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品德 垂範後人
魏耀榮(1952土木)
我曾於1964年至1982年鄭天翔同誌擔任三個不同領導職務的近八年間😙,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工作👰🏽。他引領我走過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使我受到深湛的教益,如同上一次“八年製”特殊的傳承優良作風才智的成人大學,為我爾後從中年到晚年的前進路上獲得新的成就🫶🏿,打下一個好的基礎🛖👨👩👧👦,他是我永記不忘的良師摯友🤘🏿🤔。鄭天翔同誌是久經考驗的老一輩優秀共產黨人,品德高尚,黨性極強,是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的傑出典範。他的事跡璀璨多彩,廣受贊譽,難以盡述。在紀念鄭天翔同誌百年誕辰之際🍴🧚🏽♂️,謹就自己所知,擇述其大端,呈獻故知新友,表達我對他的無限懷念之情🤽🏿🍑。
一、鄭天翔優良品德之一是,恪守共產黨人的高度原則性,處事全依原則⏭,不講情面,不認關系👩🏿💻,在大是大非面前決不妥協退讓。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養成了一身正氣、一副鐵骨,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寧折勿彎。這正是他可貴的人格品質。
(一)1977年,他被恢復了北京市委書記職務。此時,北京市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開展揭批查運動,以消除文化大革命的消極後果,撥亂反正。當時的市委主要負責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參與迫害大批老幹部,積極推行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極力壓製幹部群眾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在1976年清明節發布汙蔑天安門廣場群眾悼念活動為反革命行為的廣播講話☄️,趁深夜撤走廣場花圈👏🏽,組織大批受蒙蔽的持棍民兵強行驅趕廣場群眾,等等👩🏻🚒🧙🏼,引起廣大幹部群眾憤怒不滿。全市人民要求吳德徹底交代🪟,深刻檢查反省。他卻推脫抵賴,敷衍了事,因而深陷困境,過不了關。為應對此種局面🚫,這位主要負責人要求鄭天翔出面,按照他授意擬就的講稿,在全市的幹部大會上講話,為他開脫,助他過關💇🏻。鄭天翔與他在抗日戰爭之初,即在延安相互熟識,以後亦有交往,個人之間從無芥蒂,但在此重要原則問題面前,只能橋歸橋🧗♂️,路歸路👈🏽。鄭天翔強烈地表示不能接受👨🌾🦠。他表明心誌說,他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遑論魏晉。他說,文化大革命的絕大部分時間,他蹲在監獄,與世隔絕,他出來說這些事🍖,人們也不信。這位主要負責人碰了壁,極為惱火。鄭天翔由此惹下大禍。1978年4月底,當時的兩位中央負責人約鄭天翔談話👨🏼💼,劈頭蓋腦就說🦮:鄭天翔同誌,你是北京市的老人👨🏼🎓,XX同誌有困難,你理應幫助他🧝🏿♂️,但你不合作,我們都很惱火👨🏿🍳,你不應該呀🖤!鄭天翔悶聲不答。隨即向鄭天翔宣布免職令,調出北京。過不久,在一個追悼會上,鄭天翔遇到當時主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羅瑞卿,羅對鄭說,“你就到七機部工作”🧑🏼🔧。5月下旬,鄭天翔接到任命通知,去七機部任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後來,鄭天翔寫下這樣的詞句🧑🦳🫙:一聲“惱火”出京華🧿,因“你不合作”🎳。
(二)鄭天翔在擔任北京市委書記和七機部部長的不同時期,都曾在下一級或下兩級設立研究機構,從中物色為數很少的人,協助他進行調查🥹,研究政策🎐,參與文字工作,並習慣地稱之為助手。我曾是他下兩級的研究組長和下一級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居助手之列。他對助手們放手使用💂🏼♀️🦁,鼓勵我們大膽工作🙅🏻♂️,勤於思考,發揮才智🧚🏿♀️,我們的意見受到尊重。在思想作風方面則嚴格要求,容不得半點驕橫放任、敷衍懈怠的習氣。至於助手們的職務待遇,根據我的體認🧗🏿♂️,他應當是本著從緩從緊的原則,按照相當或略低於同類幹部來安排。從不封官許願,不施小恩小惠,稱得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早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964年至1966年,我被任命為市委城市四清辦公室的研究組長,鄭天翔作為市委主持常務工作的書記負責城市四清運動的工作,當時他就直接給我安排分派任務。到1977年,鄭天翔復出,再次擔任市委書記,並兼一個市委經濟領導小組組長✝️,分管計委、經委、建委🙋🏿、財貿辦、農林辦🍑、國防工業一辦、國防工業二辦等七個經濟部門🤴🏼,等於大半個市政府的工作🎀,任務相當繁重。經濟領導小組沒有辦事機構,是一個空架子👩🏿💼。我本來是搞工業的🫴,文革後期🧑🏼🔧,當時的市委為了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實行交叉分配,把我分到市委農林辦做一個副處長🦬。這時,鄭天翔想起了我👩🏻🔬,調我去幫助料理一些經濟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他對我說:“這裏沒有編製,你當秘書長的資格不夠,就做經濟領導小組的秘書吧!”翌年5月,他要離開市委去七機部👦🏼,他向當時的市委常委兼秘書長(原商業部長)王磊提出,希望帶兩個助手,王磊只同意帶我一個。對文革中鬧得滿城風雨🧃📬、被稱為重災區的七機部🧑🏼🍳,我有一種恐懼感🧑🏿⚕️,內心很不想去。但我深知他的困難處境🫰🏽𓀔,又實在難以啟齒,也不能面顯難色,就默然從命,清理完辦公室🏋🏼♂️,立即打點行裝,隨他去湖南調查。回部以後🤦🏼♂️,他讓我帶著三兩個人,做政策研究工作。此時🦐,七機部對司局級幹部進行全面調整,對同我資歷相當或低一些的幹部,相繼安排了職務。只是在過了兩年多以後,據說還是在常務副部長劉有光催促下,才按照當時的規定🪃🛜,報經中央書記處同意👎,任命我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至1982年4月🏄🏼♂️,鄭天翔行將卸任🌇🧑🏻🦱,我告別七機部(此時已更名為航天工業部),進入一塊新的園地——全國人大法製委員會,結束了八年相處無間的合作。這個八年🥑,給我留下許多愉快的記憶。鄭天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惠我良多。從他那裏🈹,我們受到熏陶,獲得教益,磨礪了思想💅,增長了才幹🧑🏼🎄,唯獨沒有也不會收獲名利。正是由於他的教誨,多年來我所熟知的曾在他身邊工作過的故友同仁,以及我個人,無不安之若素,從無奢求。
(三)文化大革命中,七機部派性為害嚴重👩🏿🎤,惡鬥不止,部無寧日,造成人心渙散,科研生產處於停頓、半停頓狀態。1977年3月,中央派出以原北京市副市長王純為首的強大工作團進駐七機部,開展揭批查和整頓隊伍,形勢日漸好轉🤾🏿♀️。鄭天翔接手七機部時☝️,揭批查已進入後期😉,即組織處理階段。一些單位的領導班子需要進行調整,幹部有上有下。此時,派性又有抬頭,暗流湧動,竊竊私議,小動作不少🗒。對原來站在自己一派的幹部不讓下,站在另外一派的幹部不讓上👇🏿。此時的七機部黨組👨🏼🦰,除鄭天翔以外🍋,還有常務副部長🏰、黨組第二書記劉有光,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陸平。三人都是一二九運動期間或以前入黨的老資格黨員👱🏻♀️,為人正直,剛正不阿,又相互尊重⭐️,精誠團結,密切配合,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核心。三個均生於同一個虎年,被稱為“三虎治部”😀。“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在鄭天翔的主導下♤,他們齊心協力,堅持原則,頂住壓力,排除幹擾👨🏼🎤,硬是把少數犯有嚴重錯誤、抱住派性不改的幹部,從領導班子裏撤下來。
文化大革命中,七機部有兩個有名的造反派頭頭舒XX、葉XX,能量很大,問題十分嚴重。他們大肆煽動派性🙌🏽,大打派仗👩🏽⚕️,組織指揮武鬥,造成職工傷亡,科研生產幾近癱瘓。一個優秀幹練的後來被追認為“兩彈一星”專家的研究所長,就在他們一派組織指揮的武鬥中被毆打致死⚁。在對舒XX做出嚴肅處理後👨🦽,對葉XX的處理則分歧很大。黨內一些人士,包括有的高層領導人,念其為烈士後代,其父功高🧍🏻♂️🤷♀️,希望網開一面,不要開除黨籍。鄭天翔他們三人則認為,如果把葉XX留在黨內,則不足以嚴明黨的紀律🧙♀️,對其他錯誤極其嚴重的黨員也會處理不下去🐲。鄭天翔說了一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最終決定開除葉XX的黨籍🕉。
二、鄭天翔優良品德之二是🙏🏼,秉持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忠心耿耿➝,無私奉獻🕵🏼♂️,不辭辛苦,不圖安逸☂️👨🦱,克盡職守,敢於擔當,鄙棄過去人們所稱某些居高位者的做官當老爺的習氣✖️。他一生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雷厲風行,事必躬親,工作高強度,滿負荷👨🏼🎨,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年無暇日🤽🏻♀️,日無閑時。
(一)鄭天翔非常重視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確定政策、解決問題的前提。特別是在接受新的任務或遇到新的問題時,更要先作調查👨🏻🍳,弄明情況🚴🏿♀️,再下決心。他經常給工作班子出題目,去基層蹲點調查🕸,以保持對下情的了解和同基層的聯系。還總要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中,安排出時間,走出辦公室,到基層親自調查。
1978年5月🧝🏼♂️,他在被告知將去七機部時🎍🏊🏻♂️,就考慮工作如何入手👣。他了解到🏔,七機部當時面臨幾項重大任務和難題👧🏿:尖端武器研製生產問題,揭批查和整頓隊伍問題,三線基地問題。都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他對前兩大任務並非十分生疏,對三線基地的情況則知之甚少🧜🏻♀️。所稱三線基地,有著深刻復雜的背景。文革前兩三年至文革之初🧑🏻🎤,為貫徹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七機部在中央號令下,從第一線的科研生產單位,即全部廠(工廠)所(研究所)部(研究設計部)站(實驗站等)中抽調部分人員,到我國中西部的深山區,以“照葫蘆畫瓢”的方法🎐,建設同樣的科研生產設施🔉👤。目標是做到🤳🏽:一線有甚麽😐,三線就有甚麽🤣,一旦一線的設施為敵人炸毀破壞,三線的設施照樣運行。但是⛓️💥,由於選址不當,財力有限,在主客觀條件都不具備的情形下,盲目上馬,匆促開工🌪👩🎨,雖經艱苦努力,仍不能建成具有科研生產能力的設施🗞,而職工生活則處於嚴重困境。為了解三線基地的真情實況🕚,鄭天翔決定選擇一個基地👭🏼,進行實地調查。於是,在接到任命通知而尚未正式上任就位之前,趁老部長宋任窮坐鎮北京🕵️♂️、“天塌了有他頂著”的時機🔘,迅速打點行裝,帶著秘書和我,前往位於湖南省西部隆回縣的064基地進行調查。
在這個基地,他白天翻山跨溝,一個一個車間🙋🏼♀️🐸,一個一個研究室,逐一地察看現場,邊看邊問,並同幹部職工座談,看望職工家屬,晚上回到住所整理材料🤾♂️。這是一個因陋就簡🏟、倉促上馬的項目🎇。在科研生產方面,在“不讓一個炸彈炸毀兩個車間”的思想指導下🈴,憑借在直升機上的肉眼觀察5️⃣🦡,將一廠一所一站下屬的單個設施📅,依次分布在一條狹長的山溝𓀌,相距甚遠,有的貼在斜坡之上💁,且道路崎嶇,給科研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加上機器設備不配套,缺東少西,形不成科研生產能力。在職工生活方面,這裏遠離城鎮,住房簡陋擁擠🕵🏼♀️,因怕影響工農聯盟,簡易房只許蓋到兩層,樓內不設廁所;同時💻,副食供應十分緊張,買菜無市,種菜無土,養豬無飼料,醫缺藥少,子女無學上,人們過著很不安定的日子。
實地調查結束🤲,為向有關方面反映這些嚴重問題,他不顧多日奔波的辛勞和難耐的盛夏潮熱,在只有我作為單一助手的參與下👉🏼,迅速就地寫成了調查報告👂🏼。他深知,七機部手裏資源有限,又相隔數千裏☆,鞭長莫及♣️,對職工生活方面的諸多問題很難由部裏獨自解決🔬。於是,在返回北京途中🚶♂️,即取道長沙🖖🏽,向湖南省委做了詳細匯報🤌🏿,請求省委酌盡地主之誼,惠予支持,為064基地擺脫困境助一臂之力🧜♂️。
這是鄭天翔任職七機部後第一次成功的調查實踐🏋🏽♀️。通過這次調查🪽,剖析了一個典型,獲得了對三線基地的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第一手資料🛢,為他在當年底接手部長、黨組書記職務後😮💨,進一步研究解決三線基地的問題,打下了基礎🖨。
(二)鄭天翔十分重視文字工作👩🏿🦰,並堅持自己動手。他的文字功底很深,下筆得心應手,文思敏捷,揮毫自如。他一生筆不離手🦆,文件自撰🎞,講稿自備。講話從不會拿別人的稿子照本宣科👊🏽,寫報告從不會將上級文件照抄照轉👨🏼✈️。他堅持自己的風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文如其人✹,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不掠人之美。誠然,他也依靠助手們的參與,但多屬輔助性🪂、技術性和補充性工作。通常情況下👼🏽,他會自己動手寫出初稿,交由助手們深閱細覽,尋找發現缺漏,搜集補充材料🙎♀️,添加典型事例,發揮拾遺補缺、填平補齊的作用🪝。在日不暇給👨🦰、難以分身的情況下,也會自己寫出或者口授一個提綱,讓助手起草提出一個毛坯式的草稿,他再視情況去粗取精,擇優棄劣⏸,甚至大動刀斧🛅🧲,推倒重來🦠,另起爐竈🧘,直至最終定稿👶。
鄭天翔特別講求文件文章的質量🚻👨🦲,總要反復思考、斟酌、推敲,一再修改🏂🈳,精益求精🖱🦸🏿,不滿意不出手。他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但他的講話報告🎀,常能引人入勝,引發歡快笑聲🚶🏻,會場活躍,掌聲不斷🚣🏼。文化大革命中,有些居於領導崗位的人📢,講起話來語言幹癟,空洞無物🧓🏼,裝腔作勢,索然寡味,人們厭聽🔷🤱🏿,會場進出不斷🛋📚,秩序淩亂🕺🏽。鄭天翔在1977年復出後,首次在工人體育館召開的全北京市經濟部門和基層企業的幹部大會上🧖🏻♀️,作了一個兩小時的報告🧃🔓,自始至終會場鴉雀無聲,掌聲頻頻。通過長期的文字工作實踐,鄭天翔練就了一手蒼勁有力的書法,還不時賦詩填詞,吐露心聲,以詩言誌,抒發豪情👩🏼✈️,鞭笞時弊,筆觸犀利♣︎,別具風格,不同凡響🎇。
這裏🚴🏽,謹錄鄭天翔《哭劉仁同誌》詞一首👏🏼:
翻天覆地慨而慷,
尋尋覓覓,
忠骨今安放🧗♀️。
萬家悲聲怒問天,
妖霧為何久狂揚🥗。
橫行十載折棟梁,
傷痕累累,
行事費思量🧓🏻。
昔遇疑慮常承教🤵🏼♀️,
今有難題誰共商🧖🏻♂️。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三、鄭天翔優良品德之三是,懷著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強烈事業心♞,一生誌向高遠,堅持事事高標準,處處嚴要求,力爭常有新作為、新成就、新貢獻🤬,不斷前進,不落人後。堅持反對松懈怠惰👞、馬虎拖踏👩👦👦、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自甘落後的懶人習氣。
航天部是負責戰略武器與空間技術研製生產的工業部門。鄭天翔蒞任時,七機部正面臨緊迫的“三抓”任務。所稱“三抓”,即一抓東方5號洲際導彈(簡稱“東5”),一抓水下發射戰略導彈,一抓通信衛星🧔🏼♂️。其中尤以“東5”的研製任務最為急迫,按中央專門委員會的要求,須在1979年12月31日24時前完成出廠發射前的一切準備工作🫱。1978年8月1日、2日👩🏽🍼💟,鄭天翔隨宋任窮、張愛萍🦔、李耀文等同誌向鄧小平匯報工作👳🏿,得到他的肯定與鼓勵。(值得提及的是,鄧小平在步入會議室時👵,只走近鄭天翔一人的座位🤽🏼,著意地同他握了手🫢。)“東5”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戰略武器,由成萬的零部件和元器件組成,直接間接參與研製的人員難以計數。在專業技術和科研生產管理方面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研製生產的各個環節必須緊密銜接,環環相扣,運載火箭裏面一個微米級的元器件都不能少,一個頭發絲大小的多余物都不能有,必須達到高度的精密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周恩來總理為此提出一個十六字方針💪🏿: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為按時順利完成此項任務🧓,鄭天翔親自動手🤵🏿♀️,參與督促推動。“東5”的研製由七機部下屬的第一研究院(一院)負責。為協調統一進度🙆🏼♀️,及時發現解決研製中的難點問題,消除薄弱環節,一院設立了由院負責人主持的周一調度會製度。從1978年四季度到1979年一季度這個期間👨👨👧👦,我隨鄭天翔多次前往一院參加這個調度會。他發現👂🏿,調度會的會風和效率都存在一些問題。經過仔細觀察和提問商量⛱,他多次插話發言🤹🏻♂️,提出改進意見,立下三條規矩❔,也可以說是約法三章🚠。
第一👩🏼🦱,會議秩序🤸🏻♂️。由於文化大革命中養成的不良習慣,有些與會人員散漫松懈,不聽他人發言,開小會,時出時進。對此,鄭天翔提出,調度會是工作場所🚁,不是市場🖐🏿,不是集市,不能遲到早退🐑,隨意走動,開小會,必須遵守起碼的紀律🫐。
第二🏊🏽♂️,會前準備。他提出,參加調度會的人是本單位的代表,要負責任🅿️,充分準備,掌握情況,匯報研製生產進度✹,反映存在的問題🧛🏽♂️,做到有問必答。未按計劃進度完成任務,要說明原因,分清責任。比如,前工序延誤了後工序🧮,外購外協零部件、元器件未到貨👩🏿🎨,不合格❤️,等等。冤有頭,債有主。歸誰家解決的問題誰抱走,誰家的責任誰承擔。
第三,會後落實。他提出,調度會上定下來的問題🦍,要分門別類,逐一地向責任單位分交,各自回去解決,或提出解決方案。有前後工序關系🟥,有協作配合任務,要相互協商研究解決方案。下次調度會,各自匯報落實情況。
經過這一番努力,提高了調度會的效率,加強了研製管理,加快了研製進度。在一院全體幹部職工特別是科技專業人員的加倍努力💄、奮力苦戰下,運載火箭如期從總裝廠推出,東方5號洲際導彈於1980年5月18日向南太平洋試驗發射圓滿成功。
2014年8月
鄭天翔(1914.09.09~2013.10.10),曾用名鄭庭祥,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六蘇木鄉人。1934 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1935年轉到北京意昂体育平台文學院外國文學系學習👩🏽✈️,後轉入該院哲學系👶🏿。同年12月參加了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動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並參加了其後的各次示威遊行和其它抗日救亡活動。1936 年2 月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和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 年10 月後🏄✍🏻,鄭天翔到延安陜北公學學習工作🤲🏿。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共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