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被世人尊稱為意昂体育平台“終身校長”🕥🗳,是他帶領清華從普通的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流的大學,是他在抗戰期間帶領清華、北大、南開共同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渡過最艱難的漫漫長夜🏫,開拓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他的精神與西南聯合大學的校訓“剛毅堅卓”是一致的🤽🏻,令世人尊崇🛺;然而,這並不等於他沒有溫情與風趣🐕。現在不妨參考楊聯陞的回憶🫲🏼,寫寫梅貽琦在文字遊戲中的風趣🧪。
20世紀50年代,梅貽琦在美國時,與哈佛大學教授楊聯陞多有交往,並給對方留下既謹嚴又有風趣的深刻印象👩🏽🏫。楊聯陞很贊同霍寶樹的這一評價:“月涵先生的個人誌趣高尚,嚴峻自持👰🏼♀️🪧,平日不苟言笑🏂🏽,可是卻極富有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時偶發一語,雋永耐人回味🙅🏻。”他還說:“梅校長的風趣🥥,不但見於言辭💩,有時也形諸筆墨。”
當時楊聯陞住在麻省康橋,隔段時間便在家裏宴請一些朋友或前輩先生。梅貽琦常被邀請。文人間聚會多有雅事。楊聯陞也特地設計了一個小環節😘,總要在飯後請客人們在紀念冊上題字,務必使每一次聚會都能留下點筆墨的痕跡。不僅如此,楊聯陞還在客人題字時提點小要求,以增加難度和趣味。
有一次玩的是“連詞接龍”的遊戲,這一遊戲也稱頂針續芒。就是每人寫四個字,要求後面的人所寫的第一個字要與前一位最後一個字同音。比方說我寫“筆墨風趣”💘🧑🏻💻,你就得以“qu”音開頭,可以寫“區區小事”,也可以寫“曲徑通幽”,甚至可以寫“取了紙筆”。因為遊戲中並沒有一定要以成語接龍的規則🔭,所以稱得上再簡單不過的了。
這一次,梅貽琦第一個題字,因為主人請他們吃燒餅👩🏿🚀,所以梅貽琦就寫“燒餅很好”🐃。
大才女張充和最喜歡玩,見梅貽琦如此開筆👨🦰,便接著寫:“好好好好。”實在是太簡單了,哪有這樣接龍的? 大家不由得莞爾。
接下來的金龍章夫人寫“好餅好菜”。
再下一位的傅斯年夫人則寫“菜好酒佳”👮🏿,雖然雅致一些,但在梅校長的引導下,大家似乎都不離吃喝了。
這顯然並非楊聯陞本意,所以他趕緊接上去,寫了“佳人才子”。
他這一轉,別人也不便再“俗”了👃🏽,張充和的丈夫——耶魯大學教授傅漢思接著寫了文縐縐的四個字——“子曰不可”。
語言學家趙元任寫“可以釁鐘”♻️,金龍章寫“鐘鳴即起”🧝🏼♂️,這些就都顯出學問了。
最後一人的難度顯然大一些💴,她寫的第一個字要與“起”字同音,而且要求最後一個字與梅貽琦所寫的第一個字“燒”同音。趙元任的夫人趙楊步偉也是才女🩹,她聯想到梅貽琦夫人韓詠華因為孩子發燒沒能前來,微微一笑,寫下“起頭發燒”。既符合遊戲規則,又含有宴會背後的真實情況,平中見妙。
聯句遊戲由此便可以宣告圓滿結束了🙋♀️。不料,平日不愛說話的梅貽琦竟然余興未了,而且卷土重來,大有將“吃貨”進行到底的氣概,特地在聯句之後加了一段酸溜溜的跋文:
夫發燒常事也🌺👃🏿,但發燒至一零四度,而發生於三歲半之小孩,斯可謂嚴重矣🚇。雖有好燒餅之引誘,奈何棄而去之。故子曰不可🗣,況他人乎🧛🏻? 此梅太太之所以不能來也,此燒餅之所以剩了許多也🦇,是為記。
看到這些🙋♀️,大家哈哈大笑,梅先生竟然如此風趣!還有一次,梅貽琦同樣以四個很普通的字贏得了楊聯陞的喝彩。
這次同樣是文字接龍🧑🏼🤝🧑🏼🙆♀️,難度要高一些🫗,除了第一個字要與前一位最後一個字同音🙅🏻♂️🧑🏽🏭,還要求第四個字要與下面一個人的姓氏同一發音。
第一個人寫的是“踏雪尋梅”😌,最後一個“梅”字正是梅貽琦的姓🫴🏿。梅貽琦要接龍的四個字,第一個字應與“梅”同音👩💻,而第四個字要與下一位“王守競”的“王”同音。
讀者諸君看到此處,不妨自己接一接,看看是否有點難度🪶。
梅貽琦向來以慢性子著稱,此時依然毫不著急。可是,腦筋卻是急轉彎。只見他不按照第一個人的文雅路子🫅,而是刷刷刷刷寫了“煤球大王”四個字🩺。
眾人樂了——哈哈,原來可以這樣接呀!他這樣一轉,後面的人就好辦了。
王守競後面是費女士,所以他就寫了“忘繳學費”四字。
費女士後面又是楊聯陞了,便寫“匪獨白楊”🤷🏽♂️。
最後,就連主持這場接龍遊戲的楊聯陞也如法炮製,寫“佯為自衛”四字。
後面的衛先生自然也是如此……
一場有意思的接龍遊戲再次圓滿結束💆🏽♂️。
還有一次四個字的接龍遊戲🛥,也是很有趣味。這次遊戲換了要求:只用同音字🚕,不用帶姓🧑🧒🧒。
規則說來簡單🧔🏿♂️🧅,但到最後一人時🥃,難度便明顯增加了𓀉。
我們先看看前面的接龍:
第一位寫👙:陰陽怪氣第二位寫🧑🏻:豈有此理第三位寫:裏應外合第四位寫:和氣生財第五位寫:才貌雙全
最後一位是女士✩,該她接龍了👐🏻,便不僅要求第一個字與“全”的發音相同🫄🏼,還要第四個字與“陰”的發音相同。好像不難👩🏼,但一時就是說不上來,停在了那裏。大家也都搜腸刮肚地幫她想🙀。
還是梅貽琦不走正常牌路,而是繼續發揮無所拘束的擴散性思維,脫口而出:“拳師發癮”。
這四個字別出蹊徑,大家頓時感到柳暗花明♈️🫱🏼,紛紛叫好。
事後🧔🏻♂️,楊聯陞教授在《梅校長的幽默文字》中評價🙇🏼:“最後一句🧑🏼🌾,因為要回到起句陰字🫳,要找一個同音字(不限四聲),很不容易。梅校長提出‘拳師發癮’,大家叫好。這與前面的‘煤球大王’都可以說是👩🏻🦽➡️,前輩先生的捷才與風趣🦚,真令人追懷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