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05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大獎獲得者,原寶鋼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謝企華
來源:中國婦女報 2008年12月6日

有鋼鐵界“鐵娘子”之稱的謝企華,是中國特大型鋼鐵企業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經理,也是現代中國最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者之一。她憑借“以柔克剛”的經營管理風格和獨到的眼光、領導能力及豐富的經驗,駕馭了中國的鋼鐵巨艦。她堅守鋼鐵主業、走高端路線、打造全球化企業的戰略規劃,使寶鋼連續3年進入全球500強,2006年更是進入了前300名,走出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新嘗試。
謝企華1943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建築系。從1978年進入寶鋼,直至擔任寶鋼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她把自己最寶貴的年華都交給了寶鋼。謝企華用其女性特有的細膩,駕馭著一個龐大的鋼鐵戰艦。對於女性企業家的管理特點,謝企華曾表示:“我覺得不光是管理鋼鐵企業,可能管理任何企業女性都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女性考慮問題比較細致,另外對員工,對我們管理層之間大家親和力比較大一點。”
在寶鋼日漸成為現代化管理的大型企業的同時,謝企華卻一直深居幕後,在她20多年的管理生涯中,從沒有接受過對她個人的采訪,面對媒體,話題只有一個,就是鋼鐵。
首次結盟躍身世界巨頭之列
1994年,對謝企華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年,她出任寶鋼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如果因循守舊、按部就班,甚至小富即安,那麽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朝氣和活力、在國際舞臺上有一席之地的寶鋼就不復存在了。”謝企華這樣認為。因此,她上任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棄並購而走聯合之路,轉變母子集團化的自我擴張思路,開始從企業外部尋找聯合夥伴。
當時,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我國在世界前十五大鋼鐵企業中卻只有寶鋼排在第五位,而寶鋼產量在全國全行業產量中只占10%左右。因而,聯合成為當時我國鋼鐵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具體產品看,我國企業長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模式,缺乏專業化特色,在具體產品的市場占有上比較分散,同時生產物耗高、能耗高、效率低、質量差、成本高,產業集中度低的直接後果就是缺乏市場主導力量,企業之間易陷於無序競爭,很不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因此,企業聯合勢在必行。”謝企華談起自己的“聯合戰略”時說。
1998年,經過謝企華的多方努力,國務院終於批準,將上鋼和梅山鋼鐵公司委托寶鋼經營,正式成立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合並後誕生的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總資產過千億。
2000年底,即聯合後的第二年,不但原寶鋼蒸蒸日上,而且老企業改造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寶鋼的普碳鋼、不銹鋼、特鋼製造中心加快建設步伐,標準普爾對寶鋼的評級也逐年回升,2003年已上調至BBB,前景展望穩定。寶鋼以過千億的總資產,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公開發行18.77億股,成為當時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大的一次募股。
至此,那些曾經投以懷疑目光的人們,才改變了對謝企華的看法,並贈予她“鋼鐵娘子”的稱號。
積極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
盡管“聯合”戰略的初步計劃得以實現,可謝企華並沒因此而滿足,相反,她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沉了。
改製上市後,寶鋼積極尋求和國際知名企業合資合作,很快成為中國鋼鐵企業的龍頭。然而,在資本運作角度上,外界認為寶鋼股份的動作似乎略顯保守、低調。對此,謝企華表示:“從資本市場來看,寶鋼股份的資產、效益、產品、市場以及整個核心競爭力,都在鋼鐵行業中占有一定地位。基於這樣的優勢,寶鋼其實在資本運作方面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發展壯大的機會,但出發點是尋找價值的最大化。具體地說,無論是從資本市場運作,還是收購兼並其他企業,首先要能夠保證寶鋼股份價值最大化的理念。價值最大化的理念能夠繼續增強寶鋼股份的競爭力,這是公司進行資本擴張的一個標準。此外,寶鋼考慮的是不僅要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而且要成為一流的國際企業,這就要求公司不光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而且要到國際資本市場打拼。”
為了達到“打造國際一流企業”的目的,適應經濟多元化發展趨勢,2001年4月她又帶領寶鋼集團與首鋼、武鋼實行了戰略聯盟,在市場、研發、投融資、管理領域形成全方位合作,構築中國鋼鐵業的旗艦,一躍成為世界12家千萬噸級以上鋼鐵企業之一,成為繼韓國浦項製鐵、日本新日鐵之後排名第三的世界鋼鐵強企。同時,也鑄就了寶鋼集團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定海神針”般的強勢品牌。
2003年2月,謝企華憑借獨到的眼光、科學的管理、過人的膽識和驕人的業績,成功地當選為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寶鋼股份公司董事長。
整合企業資源 化解入世危機
2002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的第一年,中國鋼鐵業經歷了一場從未有過的洗禮。
4月19日,寶鋼聯合鞍鋼、武鋼、首鋼和邯鋼一起向外經貿部提交了一份《關於對鋼鐵產品進行保障措施調查的申請》。一個月後,中國外經貿部宣布對部分鋼鐵產品采取臨時保障措施;11月20日,外經貿部又啟動了正式的鋼鐵保障措施。在世貿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中國鋼鐵業成功化解了這次迫在眉睫的危機。
在化解這次危機的過程中,謝企華功不可沒。她冷靜思考後發現:保障措施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中國鋼鐵工業面臨的所有問題。於是,在學會利用世貿規則的基礎上,她開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技術創新上,科學地整合各種資源,堅決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靈活運用世貿規則,保障中國鋼鐵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企業的戰略管理,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位“鐵娘子”的帶領下,寶鋼不但渡過了2002年的危機,而且在2003年7月美國國際鋼鐵動態對全球鋼鐵企業綜合能力評比中位居第四,超過日本新日鐵、美國USSteel鋼鐵公司和世界粗鋼產量最大的阿塞洛(總部設在盧森堡)等國際老牌鋼鐵企業,開創中國鋼鐵企業在國際獲獎的先河。
“寶鋼要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要在2010年前建成一個以鋼鐵業為主、多業並舉的,融實業、貿易業和金融業為一體的大型跨國公司,跨入世界500強!”中國入世不久,謝企華就為寶鋼鎖定了一個目標。
駕馭寶鋼航母 博弈國際市場
2003年7月12日,新出版的《財富》全球500強排名榜單上,上海寶鋼集團以上年實現收入1024億元人民幣(折合145.48億美元)的實力入圍500強,位列第372位,成為中國製造業第一批進入全球500強的公司。專家評價這是中國從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邁進的一個裏程碑。
如願以償之後,沒有慶功宴,更不見鋪天蓋地的廣而告之,當記者們蜂擁而至時都被她禮貌地一一謝絕。她曾表示,成為世界500強只是寶鋼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寶鋼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流的跨國公司。
對於國際市場的博弈,寶鋼從來就不陌生。2004年6月,寶鋼首次建立“海外事業發展部”,項目總投資額為80億美元,前期靜態投資約121億人民幣,年產鋼至少500萬噸以上,面向美洲市場的板坯和薄板將成為合資鋼廠的主打產品,而合作夥伴則是世界鋼鐵巨頭阿賽洛。
世界一流媒體如《財富》、《福布斯》、《商業周刊》、《華爾街日報》紛紛把“最具影響力的女企業家”和“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人”加在了她的身上。《商業周刊》寫道:在中國鋼鐵業界,謝企華是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是駕馭中國鋼鐵航母之人。《財富》寫道:以柔克剛的經營風格,讓寶鋼這樣“硬邦邦”的企業,常有以柔克剛的驚人之作。面對巨大的榮譽,謝企華一副無我的狀態:“我覺得這不是對個人的認可,關鍵是對寶鋼我們這個企業的認可,說明寶鋼在國際上已經有自己的品牌。”
“謝總在寶鋼的作用無人可以替代”,這是許多寶鋼內部人士對謝企華的評語。“她的意誌很強,做事註重實效,”一位曾接近她的配套廠負責人說,“她說了什麽,寶鋼就會做到什麽。”

2005年9月,謝企華出任中國鋼鐵協會會長。2007年1月,因年齡原因,謝企華告別寶鋼集團董事長職位。2007年2月,謝企華中國鋼鐵協會會長的兩年任期已滿,在職期間,謝企華一直強調的是,中國鋼鐵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布局重組、調整。至此,謝企華卸去她在國內鋼鐵業的最後一個職務。(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