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 自動化)
唐國安(1858年10月27日—1913年8月22日)👨🏽🌾,字國祿,號介臣。英文名為Tong Kwo On👙、Tong Kwoh Oon、Tong Kai-son等📉。按“介臣”粵語發音的英文名Tong Kai-son曾被轉譯為“開生”👉📊、“開森”、“介生”、“介民”等,實際上均指“介臣”。廣東省香山縣唐家灣雞山村(今屬珠海市唐家鎮)人。

1858年10月27日(鹹豐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於家鄉,父親唐濤福,業農🧏♀️。
幼年在家鄉讀私塾。
1868年(同治七年) 10歲
容閎給清政府的條陳說👮🏿:“政府宜派潁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學🟤,以為國家儲備人才。遣派之法🤲🏼,初次可以選定一百二十名學額以實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為四批,按年遞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學期限,定為十五年,學生年齡👨🏽💼,須十二歲至十四歲為度。”
1871年(同治十年) 13歲
8月,曾國藩李鴻章就遣派幼童留學生事聯合上奏,提出具體章程♙🎴,其中包括:在上海設留學出洋局,派專人負責,挑選出洋幼童先在該局進行訓練🧔♀️,準備出國。幼童年齡在十二、三歲左右,計劃先派120名,分四年派出,留學期限15年。
9月9日,清政府批準《挑選幼童前赴泰西肄業章程》。
本年出洋預備學校在上海設立。第一年留美幼童在學校接受半年左右的培訓🧗🏿♀️,學習一些簡單的英文✔️、中文以及基礎知識。以後各生接受一年的培訓,學校管理極其嚴格。
1972年(同治十一年) 14歲
2月 曾國藩和李鴻章會同上奏《幼童留洋肄業事宜折》⛴🚶🏻♀️➡️,確定了出洋局的負責人🤹🏼♀️,陳蘭彬任委員,容閎任副委員。
8月11日,農歷七月初八。第一批年齡在10歲到15歲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發✍️,目的港是舊金山🙋🏻♀️。其中有詹天佑12歲、梁敦彥15歲。
留美幼童的家長須與清政府簽訂具結文書,詹天佑的父親詹興洪照章具結的全文是™️:
具結人🧝🏽♂️:詹興洪
今與具結事👩🏻🚒,茲有子天佑情願赴憲局帶往花旗國肄業,學習機藝🏸,回來之日,聽從中國派遣,不得在外國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結是實🧔🏽♀️。
童男🕵️,詹天佑,年十二歲,身中面圓白,徽州婺源縣人氏📪。曾祖文賢,祖世鸞,父興洪🖖🏽。
同治年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興洪親筆畫押
1873年(同治十二年) 15歲
族叔唐廷樞與容閎為香港瑪禮遜書院(原設於澳門)同學,對於容閎的幼童留美計劃,唐廷樞給予大力支持📙,舉薦同族子侄多人前往🤦🏿♂️👩🦽➡️,其中就有唐國安⏭。
第二批留美幼童生出國前在輪船招商總局大門外合影。第一排右二為唐國安
5月2日
《申報》刊登《同治十二年二批送出洋肄業官生姓名》
6月12日
作為第二批幼童生,唐國安赴美留學🛍️🪴。
先入康涅狄格州的寄宿家庭裏接受了家庭式的小學教育。
繼入麻塞諸塞州春田市(Springfield, MA)北安普頓(Northampton)中學👩🏻🎨,並被安置A•S•麥克林夫人家裏。
大約在1870年代後期,唐國安、容揆等留美幼童組織了一個“促進更多中國人信奉基督教學會”(拉丁文名字:“Societas Condita Causa Augendarum Rerum Chinensium Christiana”,簡稱“S.C.”),宗旨是“將來回到中國🎸,把福音帶給同胞,引領他們走上永久和平康樂之道。”
1879年(光緒五年)21歲
唐國安於北安普頓中學畢業,代表是屆畢業生致告別辭。
入菲利浦斯埃克塞特中學(Philips Exeter Academy)讀了一年預科。
年底,經陳蘭彬推薦💠,吳子登被任命為留學事務局第四任監督👩🏼🎤🚏。
1880年(光緒六年)22歲
唐國安入耶魯大學學習法律專業🐿。在大一🌊🐈,他因拉丁文作文,獲得伯克利二等獎學金🐋。
12月,吳子登向陳蘭彬提出要求裁撤留學事務局。
1881年(光緒七年) 23歲
5月16日李鴻章致電陳蘭彬,令選擇二十名“穎悟純靜,尚未入大書院”的幼童,立刻到各處電報館學習電學,準備兩個月後回國供差,為剛剛開通的天津至上海電報線工程工作。
6月8日總理衙門奏:臣等查該學生以童稚之年,遠適異國,路歧絲染👩🎨,未免見異思遷,……若如陳蘭彬所稱🏀,是以外洋之長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澆風早經習染,已大失該局之初心。四月二十六日,李鴻章來咨☞,現調出洋學生二十名赴滬聽候分派,是亦不撤而撤之意🧎♀️。臣等以為與其逐漸撤還,莫若概行停止,較為直截。相應飭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際,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是日奉上諭:依議🥏,欽此🚣♀️。這四個字❣️,終結了幼童留美計劃。
6月29日,李鴻章《復吳子登》雲:“總署已奏準全撤,俟奉到行知照辦。電報學生可令先回。執事須將局內經手公務了清🏄♂️,方能起程回國💜。”
8月21日—9月26日 留美幼童分批撤離美國🧑🦼➡️。
11月 美國駐天津前任署理領事畢德格(W.N.Pethick)和在天津行醫的英國醫生馬根濟(J.K.Mackenzie)向李鴻章建議設立醫學館,為陸海軍培養醫官。醫學館學製三年,第一屆招八人,以後每屆招四人🤘🏻,並擬定《醫學館章程》和預算。
12月12日🤽🤜🏿,天津醫學館開業,招從由美回國的第二、三批學生內挑選八人🗡,交該醫學館習業,學成者核給考取官憑,以便分派軍營戰艦委用。
唐國安等八人入醫學館,為醫學館第一批學生。
1883年(光緒九年) 25歲
3月因母親生病👨🏿🏭,唐國安請假回家鄉探親,未能如期返津,從而脫離學籍。之後,去寧波、鎮江等地謀生。
1884年(光緒十年) 26歲
唐國安與一香港女士結婚🫶🏻。(婚後多年無子,收養侄子唐寶森)🚝。
容揆撰寫 Recollection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中國幼童出洋肄業局的回憶》)
1885年(光緒十一年) 27歲
9月 唐國安進入美商旗昌洋行任翻譯。11月被公司派往天津,參與為李鴻章采購外國軍火的業務🔇。由於唐國安的幼童留美身份⭐️,按章程照規定🧑🏽🚒,“出洋肄業各生👨🏼🚀🏄🏽♀️,不準在華洋自謀別業”👳🏼♀️,有違規定。因而唐國安向醫學館捐銀二千兩,並請美國外交官畢德格做書面擔保,以及族叔兼出國留學擔保人唐廷樞的疏通,李鴻章以唐國安屬借給旗昌作翻譯👩🏿🎨,批復“俟旗昌原訂期滿,仍飭恪遵中國差遣,以付定章,不得違誤🧔。”
1888年(光緒十四年)30歲
2月 The Chinese Times(《中國時報》)刊登唐國安撰寫的 History and Outcome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中國幼童出洋肄業局的歷史和成就》)。
清華學校校醫博爾特於1914年2月發表的《北京清華學校》一文中曾引用唐國安對留美幼童所遭受種種責難的總結🤵♀️:“這些兒童深受在美國憲法精神的熏染☆,他們忘記了對皇帝的效忠和對國家的責任;他們接受了美國的文化風俗、處世態度✋🏿、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由於接受了共和體製的教育和訓練,他們頭腦中塞滿了激進的甚至要顛覆傳統的觀念🧋,內心積澱了盲目而偏頗的情緒🛡。在他們的心田裏已經埋下了破壞和反抗的種子。他們拒絕孔聖人的教誨,沉溺於異域的信仰🐊。他們輕慢官員,藐視政府🚽。最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渴望融入美國社會並作為美國公民結婚和定居。”
【唐國安此文由唐越先生翻譯,題目為《遊美始末與收獲》,載《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一期 第1—7頁。】
1890至1898年期間,
唐國安擔任開平礦務局的英語秘書和總經理助理,該礦是在近代洋務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李鴻章的支援下所創辦,其族叔唐廷樞曾任總辦多年。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41歲
唐國安奉調前往遼寧🧑🏻🦼,擔任北洋鐵路營口局總管。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 42歲
義和團運動爆發🧁,唐國安被迫到南方躲避期間👰🏿♂️,投身於香港商業界🕵🏿♂️🎲。
唐國安協助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負責人弗萊徹•布洛克曼(Fletcher Brockman)建立了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並擔任董事會主席。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 43歲
9月7日 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與俄💆🏿♂️、德、英👩❤️👩、法等11國家的代表在北京簽訂和約🏑,即《辛醜條約》🛷,共12款🧖🏿♀️,附件19件。條約中第六款規定👩🏼🎓,中國向列強14個國家共賠款本金4.5億兩關平銀🫃🏿,年息四厘(4%),39年還清👩👩👦👦,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此項賠款因庚子事變引起💁🏿,遂被稱為庚子賠款🚾🍷。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44歲
基督教中國青年會在上海創辦《上海青年》周刊,中英文合刊。主持人彥惠慶🛻、黃佑庭、唐國安🧑🏼🚒。
6月14日,列強各國就如何分配《辛醜條約》所規定的賠款達成協議☸️,美國分得賠款總數的7.32%,共32,939,055兩海關銀,按1901年匯率合24,440,778.81美元🧑🏻🏭。1906年12月15日中國將按此美元數的賠款保票(債據)交與美國💇。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45歲
唐國安住在上海,擔任粵漢鐵路局的財物總監,還在上海青年會擔任財物和管委會成員,並且從事寫作和文字編輯工作👨🏼🦱。1907年春天🕡,唐國安當選為第五屆全國青年會管委會的成員🚘。
1904年(光緒三十年) 46歲
12月5日 駐美公使梁誠按外務部指示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交涉以銀為準償付庚款問題時👔,海約翰首次對梁誠承認🥞,“庚子賠款原屬過多”👨🏻🦽➡️。梁誠遂提議,“各國若將賠款核減😵💫,於我財政殊有裨益,貴國如能倡首,義聲所播🤞🏽,興起聞風矣”。海約翰贊同梁誠的提議,並表示盡力辦成。本日梁誠給外務部發電報報告:“誠諷以減收償款。外部語意雖緩,辦冀可成,較之金虧,所省尤巨。”並寫專函匯報與海約翰會談的詳細情況。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47歲
4月8日 駐美公使梁誠給外務部函🥗:“茲查此項賠款🧔♂️,除美國商民教士應領各款外,實溢美金二千二百萬。自海約翰代陳鄙意,倡議減收,又經誠運動勸說🙇♂️,近來上流議論已幡然改變🥢,……觀此機兆,似可圖成。”並建議,“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在美廷既喜得歸款之義聲🪫,又樂觀育才之盛舉🚮。……在我國以已出之資財,造無窮之才俊,利益損益已適相反👨🏻🦼。”此函梁誠提出把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用於興辦學堂和派送留學生。
7月1日🧑🏽🎤,寰球中國學生會(World Chinese Students' Federation)成立🧑🎤。同日《申報》刊登的《組織寰球中國學生會之發起大意》告示天下:“甲、欲求中國之進步宜設,一教育部以改良中國之教育方法;二翻譯部以輸進泰西新智識;三印刷部以印所翻書籍並刊學報;四待聘部以供給祖國延聘成材之士。乙、扶助學生,一本會以聯絡寰球各處學生聲氣為目的;二在外國留學卒業而回或在本國學堂卒業之生,本會為之訪求職業🫶🏿;三會中各友必須彼此調引竭力扶助;四本會招待來往學生;五本會資助留學生出洋留學。丙、本會宗旨不涉政治🧬,專求教育之進步及朋友察摩之實益。”首屆會長為李登輝,副會長吳懷疚🗝、熊子英💇♀️🧐,設事務部、經濟部,學務部等機構,唐國安任事務部幹事。
8月 唐國安在China's Young Men (中國青年會刊物)發表 The Christian Experienc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 to the U.S.(中國留美幼童的基督教體驗)😘。
唐國安在The Missionary Review of the World (《世界傳教士評論》)發表 Obstacals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基督教在中國傳播之種種障礙)。
8月23日《南方報》(South China Daily Journal)創刊,是一份“中西合璧”的報紙🤽🏼♀️,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直到1908年2月1日停刊,歷時兩年半🔛。《南方報》(英文版)前後有過三位主編🖕🏼🚳:顏惠慶👨🏻🏭,唐國安,曾子安。
顏惠慶(1900年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在其回憶錄中這樣說:“大約在1905年,《南方報》開始設一頁英文版,我和唐國安同意擔任編輯,我們的工作並不繁重,英文專版的內容僅包括有簡短的社論,一些電訊稿和新聞報導😤🪚。然而,它卻引起了英文讀者的關註,產生的影響遠非始料所及🦸♂️。專頁載文對很多中外交涉事件進行了有力的批評🦵🏽。”除對來稿進行編輯外🧔🏿🌲,還翻譯有關文章和消息,每期配一篇社評或譯評𓀐,分別由二人輪流撰寫或翻譯。1906年暑期顏惠慶奉調進京,由唐國安單獨負責英文主編。
9月15日 唐國安寫給盛宣懷一封信,從中可知唐國安即將到盛宣懷掌控的鐵路總公司任翻譯🔩。此前唐國安在上海粵漢鐵路公司負責財務工作👱♂️,因美國人控製的合興公司決定關閉上海粵漢鐵路公司,唐國安要把粵漢鐵路賬目交代完畢後,才能到鐵路總公司任職📋。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48歲
6月,寰球中國學生會在上海創辦《寰球中國學生報》👩🏼🍼,雙月刊🤍,中英文對照,由李登輝🤫、嚴復🤜🏿、曾子安和唐國安任主編。
唐國安擔任寰球中國學生會董事和副會長🧑🏽🦳,發表《勸告中國留學生》一文🪿,疾呼救亡圖存。
唐國安加入上海"天足會",任董事🧙🏿♂️,極力反對婦女纏足。
在上海期間,唐國安曾在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ty)任教。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49歲
6月15日 中國駐美公使梁誠收到美國國務卿魯特的外交照會🤘🏽,照會稱:“美國派得24,440,778.81美元🙍🏽,至本年1907年6月止🛬🍪,承貴國交還本利共計6,010,931.91美元。當賠款之初定也,美國政府本已定意➕,俟賠恤各項呈報齊全,軍費支用核算明白,即於合宜之時𓀁,將派定數目更正,除本國政府國民應得之數外,所有溢數願請中國毋庸擔任,以表真實之睦誼,茲準有關賠款之行政各部🧙🏻🏎,將各項核計改正。本大臣奉總統諭,為實行更正起見🧒,俟下期國會飭令授權,將與中國所訂賠款辦法🛼,會同更正,僅照收11,655,492.69美元,仍按原定利息計算,其余原定所開之數,概行減免,毋庸貴國擔任付給。”
7月10日 唐國安奉調離滬赴京🤴🏿。任外務部司員兼京奉鐵道事,後升任候補主事。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50歲
在外務部供職🧑🌾,曾任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的翻譯或秘書。
5月25日 美國眾♗、參兩院聯合議決通過《豁免中國部分賠款》法令,規定中國“應付款總數,將限定為13,655,492.69美元,利息按規定4%年率計算😶。” “美國有權獲得的賠款的差額🐬,可作為一項友好舉動予以豁免🔰。賠款支付及豁免的批數及方式,按總統認為恰當的辦法安排。”據此🐦🔥,美國原分得的庚子賠款24,440,778.81美元減為13,655,492.69美元,超額退款為10,785,286.12美元。
6月14日《紐約時報》刊登托馬斯•密勒采訪清政府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的通訊🐎,其中說♥️。“我接到一封官函👰🏽♂️,說袁閣下同意在他的官邸接受采訪。我到了那裏後,被領進客廳。這個客廳是歐洲風格的裝飾🙇🏽♀️,正像大多數清國高層人士的住宅那樣👱♂️。我知道袁不會講西方語言,正在納悶誰來充當我們之間的翻譯呢🫳?但很快,隨我之後進來了一位清國人,我一時沒認出他是誰,後才發現他是童凱生(譯音,Tong Kai-son)先生🧗🏿♂️。童1885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我最近一次見到他時,他身著西裝在給《南華日報》當期刊編輯🚵🏼♂️。《南華日報》在上海發行🌋,是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紙𓀖。當我問到他衣著的變化時,童先生笑著說:‘是啊,你知道,北京可不像上海那麽開化,這裏的人們總是比較保守一些💐🍯。’”
文中“童凱生”應譯為唐介臣,即唐國安。
6月28日,美國《紐約時報》則以《中國謀新圖變》(CHINA CHANGING AND STRUGGLING FOR REFORM)為題🧑🧑🧒,用大半版的篇幅報道了當時的局勢,並分析了政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而報中有唐國安肖像照片,文字註為袁世凱秘書(Tong Kai-son ,(Yale, 1884 ,)Secretary to Yuan Shih-kai)。
7月14日清政府外務部照會美國公使柔克義🧯,明確表示📸:“中國政府乘此機會願表明實感美國之友誼🙎🏼♂️,且念近年貴國大伯理璽天德(總統)提倡中國學生來美分授高等教育👰🏽🗻,此事征之往事🚳,入美國學堂結果甚善✭,而裨益中國者良非淺鮮。中國政府現擬每年遣送多數學生至美就學🚳。”照會的附件是由外務部總理大臣慶親王、會辦大臣那桐、尚書袁世凱及聯芳和梁敦彥署名的興學初步計劃。這個計劃規定自開始退還賠款之年起,中國政府於頭4年每年遣送100名👲🪐,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選派50名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直至該項退款用畢為止🚴🏿♀️。 10月31日 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致信美國國務卿魯特。該信附有清政府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簽署的《派遣遊美學生規程(草案)》的英文稿🤹🏼。信中說,該規程在製定過程中聽取了柔克義的意見,如果退款計劃在1909年1月實施,1909年秋就將有中國留學生進入美國大學。《派遣遊美學生規程(草案)》共八章🦺,總則規定,外務部負責創辦培訓學校,學部負責對學生的考試🤹♂️,外務部和美國公使館聯合負責選拔留學生和確定在美就讀學校。總目標規定🧘🏿♂️,派出的留學生中有80%專修工業技術、農學、機械工程、采礦🌅🪳、物理及化學、鐵路工程、建築👐🏻、銀行、鐵路管理以及類似學科,另外20%專修法律及政治學。草案規定了留學生的資格🗼,中英文程度🤦🏼♂️,選拔方法等💪🏽。草案要求外務部負責創辦一所留美培訓學校,用於對所選學生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培訓🧗🏻♀️。草案還規定了在美國大城市設立留美監督處及駐美學生監督的選派和職責🖊。 12月28日美國總統簽署關於退款的實施法令⚈,賠款退還從1909年1月1日開始,到1940年結束,每年退還48萬至138萬美元不等。退款用於幫助中國發展教育事業🧔🏿,資助赴美留學。
9 月 27 日 梁敦彥奉諭與貝勒毓朗前往廈門🧞,迎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來訪。其後,梁敦彥攜外務部司員唐國安作為譯員隨同前往廈門,籌備歡迎美國軍艦訪問。在廈門期間🍗👩🏽💼,唐國安聽到當地菲律賓華僑代表對入菲境備受刁難的申訴,如入境需做眼睛檢查↘️,通不過者被逐回🕎,致使路費付諸東流🚶🏻➡️;又如🙋🏼♂️,華僑回國探親,規定期限甚短,致使許多人逾期,簽證被吊銷。唐國安隨即帶領華僑代表向毓朗稟告;次日🧙🏽,又陪毓朗去鼓浪嶼向美領事進行交涉💈。
1909年 (宣統元年) 51歲
2月🫳,唐國安奉命出席由中美兩國發起🏋🏽♀️👨🍼、在上海召開的、有13國代表參加的首屆“萬國禁煙會議”(International Opium Conference),任中國政府代表團“專員”(正代表)。兩江總督端方為代表團團長🤽🏼♂️,另有外務部“左丞參上行走”劉玉麟等四人為專員🏋️♀️。會議期間計開過14次會。唐國安憑借其豐富的學識、經驗和嫻熟的英語,在會上回答英國代表的提問🤦🏼♀️,評駁荷蘭代表的提案,闡述醫學在禁煙中的功能,還代表中國代表團向大會遞交四個提案。在最後一天會上用英語發表長篇禁煙演說(譯文見附錄)🍜📢,表達中國政府“要鏟除鴉片禍害”的決心,反映“我們中國人民有一種深切而普遍的願望,希望她(指中國)能列入現代化國家行列💤,取得自己的位置。”這篇演說被輿論界評為“一篇有說服力的演講”(申報語),“一份傑出的、邏輯性很強的報告”(字林西報語)。7月24日,美國《春田共和報》(Springfield Republican)以《中國與鴉片問題》為題刊發了唐國安演說的部分內容🪁,文章的副題是“北安普頓中學畢業生闡述其同胞的苦難”(全文見附錄) 10月12日英國《泰晤士報》(TIMES)🫄,刊登一篇題目為《The Opium Commision》(《禁煙宣言》)的文章🚽,報道了首屆萬國禁煙大會的會議內容及各國在會議上所表達的禁煙思想👌🏼。文章中特別提及唐國安所做的的英文演講🙎♂️,稱作為中國代表團專員之一的唐國安用極好的英語發表演說。《泰晤士報》的報道說🧔🏽,唐國安在演講中👱🏼♂️,闡述了表達中國政府對禁止鴉片煙毒的嚴正立場👂🏿。指出中國的鴉片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同時強調爭取國際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禁煙力量的源泉在人民,要求取消列強對華不平等條約有礙禁煙的規定。呼籲中西倫理攜手,共對煙毒。清華1911屆學生、資深外交家劉師舜50年後回憶說:當年學校在工字廳舉行英文演講比賽,他就用這篇“唐故校長的演說”登臺參賽並得了獎🛹。
3月20日 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照會外務部,催促清政府盡快選拔留美學生🧎♀️,指出第一批赴美留學之期將至🫄🏻📆,美國方面已為接收中國留學生做好準備。“外部(國務卿)願中國速選學生🧗♀️,籌備一切🪽,迅來美國就學為盼”。
4月17日 江蘇浙江教育總會向學部呈文,請明定選派學生章程。該呈文稱🤛🏿🤟🏽:“此項學生必須慎擇品性優良、國文素有根柢,已合中學堂畢業程度,而赴美以後無須補習外國文字者,方為適宜”。“此次選派學生🧑🏽🚀,固亦分習專門6️⃣🫛,似尤當重實科,以為富國之基本”🌪🏊。
7月10日清宣統皇帝批準外務部👮🏽、學部《為收還美國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謹擬辦法大綱》的奏折。奏折稱:“惟是此次遣派遊學,非第酬答與國之情🫳🏽,實兼推廣育材之計,造端必期宏大🧔,始足動寰宇之觀瞻;規劃必極精詳,庶可收樹人之功效。” “擬在京師設立遊美學務處🧖🏻,由外務部📽、學部派員管理♻️,綜司考選學生🤽🏽♀️、遣送出洋、調查稽核一切事宜。並附設肄業館一所,選取學生入館試驗👩🏿⚕️,擇其學行優美🏌️,資性純篤者🧻,隨時送往美國肄業。”“至於學生名額,自應按照各省賠款數目分勻攤給,以示平允。”
同折附《遣派遊美學生辦法大綱》📟,此《大綱》規定🏊🏿♀️:“設遊美學務處”,“並與美國公使所派人員商榷一切”🏯;“在京城外擇清曠地方,建肄業館一所”,“約容學生300名”🚪,“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所取學生擬分兩格”:第一格學生100名,年齡在20歲以下🎶,第二格學生200名⏳,年齡在15歲以下✨🛡。《大綱》還規定了津貼在美自費生辦法,針對“在大學正班肄業實業第二年班以上,功課實有成績,境況實在困苦者”👩🏻💼🧑🏻🎤,“至多者每年五百美金👸🏼,至少者一百美金”;以及“專設駐美監督”等㊙️✫。
7月17日外務部下撥經費,作為辦理庚款留美事務的專設機構——遊美學務處開始辦公💁🏽♀️。依照奏折規定,遊美學務處由外務部和學部共同負責。開辦之初,在人選及組織構成上,外務部主張設總辦一人,會辦二人,但學部的管部大臣張之洞卻另有想法。8月8日張之洞為遊美學務處官員設置事致函外務部:“遊美學務處派周參議為總辦💆🏻,由兩部會同劄派各節辦法,均極允當。惟事關兩部,似以各派總辦一人察承兩衙門堂官會同辦理此事,較為靈捷。前在樞廷已與那中堂商妥,貴部派周參議👮🏼♂️🫳🏼,敝衙門派楊郎中熊祥。現擬仍照前議🛂,派總辦二員,即如尊議,由兩部會同劄派,仍請貴部主稿,以便早日派定,及時開辦。既派總辦二員,自無庸再派會辦,擬改設為書記官或文案二員,專司辦理華洋文牘🕗,即由兩衙門各派一員分司其事。總期通力合作,以濟要公💶。即請執事裁定示復。”從上信知,外務部會辦大臣那桐和學部管部大臣張之洞已達成一致意見,兩部各派一人,均為總辦👌🏻,不設會辦🤜🏽。兩部各派一人都任總辦之議自然給外務部具體負責官員出了個難題,但外務部也有辦法🌟。次日👨🏻✈️,8月9日外務部復函張之洞,稱“擬改派本部後補主事唐國安為總辦🚺🚵,與學部所派楊郎中商同辦理一切”。外務部派從六品的候補主事與學部正五品的郎中同任總辦,應該讓張之洞大為惱火,但此舉讓張之洞沒有再堅持兩部各派一總辦的意見。8月25日🚔📫,外務部左參議周自齊兼任學部丞參上行走,同屬外🙆🏽♀️、學兩部的官員。兩部會同劄派周自齊主持遊美學務處事務。此前👜,8月24日外務部已收到學部派員外郎範源濂任遊美學務處會辦的公函:“遊美學務處會辦一差⚔️,本部業經派定範員外郎源濂充當,用特函達貴部即希察照🖲,至貴部派定何人亦希知照為荷🕺🏿。”為此,8月25日外務部發出致學部文,決定派候補主事唐國安任遊美學務處會辦💇🏿。文稱:“案查本部會同貴部設立遊美學務處,專辦按年遣派學生赴美留學一切事宜👩🏼🦱,應由本部遴選會辦一員,以資襄助🈺。茲查有候補主事唐國安,精通西學,堪以委派該處幫辦。”至此,遊美學務處一總辦、二會辦人選派定。
8月26—31日 此期間為第一次直接留美學生考試報名日期🚴🏻💁🏼♀️,要求考生必須本人親筆填寫,並於冊內粘貼相片,聽候定期考試。在京報名和各省咨送考生共630余人。
9月2日,遊美學務處向外務部上《為報學務處開辦情形及刊刻關防致外務部呈文》,報告了學務處已經租賃東城侯位胡同一所民房開始辦公,並申請刊刻“奏設遊美學務處之關防”一枚。呈文另附《遊美學務處的暫行章程》,該章程包括總綱🦍、學堂及駐美監督之關系👨🏿⚖️、辦事人員、辦公規則、經費🤟、簿冊文件等條款🧑🏻🦯➡️,闡明了遊美學務處的性質、地位✖️、職責權限,介紹了它的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及工作辦法等💦。《暫行章程》明確💚💎:“遊美學務處系奉外務部、學部奏準設立。”“本處秉承外務部🈹、學部堂官命令⛹️♂️,選任遊美預備學堂監督,堂中管理教授一切事務悉委任之,仍隨時由本處認真稽核👛。”“本處秉承外務部☸️✍🏻、學部堂官命令🧑🏻✈️🍋🟩,選任駐美監督🧧,凡分送學生入校⬜️、指定學科、支領費用、考察學行等事,均應責成監督報告,隨時認真稽核,務使在美學生情形不至隔閡😱🫲🏿。”對於簿冊管理可謂細致入微,“本處應備收發文件簿、逐日記事簿🍩、收支款目簿、預算表冊🍁、日用賬簿、學生履歷冊、考試題目簿🤌🏼、考試等第冊、美國學堂調查表冊等件🧔♀️,以資稽考。”
關於人員構成,《暫行章程》規定,“總辦一員,由外務部、學部會同選派”🐟。“會辦二員♦︎,由外務部🧑🏿🍼、學部各派一員。”“總辦秉承外務部學部堂官命令,偕同會辦選任各員並督率辦理本處所司之事👩🏻💼。會辦會同總辦各就所長𓀓😻,督率各員分任本處事務。”除總⏸、會辦三人外♟,另選庶務長一人🌳、中文案二人®️🤴、英文文案二人👨🏽💼、庶務員四人🏭、書記生六人🏮。另雇用勤雜人員七人🪰。呈文還附《遊美學務處人員銜名薪水清單》:“總辦:外務部署左丞兼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每月薪水二百五十兩(支半薪)。會辦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每月薪水四百兩;學部員外郎範源濂🥮,每月薪水二百兩(支半薪)。”由此可知👨🏿✈️,唐國安為全職;周自齊和範源濂屬兼職。
1909年9月唐國安參與主持第一次選拔留美生的考試💲,考試於9月4日~11日在學部考棚(今宣武門內教育街)舉行🕴🏼,分初試和復試。9月4日考國文💙,5日考英文;9月8日,放初榜🛀🏼𓀏,錄取68人。9月9日-11日考代數⛱、幾何👨🏻🦽、物理🛫、化學👨🏽🚒、法文、德文🙌🏻、美國史、英國史、羅馬史等十余科。本次選拔留美生考試錄取程義法👩🏼🏭👨🦲、金濤、梅貽琦、胡剛復等47名🍶,這批學生選定後,外學兩部決定委派遊美學務處會辦唐國安護送赴美👳🏽♀️,行前為在上海製備行裝,每名學生整裝費銀洋250元。
10月12日 第一批直接留美生由由學務處會辦唐國安👫🏻📇、英文文案唐彝護送自上海啟程赴美。
11月13日第一批留美學生47名🧘,由遊美學務處唐國安🤽🏻♂️、唐孟倫(任遊美學務處英文文案)護送,“安抵美京”。其後,唐國安繼續率諸生往斯普林菲爾德分人各埠學校。學生們到達美國之時,“適值該地學校學期業已過半”,同時,這些學生的程度不一,因而“勢難概受同等教育”📍。為了安排好這批學生,唐國安與遊美學生監督容撰認真會商,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別做了不同的安排。決定“選送學生金濤入科乃魯大學,魏文彬入安穆士德大學。”其余學生則先入補習學校。第二年其余45名學生皆進人大學或專門學校正規班肄業。
1910年(宣統二年) 52歲
2月 遊美學務處會辦唐國安升任外務部考工司主事👶🏻。
3月11日 外務部、學部會同上呈《奏為詳陳第一次遣派學生到美情形》,奏折稱,唐國安護送學生於“十月初一日安抵美京🏃♂️➡️。”適值該地學校學期過半,且各生程度不一,其優者宜直入大學,其次者皆及時預備🚴♂️。學生金濤等分別送入科乃魯各大學暨羅蘭士各高等學校。諸生皆安心向學。
同日,外務部向朝廷奏報,增派學部員外郎範源濂、外務部主事唐國安為遊美學務處會辦;駐美使署參贊容揆為駐美學生監督,並獲朝廷的正式任命🧍🏻♀️☕️。由於學務處總辦周自齊和會辦範源濂在部中均任重要職務🙋🏽♂️🤷🏼,遊美學務處工作主要由唐國安負責。本年計劃遊美肄業館開學,選拔考試方案的製定和實施🧜🏻♀️🌑、教師的招聘👷🏽♀️、肄業館建設等均須會辦唐國安等學務處工作人員具體操辦🕵️。
3月21日為考選留美學生及各省提學使考選留美學生辦法事🤎,遊美學務處呈文外務部。呈文稱除照上年招考第一格考生外,本屆招考第二格學生。為使各省在京子弟也能應考👉🏽,擬采用變通辦法。“一面在京招考,一面由提學使考選送京復試。”另外⛈,肄業館學額擴充至400名👩🏿✈️。“本年考取諸生擬一律先令入館,視其學力高下編歸高等、初等兩科,分班教授👨🏽。入館三個月後🫳🏿,舉行甄別👨🏻🦱,除擇取學行尤為優美者遣派遊學外🥠,其有實難造就者⭕️,則令退學🏕,考試及格者,仍行留館🗄,以宏作育。”
在呈文所附《考選留美學生及各省提學使考送留美學生辦法》中規定,第二格學生300名。各省按所繳庚款數額確定考生名額共184名,余116名作為在京招考的名額。考送留美學生辦法要求,各省提學使考取送京復試之學生☘️,其名冊🎲、試卷🧘🏼♂️、相片等件,統於本年6月21日以前咨到本處。若交通不便之省分,不能如期送到者,可先將考取學生姓名先行電咨🌊,總期不誤期限。
4月 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聘任胡敦復(1909年7月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為遊美學務處教務提調♣︎👩🍳,負責遊美肄業館的招生和教學工作🦐。隨後,陸續聘本國教員20人。同時,對於美國教師的聘任🚍,唐國安建議委托美國基督教青年會負責🤡。
清華學校校醫博爾特1914年2月發表的《北京清華學校》說:“該校選聘美國教師的方式足可稱道,因為學務處負責人對一位信仰基督教理念和原則的人頗為信任。在認真考慮了唐國安的建議之後,他們決定委托約翰• 墨特先生,為這所剛剛成立的“賠款學校”選聘合適的教員👆🏿。由於墨特先生與美國有良好資質的教師組織有密切的接觸👌🏻🤯,並且有必要的辦公場所。由他主持選聘美國教師足以體現學務處負責人的遠見卓識。經過縝密細致的選聘,組成了17人的美國教師團。”由此可見唐國安為遊美肄業館招聘合格外教的良苦用心。
美國教師團由9名女性🍍、8名男性組成,另外還聘了一位體育指導。除體育指導外,這17名教師於於1911年2月21日抵達北京🦻🏻。因清華園的新校園建築尚未竣工,在此他們等待了約6個星期,才投入教學工作。這批教師中有🏡:Carroll B Malone授歷史🛍,Peter Irving Wold授物理🎅🏿,Ernest Ketcham Smith授英文,Emma S Liggett授數學🛞🥯、英文🖐🏽,Betrice Boardman Pickett授德文,Julia Pickett授歷史,Richard Arthur Bolt校醫兼授生物,體育教員Arthur Shoemaker暑假後到校。
6月15日遊美學務處向外務部呈文🔙,聲明由於肄業館各項工程必須到冬天才能竣工🙉🦎,各省咨送的184名第二格學生不按3月呈文日期開學🧼,改為1911年2月18日(宣統三年一月二十日)以前送京復試😲。第一格學生仍“援照上年考試成案”決定7月在京招考,徑送赴美。
7月1日,參加第二批庚款留學考試的考生趙元任為詢間留洋事訪唐國安和顏惠慶🧑🏼⚖️🪧。
7月3—8日在京投考學生到史家胡同遊美學務處報名◽️。各省在規定的期限內,送到及在京報考的學生共400余人🏌🏽♀️。
7月21—30日遊美學務處借用法政學堂講堂(即京師大學堂進士館🦹🏿♂️🥊,今北京西城區力學胡同(原名李閣老胡同)內),舉行考試。
21日為第一場考試,考國文、英文;25日,張榜曉示🧛🏿♂️🧘♀️,錄取272名。26日第二場考試,考高等代數🧖🏻、平面幾何🙏🏻🏌🏼♀️、希臘史、羅馬史、德文、法文💭。27日第三場考試,考物理學🍰、動植物學🌍、生理學👫、平面三角🧘🏿♂️、化學;28日下大雨,停考一天。29日第四場考試,考立體幾何、英史美史、地理學🧏🏽♂️、拉丁文🪻。
8月 2日遊美學務處錄取🦎:趙元任、張彭春、錢崇澍、竺可楨、胡適、莊俊、易鼎新🍩、周仁等70名🙎,即第二批直接留美生🍞。本次還錄取備取生143名,等新建肄業館落成後,入高等科🤽🏻,以資預備留美學習🩸。8月16日第二批直接留美生由上海起航赴美,由胡敦復、唐孟倫、嚴智崇3人護送。
8 月 24 日前任外務部尚書梁敦彥接密旨:“現在時勢艱難🏇🏼,外交尤關重要,前外務部尚書梁敦彥任事忠誠,不辭勞瘁📉,以養病出遊🙄,道經歐美各國,所有聯絡邦交🏇🏻,維持大局,以及加稅免厘諸要務,即著審度機宜妥為商辦🎗,並隨時電達外務部請旨遵行。該尚書其殫竭智慮🧚🏽🚻,慎其圖維,用副委任之至意。” 9 月梁敦彥以去外國養病的名義,奉密旨出訪歐美各國,以聯絡邦交,以及調查加稅免厘諸要務。此次出訪梁敦彥偕夫人及子女全家出行。朝廷又派郵傳部員外郎梁用弧和外務部主事唐國安為隨員,唐國安夫人也隨同前往。一行人乘火車取道西伯利亞,先赴德國訪問。11月8日梁敦彥👰🏻♂️、唐國安一行抵達美↘️🏃♀️➡️。在美期間梁敦彥謁見總統,會晤國務卿,秘密會商借款鑄幣,改革財政🔑,訓練海軍等事務,其間唐國安一定對此多有協助。
9月30日 清宣統皇帝批準外務部🍩、學部9月28日奏折,同意將內務府所經管的清華園舊址約450余畝◽️,撥給遊美學務處🔷,作為遊美肄業館的館址。
12月21日遊美學務處呈外務部🍻🤸🏼♂️、學部,提出:將遊美肄業館“定名為清華學堂”👰🏿♂️;該館“學額推廣至500名”🖐🏻;“該館高等、初等兩科各設四年級”(學製共八年)🌅;“高等科分科教授👸🏼,參照美國大學課程辦理”🧑🍼。同日👨🏼🎓,外務部、學部會同上奏《為報第二次遣派學生赴美入學情形事》。奏折報告💁🏼:第二次遣派的70名學生,由遊美學務處文案候選知縣唐孟倫等護送,於9月11日抵美。適值美國學校開學在即,經與駐美監督容撰詳察各生學力和平日所習學科🚵🏿,分別從習農工商礦理醫文學等科,分送入哥倫比亞各大學及考老樂都各專門大學。該生等入校後,均能安心向學。
1911年(宣統三年) 53歲
1月 5日 學部批準遊美肄業館改名為清華學堂👩🏼🎨,為了與普通中學堂相一致,學部要求將初等科改稱中等科🎅🏽。
2月12—14日 在京報考的第二格考生1000余名參加考試,考場設在學部考棚🍹。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會辦範源濂主持考試🛖。
2月18日 遊美學務處呈學部《申呈擬定清華學堂章程請鑒立案》,並附章程一份🧑🏿🚒。
3月30日 清華學堂暫行開學,開學典禮在禮堂(今同方部)舉行🤽🏽。當天的《吳宓日記》說:“十一時舉行開學禮,職員🧑🏼⚖️🧛🏽♀️、學生俱在👨🏽🎓🤾🏽。禮堂設於甲所🥷🏽👨🏼🏭,即高等科學生之住所也👰🏼。管理人分學生為六排,依次入⛳️,行謁見至聖禮(三跪九叩)及謁見職員禮(三揖)而退。旋由總辦周🗃、職員某某、監督範先後演說🗄,言此校亦以退還之賠款成立,凡學生一切皆系官費雲雲。”
4月9日外務部會同學部奏請批準,將遊美肄業館改名為🐔:清華學堂🧑🏽🎓,及訂立章程,先行開學。奏折說⛷:“已傳世諸生分起入堂,於三月初一日暫行開學🧚🏽♂️,俟其余工程一律完竣,於暑假後定期舉行開學禮式”。奏折所附《清華學堂章程》(訂於1911年2月)共分八章:總則🥷🏽、學程、入學、修業畢業🪖、遊學、管理通則、職員🌧、附則。《清華學堂章程》規定🪷:學堂“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 學程“設高等中等兩科”,“兩科八年通修功課以學分計”🏋🏿♀️🙏;高等科“以美國大學及專門學堂為標準”🥜,“中等科為高等科之預備 ”;“入學年齡,高等科在十六以上二十以下,中等科在十二以上十五以下”;學堂學科分10類:哲學教育、本國文學、世界文學、美術音樂、史學政治👎🏻、數學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生理🗡、地文地質、體育手工。
清華學堂開學時唐國安尚在美國,清華的美籍校醫博爾特曾在1914年回憶:“在開學前後的幾個月裏🧝🏻♀️,學堂諸事漫無頭緒🪻,唐介臣先生正出訪歐美,置身事外,實屬無奈”因《清華學堂章程》規定“本學堂監督,以遊美學務處會辦兼任✴️,總理全堂一切事宜”🙍🏻♂️。遊美學務處會辦範源濂𓀗、唐國安二人均為學堂監督(雖然開學時,學堂監督為範源濂一人🔀,但唐國安在暑假後回國,與範源濂同任學堂監督)👨🏽🍼。章程規定學堂下設教務長、庶務長🧛🏻♀️。開學之初🫀,胡敦復任教務長🎸,唐孟倫任庶務長🐺。
4月18(三月二十日)外務部丞參致駐美公使張蔭棠電報🛴:“海牙禁煙開會有期,擬派介臣會同辦理。學堂開辦伊始,子廙(周自齊字)不日赴英,尤須接洽一切。可否轉飭介臣,先由歐洲回國。”因海牙禁煙會議和清華學堂事務🤦🏿,外務部電召唐國安回京。若接電後當即回國,唐國安可在5月中旬到京,此時周自齊出訪歐洲還未成行。實際上🥻,唐國安應未立即安排回國行程,所以,在6月初外務部任命顏惠慶代理總辦主持遊美學務處和清華學堂工作。
5月8日 清政府新內閣授梁敦彥為外務大臣。
5月9日《紐約時報》消息稱,慶親王仍然管理外務部🧑🏼⚖️,並任梁敦彥為外務大臣🐻。因梁正在由美回國途中🧕🏻,外務大臣一職由副大臣鄒嘉來代理。
6月23—29日 清華學堂舉行高等科期末考試。134名高等科學生參加考試🎾🚋,選定63人赴美留學👊🏼,49名繼續留堂學習👨🏿🎨。
8月4—12日 清華學堂舉行插班生招生考試,有500人報名;錄取100名🧍♂️,71名入高等科,29名入中等科。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主持招生考試🖐🏼。
8月15日 清華學堂開學🤷🏼♂️。張伯苓接任教務長✋🏿,對學堂進行改革,采用年級製,對學生進行編班,確定年級。為使清華學堂與其他學堂的學製統一🦦,改中等科為5年、高等科為3年。9月 6日 遊美學務處呈外務部文,匯報清華學堂的體製改革,並提交新擬《清華學堂章程》🔮。新《清華學堂章程》規定👐🏽,本學堂參合中國及美國中學以上辦法,設高等、中等兩科,高等科三年畢業,中等科五年畢業。高等科科目有修身、國文、英文、世界歷史💔、美國史、高等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物理、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生物學、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圖畫🚴🏼♀️、體操。中等科科目有修身🌆、國文🤵🏼♀️、英文🪕、算術代數、幾何、三角⚠😯、中國歷史、中國地理〰️、外國歷史🫢、外國地理、博物、物理、化學🙅🏿♂️📿、地文地質🪓、手工🙋🏻♀️、圖畫👂🏽👀、體操♣️🛗。
8月19日 梁敦彥經英國到法國訪問🦹🏿♂️,會見法總統及外交部長🧜🏻👴🏻。由此判斷,唐國安沒有陪同梁敦彥繼續訪問👨🌾💇🏿♀️,從歐洲獨自回國。這樣,唐國安回到北京的日期應在9月中下旬。
9月25日《吳宓日記》:“午,及諸同學在會食堂見遊美學務處會辦唐,演說數語,敷衍而已。”“會辦唐”之稱首次出現在吳宓的日記中,表明唐國安此日才到遊美學務處視事🪚。此後吳宓均以“唐監督”或“監督唐”稱之,由此知唐國安和範源濂均任學堂監督📅。從工作分工上🤳,唐國安主要負責留美學生的選拔,而範源濂主要負責學堂管理。
唐國安回到學務處和學堂後,即著手選拔幼年留美學生📊。從《吳宓日記》知,“9月29日,聞諸同學雲🏣,本校將選派學生若幹名送往美國,聞系專在第一、二、三級挑選年幼者🚶🏻♀️,以備至美後入普通學堂🎅🏽🚴♀️。且此事管理人現尚秘不發表🥷,然業已決行🤨,且不日由滬動身矣👍🕴🏼。”10月30日,“本校派送學生之事,現已發表🧍♂️,今午並將人數派定,共選九十人,於其中再選三十人送往美國🪦。”10月11日,“此次所選定派往赴美學生,已經揭示🤲🏽。共十四人。”監督唐國安僅用十余天就完成了幼年留美生的選拔。這批學生在上海等待赴美時,因國內戰局緊張🧀🔸,未能成行,直到1914年夏🤫,其中的12人才赴美留學🧑🧒🧒。
歷史學家劉崇鋐在《我對清華的回憶》中提到了1911年春舉行的中等科招生考試💂🏽♂️🐌。“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初春早晨,帶了墨盒毛筆(那時似乎中國還沒有自來水筆),乘坐騾車,到達西城學部考棚(科舉時代的考場)去參加考試。最擔心的英文程度太差⚓️,尤其是考到英文默寫👩🏼🦰,由唐介臣先生讀一段英文👨🦯➡️,考生跟著寫錄。唐老先生英文太好⚃,念得非常流利,只是苦了筆者跟不上,尤其是每句之末來一個‘Period’,簡直莫名其妙🧝🏽♂️。”劉先生晚年的回憶應不準確,1911年春季的招生考試時,唐國安並不在京。文中所回憶的考試很可能是此次幼年生留美選拔考試♉️。春季入學時劉先生的英文水平定為1A級(一年級上學期),“幾乎是從abcd學起”,半年後參加幼年生選拔考試,聽不懂唐國安所念的聽寫題🚣🏿♀️🏊🏽♂️,是很自然的事✏️。從這則回憶可推測🪘,唐國安親自測試學生,可見他對選拔幼年生的重視⛹🏽。
10月5日 有同學與吳宓談到💇🏻♂️,唐國安監督“曾向高等科學生某某言🤾♀️,諸君可安心居此用功🕎,倘英文預備完足❌👨🏻🎨,即可設法派送赴美,不必俟畢業也🧑🏽。”表明唐國安有意將英語優秀者盡早送往美國讀書🕵️,不拘泥於畢業的年限🧖。
10月18日為孔子誕辰👂🏽🫳,“今日聖誕⛹️♀️,校中照例行禮謁聖👨🦲,並放假一日。”據1911年暑期插班生考試考入清華學堂高等科一年級的陳鶴琴回憶說👩,“入學不久🏥,有一次祭孔活動👩🏿🦲,朝廷要求中國教員學生都必須參加📸,行跪拜大禮🧑🏿🍳📅,信仰基督教的學生大都不願參加而設法躲避💇🏼♀️,後來聽說學堂監督唐開森(介臣,國安)也借故未去。”陳還說:“學校監督是唐開森先生。他是一個基督徒,待人非常誠懇🏋️♀️,辦事非常熱心,視學生如子弟🤱,看同事如朋友。”
因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隨著局勢的發展學堂正常秩序受到影響。首先🧓🏽,學堂原定1911年10月16日(陰歷八月二十五日)舉行的開校典禮👨🏿⚕️,“今以外事危急,學部及外部大臣不克蒞止,業已展緩期限。”籌備多日的開校典禮活動不得不取消了🧚♀️。
10余日後,有學生離開學校回原籍,也有若幹人請假進城,探聽消息。為保障學堂正常教學活動,範源濂和唐國安兩位監督頗費心力。據10月28日吳宓日記🔫:“範、唐二監督來校,在食堂演說⛺️,謂此時危險之說搖撼人心,諸生紛紛離校,我亦實不敢必留諸君在此。但如此隨便來去,殊於本校前途大有妨礙。自今日起,一概不準請假。凡欲去者🦅,皆當作為自動退學,不能再算本校生圖🙍🏼♂️。如留此者,則照常上課👷🥒。校中管理、教授一切事宜照常進行,與平日無異。據我思之,亦不至有甚危險☕️。即有危險,我當竭力保護🤙🏿,然確當萬全無與否🤽♀️,則亦不敢斷言也👩🏻🌾。”10月30日 唐國安監督午後又向學生發表演說,稱“今日所下五道詔諭,言自此亂事可平,諸生在此亦無憂患矣🆕。”
但局勢動蕩,學生人心惶惶,至11月5日高等🧑🏿🏫、中等兩科學生僅剩120人😘👨🔧。範源濂、唐國安二監督向學生報告了學校近期安排。“首由監督範謂現在事情緊急🤚🏽,人心惶恐更非昔比。而學生中多數出校🎃,現在諸位中國教員又皆紛紛請假辭退,教課之事殊難進行🏃🏻♂️,故現在決定停課一月,如一月後事尚未定🕥,人商未齊當再議延長之計。現在功課停止後,諸生中有願回家及他往逃避者,即可自由他往🏫。如不願他往及不能回家者🫷🏿,仍可留校中溫理學課。飯食一切及管理諸事,均如常日。諸管理員並美國教員及其眷屬皆居此不去。然居此非必有如何之危險,緣本校巡警二十人現已盡易為漢人(原則十八人皆滿人)🕧,又擬添招若幹🧘🏿♂️,而美國公使亦允事急時,當由使館派兵若幹來守護此園。似此或即事起亦可無慮矣👊🏽。次則監督唐及美國教員三人相繼演說🧜🏿♀️,意同,皆雲居此似可無危。”
到11月8日,學堂已無法繼續上課,遂宣布次日起關閉學堂。當日吳宓寫道:“晚八時🧑🏼🚀,監督使代表向余等發表🧑🏫:言事情緊急,美兵既不來保護👨🍳,則實無法維持。故現定辦法📵,將本學堂暫行解散🦚,現僅余存款三千金,當分給諸生在旅費各謀他適,計每人可得二十元。明晨給發🧎🏻。凡職員🐗、學生人等,統即於明晨搬出雲雲💆。”
11月 因辛亥革命清華學堂暫時關閉🏋🏿,學堂監督範源濂和唐國安🦙、庶務長唐孟倫增雇校警保護學堂財產。
1911年12月1日-1912年1月23日國際禁煙會議在荷蘭海牙召開,唐國安作為中國代表與駐德國公使梁誠(任團長)參加😝。這次會議製定了《海牙禁毒公約》🪟。代表團很好地完成任務,被譽為“殫精竭慮,為國謀利,奇勞懋著⬜️,不辱使命”。(這次禁煙會議曾數次推遲,早在1911年4月下旬清政府就派定駐德國公使梁誠為專員參加會議,當時外務部曾電令唐國安回國,也應是派唐國安參加此次會議)
辛亥革命後👨🍼,各省停解賠款,自10月起庚子賠款停付。遊美學務處的經費來源中斷,清華學堂和駐美學生監督處的經費均遇到困難。
1912年 (民國元年) 54歲
年初在海牙國際禁煙會議。大約在3月唐國安回到清華園,此時總辦周自齊和會辦範源濂均已升遷,不在學務處任職。唐國安主持遊美學務處工作並著手準備清華學堂的重新開學👩🏿🎤。
3月31日 《申報》報道清華學堂近況並稱將於4月20日開學。
4月 外交部任命唐國安為清華學堂監督,外交部秘書周詒春任教務長。
4月2日 上海《時報》刊登清華學堂告示,宣布學堂將於4月下旬開學。
4月7日 遊美學務處致函外交部和教育部🚞,申請撤消遊美學務處,其一應事務交由清華學堂辦理;同時致函駐美學生監督通告此事。
4月26日 嚴復致熊純信,為其子入清華事提到唐國安;“諸世兄擬入清華學校,原可為力,但此次重行組織,以張伯苓業已辭職不就🍻。……,如定入清華,則須應考。此校現歸唐介臣辦🧝🏻♀️🩲,復素稔,當亦無難𓀛🎅🏿。”
4月29日 清華學堂重新開學,有360名學生回校。
5月1日 清華學堂上課。
5月2日 學堂監督唐國安為選舉級長發布告示👨🏿🔬:“本學堂改定章程🩷,凡每年級學生應各舉一人為級長,代表其意見,以便隨時與職員接洽。現值開課伊始,諸生務宜各按年級,從速公舉報告,俟本監督核準後施行。”
5月13日,學堂監督唐國安在校內發布公告,表示“本監督職務既緊,諸生功課亦多,而欲彼此常相會晤,不亦戛戛乎其難哉👁🏣!然而師生之間,首重感情;教育之方🫓,端賴道德👃🏿。不有聚會之時,何由達此目的🧑💼?爰定於每星期二下午七時至七時五十分,聚會一次♛。高等科在禮堂,中等科在食堂,由本監督演說一切道德,或宣布意見🛅,屆時諸生前往各處齊集勿誤。”
6月 清華學堂第一屆16名學生畢業。但因學堂當時缺乏經費,無法派出留學🎅🏽,只好留下繼續學習🌐,稱“繼續班(continuation class)”,也稱特級班👨👧。
8月22日學堂監督唐國安向外交部上報稱💚:
“惟上年光復以來,財政困難幾有應接不暇之勢🏰,本堂[若]未到窘急地步🚓🥢,斷不向該戶(註:指財政部)催收。今秋季學期已屆,而美國聘來之教習,支薪必須應期。全堂上課之學生膳費,不容少緩。重以遊美之學費月余三萬金,匯期已過,若再拖延,學生固不免有解散之虞🏋🏽♀️,學堂亦將有停辦之勢🏊♂️🏊🏿♀️。堂中洋教習十八員若按定合同索取薪金,不特應付為難🪕,且與國體有損。國安焦爍萬分,屢從借款著想,四出磋商,乃無一路應手,旁皇無措計👋🏼,惟有籲懇我總、次長大力維持🍐,咨明財政部將所欠本學堂之款二十余萬兩,迅予撥發,以濟急需⛑️,實紉公誼。” 暑假開學後不久🚴,因四川籍高等科三年級學生何魯等2人拒絕補考,被學堂開除。引起罷課風潮🧑🏼🎤,學生有各種集會活動。有鑒於此, 8月底學校發布校令🎟🦸🏿♀️,“……自本月二十三號以來,一星期間🔌,大小會議,不知其幾,考其說詞💷,毫無經驗。此不惟有壞校風🪯,抑且大妨學業⁉️。今與諸生約🛹:嗣後除已經成立之體育等會外,遇有正當事件,須開會提議者🫴🏻,當由發起人開具事由地點及時間🪑,預報校長🤽♂️🚬,由校長核定,派員照察,乃為有效。否則作違背校章論🫄🏿,此布。” 學潮持續一個月後,在外務部和美使館的調停下學生復課🏏。
10月17日 校長唐國安呈文外交部,按照教育部關於《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將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唐國安任清華學校校長🪫,周詒春任副校長🙉。
清華基督教青年會於秋季成立⌚️,會長為王正序(1912級)𓀖。開幕日請外交家王正廷到會,演講基督教青年會的宗旨及在全世界範圍內服務情況🪗。此為官立學校最早的基督教青年會。唐國安校長認為清華應“提倡靈性和道德教育”。12月25日 舉行清華學生基督教青年會慶祝聖誕大會🤾🏿♀️,有數百人赴會。唐國安校長和夫人到會🤩✍🏿。
1913年(民國二年) 55歲
2月1—8日 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這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體育交往。清華學校、匯文大學🧑🎤、協和書院三校選派了9名學生赴菲律賓參賽,開中國學校參加國際競技之先河。清華學校參賽的6位學生運動員都獲得名次:潘文炳奪得個人總分第一名、十項全能第一名、五項全能第二名、跳遠第三名,楊錦魁獲撐桿跳高第二名,黃元道獲高欄第二,關頌聲獲0.5英裏接力第二💞,黃純道1英裏接力第二,葉桂馥獲880碼第三、1英裏接力第二。
上半年,唐國安主持製定了《清華學校近章》。新校章確定了學校的宗旨和範圍🙍🏿,“本校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造就能考入美國大學與彼都人士受同等之教育為範圍。”明確清華學校仍為留美預備學校。章程恢復了高中兩科各四年的學製,加大高等科力度🤵🏼♂️,充實教學內容👛。實行文、分科教學,設必修和選修課程。確定招生辦法👉🏽,從1913年秋起,招收11-13歲的中等科一年級學生💨。章程還規定了考試辦法、升級及遊學條件𓀃💂🏼♂️、學生的體育和衛生要求以及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品行培養和自我約束等細則🤵♂️✬。如考試製度,學校平時有口試👳🏿,隨時小考,期末大考,用三種考試綜合評定學生成績,口試和小考占70%,大考占30%,成績分總平均在70分以上,各科分在60分以上才能升級🫰。該章程自1913年6月起實行。
6月下旬 唐國安校長為清華學校舉行畢業典禮事呈文總統袁世凱:“為呈請事:竊本校自開辦以來🙇🏽♀️🧬,業逾二載。今夏高等科特級、三年級🛢,中等科四、五兩級,各生均屆畢業。莘莘濟濟,盛集一時🚴🏻♂️;斯為儲才之始基,復屬畢業之首屆👵🏼😨。憶斯校之建設🗺,系蒙大總統創意於先📟,現在諸生學業有成🤒,又屬大總統培植於後。值茲盛典頌戴奚如,且本校為全國英俊薈萃之區🙎🏻,外邦視線匯集之所❤️⏲,關系非淺。國安擬於七月一日暑假散學之期,舉行畢業禮式,以昭慎重。屆時敬懇大總統蒞止,並面頒訓詞。俾眾生有所遵循,是固該生等之幸🤹🏼♀️,全校亦與有榮焉。冒昧瀆陳,伏祈垂鑒,謹呈。”
7月1日 清華學校舉行第一次畢業典禮,有高等科學生1912級和1913級兩級、中等科四、五兩級學生畢業。典禮上宣布取得遊美資格的學生名單。因校長唐國安在病中,由副校長周詒春主持儀式。外交總長陸徵祥的代表唐在復、美國使館參贊威廉🧑🔬、代理教育總長董鴻祎等出席並講話,副總統黎元洪亦派代表出席🫵𓀒。
7月14日 唐國安校長給給外交部的報告中寫道🧙🏽♂️:
“美旗銀行要求到期償還美金三十八萬五千元,為數頗钜”🏭,“華比⛷、華俄兩銀行借款共計公砝平銀七萬三千兩🤵🏿,卡利基借款美金二十萬兩並各利息,”(必須償還)。“今夏派生赴美川資各費以及本堂暨遊美學務經費🚵🏿♂️,經此次派生後尚有遊美學務之增加經費🪥。以上種種,或為契約所關🛼,或屬事在必行,即應行之,退還之賠款六十余萬美金全數到校,竊尚有不敷之虞也。”“查美邦所退之賠款原備充派遊美經費之用🦶🏽,曾經前外務部與駐京美使商定有案🛖,其與國家經常收入可以挪移用途者迥然不同。此款之不能繩以普通規則,自在 鈞部洞察之中🌸。國安為遵照成案🛞,維持與國信用起見,特將美款與本校之關系詳細縷陳,如何之處👨🏼🏭,伏釋 鈞部核辦示遵,實為公便。”
為了清華學校長遠發展,唐國安校長抓住有利時機,在1913年一年之內兩次擴充校園💃。第一次在當年春,請北京政府將清華園西鄰之近春園劃撥學校使用🀄️,並獲批準;接著,為解決園內水系暢流問題,再次請政府將近春園西鄰之長春園東南隅劃撥學校🟩🗻,這兩次擴充共增地480畝,使清華學校擁有近千畝的校園🏘🙇♀️,為清華日後改辦大學奠定了基礎🚴🏼。
8月21日向外務部遞交“自請免官”的報告🏋️♂️,提出“因病辭職👈🏽🫒,薦賢自代”全文如下:
“為呈請事👊🏻:竊國安以譾陋之才,荷蒙鈞部委以本校校長之職。視事以來,時虞隕越。乃學風之囂張,今非昔比;學款之支絀,羅掘俱窮。一年之間,精力耗於教務者半,耗於款務者亦半。入春以後,陡患心疾🤽🏻♀️,比時旋輕旋重👋🏽,方冀霍然,詎料漸入膏肓🚢,勢將不起。校長職務重要✋,未可一日虛席🧛🏽♀️🌅,謹懇 鈞部免官,另委賢員擔任𓀑。惟國安有不得已於言者:查有留美文科碩士周詒春,老成練達,學識兼優,自充任副校長以來,苦心孤詣,勞怨弗辭🧕🏼。國安雖病,該副校長兼理一切,頗能措置裕如🫴🏻。若以之升任校長,必能勝任愉快。以任免之權操自本 鈞部🍋,本不容他人置喙,而薦賢之忱,發於寸衷🐵,實未敢安諸緘默。所有國安病勢沉篤🏌🏻,敬謹辭職⛈,並薦賢自代。各緣由理合具呈,伏乞監核施行。謹呈 外交部總、次長”
8月22下午🚵🏽🌼,唐國安因心臟病猝發,與世長辭。
**************
1913年8月號《中華教育界》所登嚴楨譯自《上海共和西報》的文章《前清華學校校長唐介臣先生傳》(孔憲立原著)👒,文章稱頌唐國安“若先生者🧏🏼,乃真耶教之信徒、社會之義士、而中華民國之忠仆也。其赤誠為國大公無我之行,載之口碑,必能使四百兆同胞永矢勿忘吾中華民國有唐氏第一人。”後民國政府國史館以《唐國安先生傳略》之名,將此文收錄於史。
1913年10月28日✡️,時任國務總理熊希齡👩🏻⚕️、外交總長孫寶琦和教育總長汪大變連銜呈文給大總統袁世凱🫠,表示“查該前校長(指唐國安)在外務部任職多年🥷💐,創辦遊美學務處暨清華學校👨🏼⚕️。始終其事,擘畫一切,毫無貽誤🐑。此次因病身故🫳🏽🧰,實系積勞所致🙆♀️,現擬酌給一次恤金一千圓👮🏻♂️,以示優恤。大總統批復“應即照準此批🔫。”
1914年2月清華校醫博爾特在《北京清華學校》一文中稱🙋🏿♂️:“在革命後的艱難時期👩🏽🎤,唐介臣以英雄般的氣概為學校籌措經費使學校得以繼續🧑⚕️。即便他已經因嚴重的心臟病而臥床不起,對學校工作也毫不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為學校的前途殫精竭慮👇🏼。”
1914年4月12日 清華學校舉行唐國安紀念銅牌揭幕典禮。典禮在遊美學務處大門(即今工字廳院)前舉行,唐國安紀念銅牌安置在遊美學務處大門門廊之東側的前壁上。全校教職員🪈、學生及中外來賓參加🆓,校長周詒春主持。來賓代表發表演說,講述唐國安生平👷♂️,贊頌唐先生秉性寬厚🕵🏼♂️,為人勇敢,兼擅德🫵、智、體三育💁🏼♂️,唐先生之去實為清華一大損失🌞🙍♀️。
1914年8月 清華學校編輯出版第一期英文版《清華年刊》,在獻詞頁用莊重的英文字體寫出“本刊獻給刊清華學校已故校長唐介臣先生”👨👨👦👦,還刊登了唐國安的照片和小傳🚄。小傳的最後一句是:“As a man, Mr. Tong was frank and plucky.A promise once made,he would always fulfill no matter what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way.”
1925年6月《清華周刊》增刊介紹同方部文章談到🥭,大間活動室的墻上掛有周自齊和唐國安的照片,以表懷念。“同方部是教職員學生交際遊戲和學生課外作業的中心。它占的是從前的童子軍司令部(即舊手工教室),裏面分為六間,由東邊起,第一間便是第一談話室,這裏邊的桌子椅子都是西式的🦸🏽♀️,可容30余人。第二第三兩間是連成一個大間的👇🏼。墻上釘著同方部的幾條簡單的規則。東西兩頭掛著周自齊和唐國安兩位先生的相片🔓🧝🏿。”
2010年9月唐國安紀念學校在先生的家鄉落成🤸🏼♂️,學校校址在風景宜人的鳳凰山下,三面環山,環境優美,學校總體設計秉承意昂体育平台經典的紅區建築風格,兼顧嶺南地區多雨、日曬的功能要求🚴🏿♀️📮,整體大氣而富於變化🗄。校區分為學校和紀念館兩大功能區,輔設唐國安紀念講堂。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排球場、籃球場💇、體育館🐁、塑膠跑道運動場等💼💉;擁有配置先進的實驗室🧑🏻🦼、音樂室等18個功能教室;配置電子白板等先進教學設備,教師擁有現代化的辦公系統。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以唐國安命名這所學校是對這位清華學校首任校長最好紀念。
2011年3月,珠海市唐國安紀念館落成並開館💂🏻𓀛。
************
附錄
(一)
1886年1月16日 (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周馥給李鴻章的報告,全文如下🪁:
敬稟者𓀓:案,據出洋肄業學生唐國安稟🕺,前在美國肄業數載🥌🛕,於光緒七年回華,十二月抵津,蒙派醫館學習🏀。於九年二月接到家信,知母親病重,請假回籍。假滿後本擬回院習醫,奈因親老多病,不令遠離,而迫於家累,不得已在寧波、鎮江等處就近枝棲,本年八月初🏃➡️,承旗昌洋行招致,在滬辦理翻譯事件👨👩👧👧。因與訂立合同,十月間,洋東屬來天津🪘,經理采辦軍火事宜💞。因思國安在洋肄業等費➞,均資帑項,只以親老家貧,未能圖報於萬一,清夜自思🧑🏿✈️,慚愧無地。惟刻下既已受雇於外,情願報效銀二千兩,以表微忱。茲先湊備行平銀一千兩🛕,呈請察收,其余一千兩俟明年十二月初一日,再行呈繳🛟,稟請批示等情🥣。並據美國駐津副領事畢德格投具洋文保結前來🧑🏼🍳。職道查挑選幼童赴美肄業之案,同治十一年,憲臺會同前南洋大臣曾奏定章程👱🏿♀️,內開出洋肄業各生👰🏽,不準在華洋自謀別業等語,唐國安在美九年,所費甚巨🔪,回華後因學未成🤘🏼,派在天津醫館學習,方期肄業有成,揀充戰艦醫官,乃逾年余,輒因省親乞假,延不歸來。迭經職道詳咨查催,現始準原保人唐道廷樞差送到案,似此誌趣卑陋,不受培植🤒,殊失定章本意,惟查該生僅通英文英語,別無所長,醫館應添學生🏃🏻♂️➡️,業經職道另招有人,若使再令進館🤴🏻,彼必用誌不專,且教習亦不願為一學生而分功課🤯,昨據美國副領事畢德格來言🧑🦳,旗昌現在承辦軍火,需人翻譯,已懇憲臺準其借用等語,又據學生唐國安稟稱,現在親老而病,不能遠離,務請賞收此銀,貼補醫館續招學生經費,將來如遇國家用人之際,生情願效力,不敢自外等語,理合據情轉稟😧,並將畢德格保單譯漢錄呈,伏乞憲臺批示祗遵。
再,唐國安本系學業未成之人🚄🈴,以外學業有成者👄,自不準托辭請假🫃,援此為比。至唐國安現交行平化寶銀一千兩🌹,如蒙賞收,再由職道咨解支應局,其明年十二月應繳銀一千兩🗼,職道屆時收取解局👌🏼🤸,合並陳明。
李鴻章接到周馥稟報後,作出批示🚪:
學生唐國安,出洋肄業九年,曾費公款,刻值用人之際,按照奏定章程,本難聽其自謀別業🚊,姑念旗昌洋行在華承辦軍火事宜,需人翻譯,暫借該生應用👨🏼🍳,俟旗昌原訂期滿,仍飭恪遵中國差遣🚢,以付定章✊🏽,不得違誤🧑🏼🍳🚺。所請報效津貼醫館經費銀二千兩✉️,姑準賞收,仰將繳還到銀一千兩解交支應局,專備醫館施藥之用。明年十二月續繳銀一千兩,仍由該道屆時收取解局具報。此外肄業各生🧑🏼🌾,概不準托辭請假,援以為例🕟。
(二)
1905年9月15日
唐國安寫給盛宣懷的一封信
宮保大人鈞座,敬稟者👷🏼:
茲承李京堂🪣、王道將奉到憲臺鈞電示悉🦦,蒙委卑職在總公司充當翻譯等因🆒,感恩植之,逾恒倍奮📜,慚之交集。本應即日到差,但以粵漢鐵路帳目交代在即,必須一一清厘🧎🏻♂️,管理處王道飭將經手核算等事妥為結束👮♀️,乃到總公司供職。是以卑職遵照辦理,一俟粵漢帳目告竣🏣,即赴總公司翻譯差使,合將感激下情及略緩到差情形稟明。……
卑職國安謹稟
敬再稟者🏮:合興公司現將滬局薪水停止,惟翻譯未完,洋冊結束,全局帳目必須一一妥帖,以便將來交代,隨時可以稽查,萬不能稍涉草率,致滋叢脞🤾🏼♂️,故刻下不便將各員司立即遣散🤌🏽🪸,系屬實在情形。……
(三)
1909年2月1日至26日,在上海匯中飯店(今和平飯店南樓)召開了第一次萬國禁煙會🚅,唐國安先生代表中國代表團提出提案時所發表的演說如下🧘🏼:
萬國禁煙大會主席先生和各位先生🕢🖕🏼:
我謹代表中國代表,就本次大會所研討的問題向大會提出提案。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幾乎毋需解釋;中國非常不幸地對於本次大會的結果要比其它各國更深表關切。對於你們大多數人來說⚁,吸鴉片煙的問題是你們國家所面對的諸多問題之一👨👨👦👵,但也許不是重要問題之一。而對我們來說,這是我們國家所必須面對的最緊急的道德問題和經濟問題。
我希望在一開頭就說清楚💦,我們很明白,歸根到底這是一個必須依靠我們自己,而且只有依靠我們自己才能予以解決的問題🧑🏽⚖️💆🏽♀️。盡管我們可以從其他人那裏獲得很大幫助,但最大部分仍然在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努力🤟🏻🦍,以拯救自己💨。我們的各級政府——帝國的🦧、省的和地方的——都明白這個道理。而民眾🕝,從最高等級到最低等級的人,以我國現有教育水平所難以期望擁有的清醒頭腦🤽🏿♂️,堅定地懷著同樣的信念🧚🏽♂️。先生,我不想讓你這樣來看待我們😄:中國以軟弱無力的精神狀態來參加這次大會🐄,向全世界哭訴,要求讓她解脫災難,因為中國自己既無這種道德力量,亦無這種勇氣來與此災難作鬥爭。我們知道,困難是巨大的。我們亦計算過將要付出的代價🙆🏿。我們下定決心要擺脫這種毒害。盡管我們完全明白我們自己的責任,也不管在我國要消滅濫吸鴉片的習俗有多艱難的工作💪🏼,應由我們自己,亦只有由我們自己來完成。但我們如果沒有從這次大會💂🏽♀️,從促成這次大會的你們各國政府的行動中吸取新的勇氣、新的靈感的話♊️,那麽我們就是盲目無知的了,因為毫無疑問,國際合作與行動對於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對於中國來說,這個問題是這樣的重大🥓🧜,這樣的錯綜復雜,因此僅靠我們自己努力,不管我們是多麽地真誠🥖,決心多大🪝,都是不夠的🍗,要取得完全的成功還需要其它國家的合作。我們特別地感到高興在這次大會上會晤英國的代表。英國是僅次於中國,對於這個問題最有利害關系的國家。自從沙夫茨伯裏勛爵(這個名字照亮了如此眾多的、跨及全世界的慈善事業和改革事業的道路)的時代以來🤾🏼♀️,英國幾位最偉大人物一直將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取締鴉片販運這項細致而又艱難的工作上。中國憑著這些人們的崇高聲譽,將日益要求分享像莫利勛爵🤞🏿、約瑟夫、皮斯爵士🐬✍️、亞力山大、海文啟🙎🏻♀️🫚、戴德生這些人的光榮。這些人的工作在去年達到了光輝的頂點,他們在國會裏采取的偉大行動👱🏻,再一次確定了這樣的信念:印度支那的鴉片貿易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他們要求英王陛下的政府采取必要措施🚥🧷,迅速結束這種貿易——這種行動使任何謹慎和方便的考慮都埋沒在這個問題的道德觀之下。我懷疑有哪個政府在國會所采取的行動需經達到過如此崇高的道德水準👨🌾。它有力地將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提到透徹的程度。過去兩年裏,中國政府曾提出管製鴉片販運的建議,這些建議得到英國政府的明顯同情,這種同情是對中國處理這個問題的最大鼓勵🗣。美國總統號召召開這次會議👩🏽🌾,這僅是美國政府無私友誼的諸多表現之一🚥。此外,美國政府在她自己國境上以真誠而又有效的方法處置這個問題,這不但給中國提供了一個榜樣,而且當我們試圖在更大規模上解決這同一類問題時👝,這亦是向我們表示同情🚝。德國的代表亦出席了這次大會💁♀️🤷♀️,讓我也表示感謝。我們就是靠著來自德國的卓越的、精確的科學精神,才能夠對鴉片煙如何危害人體的情況作出最有權威性的揭發。我們知道,是德國對中國的友誼,把你們無與倫比的實驗室與學識淵博的研究人員供我們使用。我求助於你們,尤其相信你們會進行合作👺。法國和俄羅斯雙雄將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一直是歐洲和平的支柱,我們希望向你們表示感謝2️⃣,因為你們對於我們所進行的改革表示同情。由於時間限製,我不能夠一一列舉那些對於我們解決鴉片問題表示願意進行合作的所有國家。可是,如果我不在此對給予中國這種無私的援助表示深切感謝,我就不但是不忠於我的職守,而且我亦沒有資格來代表我的同事和我的國家了。其它各國同聲一致地承認中國努力要根絕這種禍害的意圖是真誠的,對此我亦希望表示感謝。
在處理這個有很多方面的關系並有極其深遠影響的問題時,其動機很容易被人家誤解🍑。事實上也沒有人作什麽安排來預蔔本次大會將會獲得成功。我們可以肯定🧑🏽🍳,一定有不少人👳,中國人還有外國人,在一開始就懷疑中國是否有能力在本國境內將這種禍害成功地根除💦。但是,這不應該引起驚訝。這種禍害是如此地遍及各地,打破鴉片嗜好是如此地困難,秘密吸食鴉片煙是如此地容易,難題是如此眾多而嚴重,因此🤢,如果人認為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那也不足為奇⌨️。對於這些疑問,全國對鴉片煙的憤恨是一種有效的回答。這種憤恨情緒的力量之大🥗🤹🏽,感情之真誠與分布範圍之廣泛✔️,大家都沒有任何疑問🍆。朝廷在此1906年秋采取了斷然措施,像端方、錫皮🥘、楊士驤和徐世昌諸位總督大人所表示的忠誠合作精神,所采取的切實措施都說明了官方的態度🏮💆🏻♂️。但是🤴🏽,比朝廷和封疆大吏所表示的決心更為令人鼓舞的是人民的響應🔓!
迄今為止,在中國要在那個問題上激起民氣幾乎是一樁不能的事情🏔。與外國人進行了戰爭,和平條約締結了,但在中華帝國的大部分地區並沒有引起人民的任何註意🏋🏻♀️。維新使極少數人表示關心🤭,但僅是極少數人,或者使某一階層的人表示關心👱,但僅是一個階層。我們可以說💂🏽,這個問題是激起了全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所有民眾濃烈興趣的第一個問題👨🏫。各個階層——官員、學者、士紳、農民,直至最低層的勞工都團結一致🧨,下定決心要親眼看到全國掃除這種禍害。我們最後勝利的巨大希望就寄托在這種被激發起來的民氣之上。有很多人懷疑🤙🏻,我們損失了從鴉片貿易得來的巨大收益🙍♂️,如何來對付由此產生的嚴重的財政問題。如果人民不是這樣徹底地下定了決心,這個難題可能會很容易地堵住改革的道路😨🕺🏼。但是,既然民氣像目前這樣高昂,任何措施🫄🏽,只要在他們的心目中想著鏟除鴉片這一禍害,不論是向貴大會提出,或者是由貴大會提出,用來彌補財政收入的缺額,都將被愉快地接受🚣🏽♀️。中國代表團愈是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曾毫不畏縮地面對這些難題——愈是深信,如果中國能獲得文明各國的合作,中國就能迅速、幹凈地清除這種禍害✉️。
主席先生🤵🏽♀️,我故意地說“迅速”這個詞,因為過去兩年的經驗使我們相信,在目前情況下😱,鏟除鴉片毒害要迅速🎿,這樣能將困難減少至最低限度🧑🏿✈️,否則就會增加困難🤐。現在民氣高漲到最高點🙅🏼,人民的決心已達到最高程度。大家都知道🐫,這樣一種緊張狀態是很難長年累月維持下去的🌝。公眾的心理不能長年累月地集中在單項改革上。當人民準備鏟除一種禍根時,應愈快愈妙牞拖延將後患無窮。人們經常這樣說,而且說得對:立法不應該超越公眾輿論太遠👨🏽⚕️。我們也可以同樣正確地說:立法也不應該落後於公眾輿論太遠。政府的行動也應不違反民眾的願望,因為一違反民眾的願望就會引起統治的困難,而政府對民眾失控之後就會引來國際幹預與糾紛✊。
我不禁要最後來描述一番鴉片對中國的危害👬🏻👩🏻🦽。中國民眾的領袖人物把鴉片看成是對中國生存最危險的敵人。自我保護的本能要求我們大聲疾呼反對鴉片貿易。過去幾年裏出現了幾名奇怪的、著名的鴉片辯護士——幾名奇怪的、著名的、稱中國為吸食鴉片國家的辯護士。我們能以柔媚的言詞驅除這嚴酷的事實嗎?
大會的各位先生們,跟隨我去看一看廣闊的🐿、一度美妙的西部中國吧🖐🏻,在這個地區鴉片肆虐最為瘋狂——這個地區就是四川省🤌🏼、雲南省、貴陽省🧑🏻🏫、甘肅省、陜西省——這個地區占據了十八省的一大部分。去看看那些淒慘的🧓🏽、破落的茅屋吧🐑,如果沒有鴉片的話✌🏻,這些茅屋都是幸福的家🍴。看看受了鴉片毒害的那些消瘦憔悴的🌾、自甘墮落的人群吧!觀察一下那種極端貧困的狀態吧——請註意,由於鴉片的緣故,以前布滿金黃色谷穗的廣闊田野現在種上了罌粟。請讀一讀蔔祿士中校關於甘肅所說的一段話吧🕵🏿♂️:“甘肅西部民眾身上有一個汙點,一個不小的汙點,那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極大部分都有鴉片煙癮💂🏿。”甘肅的天主教奧托主教大人在中國度過了三十年光陰,他計算甘肅人口中每八個人有六個人染上了這種惡習。
由於吸食鴉片✍🏼,中國所承受的經濟負擔現在已經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按照我們的報告,1906年土煙的年產量,按保守估計,為584800擔,這些煙土估價為2.2億兩銀子。還要加上進口煙土30000萬兩銀子,這是按照1905年的進口量計算的🔦🧗🏻♀️。這樣,中國人在鴉片煙土上的花費總數達2.5億兩銀子🧛🏿。現在改種鴉片煙的土地♤🏐,如果種植小麥或其它有用作物的話,每年將至少獲得,譬如說,1.5億兩銀子的收入♥︎。這筆款子再加上上面所說的2.5億兩的損失🗝,那意思就是種植鴉片使國家每年耗費4億兩銀子🙇🏼♀️。要估計全國吸煙者在國民收入中的損失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在經過調查之後相信,全中國有2500萬人染上煙癮💾🧘🏻♀️。很不幸🙆🏿♀️🏂🏻,這個數字中包括了很多身強體壯的人。但是♠︎,如果我們假定,他們在未染上鴉片煙癮時每日平均能賺五分之一兩銀子,在他們染上鴉片煙癮之後🏰,就少賺四分之一🚆,於是全國每日就損失12.5萬兩銀子,或者說🌕🧘🏽,每年損失4.5625億兩銀子🐺。如果再加上我上面所計算出的那個數字,中國每年總的損失就為8.5625億兩銀子。那就用不到我來提請你們註意,按中國現有的工業發展水平,我們是多麽難於承受這樣沉重的負擔。在這裏我們還沒有計算其中所包括的資本損失👨🎓。
這種經濟上的損失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還影響到全世界的先進國家。我們生活在一個運輸發達的時代,這就是說🚫,生活在一個國際貿易發達的時代。過去二十八年間☃️,全世界的對外貿易已經從每人2.50金元上升到每人14金元,而中國對外貿易卻後退了⚉,但中國並非是沒有感覺到世界運動的脈搏。1867年🧑🏼🔬,中國海關以現有的形式編製其統計報告,並首次提供對外貿易數字,可以以之與現在的數字相比較。當時中國的入口貿易不到6930萬兩銀子。1905年,這個數字就超過了4.47億兩銀子💇🏽♀️,增長了6倍還多🔱。但是中國現在的對外貿易仍然是非常少的。中國每人平均入口貿易額約為2先令5便士🦵🏽🍀,而日本每人平均入口貿易額為15先令10便士🚴🏻♂️,差不多是中國的7倍,美國則約為中國的30倍。現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能提供一個地方使對外貿易有這樣巨大的增長速度。當中國發展起她自己的商業和工業時,誰能估計得出它對世界貿易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如果全世界賣給每個中國人的東西像賣給每個日本人的東西一樣多🥢🙏,全世界每年就能從中國賺到30億兩銀子🤷♀️!
有一連串的原因妨礙了中國的貿易:我們缺乏適當的運輸工具➛、厘金的影響、開放口岸數量相當少,以及其它種種原因☝🏻😎。但是🐬,我們應該高興地註意到,這些原因已經逐漸地不復存在了,現在僅剩下兩個重大的障礙阻止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那就是生產效率很低和中國人民十分貧窮——這兩個原因按目前情況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因為這兩個原因都由於鴉片煙的緣故而大大地嚴重起來了。今日中國對外貿易的條件和50年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當時中國人向外國需要的東西不多,他們只是鴉片煙和銀子。西方向中國需要的東西比中國向西方所需要的東西要多得多📳。即使是棉織品♢,現在構成了中國進口的44%,當時是極少有中國人去購買的。還有煤油、面粉🧖🏼♂️🚂、火柴的貿易🧗🏻♀️,現在幾乎可以在中華帝國的每一個家庭中找到這些東西,在當時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現在對外國貨的需求已經普及到中華帝國的最邊遠地區,如果中國人有錢或者有貨物可以進行交易的話,只要運輸條件允許😉,對於外國貨的需求幾乎會無限製地增漲🩷。但是👩👩👧👧,對外貿易的差額對我國低下的生產力是一種嚴厲的批評🤦🏼。1903年進口超過出口百分之三十一,這個數字是過去幾年 (1904年和1905年除外)裏的平均數字🫱🏽,而在1904年和1905年這個數字竟驚人地達到百分之四十三和百分之九十五。中國對外貨需求的範圍和程度已有巨大的增長📪。中國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由於有了鴉片嗜好而大為削弱。
主席先生🧑🏼🍼,中國由於吸食鴉片的嗜好丟失了些什麽,現在把這個問題放在中國的對外貿易這一個題目下來談——就談一個,不談其它。我們向全世界提供一個貿易上的機會,它值得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化最大力氣去努力爭取👸🏽。當一個國家有可能面對未來對華貿易的機會時,會發現目前對中國的鴉片販運所得到的收益看起來是多麽地微不足道啊👂🏻!當鴉片貿易占中國進口百分之四十六時(在1867年情況確乎如此!),人們可能會講出些似是而非的理由 (當然完全是錯誤的!)為了保護鴉片貿易作辯護㊙️🥛。但是,在今天,鴉片貿易僅占進口額的百分之七點五時,就沒有可能提出什麽辯護的理由了🥗🧑🏿。緊緊抓住目前僅占中國對外貿易百分之七點五的鴉片貿易不放,而卻犧牲了無限遠大的貿易前途🫶,天下再也沒有比這更為愚蠢的商界大傻瓜了。事實上,此事已無懷疑余地,鴉片貿易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道義上,都是站不住腳的🏌🏻。當然👳🏽♂️,世上存在著這樣的利益集團⏸,當遇到像取締鴉片之類的改革時他們一定會有所損失。世上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對於比損失眼前利益更大的任何事情都是視而不見的,我們可以預見這些人一定會盡一切努力詆毀這個行動(取締鴉片交易),但是當我們從總體上來看這一行動時🦹🏿♀️,我們對下述事實毫不置疑⛵️:鴉片對全世界是一種經濟上的損失,這種損失實在太大了💎,全世界不應該再加以容忍。此外👱🏼,鴉片對於貿易還有另一種致命的影響🚴🏽♂️,這種影響是不能以數字來衡量的。如果我們正確地予以表達的話,貿易是一種天賜,而不是一種天罰。伊麗莎白女王在她致中國皇帝的第一封信中加上這一句話,當時她說⚙️:“通過互相交往和互相貿易📥,兩國的君主及其臣民所得的不是損失,而是極大的好處🎅🏿,互相幫助富庶起來。”在她派遣她的船隊出發時,她優美地說🕡:“為了增進愛和貿易”。但是,如果你在貿易中註入了某些東西,它使得貿易不成為一種天賜🧓🏼🦛,而成為一種天罰,它使得貿易散布的是貧窮,而不是富庶,那麽你不但對貿易本身進行了抑製🧝🏿♂️,而且造成了無窮的誤解和偏見🚋🍥。
因此👐🏽,當我們考慮到與世界上每一個貿易大國的貿易將由於我們與抽鴉片這種巨大禍害進行鬥爭而受到多麽重要而又直接的影響時,我們就更覺得有理由期望得到國際上高度的合作🤰🏼。
鴉片這種禍害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進口貿易問題。幾十年來,全世界各列強確實關心中國的維新進步事業。過去幾年的外交史顯示,全世界的政治家們深深地感到被削弱的、衰落的中國處於危險之中👨🏼🚒,他們期盼中國成為一個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其它國家的這份熱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各國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這麽親密,以致中國的維新事業具有世界性的意義👐🏿,而中國的維新事業不可分割地和這個鴉片問題連結在一起。正如某位外國觀察家所說的那樣👋🏿,“只要中國掀起進步思想的浪潮,鏟除吸鴉片惡習就首先會被提出來。”充分利用目前遍及中華帝國取締鴉片的民氣🐂,引導她,使她得以達到成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會沉重地打擊中國的維新分子和進步分子🎻,他們經過這次打擊之後,將很難迅速地恢復過來。
還有🖕🏽,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國際問題,因為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嚴重地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我在這裏所說的關系指的是比對外貿易關系更巨大、更重要的關系🤚🏿。近幾年來在中國出現一個團體♎️,這個團體的人們反對他們的國家處於孤立狀態🤟🏿,因為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那樣的結果是悲慘的。在過去5年裏👩🏿🌾,這個小團體裏的人數已經增加了一千多倍。最後,我們看到中國已站在新生活的大門口,看到中國與世界的其他各國產生一種新的關系👉🏽。凡是對這個問題有過較深研究的人,沒有人會懷疑,吸鴉片惡習和鴉片交易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進入新關系並產生諒解的一種嚴重威脅。在過去五十年危急年頭裏,各個文明國家曾用各種論點來勸誘中國放棄其閉關自守的老政策,各個文明國家曾用各種善意的行動來維護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維持我們國家的獨立存在👩🏽🏫,根據這些言行,我們可以企求,在我們下定決心要鏟除鴉片禍害時🧛🏻,世界文明各國會與我們進行合作🛁。
主席先生🧔🏽♂️,我承認💁,我們祈求擺脫這種禍害,因為我們不但把這種禍害視為阻礙我們進入現代化進步國家行列的障礙,而且把去除這種禍害視為我們是否夠格進入這個行列的標準。盡管我們了解我們的孤立地位以及孤立給我們帶來的沉重代價的過程是很遲緩的,但現在我們確實已經理解這一點了🤽♂️。我希望👮🏽,你們能理解我這樣地聲稱🪔,我們為了證明我們是夠格處於一種新的地位的,我們所花費的力氣並非是微不足道的。一名研究世界局勢的偉大學者最近在倫敦宣稱💔:“在過去五年內,中國所取得的進步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大😲。”另一位時事評論家說👋🏿,在過去三年內,中國所發生的變化比以往三千年內所發生的變化還要來得大😯。盡管有人會指責這些說法可能言過其實,但是凡是理解三年之前擺在我們面前的繁重工作——必須動員四萬萬人民🔤,幾千年固步自封的社會習俗必須予以改變🤶🏼,人民對於自己將要進入的生活幾乎一無所知🙆🏿♀️,訓練有素的領導人物極端缺乏——凡是理解這些情況的人🤵🏻,我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會感覺不到這個事實⚠:我們所已經取得的成就🫶🏿,盡管是非常不全面的🏔,但它證明了我們中國人民有一種深切而普遍的願望,希望她能列入現代化國家行列🫰🏻,取得自己的位置。科舉考試製度的廢除,在過去長期遵循的製度的廢墟上在各地開辦的現代化學校,我們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天南地北去尋求知識,我們的親王們和高級官員們遊歷歐美進行考察✊🏻,我們開始造鐵路、開礦山👱🏻♀️、辦現代製造業,我們計劃要成立立憲政府,所有這一切只能有一個解釋:我們正在走上進步與維新的道路。我們深信👩👩👧,閉關自守的時代👨🏽🍼⬜️,孤立無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以肯定,我們有進步分子🛡,亦有保守分子,但我們現在的保守分子在十五年之前是被視為急進分子的🚴🏼♀️。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在我們整個國境之內👳♂️,我們正在準備過新的生活,並負擔起新的義務🙇♀️。如果我承認🍁,我們立誌要無忝於我們的新身份🐩,我想你們會理解的。這種大誌是從我們的祖先那裏遺傳下來的。對於當年的中國在東亞文明中所起的作用🙉,我們不能不感到一定程度的自豪。在那個時代。交通十分不便,各個國家相對而言都是封閉的,各個地方的影響都限製在它本身範圍之內,但是中國的法律🏸、文學和法製對蒙古、滿洲、朝鮮🤷🫵🏽、日本🚶🏻、西藏🧙🏽、阿薩密、暹羅🧑🏿、交趾支那都有很大影響,甚至在緬甸和印度都能感覺到中國的影響。我說這些話並非是亂吹牛。我們現代中國人還沒有資格承擔過去時代所負擔的重大責任💄🧱,我們曾玷汙了我們祖先的光榮,對於這一點🫏,我是太清楚了🚍。我提到這一點是想要說清楚我們目前的抱負是多麽遠大,我們要在世界各國中起重大作用🦹🏿🈲,要起到一個被削弱的國家內那些意誌消沉、精神沮喪🏄🏽♀️🏍、道德敗壞的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因此🤘🏻,中國盼望在她試圖要擺脫鴉片毒害時能獲得文明各國的全面合作🤏🏿👨🏻🏫。中國深信🧑🏼🌾,現有條約中可能會用來限製中國處理鴉片問題的努力的那些條文不會被引用到這一問題上來。
主席先生,最後,請允許我說,中國和世界各大國一樣,把吸鴉片惡習視為一個重大的道德問題🙋🏻♂️,並衷心地贊同大會把鴉片的道德影響問題作為一個專門的調查題目🧝🏻🧑🏻🦱。我在鴉片買賣的經濟影響及其它方面已作了詳細的論述🤾🏿♂️,用不著為此再找辯解藉口,因為對這些影響方面必須進行仔細研究。但我們亦並非對這樣的情況毫無所知:這個問題之得到最後解決主要並不是由於大會進行了這些研究🧢,大會的成就也斷然不是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大會的研究在一方面不要給淺薄的感情和感傷主義留下余地,另一方面亦不要給機會主義留下余地💂🏼♀️。我們同意🤌🏽:一談到道德問題💊,就把它歸入感情範疇之內👩🏿🚒,那是不對的🗞。調查鴉片問題如果不調查鴉片對所有各方面的影響,那是不會取得人們信任的🫲,我們不但要調查鴉片對國力方面的影響,還要調查鴉片對人體、心理、人的大部分性格方面的有害影響👳♂️🥌。我們取得成功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此:把鴉片問題作為一個道德問題來加以處理。這個問題之所以能引起中國民眾的註意就在於此🧖🏻♀️。請讀一讀中國的報紙,請聽一聽禁煙大會上的演說👸🏿,只要您研究一下目前禁煙運動的情況,您就會感到,它的要求是道德的、愛國的要求🟥。群眾的激情預示著民族正義的偉大復活,它普及到每一方面——政治的🟣、社會的、商業的💃🏻。雖然中國舊式教育製度有其所有的一切缺點,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贊揚的🧄🚖:它堅持了對孔孟之道的徹底研究🙆,其結果是培養了極為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我們進入這場鬥爭時所擁有的偉大力量。在中國國外人們亦能感覺到這種無窮的力量👩👩👦🍾,它比世界上所有海軍👆🏼、所有陸軍聯合起來的力量還要偉大🤰,它比世界上所有的金子𓀛、所有的銀子加在一起所產生的力量還要偉大——那就是基督徒的良心。有了這些偉大的力量作為我們的後盾,我們就能滿懷信心地進行一場我們有理由稱之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道義上的改良運動。因為世界各國不管它們采用什麽法則來處理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們總不可忘記,有一項法則高於人類所有的法則☃️🤽🏽♂️,這項法則比所有的經濟法則偉大,這項法則甚至淩駕於自然法則之上,那就是永恒的上天法則,這項法則按孔子的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按耶穌基督的說法是 “你應該愛你的鄰人像愛你自己一樣。”
(原文刊載於1909年3月1日《字林西報》)
(四)
1909年7月24日,《春田共和報》(Springfield Republican,唐國安曾就讀於春田的北安普頓中學)不無自豪地刊發了唐國安演說的部分內容。全文如下:
中國與鴉片問題
——唐國安的演講
北安普頓中學畢業生闡述其同胞的苦難
最近在上海召開的萬國禁煙大會上的一篇演說,本地人一定很感興趣🏍。講者為中國代表團的唐國安。唐先生為中國出洋肄業局派遣的第二批幼童之一,進大學前曾就讀於北安普頓(Northampton)中學,並被安置於現居本市的A•S•麥克林夫人家裏。1879年,他代表是屆畢業生致告別辭後👩🦰,於北安普頓中學畢業,而耶魯大學更無須他補考錄取了他。但他聽從友人建議𓀌,先在菲利浦斯埃克塞特中學(Philips Exeter Academy)讀了一年預科,然後才進大學。他在耶魯只讀了一年便遭遇“召回”🧑🏻🚀。但就在那一年,他奪得拉丁文作文獎。唐先生現在北京外務部工作😉,系上海一刊物的主編。在居於附近的朋友的記憶中,他是一位出色的學生和一位有遠大抱負的年青人。如今,他已晉身為中國的公眾人物,有關當年在北安普頓就讀時對他的前程的預測🧑🏽🦱,在此得到了證實🐐。以下為他就鴉片問題發表的演說辭的一部分:
中國受害極深👳🏽,較之於列強諸國,我方對本會之成果尤為關切📮,此乃眾所周知之事實🥞,毋庸置議🏌🏽♂️。對於諸位多數而言,鴉片毒癮不外是貴國種種問題之一,也許並非首要之事。而對於我方而言,則是關乎道德🤚🏼、經濟之要事🧘🏼♂️,不容輕視。請容許本人開門見山💨。我方深知此事解決之道,在乎我們,也只有我們可作決定👩⚖️。我們必須共同謀求救贖之道👃🏿。我國政府深諳此理⛹🏽♀️,民眾亦對此深信不疑。我國自知此戰艱辛👃🏼🚅,亦已嘗盡其苦🙎♂️。但我意已決💁🏼♂️,務除此禍🧜🏻♂️。過去兩年➙,我國有關禁飭鴉片貿易之建議書,獲大英國政府公開支持➿,我們感到莫大的鼓舞,鬥誌愈加高昂😚👨🏽🏫。再者🦇,美利堅政府意誌堅決,在其境內實施之法亦堪稱靈驗💪🏼。此舉不但垂範我國,其支持我國解決此問題之意誌,亦形堅決🌖,而我國之問題,較之於美利堅🤚,實乃碩大無朋。
此問題之處置🙇♀️,牽涉巨大⛹🏻♀️,其動機動輒被人曲解。但是👩🏽🌾,偏袒之事🚣🏽♂️,竟從未有之。此為本會必能大功告成之先兆🧑🏼🏭👮🏽♂️。當初🦌,質疑中國可在其境內降伏此魔的華人和洋人,並不在少數。此不足為奇🧑🏻🌾。因為禍患極廣,戒毒極難,私吸極易🪆⛹️,困難極大,令人惶惑無措,所以教人認為此事不可成,便不足為奇🤷🏽♀️。然而,舉國痛斥鴉片之呼聲,足以消除這些疑慮。而在此之前,利用某事在華煽動公眾之情緒🔧,絕非易事。煽動民眾之情緒,使其傳遍全國,此為首例👩🏽🍼。舉國上下,不論士大夫或飽學之士,不分達官顯貴🤛🏼🧑🏼🚒,或耕夫或寒微之勞工,眾誌成城,務除此禍。舉國激奮之民情▫️,正是我們最大的希望。每日思之🙂↕️,我方專員即信心倍增。我們深信,倘若文明列國與我方攜手合作,我中華之國必能迅速根絕此禍。
鴉片在華之影響,本人實不忍述說。本國之首腦人物均視其為禍國之寇讎。凡自我保護本能猶存者,無不痛斥之。不妨隨本人到遼闊且一度嫵媚動人之中國大西部走一走👲,四川、雲南、貴州⚜️、甘肅、陜西各省,煙害極為顯著👔。看看若非煙害,本可成為幸福家庭之窟穴,如何滿布愁雲慘霧。看看無數鳩形鵠面的受害者如何自甘墮落。看看何為家徒四壁,身無長物。看看此禍端如何教一望無際的、一度金燦燦的田野種上了罌粟🙍🏻♂️。再看看陸軍中校布魯斯如何描述甘肅:“男女均嗜鴉片如命,令人不寒而栗。此乃甘肅西部人民的一個汙點,一個很大的汙點。”據奧圖 主教估算,“該地區每8人即有6人嗜煙如命🦓。”
當前,中國之經濟負擔🚣🏻♂️,因吸食鴉片已變得不勝其重🏋🏼♀️🫴🏿。一份報告顯示🧑🦽➡️,1906年中國國內鴉片產量保守估計為58.48萬擔,折合白銀也許就是2.2億兩。而1905年進口的總值3000萬兩的鴉片,亦須計算在內🧒🏼。故此,中國人為鴉片而耗費之現金總額為2.5億兩🥯。如今,若非生產鴉片,而種植小麥或其它更有益之谷物,每年產值恐怕不下1.5億兩。此數目加上前述2.5億兩的損失👩👧,即我國種植鴉片一年損失為4億兩。若要計算鴉片受害者喪失盈利能力對國家造成之損失,則更是難上加難🥉。根據我們調查,中國有2500萬人染上鴉片煙癮,其中包含為數不少的生產力較高的人群,令人扼腕🔙。倘若他們不染上煙毒🙆🏻♂️,我們可以假定他們的日平均盈利能力為五分之一兩🏢,因吸食鴉片而減少四分之一。故我國日損失為125萬兩👾,年損失則為4.5625億兩👏🏻。再加上上述項目,則中國每年損失8.5625億兩🧑🦳。毋須本人在此饒舌🔔,諸位當知道我中華民族當此工業發展時期,面對如此重負,豈能不手足無措🧕🏼🥷🏿?而此間🫅🏻,資本損失👨🏼🔧👶,尚未計算在內。
經濟損失不僅影響中國,更影響列強諸國。過去28年🛡,世界外貿由人均2.50美元,上升至14美元。中國貿易雖然節節敗退,但卻無時無刻不感到世界潮流之洶湧澎湃。……外貿擴張機會如此之巨,普天之下,除卻中國,別無它處。……假若向每位華人出售之物🧑🏿🌾,與向日本人出售之相當,則每年可從中國獲利30億兩。中國之貿易,向來被種種因素合謀所掣肘。缺少足夠之交通工具🍥,受厘金影響,港口開放偏少等等,均可列入其中。但有趣的是,這些因素已日漸消失。目下,製約我國外貿增長的兩大阻力為生產力不振和中國人貧困。此雙重因素🐁,也許可計為一個👨🏿🎤,又因鴉片之禍水而每下愈況🧄。……而今,對洋貨需求之大,已至我帝國之極限。倘使交通得到改善,而中國人以錢或物交易,則有可能無限擴張。但此無邊無際之需求🚶🏻♀️,卻終因我國元氣大傷而徒嘆奈何,而其元兇正是鴉片煙毒。
……中華貿易🧜♀️,前程無限,區區鴉片,何足掛齒🧑🏽👖?舍幾乎無邊無際之貿易🧑🏿🌾,而取今占中國外貿百分七點五之貿易,豈非愚不可及?論經濟或道德,鴉片貿易均罪不可恕。我國力降此魔◻️,必將對列強諸國之貿易形成直接而致命之影響🛵。每思及此,逾感國際大合作之事可行。鴉片之禍患乃國際進口問題🤽🏿。目下🏫,舉國禁煙呼聲高漲🫵🏼,當乘此東風🙅🏿💁,大張聲勢,畢其功於一役。錯失此大好良好機,必大挫中國維新及進步之元氣🧞,非長期無以恢復🦻🏼。鴉片毒癮及其貿易👱🏽,乃中國與諸國締結友誼、消除隔閡之大患,凡深究此事者👨🏿🎤🥂,莫不作如是想。是故,以力促中國廢除排外舊政之種種言論計,以過去50年危亡之際✴️,維系中國傳統美德、保家衛國之善意行動計💝,我們願與文明列強戮力同心,滅絕此禍⛔。
毋庸諱言👨🏼⚖️,我們惡此禍患,不僅因其阻礙我國躋身現代進步國家之列🧏,更因其令我國羞於躋身其間。我國雖未及早明察閉關鎖國之弊及為此而付出之沉重代價。但今天我們已覺醒⚖️。請恕本人大言不慚🫕,為進入此大家庭,我國所付出之努力📮,非同小可。維新進步之事🧤,我國已不遺余力。我們深信,閉關排外之日子將一去不返🦹🏽♀️。而我們也不會做出有失此新身份之事。故此,中國希望與列強諸國通力合作,共除此禍。但我們深信,現行條約某些規定,可能製約我國解決此問題之努力,故不宜施行。
最後,可否容本人這樣表述🧚🏿♀️:中國與列強諸國均視鴉片毒癮為道德之大問題🙅🏽,我們真誠認為本會之專責事務即為探究鴉片之道德影響。惟有以道德問題處置🤴🏿,我們才最有希望。也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中國民眾之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