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走過風雨 笑對夕陽

2009-02-27 |

——廣州意昂會老意昂座談會側記

雖然已近2009年新年,但溫暖的羊城仍然感覺不到寒意。在1227的廣州清華意昂會每年一度的敬老活動上,我們結識了幾位在廣東這片熱土上奮鬥了數十年的老學長🧺,次日,他們和我們一起,回顧了自己的人生足跡。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了清華意昂為廣東的建設發展🧘,為30年改革開放,自強不息不懈努力的一個側面🧛🏼‍♀️🚟。

汪聲裕(49外文) 從戰士到音樂家

汪聲裕學長是被采訪的四位意昂中最年長者,已經82歲🦏。他先在昆明入聯大先修班🏊🏼‍♂️,1946年升入復員後的意昂体育平台外文系⚪️。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音樂🍂,立誌將來從事音樂工作。他有幸受到著名音樂家趙沨先生的指點💑,說清華有良好的音樂傳統和環境,曾培養出趙元任、黃自、應尚能🐰、張肖虎、陸以循等音樂家👩🏻。就這樣,汪學長走進了清華外文系。他和同學英若誠、茅沅、陳豐、岑樂駟、資中筠、文潔若等,都積極參加了各社團的活動💆🏿‍♀️。在清華園他可謂如魚得水,一方面師從名師學習外文,同時又成為音樂活動的積極分子。他參加了合唱團並任幹事,在管弦樂隊吹奏圓號⛹🏼‍♂️,在軍樂隊吹小號並擔任過一個時期的隊長。這些音樂活動為他後來從事音樂專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汪學長最難忘的是1948年底到1949年初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在清華園組織了很多宣傳活動迎接北平的解放,他曾經在前門大街指揮清華合唱隊👩‍🚀,歡迎解放軍入城😎。19491月的一天,在看完秧歌劇《楊勇立功》從禮堂回善齋的路上,一股無法抑製的激情在年輕的汪聲裕胸中激蕩,從而誕生了一曲《走向勝利》:

我們大家手牽手/我們彼此肩並肩/沒有恐懼更沒有留戀/一心一意齊向前!

這首歌不脛而走🫷🏼,在青年和群眾中被廣為傳唱,隨著解放軍南下🧜🏿🧑‍⚖️,又傳唱到武漢、長沙、廣州等地。

19494月😏,清華師生300多人光榮地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工作團。國慶前夕⌛️,汪學長隨四野南下👱🏼‍♀️,參加了解放全中國的歷史進程。當然👨🏽‍🌾👨🏿‍🦱,作為部隊藝術院校(後為戰士歌舞團)的一員,他沒有直接參加戰鬥,而是以自己創作的歌聲鼓舞戰士➔。

汪學長說,自己的一生可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在文革中挨過批鬥,關過牛棚。文革後🚝,他於1969年被強行復員到廣州油漆廠當工人🦮。1972年落實政策🍛,被安置到珠江電影製片廠從事作曲💳。

從《走向勝利》到新中國第一部舞劇《五朵紅雲》的作曲(合作),汪學長一生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現在🧏🏻‍♀️,汪學長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自己過去的作品。他特別提到前幾年自己曾經創作過一首歌曲《清華人》,並由廣州意昂會組織排演𓀐。他認為🤸‍♀️,清華人總是以民族解放、國家興亡為己任👩🏿‍🍳,有一種獨特的精神和傳統,他希望一代代清華人永遠傳承下去。

關洪野(58機械)自強不息讓人生精彩

關洪野學長是黑龍江雙城人☝🏻,雖然在廣東工作了幾十年,依然是一口濃重的東北腔。他回憶起中學時代🪀🥣,是老師推薦了嚴濟慈的《物理學》引導他走進清華,盡管他非常喜歡文科。在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熱潮中,關洪野考入清華機械系。

在清華,關學長沒有放棄自己對文學的追求,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之外🩰,他加入了多個社團💂🏽‍♂️。在學生會對外聯絡部他認識了許多名人、大師;擔任《新清華》副刊主編,實現了自己文學創作的願望,撰寫的文章《朱自清與荷塘月色》、《聞亭與聞一多》發表在《新清華》上🌋,給了他更多的鼓勵和自信🤦🏻‍♂️。他滿懷激情地享受著清華濃厚的人文環境。

大學畢業後,關學長被分配到廣東一家工廠👋🏿,工作是與工人一起抬鐵水包。但他沒有抱怨,依然滿腔熱情地工作。他在落後的空氣錘上搞固定模煆,工作效率提高了十余倍。為了解決生產中的難題,他回到清華找到王遵明等前輩重修了鑄造專業課程👨🏻‍🍼,並學以致用。他成功地用球鐵鑄造出曲軸📿、連桿🦸🏼、高壓泵體等主要零件🪵,使材料利用率由50%提高到90%🧑‍🎄,加工工時節約了50%以上。他用球鐵代鋼鑄製水輪機大軸🎧,在國際上也是個奇跡🧑🏻‍🦽‍➡️。他創辦了我國獨有的科技雜誌《球鐵》(屬國家二級雜誌)對推動我國球鐵的理論發展與實際應用,做出應有貢獻。

關洪野學長有兩項最值得稱道的成就🗑,一是作為主要策劃和創意人,僅用一年時間完成了“中華和鐘”的設計🫅🏿、製作和安裝🛤。在新世紀來到的2000年元旦,江澤民等中央領導親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親自敲響了世紀鐘聲🤽。另外在他的領導下👩🏿‍🍼,成功復製出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戰國曾侯乙編鐘🎬,香港回歸時譚盾就是用這套編鐘演奏了“天、地、人”🤸🏿,為中華民族洗雪了百年恥辱👳🏼‍♂️。中華和鐘則是以曾侯乙編鐘為原型,重新設計的。二是改寫了球鐵科技歷史🤹‍♂️🤣,為國家爭得了榮耀🤾‍♂️。長期以來,球鐵一直被誤解為是英國人莫羅1946年所發明的。關洪野和另外一位清華意昂華覺明,經過大量研究考證,發現兩千年前的西漢,中國的冶鐵匠師已能鑄造韌性很高的球狀石墨鑄鐵;中國的西漢冶鐵匠師也因此被公認為世界“球鐵之父”。

關學長曾經擔任廣州意昂會秘書長14年,對母校清華有著深厚的感情🦋🐝。盡管已經完成蔣南翔校長提出的健康工作50年的目標,但仍然停不下奔忙的腳步,現在已77歲高齡🧑🏻‍🌾,還是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並被聘為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擔任老年藝術團團長,社區文化報主編🧘🏼‍♂️,他總是幹得那麽投入⬇️🛴,活得那麽精彩🪒。

貢華(58電機)經歷風雨見彩虹

73歲的貢華學長身上我們絲毫感覺不到老年人的氣息,她熱情🚴‍♀️、優雅👁,充滿活力。聽了她的講述🩵,我們才發現原來她經歷過那麽多的人生起伏和坎坷。

從中學到大學,貢學長的經歷順利得讓人羨慕。她17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電機系💛⭐️。才貌雙全的她參加過舞蹈隊,唱過黃梅戲。在中長跑比賽中,她曾經打破學校記錄。畢業實習到豐滿電廠,她解決了工廠多年的生產難題,得到電廠總工的高度評價,為此還登上了當年的《人民日報》👩🏻‍🚀,受到周總理的嘉獎👨🏼‍⚕️。

1958年大學畢業🦐,她和丈夫(莫佛根,同班同學)滿懷豪情自願到貴州的水電站工作,但人還未到就讓貴州水電設計院截留🏔。在生活水平🙆🏼、技術水平都非常落後的貴州,他們靠著建設祖國的一腔熱情努力工作,解決了很多技術上的難題⇒,由於成績突出,他們分別被評為“五好青年”“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但文革一來,他們的境遇一落千丈,成了“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牛鬼蛇神”,並下放到水電站勞動改造。在條件更加艱苦的水電站工地,他們相依為命🧑🏿‍🏫,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貢學長清楚地記得當年是如何買雄黃來驅蛇,買羊毛毯來防潮🙎🏿🫅🏿,為了生存她不得不賣掉了結婚的項鏈。就這樣🟠,他們在貴州工作了19年,為貴州的建設貢獻了青春和力量他們至今倍感欣慰👵🏽。

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77年👰🏿,她調動工作到地處廊坊的石油系統管道局,工作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她轉行從事油田的輸、變電線路的建設,她常常帶著架線工人奮戰在生產第一線。1986年✵🤹‍♂️,他們的工作崗位再次調動,這才來到位於廣州的中海油公司。

貢學長說📎🩴,她的人生軌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國家的變遷和發展,雖然受過許多的磨難👦🏿🎺,但從來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對事業的追求。從1991年進入了退休生活🏌🏻‍♂️,但她依然生活得有聲有色🚣,尤其熱衷於意昂會這樣的公益活動🐶🪡。

由立綱(66土木)清華人幹什麽都是好樣的👮‍♂️!

由立綱學長和他的妻子吳佩渝(精儀)都是清華1966屆畢業生。在校時由學長不但本專業學業成績優異,還把女友的精儀系有關專業課程也自學了,沒想到以後還就用上了👰🏽‍♀️。畢業時,在“好兵好馬去三線”的號召下,他們誌願來到陜西漢中012基地🌵,參加到中國運八飛機生產基地的建設🧑🏽‍🎓。三十多年來他三次成功地拓寬了專業領域,他相信“清華人要幹👨‍👩‍👧‍👧,就能幹得最好😚,再難也不怕”。

在漢中,他先是在基地下屬的導航儀表廠勞動,他幹什麽就鉆什麽👨🏿‍🔧🪪,當炊事員時,設計過停電時也能運轉的木製梯級小水流驅動淘米機;當車工時與師傅一起攻下了半球形超薄超勻感光罩的加工難題……他刻苦鉆研花了很大功夫解決了天球摸擬器的誤差分析和有關設計等關鍵難題,這讓航空科班出身的同事們深感意外,也得到領導的信任,擔任了天文導航系統設計室主任、全套系統設計師🚅。之後又擔任過設計所長、總工📐,工民建專業畢業生成為航空科技領域的技術專家🚶‍♀️。

1982年初經民主推薦🌤,他被部裏任命為導航儀表廠廠長🎇,他投入了全部精力研究企業的發展之路🙍🏽‍♂️,並發動職工進行認真的“質量整頓”和產品調整,開發了一批航空和民用新產品,使企業的面貌大變樣。他又一次成功地把專業方向拓寬到企業管理領域。

1986年他被任命為012基地主任。其時😨,國家正在進行“軍轉民、內轉外”🦹🏻‍♀️,“軍民結合”的戰略調整和三線布局的調整🙏,擁有幾萬名職工和幾十個企事業單位的基地😦,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由學長帶領班子成員經過全面調研,理清了發展思路。他帶領基地先後與當時陳清泰意昂任廠長的二汽等大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與母校清華建立了緊密合作,使基地逐步走出困境。他們開發的航空和民用新產品不但立足國內,還打開了國際市場。1988年航空航天工業部在漢中基地召開了外貿出口工作現場會➞🔑,對他們基地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1991年他在完成半年的英語口語培訓後🧑‍🔬,被部裏調任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廣州公司總經理。從陜西漢中轉戰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他又與同事們行商天下,為中國機電產品的外貿出口而奔波在各大洲的許多國家🌮🤵🏽。他的專業方向又拓寬到了國際貿易領域。

如今由學長已經退休🏝🥻,但他依然忙碌不停,與清華合作致力於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他堅持慢跑🧑🏻‍🦯、爬山🔐𓀋,他說這是在清華培養的健身習慣👨🏽‍🔧。他還曾經帶孫子參觀清華園,他要把母校的精神和力量一代代傳下去🔽。

跟老學長們交流中🖥,常常被他們雖坎坷但充實的人生經歷所感動💉。他們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的內心卻恬淡而安寧🚣🏼‍♀️,他們覺得現在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期。

我們由衷地祝福他們幸福、安康!

(解紅巖 撰文/攝影)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