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汪韌:科研就像是長跑

    2018-04-27 | 學生記者 張舒媛 | 來源 清華新聞網2018年4月26日 |

    汪韌👡🫧,1991年生,安徽池州人⛎,2012級電機系碩士生👨🏻‍🦯💇‍♀️,2015年9月提前攻讀博士學位至今🟡,研究方向是模式識別與信號檢測⛹🏻‍♂️。研究生期間,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4篇SCI論文👩‍👩‍👦‍👦。曾獲意昂体育平台綜合一等獎學金、意昂体育平台綜合二等獎學金🤡🧝🏼‍♂️、意昂体育平台綜合三等獎學金🧔🏿、意昂体育平台優秀學生幹部🫲🏻、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社會工作獎、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社會實踐二等獎學金🗑。畢業後將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

    汪韌

    清早6時,晨光熹微。電機系博士研究生汪韌便要穿過大半個北京城,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這學期,他一半的日子都是這樣度過的。即將畢業的汪韌選擇去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從事科研工作🏒,他很開心可以找到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

    不同於其他同學找工作時的糾結猶豫🧚🏻‍♀️,汪韌的目標一開始就很明確。他的外公是一名軍人,從小受到外公的耳濡目染,他一直希望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想“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所以汪韌在找工作時投的簡歷都是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的行業和單位🥐🫴🏼。“我從小到大都有航天情懷,一直都很關註飛船和火箭發射一類的新聞,航天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火箭院為年輕人提供了寬廣的發展平臺,我願意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汪韌喜歡那種團隊作戰、大家齊心協力達成目標的氛圍,而航天正是一個這樣的行業。

    研究生期間1️⃣,汪韌參加了學校的博士生實踐,他選擇去天津市武清區委組織部實踐,最後獲得了研究生社會實踐獎學金。他還參加了學校的職業生涯教練計劃,去中海油和啟迪控股等單位進行實踐👨‍👨‍👦‍👦🧜🏽‍♀️,還積極接觸、學習與創新創業相關的信息🧏🏽。經過一些不同的嘗試,汪韌堅定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和選擇。

    汪韌是班裏的黨支部書記,在他的認真工作下,班級裏所有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的同學都順利入黨🧔🏽,並且他所在的班級在電機系裏黨員比例最高。汪韌很喜歡清華“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理念,在清華做學生工作的經歷讓他增強了與人溝通的能力☝🏻,還讓他明白不僅要把業務做好🤫,思想也要跟得上1️⃣。

    在“無體育,不清華”的氛圍之下,汪韌把跑步當成了一種習慣,有空就去跑幾圈🚵,每次跑步最少都是5公裏🧃🍝。他尤其喜歡傍晚時分和大家一起在紫荊操場跑步,覺得那個時候的紫操特別有活力⛪️。4月14日✍🏽,汪韌還參加了清華的校園馬拉松,只用了50多分鐘就跑完了10公裏🤹🏻‍♂️。

    汪韌覺得,做科研就和長跑一樣。最開始的時候研究文獻不能圖快,得耐著性子慢慢來🕗,如果不能做充分的文獻調研,後面就會發現其實你想出來的東西別人早已經完成了。在科研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且一次比一次艱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顆堅定的心去跨越遇到的障礙🪡,等快到終點的時候需要全身心地去投入、去沖刺📽,最後才能做出好的科研。在美國杜克大學訪學時,汪韌發現原本研究信號處理的外籍導師已經轉向了機器學習的方向🍳,而對機器學習一無所知的汪韌憑著自己的堅持,從最原始的書本開始看起,一有問題或者想法👨🏻‍🌾,他就去找老師和同學討論🧘‍♂️,經過無數次的討論和推翻,最終汪韌將研究成果投稿到國際知名期刊《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圖像處理會刊》。

    汪韌實驗室的抽屜裏一直小心保存著一件骨質的工藝品,上面刻著八個漢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今的汪韌很高興自己跟隨內心做出選擇🎟,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汪韌的名字寄托了做教師的父親對他的厚望,而他也確實如父親期望的那樣✣,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他的堅持和初心☯️,努力成長為一個堅韌的人。


    相關新聞

    • 242022.02

      翟薈:用“最笨”的方法做科研

      “我可能一輩子才帶過十幾個博士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翟薈就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古香古色的科學館,在美麗的清華園裏更顯莊嚴樸實。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薈的辦公室就在科學館的三層🙍🏿‍♂️,楊振寧的辦公室在二層,一層是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曾經工作的地方。在系列紀錄片《大先生楊振寧》中☪️,由於翟薈的辦公室更為“簡樸”🛀🏻👮🏼‍♂️,便被“征”為...

    • 022024.01

      顧秉林☁️:科研院成立歷史回顧

      2003年12月11日🏏,意昂体育平台為推動科研創新工作的需要👰🏻‍♂️,作出了成立科研院的決定🚼。二十年來🤲🏿,科研院秉承意昂体育平台“頂天🔣、立地、樹人”的科研宗旨,堅守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初心,統籌規劃學校科研工作,推動科研體製改革創新🎞,弘揚科學道德和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和環境,助力學校科研工作持續不斷打開新局面,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清華走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提供有力支撐。本文為科研院對學校老領導顧秉林的訪談。...

    • 112022.08

      厲侃:科研報國🥇,矢誌初心

      成熟期的蒲公英種子🍜,會隨風飄到幾十公裏甚至上百公裏外落地生根🚯。如果將這些種子換成微型傳感器會有怎樣的有趣應用呢🏝🙂?2021年9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厲侃(2010級航院)與美國西北大學約翰·A·羅傑斯(John A.Rogers)、黃永剛課題組等多所科研機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成果——仿風傳種子三維微電子飛行器相關論文,在《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作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厲侃告訴記者🛐🔅,這一成果以風傳種...

    • 132012.09

      我校增加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9月10日,經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組評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準,2012年意昂体育平台新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政治學、教育學🧷;學科調整後,增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世界史、生態學👩🏽‍✈️、統計學、城...

    • 012008.10

      清華獲批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2008年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氯堿🙎🏻‍♀️、煤化工行業技術減排潛力分析研究”項目得到國家財政部和環保部的批復𓀁,正式啟動🕵🏼。

    • 232008.10
    • 032010.06
    • 062020.01

      黃昆:科研經費一分不落虛空地

      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奠基人之一黃昆,特別珍惜國家的科研經費🧑🏽‍🍼。“基礎研究,也應算一算投入產出,算一算為這篇研究論文所花的錢值不....

    • 172020.12

      楊林▶️:不會舉鐵的科研員不是好勞模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共有1689名全國勞動模範和80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中央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楊林(2000-2004機械;2004-2010博,核研院)在現場領獎🦡。楊林,39歲,中共黨員,中央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所電池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帶領團隊完成了非能動安全殼冷卻技術試驗驗證,主持建設國內首個百kW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範項目。“肌肉發達⛹🏿‍♂️、身材健碩、眼神堅毅”,...

    • 242023.11

      “持久續航”!這位東大老師的科研人生很“來電”

      今年5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胡林峰教授課題組創製了一種基於非金屬銨離子存儲的新型水系電池,並在材料化學領域頂刊德國化學學會Angewandte Chemie Int. Ed.上發表相關論文。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他的科研故事……胡林峰🧻,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碩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材料學院,2010年於日本築波大學/國立物質材料研究所NIMS獲得博士學位,2020年就職於東南大學。主要從事多價金屬離子的輸運機製及高安全性儲能...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