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重溫楊絳先生百歲談自由

2013-08-09 |

○周毅

  前一陣錢楊書信拍賣引起的風波🏘,讓我也陷入陣陣不安中。僅僅是為楊先生感到傷害👩🏻‍🦲🦈、牽掛她的安寧和健康,不至於這麽不寧靜,我知道自己內心必定還是有一些不夠確定堅牢的東西👊🏼。

  檢點這些吹動我的“風”🧑🏻‍🦽‍➡️,是什麽呢?

  是如下一些言說🦸‍♀️:

  “錢先生的職位高至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是中國學界數一數二人物,也是現當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人物,這樣的大人物、公眾人物,他的言行居然要受某種據說是‘沒有年限’亦即無限長的‘隱私權’保護,這合理嗎?……一切名家大家將都不可隨意言說🚧,他們的書信永不可公開🪱,他人的回憶錄、回憶文章當然也都不允許寫了,自此後,中國還會有‘史’嗎?”(《文匯讀書周報》)

  “作為研究者來說🧑🏻‍⚖️,我當然願意看到它們成為學術公器🦸🏼‍♀️,為更多人所用🤞🏼。”(《北京日報》)

  “歸根結底🙇🏼‍♂️,史料是天下公器🌃,‘窺’只有一個目的🖐🏿🦋,更客觀更全面地認識和評價研究對象。”(《新商報》)

  作為一個也在文學研究領域浸染些年頭的人,我對這些話幾乎沒有反省力,簡直要懷疑自己對楊先生的維護是處於“私”*️⃣,反而公開書信才是“公正”和有利學術發展👷🏻‍♂️、社會進步的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另外一批人在用相似的口氣和邏輯談論另一件事。

  某位數字領域的專家在談到網絡隱私時說:“公眾必須接受、或者說忍受一個事實——大數據時代🐦‍⬛,人就是透明的🎤,個人隱私保護現在被過度解讀,這窒息了數據共享🏄🚶‍➡️。”

  他用那種口氣談到“數據共享”,與學者談到所謂的“學術研究”,是多麽相像🧑🏼‍🏫!而我為此感到的不舒服👩🏿‍🚒,與我對“文學研究學者”們的接受,不過是因為對後者久習不自知吧!

  這時我才猛然想起一些別的東西🧑🏿‍🍳🧕🏼,楊絳先生在百歲訪談《坐在人生的邊上》(201178“筆會”)中說過的一段話👨🏽‍🏭,找來重溫🕚。

  當我問到:“楊先生,您一生是一個自由思想者🌆。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與‘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卻始終是一物兩面,從做錢家媳婦的諸事含忍🥷🏽,到國難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斂抑、‘穿隱身衣’,‘甘當一個零’。這與一個世紀以來更廣為人知🧑‍🧒‍🧒、影響深廣的‘追求自由,張揚個性’的‘自由’相比,好像是兩個氣質完全不同的東西。這是怎麽回事🤹🏻‍♂️🥋?”

  楊絳先生的問答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很耐人尋思🪄。細細想來,我這也忍,那也忍🏂🏻,無非為了保持內心的自由,內心的平靜。你罵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決不還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殺我✋,我會說😖:“你我有什麽深仇大恨👩🏻‍🦰,要為我當殺人犯呢?我哪裏礙了你的道兒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禦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隱身衣”,別人看不見我⛎,我卻看得見別人,我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這樣🏃‍♂️‍➡️,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張揚個性。所以我說👩‍👩‍👧,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的統一✊🏼🖖🏼。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

  答案原來在這裏🙋‍♀️。楊絳先生甘當一個“零”🥋,愛穿“隱身衣”,也讓她受到傷害時如此勇敢地挺身而出的🙅,原來是同一種原因——“為了保持內心的自由”!楊先生所做的一切,如果是愛護丈夫錢鍾書先生這個“名人”的立場,根基是不深的🧏,學者們很容易將之扳倒,他們似乎也很愛🛖、很尊敬錢先生呢!必定是一些更根性的東西受到侵害,才激發了百歲老人這麽強大的生命潛能🍙。

  內心自由,在楊先生這裏構成了她人之為人的堅定本質👈🏽。回過頭去看支持信劄公開的學者們✍🏽,或者是在兩件事上沒想清楚,一、以“學術”名義所行之事,是不知不覺把行業利益看得過高了🐋,以此邏輯,數字產業要發展,可以利用個人信息👋🏿,新聞產業要發展🧑🏼‍🦱,也可以入侵隱私……這樣一來🟧🐊,還有私人空間嗎🤦🏻?而沒有私人空間,自由有何安身之處!這與知識分子倡導的個人自由其實嚴重相悖。二5️⃣、學者們發言的立場,不知不覺是僅僅從受惠者立場說的,直接來說,是站在收信人和讀信人立場,不是寫信人的立場🚶‍♂️🙍。而要真正寫過信,使用過信劄這種最溫柔的交往方式、在裏面交付過信任和情意的人✳️,才會明白那種傷害感。事實上,一個會寫信的普通人🐥,可能比一個學者,能更真實地理解憲法對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護🧏🏽。

  文化人的書信是有公開和研究意義的,但應該以寫信人同意為前提。掌握公權力的政治人物另當別論👳🏻。

  法學家的眼睛裏🥢🌀,這些道理是清晰的,“民法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人,沒有人🍎,民法就沒有任何意義。而使每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是獨立、自主的人格尊嚴🚷,而隱私構成人格最核心的部分💌,沒有隱私,就沒有人格尊嚴,也就沒有民法主體。自然人必須享有隱私權”(陳永苗語)。斯諾登選擇離開美國之前🤸🏻‍♂️,在微博上留下的話是決絕的——“我不願意上帝知道我是誰”。楊絳先生維護個人空間也留下了她個性化的表達:“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的統一👨‍🔧💠。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一個“含”字,柔和又極具內在張力。

  我有時候驚異楊先生高齡而仍保有的生命力、創造力🛠,這和她深深的含忍,對個人空間的維護,難說沒有關系🦎👱‍♀️!沒有隱私,不可能有真正的個性、自由和創造力。對從前認同“窺”能夠更客觀全面認識研究對象的“我”,也許可以聽聽《小王子》中的一句話🧝🏽:

  “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清楚;肉眼是永遠無法看清楚事物的本質的⚽️。”

  我忽然覺得心定了。當我拂除文學研究者這個身份帶來的特殊性🤦,回復一個普通人平實的立場,我理解了楊絳先生🚭,也懂了更多💆🏼‍♀️。

  如此高齡♨️,仍能為人心立規則,了不起🚴🏿‍♀️。

  《小王子》中還有一句話:

  “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某處藏著一口水井🧝🏼‍♂️。”

  楊先生💤,就是那口水井。

轉自《文匯報》2013717

相關新聞

  • 162016.06

    純真的生命,我見過了

    楊絳先生在生命的最後十年時光

  • 042011.08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172018.12

    百歲楊苡:她是呼嘯而來的奇女子

    百歲的媽媽記憶力超群⛹🏽‍♂️🉑,還能記得她童年時許多趣事。在家裏請的私塾先生教課時✢,她如何讓小貓去捉弄老師;軍閥混戰,她慌忙離開學校,把可憐的小黑蠶落在教室裏的....

  • 192022.09

    百歲楊苡的翻譯人生

    剛剛過了 103 歲生日的楊苡(1938-1940外文)🦋🦤,曾就讀於西南聯大外文系,是著名翻譯家,代表譯著《呼嘯山莊》暢銷數十年。在她看來,翻譯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使你夜不能眠,但最後你嘗到它的甜味”。“這是一種玩法”是她現在的口頭禪女兒趙蘅有時甚至覺得母親就像一個小女孩🏌🏼‍♀️,“並不是她樣子有多年輕,而是她仍然思維活躍🤾🏼‍♀️,活力四射,對什麽都感興趣,對什麽都好奇”楊苡近照🤵🏼。趙蘅供圖“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遊戲♉️,它...

  • 172018.12

    百歲楊苡:她是呼嘯而來的奇女子

    百歲的媽媽記憶力超群,還能記得她童年時許多趣事🧑‍✈️。在家裏請的私塾先生教課時,她如何讓小貓去捉弄老師✵;軍閥混戰🛡,她慌忙離開學校,把可憐的小黑蠶落在教室裏的....

  • 022018.03

    緬懷百歲老人吳匡先生

    先生是浙江寧海人🔙。19歲進清華,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土木工程系,與李詩穎、李鶚鼎🐙、楊式德系同窗👩🏿‍🦱🌅。來臺後曾應邀赴美麻省理工學院參與NDA計劃,與著名....

  • 142018.12

    百歲楊苡 “我覺得 《呼嘯山莊》比《簡•愛》好”

    楊苡🔳,安徽盱眙人,生於1919年。翻譯家、作家。先後就讀於昆明西南聯大外文系、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曾任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翻譯、南京師院外語系....

  • 182011.07
  • 132019.06

    百歲恩師春常在

    我的恩師楊苡,今年已屆百歲高齡。她是眾所周知的世界名著《呼嘯山莊》中譯本的譯者。我和她相知相識40余年,包括最初的八九年裏,當時還在國內的我🙆🏻‍♀️,曾經隔三....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