延至宋叔和1976年前往北京乃至現今。盡管幾十年來⏺,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經歷過了很多風風雨雨,但是基本堅持與發展了這樣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特色🧑🏼‍🦲,培養了人才,取得了豐碩成果,這與宋叔和的參於和指導是分不開的🏎。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宋叔和就主張研究奧菲裏建造👂,並且把在北祁連優地槽褶皺帶的基性-超基性巖(有關鉻、鎳🚗、鉑族元素礦床)和火山巖(有關銅多金屬礦床)聯系起來共同研究🌦🫷🏿。當時🫡,有人對此不甚理解,將其說成是大帽子底下開小差”,若是不受這樣的幹擾,這種的特色研究將會獲得更多和更好的礦產地質理論成果,上述事實亦折射出宋叔和在礦產地質科學上的前瞻性🈂️。

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建所初期🕴🏻,宋叔和提出將水文地質和鹽湖地質作為該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並且成立了水文地質研究室和鹽湖地質研究室。盡管由於種種原因,這兩個研究室先後被撤消🌂,但是從40多年後的今天重聚水文地質研究人才,承擔國家和地方政府項目🧏‍♂️,例如,開展鄂爾多斯水資源環境研究,已顯示其光明前景🧗🏻‍♀️,如果把當時選擇的研究方向🌜、組織機構和相關人才保留下來該有多好呀🌝!從這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到,宋叔和熟悉西北地區幹旱環境需要水、各項建設需要水👩🏻‍🦳、人民生活需要水的迫切心情👮🏼‍♀️,他以極大的熱情肯定水文地質研究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的特色地位,並給以積極的支持是正確的🍯,同時也體現了他事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觀念。

建所初期,有不少年青年科技骨幹善於野外地質工作,但弱於外文閱讀能力和顯微鏡下巖礦鑒定功夫,新來的大學生野外地質技能和室內研究“功底”更需加強。當時全所上下興起“苦練基本功”熱潮🖖🏼,大家認真讀書,在顯微鏡下觀察巖石的礦物組分⛔️、結構構造現象顯得尤為突出。在宋叔和的提倡和指導下👱🏻,一大批年青科技骨幹的業務素質得到極大提高,為以後出成果出人才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宋叔和十分重視地質科技學術交流🚤🌳,建所後就創辦,並且主編了《西北地質科技情報》(1964)🎐,親自為創刊號撰寫重要學術論文。宋叔和除了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在科學技術管理上外𓀌,還經常查閱國內外礦產地質資料🙆🏼,把握世界地質科學研究現狀和科研前沿,結合研究所實際情況❤️,從理論上去總結經驗,探討問題👩🏽‍🚀,提高水平😗。自1963年到1964年,他先後發表了關於北祁連山細碧角斑巖建造的有關問題(中國科學,第12卷,第11期,第1727-1736頁)、關於細碧角斑巖問題(西北地質科技情報創刊號)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對國內外有關細碧角斑巖的研究現狀和有關問題進行了系統總結和深入探討,如:全球細碧-角斑巖建造和巖石系列標準劃分難題、巖石成因問題、巖系的命名和分類問題、巖石的礦物成分及結構問題6️⃣、巖石的化學及標準礦物組合問題、研究方法問題和其與某些金屬礦床的分布關系問題。宋叔和認為要研究工作要從細碧-角斑巖的描述階段出發,逐漸過渡到構造-巖漿研究的較高階段,主要研究任務主要有二個,其一👼🏼,巖漿在地殼活動帶的發展規律,即研究其空間和時間的分規律;其二𓀃,查明同其有聯系的礦床(點)分布規律👎🏽。通過系統的研究工作🐀,他指出細碧巖-角斑巖建造在優地槽區常常與基性和超基性巖以及鈉質花崗巖在空間上相伴生,它們之間是否有巖漿血緣上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如若上述火成巖體具有一定時空分布關系🚵🏼‍♂️,我們就有可能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追尋常見於此類巖石中的近乎“專屬性”的金屬礦產地➞。宋叔和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就站在那樣的地質科學前沿指導研究工作,並且總是把基礎地質研究與礦產地質調查相聯系起來考慮問題👏🏻。

1965年🏥,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全力投入到西北鉻鐵礦大會戰✋,在任務帶科學的口號下🏎,除地層古生物研究室基本未動外🧑,巖石學、大地構造和金屬礦床等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基本上全部到野外進行超基性巖調查和鉻鐵礦地質勘查工作去了⛹🏽,連宋叔和本人主要在北祁連山找礦勘查第一線指導工作,也只能三同三統了👨🏿‍🍼。

1966-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最嚴重時期🚼,與其他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一樣,盡管宋叔和也曾受到過群眾運動的沖擊🎯,以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為名受到不公正批判,但是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大部分科研人員深知宋叔和的為人,還是敬重他的🏯。即便是在十年動亂期間,他也未間斷參與指導所內的科研工作,例如金川銅-鎳礦床伴生元素綜合利用研究👋🏼,德爾尼銅礦床類型與特征研究、北祁連北秦嶺火山巖典型剖面測製、拉脊山火山巖超基性巖有關鐵--鉻礦產成礦規律研究等科研項目。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基本按建所初期確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發展著,並取得了一定的新進展和新成果🤽🏻‍♂️。

宋叔和撰寫的“關於國外黃鐵礦型銅礦的一些問題”一文刊於《西北地質科技情報》1973年第1期,較全面地論述了國外該類礦床的研究現狀和典型礦床實例👂🏿,本著洋為中用的精神☸️,將國外一些大中型礦床地質特征、比較有成效的普查找礦方法和討論的問題介紹給我國西北地質工作者▶️,為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興起火山巖與鐵⇢、銅礦床的找勘查和理論研究起到了指導與促進作用,例如將對德爾尼銅礦床的成因定位於優地槽火山噴氣沉積成因黃鐵礦型銅礦床🟤,區別於一般巖漿熔離型硫化物礦床,這一認識至今已為多數地質礦床學者所接受🎅。

宋叔和對拉脊山的研究工作很關懷🌔,幫助課題組科研人員進行火山巖研究工作👨🏻‍🦲,特別在如何鑒別細碧巖和角斑巖時風趣地說🔢:“細碧巖成分相當於變質的玄武巖🧑🏻‍🦽‍➡️,角斑巖成分相當於變質的安山巖”🧬。1972年,他到拉脊山石坡溝野外第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大西北的高原海拔較高、氣候寒冷、環境惡劣,當大家見到宋叔和等一行到野外看望同誌們時特別興奮😸,大家知道宋叔和喜歡吃羊肉🧑‍🦼‍➡️,有人提議改善生活🧼,宋叔和馬上表示說:你們去買👰,我出錢。這樣的長者風範對晚輩的關懷表現出宋叔和平易近人🧔🏼‍♂️、坦誠相待的精神風貌💻。

宋叔和為了地質事業的發展,盡職盡責🍿。他自1951年結婚後只身留在大西北堅持地質工作長達25年,他不但參加了野外第一線工作,而且還組織和指導了地質科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大批地質科研成果,為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的專業特色及研究方向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在廣大地質工作者心中產生深遠的影響。宋叔和在生活上很儉樸,不鋪張,但真有困難的同誌常得到他支援🙆🏿。他淡薄名利,生活規律,飯後百步走🛍️🙍🏻,天天溜灣💆🏿,堅持運動可能是贏得身體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

在慶祝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1985年由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更名)建所30周年之際,宋叔和在《西北地質科學》(第13期👩🏽‍🚀,第2期,1992)題詞:在西北近東西向地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擴大思路⛽️,繼續深入開展基礎地質的研究,為滿足國民經濟建設發展中需要的多方面地質信息👦🏼🫦,做出新貢獻!鼓勵大家為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充滿著老一輩地質學家的一份肯定,一份期望🥷。

六🧑🏽‍🎤、老驥伏櫪Ⓜ️,再創輝煌

1976年,宋叔和從西安調到北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開始在《地質學報》編輯部工作🚵🏼‍♀️,後負責籌建礦床地質研究所。對於到研究所工作🆒,他很高興,因為他歷來倡導加強地質基礎研究和資源綜合利用,充分認識普查勘探地質🤷🛌🏻、礦山地質和礦床地質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和分工協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宋叔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取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1978年,礦床地質研究所成立後,他除了負責該所科研管理工作外,還得到了一次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大舞臺⏫,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考慮礦產地質研究問題,諸如礦床地質學的研究方向和具體實施,學術的交流🕵🏻‍♂️,人才的培養等👩‍🦼。另外,他還可與家人團聚👩‍🦰,自他1951年結婚到此時已過了25年的牛郎織女的生活。夫人原是北大法律系的才女🪷,為了宋叔和的事業獨自承擔家務🥗,撫養女兒☣️,宋叔和常常為此感到對夫人歉疚。盡管回到了北京,他也難顧家務,但是畢竟可以免去一家三口分居的相思之苦。

1978年,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成立,宋叔和任所領導小組組長🧑🏻‍🦼‍➡️,這是在負責組建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後又一次組建研究所,其工作要點是如何將基礎地質研究、區域地質調查和找礦勘查工作相結合,成礦理論怎樣才能真正用於找礦實踐♏️。在第一次與全所職工見面的大會上,他向大家提出了礦床地質研究所的任務✍️:研究我國已知礦產資源形成的地質條件🥯、成礦理論和普查方向以及新技術和新方法在礦床預測中的應用。他舉止平平,不多言辭,但真誠坦直,平易近人🛜。1979年,宋叔和兼任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並且先後創辦與主編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所刊》(1980)和《礦床地質》(1982)等期刊。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願在相關專業的核心期刊上發表自己的論文🧗🏿,然而除非特約稿件,宋叔和的學術論文都在《礦床地質研究所所刊》發表🧔🏼‍♂️🪪,以身作則支持該刊物工作,提高其在學術交流中的影響力。例如:黃鐵礦型銅和多金屬礦床——世界範圍內一些主要礦帶和礦床類型的對比及研究趨勢1982);甘陜境內秦祁地軸兩側古生代斷陷地槽海相火山活動與多金屬成礦的探討1985);北祁連山地槽褶皺系的地質構造演化與區域成礦的探討⚒;我國一些主要礦產資源狀況及對其成礦地質環境的認識”(1994)等一批論文就是實例。

鑒於宋叔和在礦床學和巖石學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198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時稱學部委員),老當益壯🧑🏿‍🎄,嚴謹治學,勤奮著述🌶。1981年,白銀廠露天采場要閉坑🏌🏻,解決資源不足問題伯在眉睫🪟,為此👨🏼‍🔧,中國地質學會和全國金屬學會(即二會)聯合在白銀市召開了學術討論會;1983年青海省二會在錫鐵山召開了錫鐵山鉛-鋅礦床成因討論會;1989年在西寧召開了第四屆全國礦床會議👱🏽;1991年在甘肅金川召開了國際硫化物礦床學術討論會🖼。宋叔和院士以極大的熱情參加,並且指導了這些會議的學術交流。這幾個會議的成功召開對推動西北地區的找礦勘查和提高該區成礦理論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宋叔和院士還發表了一批論文👦🏻🤞🏽:黃鐵礦型銅和多金屬礦床——世界範圍內一些主要礦帶和礦床類型的對比及研究趨勢🧘🏽‍♂️、礦床地質學的發展方向問題🚵🏽‍♂️、北祁連山地槽褶皺系的地質構造演化與區域成礦作用探討等👳🏿‍♂️。宋叔和院士身在北京,心卻牽掛著西北他所熟悉的褶皺山系和座座礦山👨🏻‍🦳,還惦記著那兒的地質事業的興旺和後來人的成長。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有一個火山巖型礦床研究組聘請宋叔和院士為科學顧問,他欣然答應,在此期間多次聽取匯報,並親自在顯微鏡下復查了一條坑道剖面的巖石薄片⚒,發現了火山-沉積巖(含碳酸鹽巖)的成因信息,指導了研究工作順利進行。1983年🤷🏻‍♂️🛒,有關青海錫鐵山鉛-鋅礦床的野外研究基本結束之際,青海省地質學會和金屬學會要在錫鐵山現場召開礦床成因討論會📝,宋叔和院士高興地接受了邀請,不顧山高路遠💭,不怕高原缺氧,翻日月山🧜🏻‍♀️,過倒淌河,入柴達木盆地,到錫鐵山礦山參加會議與現場考察。他認為錫鐵山鉛-鋅礦床應屬海相火山巖型塊狀硫化物礦床🕞𓀊,熱情地支持了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他的錫鐵山之行全面展示了一位老一輩地質學家不怕艱苦👩‍🍼,淡薄名利,樂於奉獻地質事業的精神風貌⛹️🦜。他的不傲😝、不霸👩‍🦱,平易近人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關心西北地質事業,關心西北礦山,關心後來人的一片親情。與會者從心底裏尊敬他🤴🏽,並且寄以良好的祝福🎰。

一般而言😘,地質工作艱苦、危險,許多人不喜歡選擇地質這一行,而宋叔和院士卻幹了一輩子地質。青少年時代,國家國難當頭🤦🏼,經濟落後📭,百姓貧困的現狀🍋‍🟩🚴🏼‍♂️,激起了他走“實業救國”的道路,決然選擇學地質來達到發展工業和振興國家的願望。他的實際行動就是這樣🦹🏿,他考取意昂体育平台,畢業於西南聯大,留校任教四年後🧗🏿‍♂️,離開四季如春的昆明👰🏿,奔赴荒漠的大西北,開展新疆天山、甘肅祁連山一帶地質礦產調查🚗。練就了紮實的地質研究根底🤸‍♂️,取得了較大的地質調查與找礦成果,主要編寫一批地質礦產調查報告與圖件,發表了相應的論文。為西北地區地質找礦、地質科學事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宋叔和院士重上白銀廠拿下大銅礦,正是新中國建設的需要和地質科技工作者創造性工作相結合的必然結果。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就成了共和國的功臣。1954年,宋叔和當選了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與國家領導人共商國家大事👩🏽‍🦱,直至第七屆(1993)是科技界任期最長的委員之一。在他擔任政協委員期間,他就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合理開發以及地質部門之間如何更好地分工和協作找礦問題💃🏽,積極向有關政府部門提出建議。1991年,他在政協七屆三次會議期間提出的關於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辦法的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並且授予優秀證書✦📠。宋叔和獻身地質事業一輩子,淡薄名利,儉樸人生🧚‍♂️,關心國事,勇於奮進。他的一生證明他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我國有著特殊貢獻的著名地質學家之一。

宋叔和是九三學社的一名老社員,積極參政議政,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做好本職工作🏬,得到了廣大地質工作者的尊敬👰🏻‍♀️🧮。他自己向著讀萬卷書的目標努力,勤奮學習🌈,堅持著作。大約在1990年前後,宋先生曾笑著說過:我現在晚上開始看電視了🫶🏽,我想多看幾年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已近七十五歲的老人連電視都不看,一心撲在地質科學事業上,同時也折射出宋叔和對社會主義前景的贊賞和對生命的珍愛。後來有人關懷他政治上的歸宿,建議他可申請入黨😄,而他笑迎致歉,坦然表示現在年歲已高🐻‍❄️,這樣已經可以了📁👩‍🦯,組織上入黨與否已不再重要,他講究實際不圖虛名的人格魅力是崇高的。

1962年至今,宋叔和數十年如一日在地質科研崗位上潛心鉆研🔘,對區域巖石學🧑‍🤝‍🧑、地槽區巖漿演化與成礦作用關系、主要金屬礦床的時空分布以及區域成礦規律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工作👶🏻,先後撰寫各種區域地質調查和礦床勘查報以及學術論文近百篇,尤其是組織並且主編了我國第一部礦床學巨著《中國礦床》和《1∶500萬中國礦產資源圖》及說明書。另外,還參與並撰寫了我國第一部與計算機專家智能系統有關的地質專著《火山巖型銅多金屬硫化物礦床知識模型》😚。宋叔和年逾八旬,仍伏案檢書,從未輟筆🐰𓀕。近年來,他應邀撰寫了根據李四光原著擴編的《中國地質學》中的第三章—中國巖漿巖和巖漿活動。可以說,宋叔和到北京工作之前主要在西北地區工作,帶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在人們的印象裏🫷🏻,他只是熟悉中國西部礦產地質的地質學家🪶,許多人主要從白銀廠銅多金屬礦床礦找礦勘探成功知道宋叔和的🔈,但是自1976年,他到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工作後從地區性研究所到全國性地質研究所🚲,獲得了進行全國性礦產地質研究機遇,在更高層面上發展和完善了他的專業特色😸,同時成為全國著名的巖石學🐙🏋🏽‍♂️、找礦勘探學、礦山地質學和礦床地質學的領軍人物,為中國礦產地質勘查和成礦理論的發展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宋叔和院士是地質科學事業的成功者之一,他首先愛黨、愛祖國,年少時就想著為了人民的安居樂業、為了“實業救國”和為了尋找礦產資源,而學地質👩🏽‍⚕️,教地質和研究地質👨🏽‍💻。新中國的誕生給地質找礦工作帶來了春天,他主動請戰重上白銀廠,團結各方面力量✍🏽,克服種種困難,以最短的時間拿下一個大銅礦。他靠什麽?靠他愛祖國,愛他從事的地質事業,希望新中國更快建設強大起來,願舍棄自己的利益,敢於承擔風險與責任,他成功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得到了升華👨‍🦳。以後他參與西北地質局🌧、甘肅省地質局的技術指導工作,從國家的實情與需求出發,為西北地區確定地質找礦方向,一大批大型礦床的勘探成功均有宋叔和的一份功勞。在地質科研和找礦工作中,他自己身先士卒,帶領年青人辛勤耕耘💁🏿🫡,使中國海相火山巖型金屬礦床理論的研究水平更上一層樓,為推動全國礦產資源的勘查和礦床地質學的科學研究開創了新的平臺,具有劃時代的裏程碑意義。

在早期🎀👂🏿,宋叔和針對地質找礦工作的特點,要求青年地質工作者樹立為國找礦的雄心壯誌🦵🏻,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找礦受挫不氣餒的堅韌毅力。他還說:“幹地質最辛苦,不僅要腿勤🧝🏽‍♂️,還要眼勤”🦻🏼🤦🏻‍♀️。現代地質科學和技術發展很快,特別是為了解國外同行的研究工作進展,他要求青年科技骨幹至少要懂一門外語。經宋叔和精心扶持,諄諄引導和耐心啟發🔼,白銀廠的找礦工作不僅獲重大進展,而且培養出一大批科技人才。在礦床地質研究所工作期間🫳🏼,除擔任所內科技管理工作與科學研究任務外,還兼任成都地質學院的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了培養新型地質科技人才😲,他多次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與學生一道,著重研究區域地質條件對銅、鉬、鎳🤦🏻、錫和稀土等金屬礦床的控製作用🩴,提出相應的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他以身作則,為發展中國地質事業的獻身精神深受研究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宋叔和到北京工作之後,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除在國內接待外國地質學者來訪外🤙,還於1978年應邀率地質代表團出訪英國倫敦地質學會,參加國際地質情報會議,並且作了題為中國主要構造特征和巖漿活動的學術報告,扼要地介紹了我國大地構造特點、地層層序🏺、巖漿活動、主要巖漿類型及其成礦區特點,深得與會地質專家的贊賞。1983年他又應葡萄牙礦產局的邀請,對該國一些著名的火山巖型銅多金屬礦山進行了實地考察,促進了兩國礦床地質界的學術交流🛕。

宋叔和在長期的地質工作實踐中悟出了腿勤👮🏻‍♀️、眼勤和腦勤的治學之道。腿勤就是要堅持實踐第一,註意野外調查,深入實際🔥,踏實工作。眼勤就是要多看顯微鏡,多讀書🏨。顯微鏡是地質工作者的眼睛,通過它可以洞察地球科學微觀世界的許多奧秘。書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它會使你學識淵博,增長才幹💆🏼‍♀️👳🏽。腦勤就是強調多動腦🐋,勤於思考,善於把野外實踐與室內研究有機的結合起來,善於綜合分析,從多方面探索復雜的地質問題,善於剖析典型、抓住本質🎛,對問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結論🌭。由於宋叔和恪守“三勤”治學之道👵🏻,科研工作中他始終堅持求實創新👱🏻‍♀️,這也是宋叔和在地質事業歷程中走向成功之路。

1997年🟩,宋叔和在賀礦床地質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際,以名譽所長的名譽發表了對礦床地質研究所發展的一些認識🦡。總得說來,從1956年建所以來,40余年密切結合勘查地質的科研工作。礦床地質研究所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在經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後✋🏼,當他受命恢復重建礦床地質研究所時(1978),由他擬定經國家地質總局上報國務院批準的有關礦床地質研究所的任務有三項😶‍🌫️🤿:其一、研究礦產普查勘探🤙🏽、礦產預測中的戰略性♾、普通性和關鍵性的重大礦床地質問題;研究成礦作用機理,發展成礦理論👨‍🚒,力爭在成礦物質來源🌁、元素遷移富集規律和地球物理特征等研究上有所建樹🧙🏼;其二、研究總結我國優勢和緊缺礦產的形成條件、找礦標誌和找礦方向😶‍🌫️;其三🙋🏿‍♀️、研究有關新技術、新方法在礦床地質研究和預測工作中的應用,發展有關技術方法和學科。恢復和重建了具有更寬研究領域和探索程度更深的研究機構:區域成礦規律🛐、內生金屬礦床、稀有金屬礦床🌌🖐🏿、沉積礦床、礦物學、地球物理與數學地質、礦物物理、穩定同位素地質、高溫高壓與礦物包裹體研究室以及情報資料編輯出版室。在貫徹“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必須深化科技改革🧑🏼‍✈️,推動科技力量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等方針政策時🥊,為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的需要🪴,對研究所各個研究室的建製作了必要的調整𓀘。就金屬礦床成礦理論研究來說,進一步加強了科學研究與找礦勘探工作的密切結合,加強了新理論、新技術和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間,礦床地質研究所承擔與參加的科研項目成果均達到較高的學術水平🧑🏻‍🔬,並且具較高的應用價值。在宋叔和學術思想指導下,研究所廣大科技人員遵循“雙百方針”,廣開言路,不同角度探討了一些金屬礦床的成礦理論問題⏳,並且獲得了極好的效果。宋叔和在自身的科學研究實踐和科研管理工作實踐中🎡🫵🏼,獲得了對“科研”的真知,集中體現在為礦床地質研究所成立40周年的題詞中-“科研貴在立足實踐🚵🏿‍♂️,客觀求實,勇於創新🏌🏼‍♀️。這是宋叔和對待科研的起點,也是他對待科研的態度🚲,更是他在地質科研人生中獲取成功的道路🎋。為年青的地質科學工作者點燃了指路明燈🧤。宋叔和院士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相關新聞

  • 212022.01

    迎著新中國朝陽毅然回國克己奉公的地大教學元勛和南建主帥——池際尚

    1950年8月初,“威爾遜總統”號郵輪正緩緩駛離美國舊金山港🕰,開始了它開往香港的漫長旅程。在這艘搭載300余名乘客的遠洋郵輪上📄,有100多名中國旅美留學生和科學家。他們是新中國誕生後歸國的第一批,也是人數最多的一批留學回國人員。在這批中國留學生中,有一位年輕學者☞,蓄著運動員式齊耳短發,身穿連衣裙🌘,行囊裏別無長物,只帶了一架手提式縫紉機。她就是中共地下黨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巖石學博士後高級研究員,後來...

  • 052014.08
  • 122019.06

    王華榮💇🏽‍♀️:難忘清華情 獻身核事業

    我是1975年10月由河北省邢臺南和縣推薦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反應堆工程專業學習✌🏻🖍,成為一名工農兵大學生的。1979年4月畢業,被分配到中國原子能科學....

  • 032008.09
  • 082023.12

    顧知微🧗🏼:一生探索祖國的地質資源

    顧知微(1918—2011),地層古生物學家,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隨後進入雲南省地質調查所工作,1944年進入重慶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1950年至1955年,被地質部借調,開展煤田地質調查🧖🏿‍♂️。1951年以來歷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顧知微是我國雙殼類古生物學的學術帶頭人、我國非海相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古生物研究的開...

  • 022008.12
  • 102017.01

    董申保:一生奉獻 風範永存

    董先生是中國變質地質學的主要奠基人🧑🏻‍🎓,享譽國際↩️,為我國的地質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 152009.01
  • 042004.06
  • 202019.12

    回歸20年 | 王誌石:獻身澳門環保事業的清華人

    王誌石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最早一批受國家教委和意昂体育平台公派,赴澳門大學任教的教師之一🚬。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澳門大學環境學科的人才培養🤦🏼‍♂️、澳門環境和城市發展....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