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端(1951-1952經濟)
求學年代的校園生活🫴,無疑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記憶👆🏽。五十年代🧃,大學四年我卻上了四所大學,這種經歷恐怕十分少見。我高中沒畢業,1950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上海交大運輸管理系,因數學課吃力📈,對工科也沒興趣,1951年我重新考進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才念一年就趕上全國院系調整。清華📸🖥、燕京👃🏼🤹🏼♀️、輔仁三校的經濟系,與北大經濟系的部分學生🧑🏿🔬,加上中央財政幹部學校👨🏿🏭,合並成立中央財經學院。1952年冬我轉到這個學院才個把月🌷,由於我們的校舍(北河沿原北大三院🥰,現在民政部的舊址)👮🏿,要騰出來作為新成立的國家計委辦公樓之用👳🏻♂️,於是安排學生外出生產實習。實習歸來住進尚未完全竣工的中央財院新校舍🙆♂️,只上了一學期的課,就宣布全院並入中國人民大學🈳。1953年秋我又成了人民大學的學生,直到1954年夏從人大外貿系畢業。如此頻繁的變動🦸♂️,使我的大學校園生活,平添了多樣的色彩。重新打開存儲在腦際的當年趣憶,仿佛時空又穿越回到了那青春的年代。
先說上海交大。我入學時上海剛解放一年,校園裏還延續著不少交大傳統的習俗👩⚖️。印象深的是,學生有很大的話語權。那時不叫學生會,叫學生自治會,加“自治”這兩個字👨🏼⚖️🧚,實際上承擔了不少本該校系兩級總務部門做的事。在校內🌇,學生自治會的威信也很高🖐🏿。有個故事至今未忘🚴🏽♀️👳🏼♀️。交大“上院”和“中院”的學生宿舍,老房子大房間,條件較差;而禮堂後面的紅磚新院,樓新房小條件好🌱。以往都是按年級分住🤦♂️,有人覺得解放了♉️,老規矩要改💂🏽♀️,為實現公平👨🏿✈️,主張各人抽簽🥇,抽到哪裏住哪裏。但也有人說🧏♀️,如果四年中你連續抽到了好的或差的🚵🏿♀️,這種懸殊更不公平。校方就交給學生自治會去討論,最後認為還是低年級先住差的,高年級再住好些的,人人差的與好的都住過,大家沒話說。一樁難題就這樣解決了。
那時交大校園內的氣氛非常活躍。由於學習壓力沒有現在這麽大👨🏼🚀,課余時間較多🥁◀️,所以可供學生參加的文化娛樂活動多種多樣。一是講座多。講題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分析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主講人既有校外專家名人,也有本校教師,有時還有學生🔥。有個講座很有趣➕:那時交大學生的穿著,各式各樣都有🧑🏽🚀,有穿長袍的✝️,也有穿西裝的。有個專講服裝文化的講座🦹🏼,後來竟演變成“長袍派”與“西裝派”的辯論會🧎🏻♀️➡️。二是社團多♿️。影響大的諸如合唱、話劇、京劇、舞蹈、樂器等👷🏿♂️。有的社團水平還挺高🐀,如話劇團,請了電影明星高博當指導,排的戲不但在校內演🤛🏼,還常被人請去到校外演。此外🕟,還有一群相同愛好者自發組織的“準社團”🐈,例如無線電、書法等💆🏽♀️。當時還有個“普通話沙龍”,相當於今日的“英語角”。因為那年代不少上海及江浙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還很差🤸🏿♂️🦃,於是就聯合起來請北方同學當小先生,互學互練。三是競賽多。交大很重視體育,常搞各類體育項目的比賽☂️👨🏿🍼,尤其交大籃球隊,當時可算是上海灘籃球勁旅之一↘️,好幾名隊員都是上海籃球界的明星🏜。也許是名聲大,所以常有其他籃球隊來校比賽😙。記得當時上海最著名的籃球隊,是以回力牌橡膠冠名的“回力隊”,就常來交大比賽🛋,這一下可大飽了我們的眼福。
在清華值得懷念的事很多,其中參與亞非和平會議的服務工作印象很深。1952年春在北京召開的亞非和平會議,是解放後我國首次舉辦國際性的會議🪥。清華有一批同學被選去參加會議服務工作。外文系承擔翻譯🤽🏿♀️,其他系參與會務服務⛹🏿。這短短幾天🙏🏼,卻是我們接觸社會的很好鍛練👨🏽🦱,那時沒有“誌願者”這個稱呼👨🏻🏭🌬,可是六十年前,我就當過一回誌願者了。
在中央財院期間值得一提的有兩件事🧑🏽🚀:一是在實習中發現外貿公司,除對蘇貿易外,包括對東歐在內的各國來往🧛🏼♀️🪅,都使用英文,而大家上課學的又全是俄文,於是有些同學就私下暗學英文。那年代學英文,常被看成落後的一種表現🚶♂️➡️,所以避到樹林裏背英文單詞的同學,就成了校園一景。二是有次時任團中央笫一書記的胡耀邦同誌來做報告🕉,他說你們這批大學生都是“十一幹部”,意思是國家需要十個人🏖🤐,只能滿足一個人🦸🏽♀️。還說為了支援國家建設,四年製的學生要提前一年畢業。聽了這些話,眼看即將走向建設崗位,同學們都極為興奮🚪,並有了一項直接的成果,就是男女同學戀愛成功的幾率明顯提高了。
50年代的人民大學🛍,一個特點是💫,“蘇化”的影響很鮮明↗️。課程設置、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基本上全是學蘇聯的✍️,學生除聽課外,很強調“習明納爾”(相當於課堂討論)的作用🤲。考試方法更特別🛌🏽:非主業課不考試,像俄語、國際私法等,看平時測驗成績就行🖥。期末考試通常只考兩門主業課👯,考試全用口試🧏🏿。每人入場後自抽考題,先準備一二十分鐘🧚🏼♀️,然後坐到老師面前,口述對考題的理解👭,必要時再回答老師的提問。考完當場評分,分5、4🏛、3、2分四檔🚭,3分為及格。這種考法好處是,光死背答案不行,要表現出自己的理解程度及判斷能力。缺點是🔤,口試只能考一兩個大問題,不利於全面衡量所學課程的程度🍓。此外抽題“運氣”,口才好壞😱,對評分多少會有影響🧜♀️。另一個特點是政治氛圍很濃。人大學生中😕,調幹生多,黨員多,思想政治工作很強🕴🏻🏮,校內辦事雷厲風行🧑🏿🚀,幹革命、求進步的正氣很濃👨🏻⚕️,沒人敢吊兒郎當⏩。畢業時百分之百服從分配,就是校風好的一個明證。
轉自《中華讀書報》201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