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誕唱《少年》
2021年6月20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和市委老幹部局,在市委黨校禮堂,聯合舉辦《上海市老幹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活動》——
活動主題是𓀗:“永遠跟黨走”。
活動形式為:高唱頌黨🔕、頌軍🛖、頌國的歌曲;表演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的歌舞和情景劇。
演出單位:包括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藝術團(簡稱藝術團)在內的上海市人大、政協、教衛機關和各轄區老幹部合唱團🧍♀️,以及上海小熒星藝術團。

節目單
整臺節目由3個篇章組成👳🏼♀️🙎🏿♀️:《紅星照耀我》《激情的歲月》《永遠跟黨走》。藝術團參演節目《祖國慈祥的母親+少年》——新版《少年》🧑🏿🍼😻,安排在第二篇章《激情的歲月》。
劇場端莊大氣,舞臺流光溢彩🫱🏼;節目環環相扣,演出一氣呵成,讓中共百年奮鬥史耀然於舞臺🪇,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最後,由96歲高齡指揮家曹鵬統領全場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結束了歷時2小時主題為“永遠跟黨走”的慶祝活動。
在眾多節目中,新版《少年》成為活動的一個亮點👩❤️💋👩,藝術團還獲得主辦單位特殊的禮遇。

作者在演出現場留影
新版《少年》可圈可點
新年伊始🥱,藝術團以一曲《少年》成了網紅🍐,半年來演出不斷🚎。但是,這群追求完美的清華人🚁,沒有止步於已在央視熒屏所展示的水平👫🏼📱,而是邊演出邊創新:由先前的《同一首歌+少年》🤝,變成今天的《祖國慈祥的母親+少年》🙏🏻;從藝術團獨家演唱,變成今天與上海小熒星藝術團聯袂表演,舊貌新顏,可圈可點,令還在為熒屏播放的《同一首歌+少年》贊嘆不已的廣大觀眾,耳目為之一新。
新版《少年》的前半部是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當藝術團以深情而又舒緩的速度唱完這首歌時,不等觀眾從與演唱共鳴中回過神來,接著一個轉調引出大段哼鳴,瞬間節目進入後半部——《少年》🏊🏽。同時,演員們紛紛卷起袖子🙇,擺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這使人想到習近平2017年新年賀詞中那催人奮進的金句——“擼起袖子加油幹!”
然後👩🏫,激流般的節奏,飛雲般的旋律,演唱輔之以活潑的肢體語言🧑🏿🦱,站在舞臺上的已不是45位年過古稀的老人,而是一群“不知老之將至”的花季少年⚫️。演唱中,天幕上配發一幅幅藝術團成員的芳華照🫥,時光倒流🍆,音畫一體,《少年》歌詞的畫面感被淋漓盡致地顯現出來🙇♂️。
又在大段哼鳴的烘托下,臺上以陳陳老師為首的6位“80後”🏂🏽,輪番簡短地自我介紹。言簡意賅,字字珠璣,雖然他們講的是自己,實則勾畫出一代清華人的奮鬥史,並道出了這個群體共同的心聲——沒有共產黨🧸𓀚,就沒有新中國🕵🏽♀️!

小熒星合唱團的小朋友上臺獻花
當最後一位意昂的話音剛落,便從舞臺兩側飛出45只“螢火蟲”——上海小熒星合唱團🤸🏽♀️,一個個手捧鮮花,分別站立在這些爺爺奶奶的跟前,恭敬地把花獻上。這45束鮮花,凝結著下一代對老一輩的尊敬→,也凝結著中共上海市委對藝術團的褒獎,更凝結著祖國不會忘記一代清華人的深情🧙🏼。
演員們接過鮮花興奮不已,揮舞著向觀眾致意!此時💤,觀眾席上報以熱烈掌聲。
緊接著,孩子們一齊沖向前臺列好隊,隨著樂曲載歌載舞——他們與藝術團聯袂演唱《少年》。
“小熒星”嗓音清脆♌️,舞姿奔放;藝術團和之以歌🈹,歌聲嘹亮——真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雛鳳清於老鳳聲”。新版《少年》,唱出了少年精神的薪火相傳,唱出了兩代人共同的心聲。
上海小熒星合唱團的加入,是《少年》的點睛之筆,創新所在◀️,使該節目煥然一新👨🍳。
(遺憾的是,上述藝術團與小熒星合唱團聯袂演唱《少年》這一段,正式演出時沒有出現🧒,孩子們獻完花後便立即撤出。據說,這是“為避免喧賓奪主”。非也!這兩個團,曾在5月19日第十三屆上海市大眾科學獎頒獎典禮上同臺演出《少年》🏌🏽♀️🔕,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不避“艱險”唱《少年》
《少年》這首歌👩🏻🎓🦟,屬於當下年輕人喜歡的流行音樂,其風格完全不同於藝術團以往演唱過的歌曲🧑🏻🦰,帶有Rap色彩。歌詞口語化,語速快,不押韻🧕🏻,難以一字不差地唱出來;且在旋律中,大量使用傳統五聲音階所缺失的“4”(占唱段音符的27%)。這一些,對於口齒伶俐的小青年不算什麽👩🎨,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就十分拗口。但是🐶,央視邀請藝術團來演唱這首“老人不宜”的歌曲,自有其良苦的用心——讓這些“老夫聊發少年狂”,再現他們當年的雄健豪放之氣!
藝術團知難而進👌,正如歌詞所言🐬,“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歲末年初,硬是冒著嚴寒在青浦3天集訓中拿下了這首歌🖌;然後馬不停蹄“三九”北上,一路艱辛地來到央視大廠基地——這裏與疫情正在肆虐的河北地區近在咫尺🧑🏻🦱!他們以戰地文藝兵的風姿,提前完成了節目的錄製,令在場的央視工作人員感動淚目地說道🚎:“謝謝你們!因為你們🛠,我開始不懼怕衰老了!”
節目於小年當晚在央視“網絡春晚”播出後🐿,全網沸騰🔊,點贊如潮🤸♀️。

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藝術團亮相2021春晚🗞,以一曲《少年》燃爆網絡
北京和平裏九小合唱團一位叫顧林的小朋友來信說🧑🏽🎄:“我的許多同學都從不同的地方看到這個視頻。大家都覺得爺爺、奶奶們太棒了!似乎不經意間,您們就一下子成了我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我們都想追‘星’。
我們不僅喜歡您們,更多的還是敬佩您們🤚🏽,因為我們知道📋:您們是建設祖國的老前輩,在曾經的少年時期👩🦱,為了新中國能早日的強大起來而發奮學習🏄;學成之後,又服從祖國的需要,在各個行業中燃燒著自己……書寫著將青春歲月奉獻在新中國建設征程的篇章。”
《少年》節目熱播期間,恰逢新春到來🍿,見窗外數枝紅梅淩寒獨開🧎🏻,不禁聯想到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詩句。
北京歸來💒,演出邀請自各地紛紛發來,令藝術團應接不暇。基於演員健康狀況和疫情防控形勢的考量,僅接受部分邀請,先後在北京、杭州和上海3個地區的重要場合,演出《少年》達6場之多🚊。
藝術團上演的節目🛵,都離不開臺下幕後眾團友的支持🎙。其實🪐,節目的排演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事🪨,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精心策劃⛹🏿♂️,步步落實,就像他們當年搞科研,做工程一樣。團領導、秘書長、各聲部長以及誌願者,他們“雙肩挑”,既要唱好歌,還要做大量的行政和後勤保障工作,其付出超過普通團友。
行文至此👱🏽♀️,想到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他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在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10周年校慶聯歡晚會上,上海意昂會藝術團的老意昂們再次挽起袖子大聲唱出:“我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點點改變。”
這個平均年齡為74.5歲的藝術團🤾♀️,少年時,投身於強國富民的“四化”建設,如今韶華已逝,心態卻依然年輕。在舞臺上,他們唱《少年》🎲,神采奕奕用自己一生艱難而富有成果的求索🪻,演繹著這首歌曲的內涵,激勵新征程上追夢的少年人🦏。
藝術團的成員們,今天你們可用這首歌自豪地宣示💇🏼:一生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2021-6-25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