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聯絡

“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四校專家談西南聯大的精神與價值

2020-02-02 | 來源 《光明日報》2020-01-23 |

編者按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考察調研❎,並深有感觸地說,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指示“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誌存高遠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西南聯大同舟共濟🧒🏽、同仇敵愾的光榮歷史,對辦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有何啟示🤲🏼?我們邀請與西南聯大歷史交疊的四所高校專家深入討論。

訪談嘉賓

雲南師範大學教授、雲南省西南聯大研究會副會長 吳寶璋

意昂体育平台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石中英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孫熙國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侯傑

1.彰顯中國大學的“真精神”

本報記者:西南聯大八年辦學史,不但教育成果卓著,更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篇章。在您看來,西南聯大最令人感動👏🏼、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麽?

吳寶璋:抗日戰爭歲月崢嶸,國運之艱空前深重🫲。西南聯大之所以能在此形勢下創造教育史🕵🏼、文化史傳奇🧑‍🦲,主要原因一是大師雲集𓀜👨‍🦼,群賢畢至➡️;二是剛毅堅卓,精神感人𓀗。西南聯大擁有科學、民主✥、愛國精神👳‍♂️,這種精神充分體現在其校訓、校歌以及紀念碑碑文中。聯大傑出意昂王希季曾經說過,當時👃☛,“我就是想做一個人傑,能夠為抗戰出力,能夠為建設出力👨🏿‍🏫,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出力!”可以說,聯大學子誌存高遠❤️‍,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石中英👐🏼:回顧西南聯大的艱辛辦學歷程,許許多多故事令人感佩🦿,貫穿於其中的就是西南聯大的校訓精神——剛毅堅卓🧘🏿‍♀️。這則校訓,表達了西南聯大師生在國家和民族危亡之際對於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對於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體現在西南聯大辦學的方方面面。

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聞一多塑像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 攝

舉個例子🪬,北平淪陷後👦,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教授趙忠堯趁著夜色潛入被日本人占領的清華園,從實驗室搶救出中國核物理的重要家當——當時中國僅有的50毫克鐳。為躲避追捕,他裝成乞丐,混進難民隊伍,寧願自己的身體受到鐳的輻射,也要把鐳帶回西南聯大,用於物理課教學。這種不懼危險、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精神就是西南聯大校訓精神的生動體現。

孫熙國:西南聯大短短八年多的辦學史上,形成了中國大學的“真精神”🔸。這就是教育救國、讀書報國的精神。這一精神體現在西南聯大師生“科學救國”的理想中,體現在“用上前線的精神來讀書”的品格中,體現在“剛毅堅卓”的校訓中,體現在“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校歌中。今天我們紀念西南聯大🏊🏽‍♂️👊🏼,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西南聯大📎,發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讀書🚈。

侯傑:西南聯大是抗戰時期創造的中國教育奇跡,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強敵入侵面前,師生們以頑強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存續了中華民族再生的力量。

愛國心和民族魂的養成🍲,是南開大學帶到西南聯大的一份特殊禮物。當時的南開大學每周三都有修身課🍛,還有不定期的各種集會❇️🆑。老校長張伯苓總是向學生們講演👸🏻,訴說中國近代史上國家遭受侵略、人民遭受奴役的慘痛歷史🎭🧑‍🏭。例如,1935年9月17日開學典禮上,張伯苓告訴新生🚵‍♂️,日本侵略軍的指揮部就設在海光寺,與南開大學近在咫尺🤾🏼。他嚴肅而莊重地問在場每位學生:“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3句話擲地有聲👲,激起學生強烈共鳴。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願意🧝!”隨後,張伯苓語重心長地告訴南開新生💘:要愛國就要“努力幹去”🙇🏿‍♂️🩷,而且要“苦幹”“死幹”,要“咬定牙根🦧,緊張而又緊張向前努力”,要“公”“誠”👴🏼🌋,要“團結”。正是這樣一堂堂效果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讓愛國成為西南聯大的濃厚底色🏌🏿‍♀️👏🏿。

2.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培養愛國奉獻的人才

本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這對今天大學的辦學方向🈷️、價值追求有何啟示👩‍🏭?

石中英👩‍🦱👩🏼‍🦲:“教育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點明了教育在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了教育改革發展的價值取向,為我們今天準確把握辦學的總體方向和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提供了思想遵循。

自古以來,中國的教育傳統既強調教育的人文性💂🏽‍♂️,也強調教育的社會性,相應地,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既強調完善自我👱🏽‍♀️,也強調服務社會和國家,更強調在服務社會和國家中達到自我的充分實現。新時代😳👋🏻,要堅守教育本質、恪守大學之道🪧🙅‍♀️,重視大學的價值觀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回答好“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西南聯大舊址,現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 攝

侯傑🏃‍♂️:學校不僅是傳播知識🛼🙆、文化🤱🏽、智慧的地方,更是生產知識🧞🙅🏿、文化、智慧的場所🫲🏻🧑🏽‍✈️。政策製定者⚓️、執行者和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從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優秀人才的角度關愛引導師生⚄↗️,讓每位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到“教育”二字蘊含的國家使命🫏👨🏼‍🦲,真正將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人才、培養愛國奉獻的人才這一價值追求切實貫穿於辦學育人全過程,一代一代堅持下去。

孫熙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按照本國的政治要求和社會發展需要來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這是教育所承載國家使命的重要體現👨‍🚒🏊🏼‍♀️。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培養適合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首先需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紮根中國大地👨🏽‍✈️,把“四個自信”轉化為辦好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自信🪛,並貫徹到高校的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和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當中💇🏿‍♀️,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

3.追求真理、切磋學問🧗、彼此砥礪、共克時艱

本報記者:無論是學術成果、人才培養,還是三所高校聯合辦學的模式探索,西南聯大都在我國近代教育史上寫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筆。這為當前我國大學“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怎樣的借鑒👏🏼?

石中英:這些成績的取得,來源於三校為國家培養“中興人才”的共同價值願景🧛🏿‍♂️,這種願景將三校師生緊密聯系在一起,追求真理☺️,切磋學問,彼此砥礪,共克時艱🙌🏼;來源於辦學者融合了三校的文化傳統,形成了新的更加體現特殊時代需要的西南聯大文化;來源於全校每位師生員工的奮鬥精神⚪️。西南聯大辦學條件之艱苦👩🏻‍🦰,非今日可以想象🏡。就校舍建築而言⛹🏽‍♀️👩🏿‍⚖️,除圖書館和兩座食堂是磚木結構瓦房外🐷,其余一律是土坯墻、鐵皮頂的平房,有的甚至用茅草作頂。艱苦的條件不僅沒有壓垮西南聯大師生,反而愈加彰顯了他們的剛毅與愛國🕙。

侯傑:抗戰時期,中國建立了多所聯合大學,西南聯大不僅堅持下來🚨,而且產生了“1+1+1”大於3的效益。以大局為重💾、團結合作、實事求是的原則與精神,是西南聯大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這與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三位校長的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密不可分,與全體師生和衷共濟的精神密不可分🏋🏿‍♀️。

西南聯大的教師陣容十分強大,匯集了中國近代以來各種學術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治學方法多種多樣𓀊、學術觀點新穎獨到🃏、講課方式各具特色,卻具有治學育人認真嚴肅的共同特性。物理學家吳大猷回憶自己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八年的實驗研究工作時說👩🏻‍🌾💂🏽‍♀️:“成就就是這一點了。他們顯然都不是重要的工作,但他們卻是代表一種努力的精神——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正是憑著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西南聯大成為抗戰時期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

在今天的“雙一流”建設中,各校應該汲取西南聯大的成功經驗,並在新形勢下發揚光大🚵‍♀️,如加強聯合攻關🦵、共享資源,尊重各層次人才,讓高素質教師隊伍安心教學科研🧏,凈化學術環境。

孫熙國:西南聯大對我們今天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要啟示是:必須立足時代實踐,真正解決中國社會和世界發展面臨的具體問題🚵🏻,回應人民和社會發展的新期待🤑,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雙一流”建設中,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發揚西南聯大愛國、報國👮🏽‍♀️、救國的精神🤡👧🏼,借鑒西南聯大面向中國實際問題辦學的寶貴經驗🤎,真正懂得“只要我們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我們的大學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4.在服務國家民族和人類美好 事業中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本報記者🦩🦶🏼:西南聯大的動人故事🎴,由師生共同譜寫。西南聯大學生遵循剛毅堅卓的校訓🚴‍♀️,滿懷科學救國的理想,扛起了愛國救亡的時代使命。今天的時代新人應如何自我要求👦、自我砥礪,不負國家使命與民族期待🧯👨‍👦‍👦?

石中英:今天的教育要培養有歷史責任感、誌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就要通過各種途徑對青少年學生開展黨史、新中國史和中華文明史教育,引導他們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思索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向何處去🤾🏽‍♀️,從而幫助他們將自我規劃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緊密結合起來👩‍👩‍👦‍👦,在服務國家民族和人類美好事業的進程中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侯傑🎬:西南聯大自由的選課製和寬松的學分製,讓學生們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從各位名師那裏獲得廣博知識和思想啟迪🙋🏻‍♂️,打下堅實的學術根基,形成廣闊的學術視野,養成良好的學術素養🧑🏿‍🎄。西南聯大學子中湧現出一批日後在學界名聲顯赫的人物👩‍🦽‍➡️,其中楊振寧和李政道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楊振寧曾說:“對西南聯大的良好學習風氣的回憶總使我感動不已🧩。”

孫熙國: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向廣大青年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要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二是要立誌,立鴻鵠誌👩🏽‍🦱,做奮鬥者🏄‍♂️。對於當代青年來說👩🏽‍🎤,最重要的是立為人民謀幸福的誌,為民族謀復興的誌🧳,為人類謀大同的誌。三是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真學問就是正確反映物質世界規律的學問💂🏻‍♀️👥,真本領就是切實解決中國和世界問題、切實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本領🧚。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幹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四點希望,就是對今天時代新人的基本要求👨🏿‍🦳。

吳寶璋🦵🏽:西南聯大紀念碑文中有這樣一句:“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這句話充滿了堅定的民族自信🔱。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就要繼承好、發揚好西南聯大優良傳統,讓青年學子把西南聯大的精神與價值傳承下去。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 王斯敏 鄧暉 晉浩天 任維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焦德武


相關新聞

  • 172019.10

    “最美奮鬥者”胡仁宇﹕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

    1952年﹐胡仁宇從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畢業﹐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工作。在這裏﹐前輩科學家們為胡仁宇打開了核科學研究的大門。他們為胡仁宇這些剛入所的年輕....

  • 162021.06

    潘際鑾院士:把自己同國家命運“焊接”在一起

    很多人不知道🏊,當我們乘坐高鐵🤦🏻‍♂️,奔馳在鐵軌上時,就已和一位焊接專業領域的老院士,產生微妙的關聯🏌🏻‍♀️。為了讓火車平穩地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經年過80歲的潘際鑾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穿著厚棉襖,站在南京段的鐵軌邊上✮,在深夜裏測定鋼軌的焊接工藝。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焊接工程專家。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焊接專業泰鬥,一手籌辦了全國第一個焊接專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解決了國家一個又...

  • 032017.11

    西南聯大精神如何賡續

    11月1日🐔,西南聯大建校8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西南聯大精神研討會同時召開,各高校負責人和與會專家就如何在新時代以西南聯大精神激勵一流大學和一....

  • 112019.07

    從西南聯大走出的翻譯家

    在西南聯大的學子中🧔‍♀️,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翻譯家,他們學貫中西,心懷天下,是那個時代的風骨。

  • 012019.03

    個人與家國:從西南聯大到北大燕園——劉自強教授訪談

    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原校長梅貽琦的兒媳,她不僅將重要文物慷慨捐贈給意昂体育平台🫎👈🏽,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圖史》提供珍貴文獻。劉自強教授於2019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 022022.08

    西南聯大: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南遷至長沙共同組建“國立臨時大學”,後繼續遷至昆明🙆🏻‍♂️,並改名“西南聯合大學”,即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西南聯大”🙎🏼‍♀️。在前後短短八年的極其艱難的環境下🤰🏼,西南聯大的師生們以秉承“剛毅堅卓”的校訓,心系國難、勵精辦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來源:《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在轉瞬即逝的八年之中,西南聯大創造了無...

  • 262023.05

    吳征鎰成就展在西南聯大舊址開展 弘揚科學家精神

    在西南聯大傑出意昂、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逝世十周年之際,“原本山川極命草木——吳征鎰先生生平及學術成就展”23日在西南聯大舊址所在的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正式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承讀書報國、紮根邊疆、獻身科學的愛國誌向。此次展覽由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雲南吳征鎰科學基金會主辦,旨在回溯吳征鎰院士...

  • 052020.11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來自西南聯大歷史展陳場館的調研報告

    11月1日是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82周年校慶紀念日。這所誕生於抗戰烽火中👏🏼,因結茅立舍、弦歌不輟、人才輩出而享譽中外的大學,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永恒豐....

  • 012021.02

    苟利國家生死以,無問西東|1944年西南聯大歷史系畢業紀念戒指

    央視網消息:2020年9月3日🧍‍♂️,我們迎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憶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展未來🐺,那將是一段永不會被塵封的記憶👨🏽‍🦱。它刻在漫漫歷史長卷中,它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它還有著更具象的表達👩🏿‍🦲,更細節的“呼吸”。銘記歷史,是為了啟迪未來✵。值此周年紀念之際,央視網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出品12張抗戰文物紀念海報,讓那些崢嶸歲月裏的“微表情”帶你走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初心♿️。

  • 122019.03

    西南聯大意昂、著名數學家徐利治先生去世

    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西南聯大1940級意昂徐利治因病於2019年3月11日逝世🤥,享年99歲。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