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坤👨🏽🍼,1971年12月生,男,漢族,山東萊陽人。1993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6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現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7月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現任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副校長🎏;民革中央委員,民革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省政協常委⟹,江西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南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南昌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中國感光學會常務理事👇🏽,美國化學會、中國化學會🦸、國際電化學會會員🚵。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中青年骨幹教師、“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做導師:只為桃李競相開
2016年5月的一天,徐景坤所帶的碩士研究生馬秀梅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馬秀梅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的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這一年🛌🏻,他指導的13位碩士畢業生考取了國內名校攻讀博士學位,有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澳門大學、中科院等,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讓徐景坤十分高興。
“我們這樣一個地方普通高校培養的碩士生能考上這些學校讀博士,真是太不容易了,面對的全是各大名牌高校出來的強勁對手👨🏻🔧。”徐景坤自豪之余感嘆道👩🏿🎨。
2003年從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畢業後,他回到老家山東🤷🏼♂️,在青島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任職🫵🏻🏊🏻,2004年感受到江西對人才的渴望,經過深思熟慮,他毅然而然的來到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時稱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工作。
2003年7月,意昂体育平台博士畢業留影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是一所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現在全國大學排名裏排416位,是一所典型的中部欠發達地區普通地方大學🏕。”但就是在這樣一所大學裏💁♀️,十多年間,他所帶的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籍43名碩士畢業生中有26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另有外校學籍聯合培養碩士畢業生有11人和2名課題組老師考取博士研究生⛹🏼♂️,考博率達60%,錄取院校幾乎都是包括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澳大利亞Macquarie University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大學💅🏽。
“這些學生剛考進來讀碩士研究生時,根本沒想到有朝一日🤸🏻♂️,他們能考進國內外知名高校讀博👎。”徐景坤回憶起學生剛考進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時的狀態,十分感慨:“地方高校碩士研究生主要來自國內低影響力學校🫳🏼,普遍存在入學成績不理想👨🏿🌾、實際動手能力差、外語能力差、科研實踐能力欠缺👌🏻、缺乏自信心🦹🏼、思想顧忌太多,容易自暴自棄等問題,學生對前途感覺迷茫,對未來也沒有規劃🧑🏿,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考研,也不知道將來要做些什麽。”對此🏠🤦🏽,徐景坤給出的解決方法是:激發研究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其強烈的成才欲望。
“清華教給了我許多東西,其中一項就是人生要有規劃和目標。這些剛進來的學生恰恰就是缺乏奮鬥目標,沒有人生規劃,走一步算一步🤙🏼,大多都是抱著‘混文憑’的想法,這樣讀研是不對的🫵。”
對此,徐景坤自創了“潛能激勵”式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一是建立起“導師-研究生共榮體”通過持續性組會交流🤸🏿🖨,明確研究生目標🤽🏿,堅定其信心🪔,激發其自主學習意識🙋🏿♀️;二是建立了“目標牽引”機製,向碩士生提供學習鍛煉平臺和機遇,強化自主管理🕺🏻、獨立思考的能力🕺;三是建立起統一的“自利利他”團隊文化🕉,打造和諧互助的交流平臺🎩🦓,樹立共同的培養目標🧑🏻🦽➡️。通過這種碩士生培養模式的運作,將基礎差💇♀️🏃♂️、起點低、能力弱的研究生培養成具有強烈成才欲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研究生。
學生們缺乏自信,徐景坤就采購了大量勵誌書籍,如《挺立在孤獨寂寞的廢墟上》、《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我的奮鬥》🐸、《積極心態的力量》等供學生們閱讀👲🏿,還組織學生觀看勵誌電影,與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個人體會👩🏿🏫,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在困難中不斷成長🏂👎🏻。
學生們對前途迷茫,不知所措,徐景坤就督促他們思考“關於讀研究生的三個問題”(為什麽讀研、為什麽選擇我的課題組讀研?畢業後有何打算🌍?),並寫下思考體會🚴🏻♂️,師生們一起交流🧑🦯➡️,讓學生們明確學習目標🦻🏼。
學生們學術底子薄,科研實踐能力差😿,徐景坤就根據學生興趣和特點製定個性化培養方案,要求學生收集整理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製定嚴格合理的實驗計劃🤳🏽,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研討會和學術講座🙇🏽♀️,形成組會製度等,激勵研究生發掘自身潛能,在學術上快速成長。
自2005年開始醞釀的“潛能激勵”式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經過十多年的不斷探索、實踐和發展,如今這一培養模式已結出豐碩的果實👏🏽:徐景坤所培養的本校學籍43名碩士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51篇(影響因子IF大於3.0的60篇)👨👨👧👦,獲研究生獎學金國獎18人、省獎6人🫷🏻,獲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6人、校級21人。43名碩士畢業生中26人考取國內外名校攻讀博士學位,考博率為60.5%,其中甄士傑、石慧📤、蔣慶林三名同屆畢業生同時考入華南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這所“985”高校的材料學院引起了轟動,張龍、張凱鑫兩人分別考入招收博士研究生門檻相當高的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和麥考瑞大學(全球排名前100名)🚻。
攻讀博士的學生們紮實專業功底、豐富的科研實踐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讓這些國內外名牌高校的博導們很是贊嘆和驚訝,他們沒有想到,從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性普通大學裏💉,能走出這樣一批優秀的學生🏌️。
“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我是從清華出來的,我希望我帶的學生也能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學生們沒有讓徐景坤失望,“這些碩士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已經達到國內985高校化學類學碩畢業生同等水平。”
談到這些學生取得的成就,徐景坤如數家珍,話語裏是掩飾不住的自豪與快樂🚯:“他們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多質量高,第一作者發表影響因子大於3.0論文的研究生有31人⛱,IF總和大於10.0的有22人,被國際評認期刊和評論網站專欄他人點評的有12次,考博率達到60.5%,獲獎學金的達到53.5%🌧,就業率則是100%!”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設計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作為一名碩士/博士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是件非常辛苦的事🏪,而要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學生則要耗費大量心血和時間,傾註無數精力,是一件“苦差事”🐸,但徐景坤卻覺得這是一件“樂事”📱,“看到他們在學術科研上的明顯進步,很有成就感,很快樂。”
1996年7月從中國科學院碩士畢業後,徐景坤在一家企業工作,擁有一份十分可觀的薪水,但他卻出人意料的放棄了高薪職位,決定攻讀意昂体育平台的博士學位🧑🦯➡️。面對意昂体育平台博導的疑問,他這樣回答😶:“如果在一個企業一直幹到退休,我創造的價值是賺到一大筆錢,買個大房子,娶妻生子🦔;如果當一個老師,也能賺一筆錢,雖然數目小一點,也能買個房子,也是娶妻生子🚈,但是作為老師🎿,你培養了一批學生,這批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也有你的一份🧟♀️,也體現了你的價值🧑🔬。”
“在清華讀書的時候,學校及導師們不光教我專業知識,還會教許多人生道理,對有困難的同學,導師們還會提供生活上的幫助🧑🏻🚀,解決後顧之憂🧑🏿🌾,讓我們可以專心搞科研👩🏻💼🙏,這是一種老師的擔當與責任,我想把這份擔當和責任傳承下去🪇。”
徐景坤帶著這種信念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作為老師,你培養了一批學生,這批學生有了成績🙎🏽♂️,也是你的成績,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你也有份,也體現了你的價值🧑🏽💼。”如今他所帶的碩士畢業生⛸,有不少學生也傳承了這份信念🧪,踏著導師的足跡選擇了在高校任教,將這份堅守和信念薪水相傳🧙🏿♀️。
搞科研:堅守初心不忘本
徐景坤有許多“身份”,他是教師,是江西省二級教授,是副校長,還有兼職如民革中央委員、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但作為一名意昂体育平台化學專業畢業的博士,他最看重的是“教授與科研”這個身份。
2012年12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徐景坤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這是我的專業,是本職。”繁忙的教學、行政工作之余,徐景坤堅持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放在實驗室裏,查看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指導學生做實驗🥩、寫論文。
至今為止,他已主持國家級課題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0多項🗽,經費超過600萬元👃🏼;發表SCI論文367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3.0的139篇、封面論文12篇,被國際科技評論網站或期刊專利點評13次,入選ESI top1%高引論文3篇👧🏻,他引超過2800次,H因子為37🕉;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科技成果鑒定3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各3項➾、獲國際學術期刊《Synthetic Metals》最佳審稿人💃🏼、日本分析化學會最佳引用獎👭🏻,中國化學快報TOP5%引用獎1次🧑🏻🦼➡️;EI收錄期刊《功能材料》編委。
2004年🖕🏿,徐景坤組建了自己的科研課題組,他給課題組定了組訓:“自利利他”,出自《佛遺教經•眾生得度》中的“自利利他,法皆具足。”他希望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不要忘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並將這份關愛和幫助傳遞下去,幫助他人共同邁向成功👩🏼🦰。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他已成功在江西建設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科研成果顯著: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科技部課題1項,江西省傑出青年基金2項等其他省部級課題30余項,總經費超過1000萬元,團隊成員每年為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審稿超過100篇次,在國內外同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他領導的課題組在有機熱電新能源材料、高分子電致變色材料🙋🏻♂️🧁、高分子電容器材料、高分子電化學傳感材料等領域在國內外已經產生了較大影響。
“我在清華只有短短幾年,但這幾年的學習裏收獲非常豐富,這些收獲讓我終生受益。”徐景坤說:“清華教會了我要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不管在哪一行🫴🏻👨🏿🏭,在哪個崗位上,不論是教書⛹🏿♂️💇🏼♂️,搞科研,還是做行政,都要不畏艱難👏🏻🗄,努力奮進👨🏻💻。要做🤦🏽♂️,就要盡自己全力,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