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盡了力,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在回國創業13年時間裏一直如此鼓勵自己。
“海歸”院士程京曾獲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多項創新創業獎項,主編中英文著作各4部,4次作為主席主辦國際生物芯片大會;他創立的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曾在生物芯片領域以188項國內外專利授權🧡👨🏻🚒、逾10億元人民幣的累計銷售額𓀓,被美國《財富》雜誌評價為“中國第一家進入世界水平的生物技術公司”。
作為中國生物芯片領域的先驅,程京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坦言,“開發新的生物技術手段,解決醫學上無法攻克的疾病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
程京1983年畢業於上海鐵道大學(現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在鐵道部某機車廠工作三年後被招聘到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不安於現狀的程京在全校出國英語選拔考試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去英國進修的機會。在英國就讀研究生時,他選擇了分子生物學,進軍生物領域。
好強的程京因此得到了中國派出留學生中第一個司法生物學博士學位,並在英國申請了2項專利,這些專利後來都轉化為產品行銷全球。
然而他並沒有止步於此,1994年,程京偶然看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刊登的一則招聘廣告🤟🏻,要求應聘人員“本科學工程,研究生學生物學,願意從事生物芯片研究”,這與他的學歷完全符合。程京在70多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工作機會🧎♀️➡️。
“一直想要回國創業💁🏿♀️🧑🏿🍳,體驗了美國的工作環境再回來對創業更有幫助🤸🏼♂️。”1999年☞,作為意昂体育平台第一位“百名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程京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國🚴🏼♀️,在意昂体育平台一間窄小的地下室裏開始自己的生物芯片事業。
“剛回來人生地不熟🩹🤛🏿,一個月900塊薪水,和同事在清華生物系騰出的復印機房裏工作🍍。”程京回憶道。“工作室裏的桌椅板凳都是學校走廊撿來的😼,計算機包裝箱舍不得扔🙏🏿,我們又包上塑料布當桌子吃飯用。”
盡管物質條件如此簡陋,程京卻堅信幹事業總是先苦後甜👳🏻♂️。在8年如此“修煉內功”的努力下👳🏽,程京帶領博奧從培養學生、科研、申請專利到開發生產、銷售📽,逐步奠定了中國生物芯片行業的規範基礎🦶。
幾年間,博奧獲得了第一張國家醫療器械證書✦、第一項生物芯片外國專利授權,並推出了世界第一張轉錄因子活性譜芯片🔰、遺傳性耳聾檢測基因芯片👴🏼、第一張結核耐藥檢測芯片……
“我們的遺傳性耳聾檢測芯片已開始為北京市所有的新生兒做免費篩查⌨️🤫,這些孩子今後可以消除成為殘疾人的風險。”近一年多來,北京已有超過30萬新生兒做過此項篩查🧲,其中14000個孩子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
“這些孩子中有的易患藥物性耳聾🤵🏿,我們為這樣的孩子發放一張卡片👨🏿🏭,上面羅列了其禁用的藥物。看病前🥹,只要出示卡片給醫生就能避免錯誤用藥致聾。”程京說,這是創業以來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在程京看來😍,創業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承擔著社會責任。2003年春天🐪🤰🏿,北京受到了災難性疾病“非典”的重擊🥍,程京則承擔了一項特殊的工作——為北京43所“非典”醫院免費檢測病患樣本。
程京說,“當時博奧只有70多人,在直接面對生死問題上沒有一個員工退縮。有人直接去醫院工作🦸♂️👩🏻🚀,有人去P3實驗室,也有人在後方檢測、保障工作。”一向擁擠的北京那時幾乎成了“空城”🤦🏽♂️,而程京的團隊卻滿京城奔波,取樣、檢測、匯報結果👨👩👦👦,幾天幾夜沒有休息🎄,直到把“非典”芯片開發出來,並完成後續1000多份樣品的檢測。
如今🖇,博奧已經擁有近千名員工👩🏿🦰,網點輻射全國。程京說,如此堅持👍🏼,只因“不想生物芯片事業止步在我這一代”。(婁曉)
轉自 中國新聞網 201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