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父親趙石
趙宏音 趙宏偉 趙宏原 趙宏風
趙石學長(
1914
年4月29日-
2009
年4
月12
日
)
我們的父親趙石,原名趙儒洵,曾用名張一民🦪,是清華十級學生🧑🎨。
父親1914年4月29日出生於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現滎陽市汜水鄉)趙村一個書香門弟,他才三歲,祖父就病逝了,還給家裏留下了一筆藥債,祖母只好帶著他和二哥去住姥姥家。他七歲開始讀私塾👸🏿🫴🏿,一次老師講王道和霸道,說王道優於霸道,還說秦始皇就是霸道👩🏻🍼𓀏。父親就質疑:既然王道優於霸道⛹🏼♀️,霸道怎麽還得天下呢?老師就說父親🧑🏻🎓🌺:這孩子悟性高!
1925年7月🕵️♂️,父親考入鄭州第一完全小學👩🏼🎓,這時他外祖父已經去世,他和二哥實際是住舅舅家,父親也漸漸長大㊙️,體會到寄人籬下的滋味🙂↔️。父親二哥趙儒沅,先就讀於鄭州第一完全小學,後考入河南省第一師範,由關向應介紹參加了共青團🧑🏿🦲,父親時常讀二哥帶來的進步書刊,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1928年春👩🏿🔧,父親考入開封河南省聯合中學,暑假時轉到河北保定育德中學讀書。父親在育德曾獲校運動會短跑冠軍,百米成績是12秒,他還踢足球,是左前鋒🥮,不幸在一次比賽中把腿踢折了,拄著雙拐養了近半年,但沒回家也沒耽誤學業🦼。
1929年父親經陳來茂介紹參加了馬列主義讀書會組織Our club,受到馬列主義影響,逐步樹立了共產主義信仰。後又由陳來茂介紹秘密參加了共青團,陳來茂被學校開除後,他失去了團組織的聯系。30年初冬,父親聯絡同學發起組織了秘密的班會和班聯會,並擔任班會和班聯會主席。“九一八”事變後👨🏽🏭,父親擔任抗日宣傳隊隊長,後來又擔任育德平民學校的教員🍾。1934年暑期,父親同時考取意昂体育平台和北洋大學的電機工程系⏭,他選擇了清華🦹🏼♂️。
父親視清華為學習的樂園和天堂,他刻苦學習🦴,在薩本棟物理(當時如是稱呼)的電學考試中🫰🏼,得了難得的滿分十分👨🏽🍳。他還是文體活動積極分子🧏🏻,曾獲年級運動會田徑總分第一。由於有中學參加學生運動的經歷,1935年暑假父親就參加了黃誠等同學領導的黃河水災賑濟募捐活動🚶🏻♀️➡️,之後又在黃誠的推動下,參加了學生會的競選工作,並被黃誠列入清華學生救國會第一屆委員。一二·九運動中🚓,父親騎著自行車,參加了遊行,並擔任交通聯絡。
12月
16日
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中🙍,軍警致使不少學生受傷,父親和趙繼昌發起組織了清華慰問團,以清華同學的名義對城內受傷同學進行慰問🧑🏽🦲。36年春,他擔任了清華周刊總經理,負責清華周刊的出版發行工作➕。
1936年暑假後,父親向陳岱孫老師申請轉到經濟系,在抗日救亡和選定的理想專業無法兼顧時🈹,他只能忍痛割愛🫸🏼,堅定走上職業革命的道路。大約36年年底,父親向丁則良講了自己在中學參加過共青團的情況,丁則良說共青團員已經轉為共產黨員,可以為父親接上黨的關系🆑。37年初的寒假之後👩👦👦,在清華黨支部書記吳繼周動員下父親被選上十級級會主席🫅💦,不久他又擔任了意昂体育平台出席北平學聯的代表,分管交際(即統戰)。37年5月父親被選為清華暑期學生會主席🧒。
七七事變後👨🏻⚕️,父親和清華民先隊員、清華暑期留校學生及西郊農民代表慰問29軍守城官兵,其後他又代表北平學聯前往保定前線慰問何基灃將軍的37師官兵。7月下旬𓀏🙎♂️,父親與吳繼周、劉震等組織同學撤退,並經天津🧏♂️、煙臺到了濟南,在濟南平津流亡同學會,蔣南翔令父親負責與山東省政府和當地的駐軍聯系,想辦法疏散被困於煙臺的流亡同學。完成這一任務後🎥,父親和蔣南翔等人一起去了南京,仍在平津流亡同學會負責聯絡工作🐤。不久,蔣南翔就令父親以清華暑期學生會主席的身份去長沙,去組織長沙臨時大學的學生會🚶🏻♀️➡️。大約1937年11、12月間,黨組織決定組織三個服務團🙅🏻♂️,到國民黨正規軍中去“幫助友軍工作👨🏽💻,推動友軍進步”。清華黨支部書記丁務淳派父親前往武漢組織13軍青年戰地服務團,而父親的組織關系還未接上➜,丁務淳就介紹父親重新入黨👪,沒有預備期。37年底👨👨👦👦,父親正式告別了清華,投筆從戎,奔赴抗日的戰場。
13軍青年戰地服務團受長江局軍委和湖北省委雙重領導,父親被指定為團長兼中共黨團書記。38年2月服務團在集中培訓後到河南許昌13軍駐地報到,後隨軍赴徐州前線。“臺兒莊戰役”期間🕒,父親帶領全體團員👩🏼💻,不顧個人安危🏬,冒著槍林彈雨到前沿隨軍服務,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戰地宣傳和慰問👩⚖️,並向當地居民宣傳全民抗戰👩🏻🍳,鼓舞了士氣和民心👁。
1938年6月父親到湖北省委黨訓班第三期學習🚵🛢,任第四期訓練班主任,省軍委幹事。1938年12月組織委派他到鄂西北地區從事地下黨工作🤹,先後任湖北均州中心縣委🔪、荊(門)當(陽)遠(安)地委書記,在地下黨屢遭破壞的艱險環境下🏌🏻♂️,為鞏固基層黨組織,發展新黨員,壯大黨的力量做了大量工作。
1940年7月鄂西北地區淪陷後,父親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找黨🤦♂️,被派往延安。他在馬列學院、中央黨校學習期間擔任支部書記、學習幹事🧏🏽♂️🔵,參加延安整風學習🫱🏻💂🏻♀️。在審幹期間,父親被送到臨時支部隔離審查,但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坦白”🎒、不胡說🧔🏽,後來被補選為七大代表出席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任大後方代表團湖北組副組長。
抗戰勝利後🏙,父親主動提出到東北根據地工作📣。1945年底到東北後🫅🏿,他先後擔任中共遼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蒙古工作團團長、中共遼吉省哲裏木盟(今內蒙古通遼市)地委書記、騎兵二師政委、哲盟政府黨團書記等領導職務。父親在哲裏木盟工作了三年🛌🏼,這三年是哲盟人民翻身解放😢、浴血奮戰的三年,是歷盡艱辛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三年,也是他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三年⚡️。他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工作政策💂🏻♂️🧑🏻🤝🧑🏻,創造性地開展民族地區工作🍑,為黨積累了在民族地區開展工作的寶貴經驗👼🏼。他以對黨、對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和自己的聰明才智,團結幹部群眾,克服重重困難👨🏻🚒🙎🏽♀️,把一個千瘡百孔的哲裏木盟建設成遼西北地區一個鞏固的根據地。他運籌帷幄,英勇對敵🧓🏻,領導了哲盟解放戰爭的全過程👛,為哲盟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贏得了哲盟各族人民的廣泛欽佩和愛戴。
東北解放後👳🏽♂️♦︎,父親先後任中共遼北省委委員⚧🦸🏼、宣傳部長,中共遼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兼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遼西省籌委會主任🏅,遼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任等職。1952年後,歷任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副部長,撫順(時為直轄市)市委書記。他勤於思考學習,在培養組建黨的宣傳隊伍、完善基層組織製度🎧🕺🏻、培養年青幹部、開展經濟建設和落實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項目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
1954年中央對七屆四中全會《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草案)》征求意見,父親結合多年工作的實際問題和體會🅰️,寫了關於草案的“意見”和“檢討”兩份書面報告,呈報東北局酌轉中央📣,結果卻被認為犯有“反黨反中央”的錯誤,後又因拒不承認“反黨反中央”,被開除黨籍,工資級別由行政七級降為十四級🔟,下放基層。其後父親曾任沈陽中捷人民友誼廠機修車間副主任🐌,沈陽第三機床廠副廠長。1979年經遼寧省委復查和中央組織部批準𓀇👧🏻,撤銷了原來的處分決定🧘🏼♀️,恢復父親的黨籍,恢復原行政七級級別,予以平反。雖然受到長達25年的不公正待遇,文革期間又屢受迫害,但父親始終堅信黨會為他找回公正,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表現了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此後,父親先後當選為遼寧省工會主席、黨組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團成員,遼寧省第五屆、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2年🎹,他光榮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5年父親離休後,仍竭盡余力為黨多作貢獻📳,曾任東北解放戰爭史研究會理事長♖、《遼沈決戰》東蒙寫作組組長、遼寧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離休黨支部書記🥱、遼寧省氣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榮獲遼寧省直機關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父親不畏艱險、智勇雙全,在臺兒莊戰役的炮火中險些被彈片擊中,在湖北遭遇國民黨士兵搜查時吞吃了寫有黨的決議的紙條,在哲盟冒著被叛變軍隊殺害的危情在茫茫的沙坨上騎馬連續幾個晝夜🩸、終於追尋帶回了迷失政治方向的蒙古騎兵部隊。父親滿腔熱忱、忘我工作,在哲盟深入防疫第一線時曾一度感染鼠疫,在被開除黨籍下放基層工作時依然敢於負責。父親堅持原則、剛正不阿,無論在延安審幹時被懷疑為特務,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以反黨老手相威逼🦿、以先見之明的好幹部相利誘,他都堅持實事求是毫不動搖🔥。父親為人耿直、一身正氣👮♂️🧠,他痛恨腐敗、敢於批評不正之風,生活簡樸𓀍,對自己近於苛刻,對子女要求嚴格,生前明確表示身後喪事從簡🐲。父親襟懷坦白、無私無畏,他真誠關心同誌💀,平易近人🥴,他準確把握黨的政策、把反動王爺的兒子從極左行動中解救出來並送去上學🚿,指引其走上革命道路。父親追求真理、學識淵博,他善於研究問題👩👩👦👦,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批評,向黨組織提出工作建議,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撰寫了《洪波序曲》、《哲裏木三年》和大量回憶文章……
2009
年4月12日
5時50分父親在頑強地與疾病鬥爭了44個月後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歷程,享年95歲👩🏻🦳。
回顧父親跌宕起伏的一生🤾🏼,心潮難平🛀🏿。他的傳奇遭遇也帶給我們人生的歷練🍿,令我們從痛苦中獲得勇敢和堅強,從困難中看到希望和光明👷🏼♀️。父親沒給我們留下可以炫耀的物質財產,但他的榜樣已是令我們自豪的精神財富。
探求真理一生虎膽揭天冊,披肝瀝血千秋豪氣動民心。父親趙石永遠活在我們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