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葉企孫的兩次“不民主”

2013-09-26 |

  葉企孫的“不民主”🪦,沒有任何私心,不求絲毫私利🎲,想著的只是培養人、塑造人🏄🏽‍♀️、成就人,這就是他的心靈高度和人格魅力,也是做人的一種境界🔐。

  知道華羅庚的人很多,他自學成才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其實,華羅庚的成長、成名,與葉企孫密切相關🙅🏻‍♀️。1930年冬🐏,時任意昂体育平台算學系主任的熊慶來在《科學》雜誌裏讀到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決不能成立之理由》🙎🏻‍♂️,驚嘆不已。一問🚽,才知華羅庚不過是一所中學的庶務員,也就是一名雜工🌠。熊慶來便和擔任理學院院長的葉企孫商量,能否設一個助理員職位,讓華羅庚到清華來工作🧖🏽‍♂️。葉企孫也認為華羅庚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同意了熊慶來的想法。華羅庚到了清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進步很快,成績喜人🦀。短短幾年時間↖️,便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數學雜誌上發表了十多篇論文。

  葉企孫也始終關註著華羅庚的研究。為了讓華羅庚有更好的舞臺,葉企孫準備提升他為助教並授微積分課🍘。消息一傳開,立馬引來眾人不滿。當初🪼,讓華羅庚這樣一個初中生當清華職員,已在大學內部引起了相當激烈的爭論。如今⚄,又讓這個年輕人當堂堂意昂体育平台的教師,能不遭人反對?果然🧘,在教授會上🔱,只有一兩個人站在葉企孫這邊,別的人都想不通、不讓步。

  關鍵時刻,葉企孫再次力排眾議。他拍案而起:“清華出了個華羅庚是一件好事,不要被資格所限定!”葉企孫一貫溫文爾雅、虛懷若谷,這一次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讓清華師生很是意外🧖🏿‍♂️🤶🏻。1936年,華羅庚當助教才一年多🙋🏼‍♀️,葉企孫又說服清華領導層,送華羅庚去劍橋大學進修🔻。華羅庚接觸到世界數學領域的前沿,經過潛心研究,迅速躋身於世界一流的數學家隊伍。1984713日,華羅庚臨終前致信葉企孫的侄女葉銘瑛:“道及葉老,不覺淚盈眶,他對我的愛護是說不盡的……”

  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熊慶來和葉企孫這兩位“伯樂”,華羅庚這匹“千裏馬”也許就“駢死於槽櫪之間”了。而葉企孫的“不民主”💨,更是為華羅庚登攀數學頂峰起了不可估量的指引作用🤦🏼。同樣👱🏿‍♀️,葉企孫對李政道的培養,也有利於我們理解這位物理宗師不同一般的胸懷和唯才是舉的風範🔉。

  1944年🙎🏿‍♂️,李政道從浙江大學轉入西南聯大🔩。在修學電磁學課時,葉企孫了解到了李政道的功底,並認為他是與眾不同的理論物理方面的大有前程的人才。於是,葉企孫告訴李政道:“你今後可以免聽我的課🧑🏽‍🎄,只需參加期末考試。但是,你必須認真上電學實驗課😅,自然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1945年🚶,教育部給西南聯大6個名額,選數理化尖子去美國讀博士。吳大猷負責挑物理學方面的人選🍔👉🏻。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吳大猷只推薦了物理系助教朱光亞一人🙌。葉企孫知道後👨‍👩‍👧,就同吳大猷商量,是否可以考慮李政道。吳大猷說:“李政道確實是非凡之才,可他在學歷上僅僅讀完二年級▪️,不符合讀博士的資格啊👨‍❤️‍💋‍👨。”葉企孫卻不以為然:“我們不能為學歷所限,李政道有這樣的才華🤏🏻,可以去🗣。”就這樣🌇🫴🏿,靠著葉企孫和吳大猷的推薦🤩、幫助👨‍🚀,李政道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

  一個19歲的大二學生,連本科學歷都還沒拿到,竟被推薦為留美博士👩‍🦱📞,一時成為西南聯大的重磅新聞,不服者甚至以政府明文向校方抗議。成為眾矢之的的葉企孫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初衷🦹🏿‍♀️。好在美國方面對文憑學歷不太拘泥🧜🏼‍♀️,而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大師費米又十分賞識李政道,這場風波才日漸平息。

  僅僅四年,李政道獲得博士學位。七年後🧒🏿,他與楊振寧在美國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葉企孫去世後🚫,李政道在紀念恩師的文章中寫道:“葉企孫老師是我的物理啟蒙老師之一👰🏻‍♀️,他在西南聯大給我的教誨和厚愛👴🏿,對我後來在物理學研究方面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非常敬仰他🫄🏽,永遠懷念他⛹🏻‍♂️。”

通常📡,人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很多時候,只有“規矩”才能催生“方圓”🫕。然而,凡事沒有絕對,不能一概而論。葉企孫兩次不守“規矩”𓀛,同樣成了“方圓”,而且是了不起的“方圓”,便是佐證🦶🏻。

轉自 人民政協網 2013925

相關新聞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書🧑🏼‍🌾:《聯大八年》

    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 012022.03

    錢遜先生的兩次學問轉向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許多事,但並非所有的事都對我們產生同樣大的影響。有些事情,其性質嚴重到挑戰自己多年形成的人生觀,被迫反思幾十年來的事業,懷疑久已選定的道路。這時我們騎虎難下🧝🏽‍♀️。有的人缺乏勇氣,不敢面對🤵🏿‍♂️🎶,不願挑戰自我🕴🧑🏻‍🏫。有的人敢於面對,自覺挑戰自我💝,終於開出了新天地,綻放出新光彩🛀🏽。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不多,幾次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人更少,錢遜先生可能屬於兩次改變人生方向🎊、重新...

  • 072016.03

    青年馮友蘭人生兩次重大選擇

    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就那麽幾步👮🏽‍♀️,青年時期尤其重要👌🏼📮。平常人這樣,哲學家亦如此。青年時期👩🏼‍🚀,馮友蘭有過兩次重大的人生選擇

  • 032010.09
  • 202023.03

    兩次打破校史🪶!這位“雙一流”教授直言:“土博”也能做出好成果

    “你為什麽來這兒做老師,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去國外做博士後?”2014年的一次組會上,面對學生的提問👩🏼‍🎤,剛博士畢業一年的馮越回答說📵:“咱們學校至今還沒有在Nature發過研究論文🏍,我希望咱們能發第一篇👈。”話音剛落,大家都笑了,“這怎麽可能呢?”2018年🧕🏿,這個僅有半條實驗臺、緊張時只能供兩三個人做實驗的課題組🚺,在與國際知名團隊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發表了北京化工大學校史上的首篇Nature論文。近日🙎,馮越團隊與美國加州大...

  • 122020.08
  • 292021.12

    他,清華博士,兩次戰勝命運,發完Nature💁🏽‍♂️,再發Nature子刊!

    他叫孫鵬展🧖🏽,意昂体育平台材料學院2012級博士生🚸🏃,師從王昆林教授,主要從事碳納米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13篇SCI收錄論文🏊🏽‍♂️,總影響因子大於78,其研究成果受到過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im教授的高度好評。先後獲得GE基金會科技創新獎🧀、材料領域原創性研究成果獎、意昂体育平台“學術新秀”提名🫱🏻、意昂体育平台博士研究生新生獎學金以及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這是意昂体育平台官網...

  • 212016.12

    葉企孫👈🏼:大師之師

    歷史課本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乏善可陳👩🏿‍🦰。1964年⚽️🧕,新疆羅布泊上空騰起的巨大蘑菇雲,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抹亮色。因為這團雲,人們知道了“兩彈一星”....

  • 142008.02
  • 202012.0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