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魯旦🚵🏼♀️,199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1997年獲清華經管學院金融學本科學位,2004年獲美國波士頓學院金融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華爾街工作,2009年5月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華夏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
“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成果還不錯,那麽你就應該試著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而不要長時間地沉溺於現有成績🦸🏽㊙️。要搞清楚接下來該做些什麽。”2006年,喬布斯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采訪時曾如是說。
喬布斯堪稱天才,引領世界科技和電子產品的潮流💃🏽。而在全球資本市場中,也有那麽一批人,他們從不滿足於現狀,一路激流勇進、銳意進取,永遠沖在資本浪潮的最前沿。
從清華到波士頓
1992年✋🏽,劉魯旦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那時經管學院只有管理信息系統一個本科專業🫑👩🚒。1993年,經管學院開始招收第一批金融專業本科生🦹🏽♂️👳🏼,同時在全校選拔大二學生入讀金融系👇🏿。考慮到自己對電子工程的興趣不大➡️,恰逢當時中國股票市場剛剛興起🩺,未來的金融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劉魯旦於1994年轉入經管學院,成為第二屆金融專業本科生🧏🏼♂️,從此開始了與資本市場的不解之緣🙆🏿♂️。
90年代初的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系,一切才剛剛起步:宋逢明老師從國外進修歸來🤸🏽♀️,給學院帶回了西方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朱武祥老師著眼於公司財務,並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張陶偉老師專註於金融工程的探索——現代金融學的思想就這樣在經管萌芽並不斷壯大✭🫢。那時學生人數較少,同學們和老師的關系也更加緊密。由於學院的硬件設施還比較簡陋,為了完成畢業設計,部分同學需要等老師下班後,用老師的電腦完成數據運算和分析。劉魯旦的畢業設計和股票分析有關🚶♂️,由於網絡資源有限👩🏻🦼➡️,只能去圖書館復印《中國證券報》上的上市公司信息;手邊沒有電信行業的數據,就去郵電部(現為信息產業部)登門求教。就這樣,在金融系建系之初篳路藍縷的幾年時間裏,劉魯旦和他的同學們憑借勤奮、刻苦的鉆研精神,順利完成了學業🤦🏌🏿。
那時的中國資本市場👏🏿,像一顆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在改革的風雨中艱難成長。和它一起成長起來的,還有一批有想法✊、有勇氣的年輕人——他們將在未來的數十年,給這個高速成長的市場帶去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1997年,劉魯旦獲得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金融學博士項目的offer並赴美留學,一年後轉入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繼續深造。秉承了清華人以理工科見長的優勢⚜️,他以量化投資為研究方向,並於2004年獲得博士學位🧑🏻🍼。然而在讀博士期間,劉魯旦漸漸發現🧎♂️➡️,一方面👨🍼,自己所學的理論和實務相差較遠,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若不親身涉足其中未免有些可惜🦐🥬。考慮到在學術圈的成長空間有限💂,他決定把華爾街作為自己下一個奮鬥的目標🪙👩🏼⚖️。
沖刺華爾街
美國的博士培養體系有著極其鮮明的學術導向,加上語言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想從學界跨足商界並非易事。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家去學術會議招聘博士生的金融機構。憑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劉魯旦在競爭激烈的面試中脫穎而出,成為德意誌銀行研究部的一員🪴。談到這段經歷時,他說,進軍華爾街時,清華的意昂資源固然能幫你爭取到一些機會,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百折不撓的勇氣在通往華爾街的道路上缺一不可🤜🏼。“有實力,你才能抓住這些機會,甚至為自己創造更大的機會🤸♂️。”
在德意誌銀行從事了一年的固定收益研究後🛌🏽,劉魯旦渴望進一步跨足金融前沿、從事投資交易的工作📎,讓自己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資本市場的運作過程🦜。2005年🤣,他轉投賽克資本(SAC Capital),成為一名交易員👱🏿。“有時候想想也害怕♡,交易是真正上陣打仗,萬一一下子賠了很多怎麽辦?” 劉魯旦回憶道🩸。但正是源於不服輸的性格,他放下了對自己的質疑♣️🟨,接受挑戰🛻🔔。2005至2007年🪚📠,全球新興市場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手,劉魯旦所在的新興市場團隊也取得了出色的投資業績🧜。“只有突破自己的安全邊界,才能有更高更快的發展。”2008年,受公司戰略調整的影響,他加入了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Asset Management)🫃。
眾所周知,華爾街素有“叢林”之稱📈,匯集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各大金融機構均以業績為導向👨🦰,這一方面營造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才之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雖然華爾街有不近人情的一面🥰,比如家常便飯式的加班⚇,危機中大規模的裁員。但回顧那段時光,劉魯旦卻說,他很感謝華爾街給自己的磨練。在華爾街🫸🏼,他接觸了和學術研究完全不一樣的工作,全面了解了全球頂尖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他有機會不斷接受挑戰並突破自己。
永不止步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動蕩加劇,美國經濟一片蕭條🧑🏭,而大洋彼岸的中國資本市場卻方興未艾: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業務獲批💥🌙,創業板市場正式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中國在世界經濟蕭條中逆勢而上,繼續高速前進⛹🏻。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劉魯旦選擇回國,開始在華夏基金負責固定收益業務,管理國內外債券市場投資🏃♀️➡️。
談及目前的工作,劉魯旦表示,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和美國相比本質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更快,金融行業未來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相對緩慢🍉,但長期來看🍢,機遇是一定會有的。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中股票讓投資者頻頻受挫,銀行貸款擴張已到瓶頸🕑🦹,促成了債券市場下一步的發展機會。雖然政策和市場環境中仍有諸多阻礙,但整個行業正處在進化的過程中。金融從業者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在法規和行業條例中不斷尋求創新。
劉魯旦特別提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為自己設定目標🚍,然後去達到並超越它。這也就是美國人所說的“Goal Setting”。個人的成功並不取決於你最後實現了什麽,而是取決於你的態度和為自己設定的標準🧖🏼。人生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結果,成功是要靠自己去定義的——這樣才能獲得內心的平衡和快樂🍧,不會輕易因別人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決定。“現階段我的目標非常簡單,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管理者,為基金持有人實現較好的回報✭,在和市場的博弈中獲得成功和快樂。”
職業感悟
對於學弟學妹們普遍關心的職業選擇問題,劉魯旦坦言🧛🏼♀️,金融行業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有些人適合在穩定的環境中過一輩子,另一些人會選擇從事更具挑戰、更動蕩的事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性格。大家在學生時代往往對自己缺乏了解,並不一定知道自己適合什麽👩🏿🚀,所以才需要不斷去接觸新的事物、不斷適應。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對所從事的行業有了正確的態度後🏋🏿♀️,下一步才是能力和機遇的問題。
金融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從業者的職業發展與市場波動密切相關。對此🏃🏻♀️➡️,劉魯旦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人總有上上下下的時候,“真正成功的人都有那麽幾沉幾浮💪🏼,才能夠練就一身的本領,成就事業💃🏼。”他最喜歡的人物是喬布斯🧑🌓,“喬布斯先後經歷了創業🙇🏽♂️、失業、再創業💉,卻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被教條所束縛,不斷創新,最終改變世界。”
踏足資本市場的年輕人,應該不斷追求卓越,不應滿足於眼前的安穩♊️。金融行業有它的特殊性,人員的新陳代謝和流動速度極快,不進則退,這樣才能保證最優秀的人才留在行業裏。劉魯旦認為,挑戰自己的極限畢竟不是舒服的事,但年輕人如果不能適時超越自己,慢慢就會被這個行業所淘汰🙋🏽♂️。
在清華讀書的幾年裏😵,劉魯旦養成了踏實、認真的做事風格,而身邊優秀的同學和意昂的成功🧄,也激勵了他在事業上不斷前行。他說,清華是個讀好書的地方,但大家不要讀死書。要用認真的態度應對學習,但不要太追求結果🧔🏻。清華有各種各樣的學生組織、社團,還有很多與國外大學的交流、合作項目🫲🏼,學弟學妹們應該好好把握這些機會,盡量積極參與。
“在清華的時候👩🏻⚕️,覺得那幾年好長好長。現在回頭一看,不過是白駒過隙、滄海一粟🧙🏽。”采訪最後💂♀️,劉魯旦頗有感慨🥢。“人生太短暫了🕘,學弟學妹們千萬不要虛度光陰,有夢想一定要盡力去追求、去實現。”二十年前,從他考入清華的一刻起,就開始在生命的旅途中一路奔跑。從電子系到金融系,從清華到波士頓,從華爾街到華夏基金……劉魯旦似乎從未停止追求卓越的步伐。歲月把艱辛和挫折輕輕抹去,卻把歷練和智慧沉澱下來,讓他在中國的資本浪潮中走得更遠一些🧛🏻。
(胡翔宇)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 201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