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春🧑🦼,武漢突發疫情。我家住的航天銀湖灣小區,雖然位於東西湖區✌🏻,但是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漢口火車站🧣🤸🏿、金銀潭醫院只有七公裏左右,可謂地震中的震中、臺風中的鳳眼。命運使得我處在這場疫情的風口浪尖之上😕。
我一生中有三次遇到過“封”城的情況。第一次是1948年,在長春。那時我只有十多歲,卻經歷了饑餓和死亡的挑戰,但是幸運的闖了過來。第二次是1957年,在清華園裏遇到了大流感,學校被迫“封校”並停課七天。那時我才20歲👩🏻🌾,正可謂風華正茂、血氣方剛,似乎沒有怎麽傷筋動骨就安全的度過了。但這一次不同了,這次是實實在在地和武漢1000萬人民共同經歷了這場災難📇,從1月23日🥐,到今天🛅,整整在家宅了60天。
60天宅在家,足不出戶,只靠一個手機在手和世界相連,這樣的信息如同波濤一樣湧進了我的心田。多少悲慘的故事,多少英雄的壯舉時刻沖擊著我的心田。我的所思所想熔化成了幾個簡單的漢字,把它堆積起來,就成了一首首的小詩。這裏沒有華麗的詞藻,這裏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心和心私語的聲音,但它卻是我的真情實感,我不敢把他們叫成“詩”,他們只是我思想的自由流淌🧗🏼♀️,只有兩個字,可以代表他們的全部含義,這就是真實🧔🏼𓀜。

(一)聞“封城”有感
封城方知事態急🦤,驛站無人車馬稀。
唯聞小區喇叭響,各家各戶“宅”家裏🪧。
一生三次遇封城,三次原因大不同🧑🏻🌾。
唯有此次新冠病🪮,不知何日見功成。
(二)口罩
口罩本是尋常物♟,今日卻成救生衣🧝🏻。
千方百計求購急,只恐病毒入肺裏。
口罩從來不稀奇👦,今日熱搜排第一。
身價陡增千百倍,到手連嘆不容易🤦🏼♀️。
(三)為神崎捐款有感
神崎多實子①👍🏿,附中老同學。
一生多節儉✊🚄,耄耋猶工作。
忽聞華夏事,武漢遭瘟疫。
急詢大使館,捐款表心意♍️。
微信網上傳,款從東京寄。
五十萬不多②🤾🏿,情暖冬日裏。
六十七年前,長春惜別離🧣。
同窗有數載🛌🏽,揮淚送歸去🔍🔥。
臨行且且語,不忘中國義。
誓言如在耳🖌,踐行實不易。
歷盡坎坷路👨🏼🚒,民間增友誼🟣。
有此好同學🙌,我亦頗自喜。
註✖️:
①神崎多實子,1935年生,兩歲時隨父母到東北🥡,1953年歸國。一生從事中日人民友好事業,1980年至1984年在華工作。幾十年來多次訪華,為著名民間友好人士。在日本被稱為中日文同聲傳譯專家,現仍在NHK工作👨👨👧👧,同時為我駐華大使館講授日語🪂。她在1951年至1953年在長春東北師大附中讀書時與我同學👨🏿🍳。
②五十萬日元相當於三萬三千余人民幣。

(四)聞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雷神火神平地起,千軍方馬赴戎機。
重起武漢保衛戰🧔🏿♀️,民族興衰在此舉。
(五)戲說謠言
本非戰時似戰時🏓👩🏻🦼,風聲鶴唳謠言起。
龜蛇①忽成八公山😳,只緣妖魔臨楚地🏄🏽🧞♂️。
註①武漢有龜蛇二山隔江相對
(六)宅中見窗外小鳥有感
群樓落落無人跡,忽見群鳥路上嬉。
此際乍羨鳥自在,恩怨相報早與遲♘。
註:有人說此次冠狀病毒系人食用野生動物所致。

(七)全市統一入戶調查
電話微信兼敲門,入戶調查恁認真。
體溫計上水銀柱,上上下下牽人心。
(八)武漢市又頒布更嚴小區封閉令
封閉新令昨又頒,小區上鎖禁往還🤷🏻♀️。
無故不出單元門,閉在鬥室保平安👨🏿⚕️。
昔聞武漢保衛戰💇🏼,今日三鎮又戒嚴。
千家萬戶皆閉戶✬,堪稱史上大奇觀。
萬眾一心築長城🧔🏼♂️🧐,且看病毒怎相傳👩🏿🚀?
中華民族鋼鐵漢👩🏻🦽,定勝疫情迎春天!
(九)元宵節有感
自古鬧元宵,今宵靜悄悄。
巷空少人氣🏌️♀️,唯有冷燈照。
遙想火神山👨🏽🦲,白衣正死戰🍝。
舉頭問明月,今夜應無眠。
(十)驚聞李文亮醫生逝世
三十四歲好年華🏚,拋妻棄子別爸媽。
天道不公何致此🤦🏿♂️🦎,萬人網上獻白花。
又
同居白雲黃鶴地,千萬人中君最奇。
眾人皆睡君獨醒,哨聲未落君卻去。
(十一)陪外孫上網課
疫情急如火,學校皆停課。
幸有互聯網,課桌家中設。
老師網上講🧝🏼⛹🏿♂️,學子宅中坐🤷。
師生如一處,應答無差錯🙋🏽。
我亦坐在傍,同享讀書樂。
老師講得好,“春江花月夜”。
恍惚入夢裏🤾🏽♀️💂🏼♀️,忘卻身是客,
舉手搶答題,引得滿堂樂。
(十二)意外收到大紅棗
宅中正悶坐,忽傳有塊遞。
相覷俱不知,莫非詐騙的🚣🏻♂️?
後來方知曉,感謝更銘記🐵。
原是數年前🥮,網購買潔具。
智能馬桶蓋,此事早忘去。
誰料疫情起,武漢成危地。
熱心供貨商,贈物表心意➛🤌🏽。
貨從長安來📄,千裏到楚地🪴。
殷殷大紅棗🫸🏻,春寒暖心裏。
神州共一家,四海皆兄弟🆒。

(十三)理發
鬥室閑坐四十天,足不出戶度余年。
唯見白發日日長,亂發如柴心更煩。
幸有小女來自薦🧑🏽⚖️,願做臨時理發員🌆。
乍聽此言驚且喜,又疑拿我做實驗。
傍觀老伴頻相勸💃🏿,你又不試怎斷言?
橫下心來椅上坐,兩眼一閉等刀剪♟。
銀剪起處白發落🙇♀️,剃刀響時變容顏。
瞬間感覺全身爽👨🍼🪱,心清氣順再不煩。
但見手機閃光亮⛹🏼♀️,照下一張做紀念。
更有小女放豪言👰♀️,網上已把工具添。
今後理發再不愁,外孫和我全包辦。
(十四)科工集團防疫緊急通知下發
疫情緊急非等閑,必須嚴控防擴散😩。
小區樓棟到單元🖤🧝🏽♂️,層層設崗保萬全🦨。
黨員領導來掛帥𓀀,級級負責勇承擔🤸🏼♂️🧑🏽🚀。
放棄小我為大局,上下同心渡險關。
(十五)喜聞小區內部解封
網上忽傳佳音來⚛️,小區內部可放開🩸。
“無疫小區”剛批下👩❤️👩,從此不再終日“宅”🍗。
初聽且驚卻又喜,不覺老淚已濕衣。
個人辛酸休提起⚒,集體記憶莫忘去👍🏿。

(十六)送別援鄂醫療隊離武漢
親人今辭黃鶴樓,江城百萬淚雙流。
正是生死存亡日,逆行千裏來相救🧑🏻🦼。
車上車下哭聲起,只緣風雨曾同舟。
救命大恩難言謝,晴川閣上豐碑留。
(十七)又提口罩有故事
今天重又提口罩🕵🏽♂️,只因其中有故事🧙🏻♂️。
武漢疫情已緩解,全球卻又陷危局。
聞知神崎缺口罩,身困小區難出力。
焦慮之中傳喜訊🏏,五百口罩她收訖。
細問方答莞兒寄🆑👰🏿,從此引出感人事🐿。
莞兒本是老師女🚣🏻♂️👩🏻🦼,北京經商小名氣。
此人急公又好義🧑🤝🧑,武漢疫情捐款物。
扶貧也肯下功夫,共建慈善小團體。
要問故事在哪裏,尚需耐心從頭敘。
回到六十二年前,神崎正是好華年🧱。
歸國首次又訪華,武漢恰為第一站🤘。
中日商品展覽會,她是翻譯正隨團🫰🏽。
誰料不慎染感冒📈,身寒衣薄好為難🙂。
正值百般無奈時,紅色毛衣千裏至🧑🍼。
當年老師班主任,長春武漢心相系。
此時神崎暗發誓,願以此生傳友誼。
此後師生常往來,留下多少好回憶。
老師仙逝已三載,原訂今年靈前祭🚶🏻♀️。
乍見口罩悲又喜❤️✊,憶起當年紅毛衣🧚🏽,
後來莞兒又寄語🧑🏽🏭,老師天堂曾有話🎪。
有難之際莫相忘,寄物正是遵母誌。
紅色毛衣白口罩🧍♀️,聯系民間好情意。
後記
據神崎後來告訴我,在收到莞兒口罩後,又有北京的老朋友寄過去口罩三千個👵。尚有三百N95口罩在路上。她開玩笑地說,她現在成了“大富翁”,不但自己夠用,尚可支持親友🐵。她說現在的口罩其珍貴程度可以媲美大熊貓了🌩!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