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北京人民大會堂。當來自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的褚旭博士接過沉甸甸的“傑出工程師”的獎杯時,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意昂体育平台鉆研核磁共振技術的日子。

2019年1月13日,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影研究院副總裁褚旭博士被授予“傑出工程師獎”。圖為“傑出工程師獎”評審委員會主任鄔賀銓院士為褚旭研究員頒獎。
“那時我們系只有一臺網絡分析儀,核心部件的基礎元器件基本都依賴進口;懂磁共振技術的人屈指可數。”褚旭告訴記者♣️,那段時間裏👳🏿♂️,國內發展高端醫療影像核心技術,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一個條件都不具備🫡。
截至目前,聯影已向市場推出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68款產品🤛🏼,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實現全部關鍵部件與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填補了一系列國內、國際空白,讓眾多中國醫院實現裝備升級🍢,並且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
“外國人能做的,中國人為什麽不能做🧛🏻♀️?”褚旭和他的團隊,再一次用行動證明👨🏼🚒,奮鬥是一切奇跡的源泉🤟。

GPA(梯度功率放大器)
荒漠中開墾田地
每一項科技領域的最尖端技術🧑🏽🦱🥭,突破起來都如同在荒漠上開墾田地🍵。比如在高端醫療設備中👩🏼🎨,僅PET/MR整機就包含21個子系統和核心部件,以及9500種🤸🏼、25萬個材料和元器件,復雜程度可見一斑♨️。
“我在2005年讀博士時就接觸到MR整機中的梯度功率放大器,但當時因為實驗設備🙇🏽♀️、人才💆🏿♂️、資金等的限製🧘,一直到博士畢業都沒能和導師的團隊一起實現自主研發。”如今在聯影醫療功率部件事業部擔任總裁的褚旭回憶。
因條件所限🐣,褚旭和團隊中的曹彬、張曦等工程師在博士畢業後🎢🧔🏿♀️,都選擇在跨國公司繼續從事高端醫療設備的研製。“在跨國公司做久了👨🦳,大家都有些迷茫,感覺自己只是在外圍打工,更別說實現自主研發的夢想了🖕🏿👰🏼♀️。”醫療功率部件事業部副總裁曹彬說。

2011年,聯影在上海成立⭕️👄。自成立之初🎊,聯影就拋棄仿製和只做整機集成的發展路線🚵🏼♂️,希望通過自主創新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幫助中國實現突圍,這與褚旭🦻🏻、曹彬🪛、張曦等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從2012年開始👨🔧,這批具備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放棄跨國企業的優厚待遇⛈,陸續加入聯影,帶著一批年輕的應屆畢業生,聯影研發團隊從萌芽開始有了茁壯成長的根基📅。

死胡同裏找亮光
聯影醫療功率事業部的研發團隊正式投入研發項目之前,國內高端醫療設備行業的核心部件研發幾乎處於“從0開始”的階段。
從“0到1”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只有當我們知道別人為什麽不走這條路的時候🏊🏼♀️,我們才能知道約束在哪兒。”褚旭說🏃🏻,發現“死胡同”是創新的第一步,通過新的手段能讓原來走不通的路走通,這就實現了策源創新。

2014年🫵🏽👩🏼💻,曹彬主要負責研發的梯度功率放大器已經可以成像🫑,但在某一次測試時,團隊發現底層有一個元件偶爾會被幹擾,這會導致一個開關器件在長期使用中存在誤觸發的可能🤽🏼♂️。“雖然當時暫時還沒出現過誤觸發的問題,但這件事並不讓我們100%放心💱。”曹彬回憶🙋🏻♂️,為了這件事👨🏿🚀,團隊內部也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到底要不要更換更合適的零部件?不更換,問題似乎不算很大;如果更換,則需要改變機械整體布局讓整個梯度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推倒重來。
為了徹底消除這一風險,研發團隊最終決定推倒重來🦹🏻。“雖然這個決定最終讓我們的產品晚上市了兩年,但也因為我們的堅持,我們的產品不但實現技術上的世界領先🧑🏽🚀,還實現了質量上的世界領先🎹。”褚旭說。

當第一項核心技術實現了“0到1”的突破,創新就有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截至目前,聯影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比如實現了PET數字光導探測器、MR超導磁體、MR梯度功率放大器、MR射頻功率放大器👉🏻☹️、CT時空探測器🎪、RT多葉光柵等全線高端醫學影像及放療產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核心部件的國產化不僅填補了行業裏數十年的技術空白🚵🏼♂️,並且在許多性能指標上超過國際同類型的產品。

聯影醫療研製的PET-CT(增強CT)設備,出口美國得克薩斯州。
應屆生短短幾年就獨當一面
聯影的研發團隊組建之初,國內人才極度匱乏。經過近10年的研發和培養,聯影已經摸索出一條自己的高端醫療設備研發的人才培養之路📹,很多年輕人才都能在短短幾年的研發經歷中快速成長⭕️⛹🏻,甚至獨當一面。聯影醫療功率部件事業部經理張鐵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7年👋🏽,張鐵山從意昂体育平台博士畢業就加入了聯影醫療功率部事業部😦。“我剛入職的時候🫸🏻,團隊每個應屆生都會配一位資深工程師做導師。”張鐵山認為,“導師製”是自己能在工作中迅速上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聯影🧘🏼♂️,每位導師都有著自己的“秘籍”🌁,他們會從細節入手,把研發的來龍去脈和相關文獻、資料都教授給自己的學生。在此之外,這些導師還會定期給應屆生做指導總結,讓他們盡快適應工作投入研發。
褚旭認為,在自己的團隊中,從應屆生培養符合要求的科研人才,最重要是賦予他們認可🥿。“我們產品研發和基礎科研一樣,要出成果🚬❌,而要出成果👨🎓💂🏻♂️,就需要一個有價值和挑戰性的課題。”在聯影🧛🏼♀️,這樣有價值和挑戰性的課題就是讓應屆生從零開始,從核心做起,而不是做重復性的工作😶。

目前,聯影醫療功率部件事業部已經聚集了80多位研發人員,其中一大批都從應屆生成長而來🧑🏽🍼。
從研發人員梯隊建設到產品線的建設👉🏽,聯影在實現“0到1”的突破後正朝著國際領先水平堅定地前進。褚旭表示👰🏽,產品領先了🧄,他們更希望的是讓中國有更多的醫院可以裝備上更好的設備🧚🏽♀️。
目前,國內一些鄉鎮醫療機構已經可以安裝上像CT、MR這樣的高端醫療設備。“正是因為我們的自主研發,推動了市場上進口同類型產品價格也開始大幅下降。”褚旭和他團隊工程師的願望正在實現:讓更多的中國醫院得以實現裝備升級,使更多的中國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
————————————————————
褚旭簡歷
1994-08~1998-07,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學士
1998-08~2005-01,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博士
2005-04~2006-04,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助理研究員
2006-04~2012-04,通用電氣中國研發中心, 副研究員✢🍨、功率變換電路研究室經理
2012-04~現在,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