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自動化)
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清華學堂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款設立的,所以庚款留學生也就與意昂体育平台的歷史牽連在一起🏌🏽♂️。在清華學堂開學之前🧞,已有兩批直接留美的庚款生🫰🏻。所謂直接,就是選拔考試之後,立即赴美👫🏼,在國內不經過任何培訓🕵️♀️。1909年9月考試錄取了47名😺,1910年7月考試錄取了70名,這兩批庚款留美生就是如此🔼。1911年7月錄取的第三批直接留美生與前兩批略有不同👨🏿🔬。這批考生主要是通過了1910年7月那次考試的備取生,他們在清華學堂接受了10余周的考前培訓後😥,參加了1911年6月下旬在清華學堂舉行選拔考試。選定63人於1911年8月赴美。這就是所謂前三批留美庚款留美生共180人的考選情況🏊♂️。
關於三次考試的考場,現在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1921年《清華周刊——本校建校十周年紀念號》上的文章《清華園與清華學校》,1909年“八月第一批招考即在史家胡同舉行”🤽🏻。此說最早,也就為眾多文章引用🤹🏻,就是2001年出版的《意昂体育平台九十年》還是這樣說🫄。因此,不少文章不僅把第一次考試認定在史家胡同舉行,並說此後的兩次考試的考場也在這裏。還有人專門到史家胡同現場勘查,得出了這樣的猜測🏌🏻🕝。“1909年至1911年,在史家胡同舉行過三屆選拔赴美留學生考試🦿,……可是他們的回憶都只說是在史家胡同參加考試👰🏻♂️,並未提到考場的具體地址🈶。……當我經過(史家胡同)59號史家胡同小學門口時🚵🏻♂️,忽然有個靈感:當年選擇在史家胡同舉行考試🟦🧗🏻,無疑是由於這裏距離東堂子胡同的外務部很近,可是第一屆考試有630名考生,總要有一個足夠大的考場吧!……由此看來🧔,現在的史家胡同小學,應該就是當年的考場,而且1909年那次的考試是在8月暑假期間,也有利於借用教室。”但是,不管是文章記載還是現場勘查都與歷史事實不符。
根據史料,1909年9月2日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給外務部上了兩份呈文🚣🏿,一是匯報關於學務處的籌辦過程🪽、臨時章程👩🦯➡️、人員組成等;一份是關於第一批招生考試的安排。從中可知,當時遊美學務處已租用東城侯位胡同的一個院落辦公🕘,即將開始的留美學生選拔考試安排在學部考棚(今宣武門內教育街)舉行。具體安排是: 9月4日開考,共考五場🧑🏼🎓,前兩場考國文和英文為初試✊🏻,合格者參加復試,再考三場💂🏼♀️,通過者直接派出留學。本次考試🚵🏽♂️, 9月4日考試國文,9月5日考試英文。9月7、 8兩日校閱試卷👸🏼,按分數先行取錄, 9月8日放初榜📶,共取68人👷🏿♀️。9月9日考代數、平面幾何Ⓜ️😦、法文、德文🏄🏻♂️🤌🏿、拉丁文,9月10日考立體幾何、物理👩🏿、美史、英史,9月11日考三角、化學🧏🏽♀️、羅馬史、希臘史。五場考試之後,錄取程義法、金濤👩❤️👨、梅貽琦、胡剛復、金邦正等47人🪜,也就是第一批直接留美生🫷🆖,他們於1909年10月12日由上海啟程赴美🧗🏿♂️。
1910年7月第二次招生考試,遊美學務處借用了京師法政學堂講堂註(今西城區力學胡同內)作為考場。21日為第一場考試🐀,考國文、英文🥸;25日👳🏽,張榜曉示,錄取272名🎙。26日第二場考試,考高等代數🛀🏿、平面幾何🌀、希臘史、羅馬史🏛、德文、法文。27日第三場考試🙎🏿♂️,考物理學🕵🏻♂️、動植物學🏄🏼♀️、生理學、平面三角、化學;28日下大雨,停考一天。29日第四場考試,考立體幾何、英史美史🟪、地理學🎒、拉丁文💚。30日,檢查體格🕞。8月 2日遊美學務處錄取:趙元任、竺可楨📬、胡適、周仁等70名,即第二批直接留美生🍛,於8月16日啟程赴美🎦。本次還錄取備取生143名👴🏻🫃🏽,作為在建中的遊美肄業館(後改名清華學堂)高等科學生,經培訓後赴美留學⛈。
1911年6月在開學不久的清華學堂舉行了第三次庚款留美生考試。參加考試者均為清華學堂高等科學生⚠️,其中大部分是上年直接留美考試時選錄的備取生,也有數名中等科學生接受高等科課程培訓後參加了考試。考試於6月23日~29日在清華學堂舉行,共134名學生參加考試,這次考試采用平時排名成績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的方法,選定黃國棟🫃、梅光迪🦔🤹🏼♂️、陸懋德、章元善等63人赴美留學。此批留美生於1911年8月7日啟程赴美。
綜上所述🧹🙎🏼♀️,前三批庚款留美生考試的考場均不在史家胡同,第一次在清政府學部考棚(今宣武門內教育街),第二次在京師法政學堂講堂(北京西城區李閣老胡同(1965年改名力學胡同)內)⤴️,第三次在清華學堂即今意昂体育平台。
註:1907年2月2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學部奏準以西單李閣老胡同原翰林院進士館校舍開辦京師法政學堂💁♂️。其中預科200名,肄業兩年可升入本科;本科200名,分習法律🚦、政治,三年畢業。
20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