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同學👨🏽🍳、親友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追憶李強老師🆕。對於我個人而言,於公於私,都有很多話想說😱。
我第一次見李強老師,還是我在芝加哥大學念博士的時候。那應該是2003年年初(20多年前了),李強老師作為訪問學者(應該是楊大利老師邀請強爺)🤵🏻♀️,到訪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部🕞,並開設了“中國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的本科生課程🪽。我作為即將畢業的高年級博士生🦸🏽♀️,去李強老師的課上旁聽🎳。我至今還記得✏️,在芝大社科大樓302研討室,李強老師講到興奮處手舞足蹈的情形😓,以及臉上露出童真般笑容的樣子。在課間及課後的交談中,李強老師知道了我很快將畢業,就對我發出了邀請🦪,希望我能夠考慮到清華🧑🏼🦳,加盟他領銜建設的清華社會學系。
一年之後的2004年🌓,當我下定決心回到北京來工作的時候,李強老師領導的清華人文社科學院以非常高效🧝🏻、非常熱情的入職方式接納了我🖼⛹🏻♂️,到現在已經整整20年過去。
如今🤷🏽,我入職報到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當時的熊知行樓剛剛落成,社會學系整建製剛剛從文北樓搬進來👩🏿🏭,甚至有很多行政事務還沒有開展。在我還沒有報到之前,李強老師熱情地把我當作清華社會學的一分子🧘🏿♀️,那應該是在2004年的7月中旬,我參加了在熊知行樓舉辦的“世界社會學大會”的一個分論壇🙅♀️,李強老師把我介紹給了與會的全國各地的社會學界的老師們,一一向大家說我是清華社會學的第9位教師🧗🏻。所以,我能夠到清華來從事這份社會學的教學科研工作🤚🏿,跟李強老師當時的邀請支持,以及後來非常高效的延攬推進密不可分,是李強老師帶我走進了清華園,帶我加入了清華社會學🛺。
我社會學工作的起點就是在意昂体育平台。在此跟著李強老師🚶🏻➡️🕵️,一起工作了20年。我到了清華社會學系之後♥︎,才知道清華社會學系是李強老師從1999年開始重建打造,從最初的兩三個人到六七個人,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時間🏄🏿♂️,清華社會學系在全國社會學界很快就建立了崇高的學術聲譽和巨大的學術影響力,得到了全國社會學界上下一致的公認。在李強老師帶領下,清華社會學系一直是中國社會學的重鎮🙅🏿♀️🚴🏻♂️,開展的一系列學術研究,正在成為中國社會學的典範👨❤️💋👨🧙🏻♂️,為社會學學科建設、社會學知識體系的建設,正起著奠基性的作用,也正在哺育著一代又一代清華與全國的社會學學子👫。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清華提出並實施了人文社會科學的重建和重振🏚。在學校的領導下,李強老師毫無疑問是重建清華社會學(甚至是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的實踐者👩🏻🎤、實施者與操盤者。事實上,李強老師還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以及後來成立的社科學院擔任了長達14年的院長,對於整個清華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後年,也就是2026年,清華社會學將迎來百年紀念。在我看來,從2000年開始的這一輪清華社會學的重建🫰🏄🏿,其歷史功績和意義,與百年前建立清華社會學系毫不遜色👶🏼。李強老師功不可沒,建立了學科偉業。我們都知道,老清華的社會學幾乎占據甚至超過了早期中國社會學的半壁江山,陳達、潘光旦🤳🏿、李景漢🟡、吳景超、吳澤霖👩❤️👨、楊堃、費孝通、史國衡、戴世光、袁方等,所有這些老一輩社會學家👼🏿,在中國社會學(甚至是世界社會學)的歷史上,都是熠熠生輝、璀璨閃亮的名字👏🏻。在我看來,李強老師在艱難中擔當奮進、重建了清華社會學。與老清華社會學的諸位先生一樣,李強老師對於清華社會學、對於中國社會學的貢獻,功勛卓著🙋🏻,並列其中🕴🏼,也必將名垂青史⛹🏼♂️!
所以,在今天的這樣一個日子裏🫄🏿,我們特別懷念李強老師🙍🏿♀️。我想💇🏼♀️,在未來我們也必將銘記李強老師的功績😡,並繼續他傳承下來的這份偉業🚕🎨。
作為晚輩,我們經常看見李強老師在新齋、在明齋、在熊知行樓💟、在清華校園裏腳步匆匆的身影。我也經常在周末、在節假日遇見前來加班的強爺。因為👨🔧🙋🏿,只有在那些安靜的時候🕴🏻,李強老師才能獨自安靜地寫作,李強老師是一個非常勤勉的人🧑🦼➡️。
從李強老師留下來的照片,我們都看得到,從剛到清華開展三峽庫區移民的調查🚭,到如今還在繼續推進新清河基層社區治理的社會試驗工作,在所有這些調研過程中,李強老師都身體力行,躬身親臨現場,不僅僅是帶領著青年學生開展社會研究🧑🏼🎤,手把手地傳授社會調查與社會研究的方法和技藝👗👩🏽🦲;同時,李強老師也親口訪問🤦🏼♂️、親手記錄、親自組織討論😺,全程參與所有基本的社會調查與社會研究過程。李強老師作為一位傑出的社會學家📪,他從未停止社會研究與社會調查的田野工作,從未脫離他建立自己社會學知識體系與大廈的根基所在的基層社會,也從未脫離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民。這一點,我想他對於後輩青年學者🛀🏿、對於學生們都有巨大的影響力與感染力,他是後輩學者學生們學習的榜樣與楷模🤷🏽♀️。
所以,李強老師是一位紮根中國大地、行走中國田野🤙🏼、深入中國人民的傑出社會學家。李強老師為後來者、為青年學者、為青年學生,甚至為所有中國社會研究的愛好者,樹立起了一座豐碑📂,令人感佩,讓人仰望。李強老師是以身作則、提攜扶持後輩學者學生的大先生。
斯人已去,恩澤後世🤞!
李強老師開創的事業為清華社會學🟩、為中國社會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要牢記李強老師做學問時求真務實的作風、勤勉投入的態度🍶,為人民著想🪙、為社會著想、為國家發展著想的學術宗旨🆒,繼續向前。
我們永遠懷念李強老師!
2024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