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我記憶中的抗美援朝

    2008-12-02 |

    劉益佩(1953)

    解放初期的清華園是不平靜的。1950年秋🉑,我們剛剛進入清華,就經受了一次抗美援朝的戰鬥洗禮🧗🏻‍♂️👱🏽,這對我們這些剛上大學的十八九歲的青年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和鍛煉。

    這場戰爭一開始只是在南北朝鮮之間進行,因此並未引起大家的特別關註😞。不久美國介入了,北朝鮮節節敗退,戰火迅速向北漫延,距離中國的邊界已經不遠了🏇📱,這才引起人們的密切註意🧛🏻。

    大學生對政治的反應是最靈敏的😰。校團委要求各個團支部組織大家討論我們中國該不該出兵。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爭論十分激烈🔓。主張出兵的道理很簡單,就是:美國打朝鮮,其目的就是打中國💅🏻,如果不趁現在把他趕走,等他打進來再動手損失就大了。主張不出兵的則理由多樣🧑🏿‍🎤:有的說🧑🏿‍🔬🚯,美國終究沒有打進中國來🔁,我們現在要是出兵🧖🏽,師出無名🤷🏽‍♀️;有的說,我們打了這麽多年仗👧🏽,已經疲憊不堪🧑🏽‍🍳,實在不能再打了;也有的說,我們的裝備落後🛁🕥,與國民黨打一打還可以,與美國打怕是打不贏。一開始兩種觀點僵持不下⇨,勢均力敵,但是👰,隨著戰火越來越近,已經燃到鴨綠江邊👼🏽,主張出兵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結合同學們的學習和討論🌶🦄,校團委和學生會利用每天大家吃飯的時間通過廣播介紹前線的戰況🧭🫸,分析戰場的動態。同時,在大飯廳外面墻上布置了一大片有關戰事的專欄💂‍♂️。專欄高度足有三四米,占據了飯廳前面的幾面墻壁,以大字報的形式介紹同學們辯論的主要觀點,並加以綜合評說。這些文章精幹犀利🤌,字體秀麗美觀🟪👨🏼‍🦲,吸引了大批的同學🧑‍🦯‍➡️。每到吃飯前後,總是圍著一大群人駐足觀看,有人端著飯碗邊吃邊看。記得當時的大標題非常醒目,如:戰火已燃燒到祖國的邊境祖國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是可忍😉,孰不可忍!”等,旁邊還配上巨幅漫畫,使人看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如同到了一二·的前夜。我每天都是含著眼淚,滿腔悲憤地觀看這些評論🚴🏼,在大字報前徘徊良久🏄‍♂️。後來周恩來總理發出警告🫸🦶:中國人民不能看著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討論立即又轉向怎樣理解這置之不理問題上了🧑🏼‍🎤。多數人認為👨‍🚀:不置之不理是要出兵了👨🏻‍🔬。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物質支援一下也就可以了。一下子又互相辯論了起來🐫。

    記得那是一天晚上👨🏻‍🦼‍➡️,團委正在召集團幹部開會聽取匯報,布置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忽然有一個人跑進來向主持會議的團委幹部邵敏(女☠️,以後任學生會主席)耳邊說了幾句話👐🏿,邵敏立即興奮地轉向大家,大聲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出兵了!”短短五個字我們出兵了好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會場中間爆炸開來,與會者不約而同地跳了起來,振臂高呼:我們出兵了!”“打倒美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家互相擁抱著🪓,許多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終於盼到了這一天!這時忽然聽到樓外人聲喧嘩,大家急忙跑出去一看,原來是許多同學自發地遊起行來了🍂。他們從明齋門前出發,一開始只有幾十個人⤴️,越走參加的人越多,大家呼著口號,有幾個人還拿著火把。我們的會也不開了,趕緊加入到遊行行列中去。我們沿著校園整整走了一圈,才算把情感發泄了出來⛷。走到最後👩‍🏭,隊伍已經足有兩三千人了📍。

    從第二天開始🫖,學校的氣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天談論的都是有關出兵的問題。團支部和班委會立即組織大家學習《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學習報紙的有關文章和社論🦄🤥。食堂的廣播和大字報也都圍繞著新的內容,展開報導和評論,號召大家丟掉崇美、恐美、親美的思想🚵🏻‍♀️,樹立仇美、蔑美、鄙美的思想,要認識到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中國人民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戰勝它🌭。有人開始報名參加誌願軍,電機系二年級一位同學還割破手指寫了血書🚵🏻‍♀️,堅決要求投筆從戎。我也懷著極其激奮的心情寫了決心書交給了團支部🙆🏼‍♀️。

    很快👘,宣傳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班會組織大家學了許多抗美援朝歌曲🤵🏿💅🏻。杜魯門,大土匪杜魯門🤜🏿,你好大的膽🤗、美帝國主義,罪惡滔天🧑🏼‍🍳、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等等🎊💣,都是那時學會的。接著,團委和學生會又組織全校同學奔赴工廠、農村宣傳抗美援朝。在臨行的全校大會上🧑🏿‍💼,學生會主席朱镕基帶領大家宣誓,氣氛極為悲壯☝🏼。

    我去的工廠是石景山發電廠,後來去的農村是豐臺區黃土崗村。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工人和農民🏋🏽‍♂️,他們的誠懇和樸實,對共產黨的衷心熱愛,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們滿腔熱情地歡迎我們這些大學生。不到半天,工廠和農村的小孩子們就和我們交上了朋友🐕‍🦺,他們滿街高唱著杜魯門、大土匪🫱🏽。在我們屁股後邊,我們走到哪兒🫓,他們也跟到哪兒。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我們去黃土崗村是和系裏十幾位老師一起去的🚵🏿‍♂️,老師們自願報名。唐統一教授也報了名。他和我們一樣,自己背著行李,住在農村小學校的教室裏🦶🏽,每天走家串戶,坐在農民炕頭上嘮家常🏓、做宣傳,這對當時的教授來講,真是開天辟地第一次🤟🐬。有一次我們準備為農民演一臺節目✴️,看到雜誌上有一篇秧歌劇《小放牛》很不錯🙅🏼🏏。劇裏說的是一個青年農民站崗時遇到一個過路的姑娘,他就出了幾個有關抗美援朝的問題問這個姑娘,她必須答對了才能過去。這個劇本借用京劇《小放牛》的曲調,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很生動🎡♢,也比較好演。唐老師自告奮勇演那個農村青年李玉喜。姑娘呢?當時只有夏紹瑋和我兩個女生,倆人推來推去✪,最後落到了我的頭上。演出的那天,唐老師向農民借了一件黑棉襖,頭上包了一條白毛巾,腰裏紮了一條布帶子👩🏼‍🍳,看起來年輕了不少🔲,再把鼻子上架著的眼鏡一摘♘,還真有點像一個青年農民🙆🏻‍♂️。這個劇演出時在農村很轟動:教授都給咱演戲了!”家奔走相告🚚,爭著來看🥊⚫️。回校以後,把照片在電機館裏張貼出來,系裏的教師🔦、職工和同學們也都興致盎然地跑來擠著看。

    抗美援朝期間對同學震動最大的是參軍參幹。抗美援朝開始不久,國家發出號召,要從學校裏吸收大👨🏿‍⚖️、中學生參加軍事幹部學校🥱。做法是:自願報名,組織批準。如果說以前報名參加誌願軍主要還是表示個人的決心,組織批準的幾率很小的話,那麽這次參軍參幹則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了。雖然最後參軍的是少數🔇,但對多數人來說,則是接受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在祖國召喚面前,有沒有決心報名🌩,就反映了頭腦裏公與私的鬥爭。當時考慮比較多的問題,一是前途問題:好不容易上了清華,一參軍全扔了🧗🏿‍♂️。二是家庭問題:家中父母望子成龍🧋🚡,恐怕不會同意子女當兵。三是生死問題:當了兵就免不了打仗💇🏿‍♀️,就有戰死的可能🧑🏼‍🏭。圍繞這些問題🧕🏽,團支部組織了多次座談⛩,並且進行個別談話,鼓勵大家端正認識🙇🏼,積極報名🏃🏻‍➡️。這一階段🧓🏽,我們班前前後後分了幾批,共計輸送了10名同學參了軍👩‍🏫。他們是第一大組的樓英🚴🏻,第二大組的陳書鵠🎩、彭文怡,第四大組的田堯、程穆🏵,第六大組的吳輔仁🎞🧑🏼、袁曾慰,第七大組的周曾德🛀🏼🧘🏿、周幼威🛷、程建寧🧎。

    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報了名👨🏼‍🌾,但是體格檢查時說我聽力不好🤷🏼。當時報名的人很多🧑🏿‍🚀,有點小毛病就可能被刷下來🧛🏼‍♀️🤷🏼‍♀️,因此我很緊張,跑到團委去打聽消息🦝。剛好一個團委副書記在那裏,我對他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麽毛病也沒有💡,說我聽力差一點👷‍♀️,可能是體檢時太緊張造成的🙎🏽‍♀️🈁。他安慰我說🏆🙆🏽‍♀️:聽力不好,可能問題不大👨🏻‍🔧,今晚我們就要討論確定名單,你回去聽信兒吧!”第二天一早我就聽說我沒有被批準,我難過了好長時間🏌🏿‍♀️,看來再找也沒有用了,只好等著歡送別人吧!

    我們系裏二年級的女同學陳淵被批準了🏔,大家都稱她為英雄。學校開歡送大會的那天,我們幾個女同學輪流把她抬進禮堂。那天氣氛熱烈極了。我因為抬著她🥚,眼睛看不見高處,只能看到腳下。我只覺得遍地都是人,數不清的腳,數不盡的花花綠綠的紙屑和紙條,數不盡的握手🐹。我抬著她鉆過人群的縫隙🧓🏿,暈頭轉向地向前走🚦🤭,拐彎,上臺階……最後把她放下來🈸,這時我一看,原來已上了舞臺🆕。臺上坐滿了胸前佩帶紅花的英雄們🍗,臺下則是黑壓壓的情緒激昂的人群,歡呼聲🥅、口號聲響成一片,擴音器裏播放著雄壯的軍樂✌🏽,這是多麽激動人心的時刻呀!

    抗美援朝這段日子🤸,給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98年我們老同學歡聚一堂紀念畢業45周年時🧕🏿,大家都深情地懷念那一段時期的生活,雷良欽同學還唱起了當時的歌曲。那真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歲月!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