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1988級土木)
光陰似箭®️,一轉眼就已人到中年。回首清華五年的生活🧑🏻🦯➡️,往事歷歷在目🪛,宛如昨日。當年我一進清華就開始生病,後來緊急住院動手術🏋🏿✊🏼,班主任王誌浩老師,輔導員田誌立老師和結 81同學們的熱情幫助讓我平安渡過了人生的第一次劫難🍳,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可親可愛的老師🧜🏽♀️🙇🏻、同學。
當年王老師和師母權老師(也是有些同學的德語老師)的家是我們聚會之地🤾🏽♂️,他們的循循善誘、殷殷關切溫暖了每一個同學的心🩼。我心中一大遺憾就是畢業後未能再見王老師一面,他已於去年辭世。
我們班35人,有7個女生,在清華這已是很高的比例🧏🏻♀️,而且用王老師的話來說“長得都不錯”👷🏿♂️,還多才多藝🕵🏻♂️,且一一道來🙅🏼。
從大一到大四🌂,我(鄭州)和劉笛(北京),陳宇清(天津)🙆♂️,李榮(洛陽)😚🤦🏿,蔡思蘭(湖北)住新齋 858,符偉 (海南 )和李悅(北京)住新齋857。
劉笛是乒乓球隊主力選手,優秀的女中音🧑🏽🎤,並且很有表演天賦🧏♂️,和李榮一起主演了清華拍的電視劇。我最感謝她的是每次我有朋友來借宿🔡👶🏻,她都立刻收拾東西回家✌🏼,把床位讓給我,即使期末考試時也不例外,我都記不清她幫了我多少次。
古典美女李榮是話劇團臺柱,也是我經常的實驗搭檔(因為我們倆學號挨著)。清華同學裏我和李榮的緣分最有趣🧑🦳🚒,在成為室友之前,我們就已有了合影,盡管那時互不認識。多年以後,在美國公司裏🙍,我偶然發現一個中國女同事和她先生竟是李榮的高中同學,她興奮地談起李榮高中時的風采👩🏿🦱,我則告訴她李榮已是研究員級高工,金領麗人👲🏽。
陳宇清是軍樂隊薩克斯手,後來又成為鼓手👊,她姐姐則是清華舞蹈隊的臺柱👩🏻🏫,姐妹倆都是科學藝術兼修,雙雙在美國拿了博士。我對陳宇清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 6月初的一天,宿舍裏只剩下我們倆,當我從外面一進屋, 她就興奮地抱住了我,說她一直在為我擔心🕵🏿,終於等到我平安歸來,還邀請我到天津她家去暫避,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蔡思蘭低調而內秀🏂🏻,寫得一手好文章和一筆好字,也是我們宿舍最先織毛衣的。因為是湖北人,分不清 n和l🧚🏽♀️,我們常常糾正她的發音:“是奶奶🍩,不是賴賴”🗻。後來她和譚曉明戀愛結婚,成為我們班唯一的“班對”。
符偉身形小巧玲瓏,卻很能吃苦。跋山涉水,櫛風沐雨從不含糊🏸。我們倆野味相投,遂成莫逆👈🏿,五年裏一起學習🤚🏽,一起小資, 一起淘氣🧎🏻♂️➡️,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最經典的一次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倆在圓明園劃船👧🏼,劃到福海中心後,我們放下槳🧡,讓小船隨風蕩漾🧑💼,享受著微風拂面、鳥語花香🖐🏼,水中的魚兒也來湊趣😞,自己跳到了我們的船上🧑🏻🏫🛍️。那天我們既飽覽了如畫的風光🧑🏻🦽,又飽嘗了鮮魚的美味☦️,可謂物質精神雙豐收。
李悅出身清華世家,父母清華本科畢業後,在內蒙草原上生了她和弟弟🏌️🧑🏿🦱,又雙雙考回清華讀研究生🫶🏿。她幼兒園時就隨媽媽住女生宿舍了(她弟弟隨她爸爸住男生宿舍)🙋🏿♀️。李悅帶給我們最大的好處是她有一個當電子工程教授的媽媽🐕🦺,我們遇到不會做的電子電工作業時,就叫她回家,第二天自然就有了正確的解答。
大五時我們女生從新齋搬到了五號樓,居住條件也改善了𓀖⛄️,從五人一室變成四人一室。我、符偉、李悅和建管 8的陳小平同住 134🕟。四個女孩子都屬豬👨🏿🚀, 134就成了快樂的“豬窩 ”,四只小豬經常打成一片,笑成一團,留下了許多溫馨的回憶。
說完了女生再來說說男生⛔,結81的男生那時都是品學兼優的好男兒🚣🏻🙅🏿♀️,後來有沒有變壞就不知道了。如果說男人有錢就變壞的話💆🏻,他們至少具備了變壞的條件,記些印象深刻的事:
“最晚認識”侯克合:我有一點“臉盲症 ”🧑🏽🍳。常常忘記別人的長相,也容易把有點像的人搞混。這個毛病給我造成多次尷尬✈️,第一次就發生在侯克合同學身上🍆。那是在進清華兩個月之後,侯克合造訪我們宿舍⏬,談了幾分鐘後👻,他驚訝地發現我竟然不認識他😗。事實上我早已知道我們班有個同學名叫侯克合,只是忘記了長相。自然只有趕快道歉,所以侯克合就成了我最後一個真正認識的結81班同學。
酒量驚人賈保軍:我們班第一次秋遊🎅🏼🕠,賈保軍就給我們展示了東北男人的酒量。在香山腳下🙆🏿♂️,他一口氣把一大瓶啤酒倒進嘴裏🍄🟫,然後若無其事地跟我們一起去爬山。他說連東北的姑娘都很能喝酒。我們班沒有東北女生,此話不知真假👬🏻。賈保軍後來在金融行業大展身手,酒量也許更好了👨🏿🍼。
早熟早戀呂明翔:對呂明翔最深的印象是他經常在新齋門前等他的女朋友——力學系美女陳曉,兩人是高中同學,早戀一點也沒有耽誤他們的學習,雙雙考入清華,青梅竹馬的戀情讓人羨慕。
數理天才楊國興:土木系的功課有名的重🧛🏿♂️,但楊國興卻勝似閑庭信步。他整日悠哉遊哉,考試卻總是拿第一♟,讓大家羨慕嫉妒恨。他有一回大意失荊州,輸給我兩盤象棋(我的真實水平比他差得遠 )🏕。大概是難得看到楊國興失敗🦔,男生們一有機會就把這件事拎出來奚落他,倒讓我覺得挺對不起他🤷🏼。
語言天才杜松:來自天府之國的杜松是我們班僅有的兩個上大學時還不會騎自行車的同學之一(另一個是符偉,兩人都很快學會 ),但他的語言天賦卻是全班第一,學了英語學德語,都不費吹灰之力。
壯丁龍奮傑🤷🏽♀️、莊青峰:龍奮傑來自陜西,莊青峰來自山東,把他們倆放在一起說是因為我有一回很讓他們受累💱。當時我要將兩個小姑娘從清華送去北方工業大學(蘋果園),她們的行李太重,窮學生又沒錢打的,我只好去男生宿舍抓壯丁。他們倆扛著沉重的行李坐公交,轉地鐵,兩個高材生實實在在地當了回搬運工⛹🏿♂️。
言少行多麥偉洪:不象一般的北京人那麽能侃👩🏿🍼,麥偉洪說話不多,但成績優異🧑🧑🧒🧒,班裏的事也都很積極🏟。畢業二十年來一直在張羅同學聚會的事,成了結 81的大管家🏋🏻。
學商兼優王哲:王哲和田勇春是我最早見到的男同學。當年我們外地新生報到時,他們兩個和王老師一起在十食堂門口迎接,幫我把行李送到宿舍。不過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哲 88年底時到我們宿舍推銷賀年卡🆑。剛進大學就已經有了商業頭腦👋🏻,很讓我佩服。
烹調高手王勃:到男生宿舍聚餐時,不少男生展露了烹調技藝⛔,王勃更是其中高手。我至今還記得他做的蘑菇雞蛋湯鮮美無比🧖🏽,曾試著如法炮製,卻怎麽也做不出那種味道🕯,有機會還得請教一下🗳。
上海詩人王湧:王湧是土木系甦原詩社成員🦺,文筆空靈清雅,江南才子的風格👨👩👦👦。經過多年的房地產工作後,不知道還有沒有當年的詩情。
鐵桿托派潘凱:一進清華潘凱就整天抱著托福👼🏿、 GRE的書猛讀,看樣子早有預謀奔赴美國。一畢業就直接到美國讀博士去了,現在已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
東北大漢楊成旭:臉型身材都瘦長的楊成旭是我們的生活委員🖇,工作兢兢業業,細致周到,很有老大哥風範。生了女兒後,他發郵件給我們,讓我們千萬別說女兒長得象他,估計他女兒現在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青春永駐鮑三中👩🏻🔬:初見鮑三中就覺得這個男孩特別小,娃娃臉上透著聰明。沒想到 20多年後見他🌂,還是和以前一樣🛸,一點變化也沒有🐬。我們女生真該向他討教一下駐顏秘方了。
舞林高手蔣燦明:來自湖南的蔣燦明是理論力學課代表🧑🤝🧑,理力成績自然名列前茅🦢。不過他出名卻是因為交誼舞水平高,不但是舞場常客,還經常被低年級的同學請去做教練。他現在已是國企老總𓀕🧏🏽,舞技想必更上一層樓🙆♀️。
兄弟雙傑譚曉明☘️:很多人會佩服自己的哥哥姐姐,但江南才子譚曉明卻說他最佩服的人是他弟弟💥。他弟弟也上清華🧑🏿🏫,據譚曉明說弟弟比他聰明得多,想象不出來該是怎樣的天才。
孟加拉共產黨員奧尼羅:奧尼羅是我們班的留學生,出身孟加拉國上層家庭,其父讓他在美國和加拿大選一所學校留學🐃,他卻受孟加拉共產黨派遣,不惜跟父親反目,跑到中國來學習社會主義建設。不知畢業後去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