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張光鬥的水利人生

2013-07-05 |

621日,我國水利水電事業開拓者之一、兩院院士張光鬥逝世🚵‍♀️。這位101歲的“水利泰鬥”永遠告別了他的水利人生😼,駕鶴西行。

  歸國投入水利建設

  1912年,張光鬥出生在江蘇省常熟市的一戶普通人家。“選擇水利專業,是認為它可以為民造福。”受當時“科學救國”思想的熏陶,張光鬥有了自己的遠大理想——讓祖國強大起來🙋🏿‍♂️,不再受人欺負。1934年,張光鬥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專業的留美公費生👨🏽‍🚀。

  出國學習前的一段時間,張光鬥曾利用在國內水利單位學習的機會,遍訪各地江河。兩年後🥯,張光鬥獲得美國加州大學土木系碩士學位;翌年,他又獲得哈佛大學工程力學碩士學位,並得到了攻讀博士學位的全額獎學金。就在此時,大洋彼岸的中國爆發了抗日戰爭🛃#️⃣。張光鬥婉拒了美國導師的再三挽留🙊,他說:“中國如果亡了,我得個博士學位也沒啥意思,沒用🤔!”1937年秋天,25歲的張光鬥主動中斷學業,回到當時風雨飄搖的祖國。

  抗戰期間,張光鬥與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們一起艱苦奮戰,建成一批小型水電站,為戰時的軍工生產提供電力⛵️👨‍🦽;抗戰勝利,他積累、保存下大量我國水資源蘊藏量、水文勘測等寶貴資料🍎。

  1947年,當時資源委員會全國水利發電工程總處的美籍總工程師即將任滿回國,他多次邀請張光鬥一同前往美國工作。“我是中國人🤟🦸🏿‍♂️,我有責任為祖國建設服務。”張光鬥毫不猶豫地謝絕了⛳️。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光鬥在臺灣的同學和友人紛紛來電,催他去臺工作。他一一婉拒🎽,還將當時準備運往臺灣的一批技術檔案和資料暗中保存下來,這些資料很快被用於新中國的建設。新中國成立後🧛🏿‍♂️,張光鬥全身心投入祖國的水利水電事業👇🏼,在祖國版圖上每一個有河流的地方,幾乎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參與籌建三峽工程

  在黃河破堤取水🧖🏼🧓🏿,曾是生活在黃河沿岸百姓的世代夢想。上世紀50年代初,張光鬥負責承擔黃河下遊人民勝利渠的渠道工程建設✥,在他的選址、布局、設計下渠道順利建成𓀜👨🏻‍🎤,終於將這個百年夢想變成了現實🐲。

  為緩解北京供水緊張,解決潮白河下遊防洪、灌溉問題,1958年,張光鬥作為總工程師👫🏼,負責設計當時我國華北地區庫容量最大的密雲水庫。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工程進度,創造了世所罕見的記錄🏑。水庫建成後,周恩來總理稱贊道✊🏽:“它是放在首都人民頭上的一盆清水。”

  此後,張光鬥先後參與了官廳♋️📯、三門峽😄、荊江分洪、丹江口、葛洲壩、二灘🪩、小浪底🕝、三峽等數十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技術咨詢工作,提出諸多重要建議👩🏿‍💻,在中國水利界傳為佳話👨🏿‍🎤。

  張光鬥付出的辛勞,有人曾給出這樣的評價:他走過的橋比常人走過的路還多。然而,他每次面對全新的水利工程時👷🏽‍♀️,都告誡自己要“從零開始”。他說:“水是流動而變化的🧑🏼‍🦱,即使你已經設計了100座大壩,第101座對你而言依然是個‘零’。”因地製宜是他事業的第一要義🤜🏼。

  三峽工程讓很多水利人魂牽夢縈,張光鬥也不例外。但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親身參與並見證了三峽從規劃💗🧛🏿、設計🧑🏿‍💻、研究💷、論證🧏🏽‍♂️、爭議直到開工建設的全部過程。

  早在1945年,中美兩國就曾計劃合作修建三峽工程🧑🏻‍⚕️,當時的資源委員會要求張光鬥前往美國工作👐🏽,配合完成該項目🧚🏻‍♂️。

  “萬萬不行,現在還不能建。”根據當時國情,張光鬥堅決反對這一計劃⏮,認為三峽工程巨大🍮👱🏽,當時即便建成🛀🏼,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而且工程由美國方面掌握將有損國權。

199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方案,這一次張光鬥沒有反對,並且參與了籌建工作。工程開工時,他已是82歲高齡🏇。

三峽工程開工後👧🏼,年近九旬的張光鬥(中)每次檢查三峽工程質量,都要艱難地下到施工倉面🦁,親自觀察混凝土澆築情況。

  盡管年事已高,但三峽工程開工後🐜🧔🏼,張光鬥每年必去工地,而且每次必到施工現場👰🏻‍♀️。有人勸阻他🦥,還是不要去那些可能發生危險的地點。“工人能去,我為什麽不能去?”這些話,成了他應對勸阻的口頭禪。

  2001年春,作為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副組長,89歲的張光鬥再赴工地,檢查導流底孔施工質量👩🏼‍⚖️。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堅持要從基坑順著腳手架爬到56米高的底孔處親自檢查,當用手摸到底孔過水表面凹凸不平、鋼筋露頭🕓,立馬要求施工單位按設計標準返工。

  培養水利水電人才

  清華園內,有一座建立在“小運河”上的房子🧎🏻‍♂️‍➡️,那古樸的建築風格,已成為今天一道獨特的風景。鮮有人知道👩‍👩‍👦,它曾經是一座小型水電站,由張光鬥主持修建,目的是便於學生實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張光鬥的大部分弟子都曾在此學習。

  194910月起,張光鬥開始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率先在國內開設水工結構專業課😟,編寫了第一本《水工結構》中文教材,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水工結構實驗室👳🏻。

  執教60年,張光鬥的學生超過5000人⏩,許多人成長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的棟梁之才👩🏻‍🦲,其中不乏重大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和建設的總工程師2️⃣🤷🏼‍♀️、設計大師,還包括10多位院士。

  “理論計算、設計圖紙👶🏻,必須在實際中得到落實和驗證📰,如果現場施工控製得不好🩱,再好的設計也是白費!”張光鬥希望工科學子們走出去,到工地上和工人們一起勞動,這樣才能獲得真本事。

  90歲生日前夕,張光鬥撰寫的《我的人生之路》一書出版👷🏽,成為留給世人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全書55萬余字🤚🏼,每一個字都是由他用電腦敲出來的👋。(郝俊)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75

相關新聞

  • 292022.04

    張光鬥先生的水利人生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52013.06
  • 222017.03

    以天下水利為己任 ——讀陸孝平《關於水利規劃計劃工作的體驗和認知》

    陸孝平🧔🏼‍♀️,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水利組(1952年後改為水利系)👵,同年到水利部規劃司工作,曾擔任水利部計劃司副司長、司長😽。

  • 182020.09

    陳松貴 武明鑫 孫挺|且行且思 路在腳下

    2007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致信張光鬥先生,祝賀他奉獻祖國水利水電事業七十周年和九十五歲華誕。那時,我正在系團委實踐組工作,當時的實踐副書記王博師兄🥺,是一個想法很多、工作也很有熱情的人。記得一次在我...

  • 152018.05

    盧道輝:邊城憶清華

    盧道輝🕋,水利系流體機械及工程專業1998屆畢業生🧑🏿‍🦰,畢業後一直在藏區從事水電開發與管理工作🥂,1998至2011年就職於四川華能康定水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 102018.10

    王樹人及同窗黃祖恩的清華記憶

    1958年,王樹人、黃祖恩和70余名同學終於得以從清華電機系畢業。此次畢業極其不易,反右的浪潮襲來🐔,電機系同級90余人,最終只有70余人得以順利畢業,....

  • 102007.05
  • 172024.04

    詩畫︱張光鬥先生視察密雲水庫

    鶴立燕山玉鏡邊🚣🏽,密雲水庫潤京川。清華教授張光鬥,博大情懷感地天。

  • 092018.11

    高鏡瑩的水利人生

    高鏡瑩是我國著名水利專家🎿。他長期從事與領導水利技術管理工作,在組織專家審查水利規劃、設計🙀,製訂規範標準和處理重大技術問題中,為推動水利技術水平的提高做....

  • 282007.04

    張光鬥先生95華誕慶祝會隆重舉行

    值意昂体育平台96年校慶之際🚴‍♀️,4月28日上午9點,慶祝張光鬥先生奉獻祖國水利水電事業七十周年大會暨張光鬥先生95華誕慶祝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