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簡介
王太紅,本科、碩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15年8月,王太紅作為江西省委組織部首批定向選調生赴撫州市基層工作。曾任宜黃縣新豐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新豐鄉黨委書記,現任撫州市金溪縣委常委、副縣長🌻。
為更多人創造幸福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大一伊始,系裏新生培訓上播放的“兩彈一星”功勛人物的感人故事,喚起了王太紅“服務家國”的夢想👄。畢業後,當得知江西省委組織部首次定向清華🤞🏻、北大招錄選調生後📝,報國之誌與桑梓情懷融匯在一起🐲,王太紅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故土,成為了江西省的第一批定向選調生💁🏻。
在外人看來,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選擇去基層工作似乎並非是一個“劃算”的決定🤹🏼♂️。身邊人常常和王太紅說,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從事計算機行業既能發揮專業特長,又能拿到高薪過上優渥的生活,何樂而不為🧑🏻🦰?但在王太紅看來🚅,這樣的選擇只能實現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而前往公共部門能有機會為更多的人創造幸福。
在校期間🧞,王太紅曾經擔任學生贛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在校內同許多江西籍同學一道致力於傳播江西地域文化,也通過暑期支教等實踐活動為江西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分享成長經驗與大學見聞。在面臨選調地域的重要抉擇時,有人建議他去沿海發達地區🧓😼,也有人問他為何不選擇青海🐝💆🏼♀️、寧夏等人才更稀缺的西部地區?王太紅認為,沿海地區相對不缺人才,而江西還有很大的建設空間;去青海💃🏻、寧夏固然可以發光發熱,但是回到家鄉更能夠發揮自身熟悉鄉土人情的優勢🤱🏻。
盡管在分配工作時👨🏽🦰,江西實行異地安排的原則👰🏻♀️,王太紅並沒有回到家鄉上饒🍬,而是到了撫州工作🦣,但是依然能夠感受到濃厚的故土風情🚞。特別是在街道上聽到濃濃的鄉音,在街邊嘗到家鄉的小吃的時候💟👱🏿♀️。這種親切而又熱切的情愫,總是能夠激勵他更加熱情地投入到基層工作當中🦖。
換位思考🧔🏽♂️,將好事做好
剛回到江西工作不久,王太紅便被安排到撫州市宜黃縣梨溪鎮掛職鍛煉。
在這裏⚡️🦕,王太紅遇到了他開展工作要邁過的第一道難關—— “危橋事件”。有一天🏦,村幹部報告說🔽👨🏽🚒,洪家危橋出現裂縫😶🌫️,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塌陷🙅,危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當時王太紅正分管交通工作,立刻便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他第一時間請專家及市縣交通部門負責同誌來查看危橋的情況,並商討解決辦法🦿。為了確保老百姓的安全,他們決定對危橋實施加固和限行📫。但一些當地老百姓對這一決策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老百姓正在修建房屋,認為修繕這座橋阻斷了卡車運送沙石的唯一通路🕎🏘。有的老百姓甚至抱有僥幸心理👧🏼,認為“這橋之前都沒出什麽事,現在也不會出事的”。很快🫄🏻,限行樁被偷偷撞倒💫,撞倒了再修,修了又被撞倒,反反復復。

洪家危橋
一波三折的橋梁維修工作讓王太紅感到深深的無奈👌🏽,但是為了切實解決安全問題🙍🏽♀️,王太紅耐住性子👨🏿🎓🥔,扛住工作上的壓力,與村裏的幹部進行溝通協調,一家家一戶戶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跟他們陳述利弊。通過與正在修建房屋的村民溝通,王太紅在限行上做出一點調整,允許三輪車等小型車輛通過,讓村民可以通過少量多次的方式運送沙石。另一方面,王太紅也勸說了部分村民盡量暫緩修建房屋。經過多方協調努力,限行樁終於撐到了建成新橋的那一刻。危橋被拆,新橋屹立,王太紅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時隔數年,再次回憶起危橋事件,王太紅說:“在基層想把一件好事做好遠比想象中困難🦀。有時群眾會不理解👨🏻🚀,會以自身利益為先,這時就需要幹部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話去宣傳,確保信息的公開透明,努力贏得大家的信任與支持。”
用實幹刷出踏實感
參與脫貧攻堅的時光⟹,是王太紅基層經歷的重要組成部分𓀖。王太紅對口包片負責的裏陰村是省定貧困村👨🏽🏫,脫貧任務很重。談到扶貧工作的挑戰,王太紅說,當時基層的扶貧流程製度尚不完善🔃,而每個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又千差萬別,並且存在返貧問題。因此在扶貧工作中既要保障普通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又要兼顧公平性🥌;既要為貧困戶“輸血”解決燃眉之急,又要思考“造血”的長效機製🕵🏽♀️。王太紅認為在扶貧工作中,致貧原因千差萬別📭,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家裏孩子比較多,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先天或後天事故導致的生活殘疾不能自理,但也有一些人是因為不務正業,好吃懶做。面對不同的貧困戶應該實行不同的幫扶政策👗,“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而不是“救”💑。

新豐鄉貧困村面臨違拆
有了工作機會和市場需求,才能讓貧困群眾明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為了改變裏陰村的貧困現狀,王太紅和市政府辦的駐村小分隊一道,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對於一些因為殘疾而致貧的群眾𓀛🪮,王太紅和同事們經常上門幫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一些由於自己不思進取而致貧的貧困戶⚁,王太紅也積極上門對其進行政府扶貧政策講解,讓他們明白貧窮不是宿命的道理。

王太紅在梨溪鎮
在住房保障問題中,有的住戶不滿意政府的新房搬遷標準,有的住戶希望疊加享受政府的安居工程政策🧑🏼⚖️。為了有針對性地破除政策梗阻,王太紅操著一口略不熟練的宜黃話,挨家挨戶了解民情,詢問住戶不滿意新房搬遷標準的原因。對於希望疊加享受政府的安居工程政策的住戶,王太紅積極勸說使其明白這是不符合搬遷政策規定的🖥。經過不懈的努力👸🏿,原本十分棘手的裏陰村住房保障工作打了個大勝仗——共計拆遷危房2000多平方米,爭取到了4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80余萬元🥠。
回望這些故事👩🏻⚖️,王太紅說,在基層克服的每一道難關都是彌足珍貴的經驗,因為它們給了我用實幹刷出來的“踏實感”。
守護腳下的綠水青山
從今年8月起,王太紅開始擔任撫州市金溪縣委常委、副縣長,分管工業發展、環境保護等工作🏍。從鄉到縣、從基層幹部到分管領導📻⚫️,隨之而來的是新困難和新挑戰🔨。
金溪縣的環保工作壓力非常大,今年上半年金溪縣陸坊工業區因汙染嚴重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組督導組作為典型案例點名通報。面對金溪的環保難題,王太紅壓力大到整晚睡不著覺,幹脆住在辦公室。很多化工👃🏼、環保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懂,他就拿出當年在學校當碼農、搞科研的勁兒🎟,通宵查閱文獻資料,分析技術難題。有的企業說“搞環保成本太高🪖,我們都沒辦法賺錢了”💇🏽♀️,要麽消極應付👩🏼🎤,要麽搞白天晚上“兩面派”✯🙆🏻♀️。王太紅就挨個企業走訪做工作🫥🦸🏼,一方面認真宣傳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設身處地,站在企業的角度🏇🏽,盡最大努力幫忙解決部分成本和技術問題⏺,讓企業真正感受到環保不是負擔🧑🏻🔧,而是企業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更是讓自己和他人都生活在更美麗的江西的利在千秋的事。

企業調研現場
還有一些問題來源於落實政策的“一刀切”,為此,王太紅專門組織相關部門多次討論如何因區域施策、因企業性質施策、因企業發展階段施策……就這樣一點點克服困難,一點點推進工作🤯🚣🏻♂️。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在新政策的引導和新技術的支持下,我們改進了工業流程和設計工藝,現在不僅環保指標達到了𓀗,產值還不降反增💇🏻♂️,自己睡得都安穩了🫅,再也不怕天天被政府盯著整改🤟、被老百姓戳著脊梁骨說破壞青山綠水了”🤽🏼♂️。王太紅也終於放下了久懸的心,說道:“新的崗位帶來了很多挑戰🎲,但也帶來了更多成長。只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一切都是值得的🚽!”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如今🎒,公共部門越來越成為一個熱門的就業選擇🚵🏼,但一些同學參加選調時對公共部門還並不了解,存在人雲亦雲、隨大流的問題。當談及對師弟師妹們的職業發展建議,王太紅強調了“選你所愛,愛你所選”的重要性。選擇一個行業,一定要建立在對它的“機遇”和“不完美”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公共部門🧑🏿🚒,不是因為它能夠實現快速提拔⌨️,也不是因為它是逃避“就業難”的次優選擇。
王太紅說:“如果同學們抱著這種期盼去選擇選調生的話,可能會有較大的概率失望☝🏽,甚至耽誤寶貴的青春時光,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際遇🤹🏽♂️🙎🏼。”基層工作面臨許多困難,也時常會遇到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只有把自己的就業選擇當做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接受它的不完美,接受它的客觀,然後幹下去1️⃣,就會慢慢找到了樂趣🈵。
對於有誌於前往公共部門就業的同學,王太紅建議在校期間多利用學校的平臺,如團學組織👵、基層研究會等🤦🏽♂️,去提前了解體驗🤦🏻♂️,做好心理準備,提升綜合能力。他坦言,大一的時候他對職業規劃也是非常懵懂,溝通能力也不是很強,在校內從事社工的經歷令他收獲頗豐。例如🤹🏿♀️,在擔任班幹部的時候組織大家去春遊,如何安排行程是對組織協調能力的現實考驗🫴🏼。在校研團委組織部參與團代會籌備時,分管的師兄提出要對標中央團代會的標準來準備會務,嚴謹的流程與對細節的把控也極大地鍛煉了他的辦文辦會經驗。
接受采訪時,回憶起在清華園的時光,王太紅感慨萬千。離開母校已經六年多了,但這份學緣帶給他的成長仍在繼續。他將繼續在家鄉的熱土上懷揣初心和理想,在基層的廣闊田地間燃燒著火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