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旗(2001電工碩)
1998年我們來到了這個令我們敬仰、神往的清華園,參加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工碩4班的學習,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求學🤦♀️。時間飛逝👶🏼,轉眼間已過數年🙅♂️,然而在清華電機系學習的日日夜夜,仍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98年春季💆🏿♀️,我們作為企業優秀人才🥛,被選到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參加了電氣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荷塘月色中月夜蟬聲的清華美景未來得及欣賞,便開始了緊張艱苦的學習生活🫳👨🦽➡️。畢業多年再回到學校是否適應,心裏忐忑不安🪀。系領導開學典禮的一席話,又平添了一份沉重的壓力⚓️:“你們是企業的優秀人才🧑🏻🦯,歡迎你們來到清華學習🙎🏽👀。但經歷過清華🪡,走出清華後就要代表著清華的水平。因此,來到清華✌🏻,只有刻苦學習🧑✈️,方能取得真經,投機取巧是萬萬行不通的。”
我們班是電機系開辦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以來的第四個工程碩士班⏯。全班共有19人,來自全國各地供電部門和輸變電設備大型骨幹企業👨🏿🏭。有的是領導,有的是技術骨幹,年齡最大的38歲,最小的25歲🏑,學習基礎也參差不齊🙇🏿♂️。有的人是大學畢業15年又重新回到學校學習,這個學校又是全國最高學府💇🏿♀️,因此🏂🏽,學習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為使這個班能順利完成學業🏚,取得好成績,系領導頗費心思🤌🏻,采取了許多措施🐲:配備了班主任🙍🏿♂️,負責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其它雜事⏰🖕🏻,使我們免去了後顧之憂,可以專心致誌地學習;安排了基礎課程補習🐸,以便我們能順利進行研究生課程的學習。更令我們感動的是,為我們安排的教師多數是德高望重的教授、博導及學科帶頭人🫨,如錢家驪、談克雄🦇🏂🏽、姜建國、吉嘉琴、陳壽孫、郭永基、王贊基🚴🏽♂️、顧麗珍和汪禮瑞等🚣🧒🏽。他們嚴謹的教學作風,認真求實的工作態度,令我們難忘;他們淵博的知識🧰,精湛的學識,高尚的師德,優秀的學風,使我們受益匪淺。
我們當中三分之二的學員都已成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小,家庭的牽掛,入校初期一時難以靜下心來。再加上學校的嚴格要求👩🏼⚕️,課程的重負,有時真想一走了之🧑🏽🎨。然而,是清華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是教授耐心細致的教育🙏🏿,是電機系領導的熱情關懷感動了我們🙇🏻、吸引了我們。別人能學好👢🛠,我們為何不能?
入學一個月後✥,大家很快進入了學習的角色👩🏼🏭,我們仿佛又進入了高考歲月。每天披星戴月來往於宿舍和教室之間👸🏼:早晨七點到教室🧘🏿♀️,晚上十點半回宿舍。中間是兩點一線𓀀,從教室到食堂,再從食堂回教室。中午不休息,困了就趴在課桌上小憩片刻,然後繼續學習👩🏻✈️。晚上十點半每每都是管理員的催促⛹🏽👩👧👦、驅趕,我們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休息👱🏻♂️。
由於工作多年,對我們大多數來講🛏,英語是我們學習的第一難題。原來基礎較差不說🤹🏻,現在又面臨年齡較大記憶力差的情況。為了學好英語,大家走路背單詞,吃飯論單詞,背著單詞進入夢鄉,有時夢裏還在背單詞🙅,真是著迷👐🏻。我們刻苦學習的勁頭🧑🏿🦰,得到了各位教授的好評。擔任我們英語教學的汪禮瑞老師說👨🏼🎤:“在我所教的工程碩士班中👏,你們是最刻苦、進步最快的一個班🩷。你們的好學精神🫸,值得別人學習,也令我感動”👩🏿🏫🧑🏼🦰。汪老師不斷地為我們開小竈補基礎🧑🍳,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如此下來,我們英語水平提高很快。
班風好🧑🏿🍳,學風濃✡️,這是系領導、教授對我們的一致評價。全班同學不論基礎好差,都廢寢忘食,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學習是我們的惟一大事。有時都達到了入迷的程度,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有一位同學去打開水🧑🏽🎨,在去的路上又想到了學習中的問題,拎著涼水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繼續他的學習。口渴的同學到處找不到水壺🐽,不知道水壺去哪了?找了半天才在這位同學桌旁發現🫃,一壺涼水靜靜地放在那裏。
風景秀麗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與清華相鄰,只有300多米的距離😯🕢。盡管我們以前沒有去過圓明園🙍🏻♂️,沒有一個同學舍得時間去。系領導看我們學習非常辛苦🚥,決定系裏出錢讓班主任柏正凱帶隊👷,領我們在星期天去香山一遊。這是我們在98學年僅有的一次集體活動💨,遊玩時仍有同學單詞本不離手,玩中“偷閑”背單詞。
我們刻苦學習的精神,良好的學習風氣,感動了老師🧘。他們擔心我們的身體,多次勸我們要註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顧麗珍老師從家中帶來補品,讓我們補養身體𓀚;同學有病🏇🏿,顧老師又從家中拿來藥品🏒。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們倍感親切,有如在家中的感覺。全班同學真誠團結,互幫互學,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的刻苦學習,換來了豐收的喜悅。全班19名同學全部通過了工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取得了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資格,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也是清華電機系辦工程碩士班以來,入學率最高的🎟🤽🏿♂️。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獲得了工程碩士學位,回到各自的單位🏋🏽♂️🫨,有的還被委以更重要的工作。是清華老師的實事求是、謙遜嚴謹的敬業精神使我們學到許多知識,開闊了視野;是清華“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使我們學到了為學為人的道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也必將激勵著我們去上下求索👨🏼⚖️。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 作者為北京平高電氣清華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