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4f/a0101/f1c2b.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丁文魁:畢業50周年憶清華生活(三)-意昂体育
  • 百年清華

    丁文魁:畢業50周年憶清華生活(三)

    2014-04-11 | 丁文魁(1964自動控製) |

    百花山勞動是我們進入清華之後的第一課。在那裏我們“揮銀鎬,踩雲端,為首都鋪下錦繡地毯”,在那裏我們這個團結、進取、奮發、向上的班集體開始形成,在那裏勞動雖然只有半個月,但卻使我們終生難忘。

    1958年,國慶節剛過,我們開始了入學後的第一堂勞動課,地點:京郊百花山,任務:綠化荒山。國慶前我們經過學習,知道這是大學的第一次鍛煉,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10月4日那天,天還沒亮我們就起來了,打點行裝準備起程,老同學和班裏另有任務、這次不去百花山的同學前來相送,問這問那,西大飯廳前熱鬧非凡,我們很受感動,當時我寫下了這首《相送》的詩:

    早晨,東方還沒啟明,

    綠化大軍就要出征,

    清華園操場人歡騰,

    老同學冒寒風相送。

    “新戰友!

    保持清華光榮傳統,

    團結‘互助’愛勞動。”

    “放心吧,大哥大姐!

    過去你們是十三陵的好漢,

    今朝我們是百花山的英雄。”

    百花山,位於京郊房山縣,海拔近2000米,是北京地區第一高峰。有句歌謠說,“百花山,三千三”,就指這座山很高。據說,百花山的春天很美,百花綻放,成千上萬朵野花,裝點著山坡,絢麗多彩。

    汽車出廣安門向西南行駛,天漸漸的亮了,繁華的北京城已經隱去,不久就上了聞名於世的盧溝橋,過去只在書上讀過它,今天終於見到了它,花崗巖的石拱橋和精美的石獅子閃過了車窗。車還是向西南行,路越來越難走了,不久車開上了河谷,沿著幹涸的河床,在卵石上顛簸。一會還看到了一處大工地,巧的是這正是我6年後工作的地方。汽車繼而開上了小路、開上了山坡,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緩緩而上。下午2點鐘,我們到了百花山腳下一個叫柳林水的地方,汽車走的路再也沒有了。就此,背上行裝向大山進發了,我們經過一個大村子叫史家營,山越來越高了,我生在平原,見過的玉泉山、帽兒山遠沒有百花山高,第一次見這麽高的山,感到新奇好玩,但是漸漸的累了。天也黑下來了,大約晚上9點鐘,我們爬了40裏山路,才來到海拔1000多米的一個小村莊,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秋林鋪。這裏的村民們住在盤旋的山間小路兩旁,好像一戶就在另一戶的頭頂上,這也算是樓吧。國慶前就上山的先遣隊員和村幹部把我們帶到老鄉家,鄉親們真熱情,這裏沒有電,就點著油燈出來迎接,為我們引路,在老鄉家安頓好了,已經半夜了。雖說是京郊,但這裏很閉塞、很貧困,老鄉衣裳襤褸,吃的也不好。山上有豐富的山果,紅果、核桃…,紅果熟透了就自己掉下來,樹下紅紅的一片,由於交通不便,也運不出去,就這樣白白的爛在地上,真可惜。在抗日戰爭時,這是遊擊區,這裏的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少犧牲。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投入到勞動中去了。從小村向上遠望,山巒起伏,山更高了,但樹木稀少,多半光禿禿的,南面的最高峰就是百花山主峰,海拔1991米,很雄偉。我們的任務是在主峰下另幾座禿山的山坡上挖樹坑,待來年春天種樹。樹坑分兩種,一種是長方形的,長約兩米,寬半米左右,在山坡上一行一行的,叫“水平條”,另一種是單個的坑,相互岔開,像魚鱗一樣,叫“魚鱗坑”。我們早出晚歸,一幹就是一天,中午在山上吃涼饅頭就鹹菜,有時連水都沒有,可我能吃上一斤多。那時我們年輕氣盛,一天下來累極了,但我們下山時仍唱著歌,誰也不在乎。有一次,上主峰幫助老鄉背蓧麥,早晨一大早就上山,快中午才到山頂,等到把一捆蓧麥背下來,天都要黑了,老鄉的勞動多辛苦啊。盡管同學們一天勞動下來十分勞累,晚上還都主動幫助房東幹些零活。那些日子百花山經常下雨,在山上時,黑雲就在半山腰,有時還雷鳴閃電,落點好像就在身邊,挺嚇人的。雨後下山我們就相互攙扶著,一路像扭秧歌一樣,溫淑琴寫了這麽一首小詩:

    雨不停,鎬不歇,

    相互幫助真親熱,

    隊長命令已傳下,

    放下工具下山坡。

    路又滑,泥又多,

    我扶你來,你扶我,

    別叫滾下高山坡,

    邊扭秧歌邊唱歌。

    半個月下來,樹坑滿山遍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高興極了。當時,同學們用詩來表達我們火熱的勞動和喜悅的心情。

    班長顧乃平在《我這一鎬》的短詩中寫到:

    歌聲在半空蕩漾,鎬頭起落得歡暢;

    我這一鎬,轉變山區舊模樣。

    白雲在山腰繚繞,紅旗在雲霧裏輕飄;

    我這一鎬,改造陳腐舊思潮。

    團支部書記周昌謙則寫了一首叫《綠化兵》的詩:

    山高,高不過英雄的心,

    石硬,比不過戰士們意誌堅韌,

    大雨,降低不了勇士們的幹勁,

    路滑,阻擋不住勞動者的前進。

    我們是清華的堅兵,

    我們是綠化的大軍,

    我們是共青團員,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哪能被艱苦嚇倒,

    豈肯在困難下灰心,

    下決心把自己煉紅,

    有信心做紅專的主人。

    百花山美,人更美。他們樸實、熱情,對我們關心、照顧備至。這裏許多人一輩子沒下過山,沒見過電燈,沒見過汽車,更沒坐過火車,可山上有煤,有的煤層還很淺,挖不到一米就有。來時,其他系的老師和同學帶來了小蒸汽鍋爐和小型發電機,從柳林水到秋林鋪,他們運了3天,電機一到,同學們便和社員一 起冒著寒冷、冒著大雨打基礎、安裝、架線,13日晚上發電了,老鄉高興極了。山間小路、村辦公室裝上了電燈,雖然功率只有幾千瓦,電壓也不穩,燈一閃一閃的,但它總是電燈啊!後來校領導高沂等來看我們,還帶來了電影放映機,在這裏放了一場《白毛女》,山裏的老鄉翻山越嶺,從老遠趕來看新鮮。在勞動中,我們班同學爭先恐後,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受到了表揚,這對後來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也都經受了一次勞動鍛煉。從百花山回來,我們就開始了緊張的學習。

    第二年秋天,那裏的鄉親們還特地送來了紅果、核桃等,對我們綠化他們的家鄉表示感謝,百花山人真好。我們都想再到百花山去看看,這個願望在校時一直沒能實現。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