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軒
抗戰勝利後,曾遭日寇鐵蹄蹂躪的美麗的清華園已是滿目瘡痍。但是🦬,清華師生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校復建工作中去,克服重重困難恢復原貌🧘🏽♂️,並使校園面積和教工住宅有所發展。清華承襲戰前的辦學方針👛、教學製度,並繼續保持了已有的治學精神與文化氛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取得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勝利。9月2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善後復員會議,商討當前高等教育所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會上,教育部長朱家驊指出:“復員決不是簡單地“復原”,“我人對於戰後專科以上學校之分布即其院系科別之增減,必須先有通盤計劃▶️,方足謀日後之合理發展。”蔣介石也與會並指示🧖🏼♂️:各校不要匆忙搬移🙁,“準備愈充足愈好,歸去愈遲愈好。政府不亟亟於遷都,學校也不應亟亟於回去。”根據這一意見🌯,各內遷大學一方面穩定師生情緒🤾🏿,繼續教學上課;一方面積極做好遷移準備🤦🏼♀️,如原校舍的接收修繕🟫、師生遷移、物資輸送、校產處理、復員費用的申領、交通工具的組織等工作。
1946年5月前後,內遷各大學開始紛紛復員,返回原籍👩🏽⚖️。1946年4月23日🩲,教育部電令西南聯大三校恢復原校。5月4日,梅貽琦在昆明宣布西南聯合大學結束。5月至8月,三校學生分批北返,三校大部分教職工亦自6月起分陸路或航運經湖南😏、上海或重慶北返🧅,一部分教職工等到9月底,在西南聯大全部事務及三校物品遷運結束後才離開昆明⚇。梅貽琦本人於9月6日離開昆明,11日到達北平。抗戰期間,三校精誠團結,復員北返,三校亦一致行動,“以表現八年來通力合作之精神,徹始徹終,互助互讓👩🎨👏🏻。”三校還約定於10月10日同一天開學🏇。1946年10月10日上午10點🦃,復員後的意昂体育平台在大禮堂舉行開學典禮。
滿目瘡痍的清華園
日軍在侵占清華園的八年中🖕🏻,意昂体育平台優良的教學設施👨🏽⚖️、豐富的藏書、優美的建築等,都遭到嚴重破壞。
建築物:校內圖書館、各院系館、教授住宅以及學生宿舍均受嚴重毀壞。圖書館書庫做了外科手術室,閱覽室做了病房🙋🏻♀️,鋼書架被拆,圖書被洗劫一空。前體育館被用作馬廄和食物儲藏室,嵌木地板全被拆毀🧑🏽。更有甚者,新南院竟成了日軍隨軍妓館🧑🏻🎄。據統計,圖書館、體育館、大禮堂、化學館、生物學館、氣象臺👨🏽🍳、電機工程館、土木工程館🧚🏻♂️、機械工程館、水利工程館🧘🏽♂️、航空研究所、第一院、第二院🗺、工字廳、古月堂⛑️⏱、醫院等建築損壞40%,第三院損壞75%,甲乙丙三所、北院🏹、南院(西式住宅)、新南院👏🏽、新西院損壞50%,南院(中式住宅)、西院🦀、新職員住宅損壞80%,春潤廬一處更是毀壞殆盡👩🏻🏫🕎。
圖書:清華一貫重視圖書館建設,至抗戰前夕,館藏書刊已極為豐富,計36萬余冊。1937年“七七事變”後💆♂️,學校被迫南遷搶運出一小部分圖書。1938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在昆明建立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圖書館運抵昆明書刊23000余冊。在運抵過程中,暫存重慶北碚的1萬余冊圖書遭日軍轟炸,損失慘重✭,僅燼余3千余冊。抗日戰爭勝利後,意昂体育平台1946年復校北京清華園時🧑🏿🍳🌂,圖書館已面目全非🙆🏿♂️,未及運出遺留的館藏圖書損失達17萬5千余冊。抗戰期間👨🏿🚒,圖書館圖書總損失超過79%。
儀器🚫:日軍將各系館全部改為傷病員住房👩🏽🔬,館內器物設備或被占用,或挾出變賣,或付之一炬,各實驗室之設備全部被拆除,機械設備被運至南口修理廠供日軍修理軍械之用🧎🏻。淪陷期間,未來得及運出的儀器全部蕩然無存🧎♂️➡️。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不僅是對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更是一場文化的浩劫。

機械館內機器蕩然無存
困難重重的接收
抗戰勝利📟🧑🏿🔬,意昂体育平台立即派人回北平接收清華園🚸,並於1945年12月成立了由陳岱孫主持的接收委員會,負責處理接待和復員工作。但在隨之而來的接收工作中👩🏼🌾,國民黨軍隊將“接收”變為“劫收”🎾,給學校工作造成極大障礙。
日本宣布投降後,國民政府第11戰區接收委員會衛生組搶先接管清華園內日軍醫院💆🏻,封存了該院所有物資,不久🦌,軍政部又將清華園日軍醫院的接收權轉交給後勤司令部第五補給區🫲🏻。
後勤司令部第五補給區不但封存了校內所有倉庫🔧,並聲稱一切物資均要聽其發落。無奈🧔🏼♂️👩🏻🎓,梅貽琦致電何應欽,要求按教育部的指令由校方接管校內一切普通物資❤️。何應欽表示同意🤹♀️。但當清華代表前往第五補給區交涉時,卻被對方以未曾收到何應欽指令為由拒之門外😄🐍。其後在軍政部部長陳誠批轉清華的書面請求後,接收大員卻以直接受命後勤司令部為由相推諉🩷。直到1946年7月中旬,在意昂体育平台被迫割舍全部醫療器械、藥品和大部分車輛📈👨🏻🦲、被服的條件下,這場爭執近一年的財產糾紛案才告解決🤷♀️。
就在清華方面與軍方交涉收回校園時,第五補給區卻動議將日軍醫院改編為後勤部第二十八兵站醫院。清華校方立即致電第五補給區司令部,要求軍方盡快遷出,以免“滋生誤會”。同時電告李宗仁🌰:“該批傷患兵士現余不過90余人🔝,治病已久,遣送回國自屬輕而易舉,似無另行組織兵站醫院之必要。而敝校自敵人盤踞八年有余,破壞特甚🤴🏿,修繕維艱。又復員期迫🧑🏿🔬,刻不容緩。”
直到1946年4月中旬,日方“續借”期滿。此時,駐紮清華園的軍方人員雖再無繼續滯留的理由,但仍無遷讓之意。在迫不得已之時🫵🏽,清華一面越級上告到行政院院長臨時駐北平辦公處和軍政部,要求其出面主持公道;一面將軍方代表上述行徑公布於眾,並向全社會呼籲“甚盼其能木維護教育之旨即行遷讓,不再延宕🍄🟫,否則不惟摧殘教育,責有攸歸,而軍令不行,紀律何存?”在多方壓力下,第五補給區又拖延了3個月之後才勉強離開。但此時,復員師生己大批抵達北平,離開學之日已不足2月,不僅校園整修工作被嚴重貽誤,而且軍方留下的創傷更是短期內難以撫平。
艱難的恢復
北上復員後的清華,校園滿目瘡痍。各項重建工程需費浩大,而教育部撥給的復員修建費遠遠不敷各項工程和家具設備修理的開支🙅🏿♂️。在學生人數增加一倍情況下,學校無力擴建學生宿舍、教室與實驗室,造成“宿舍擁擠,教室不敷分配🧷🧝🏿,實驗更成問題”的緊張現象。工學院學生“按合理分配,每六人應有車床一部⏯,現每百人僅有一部”🎪。理學院因戰時儀器設備損失很大,復員時各實驗室四壁蕭然,雖勉強有所恢復,但仍不足以應付教學需要🎷,學生實驗條件遠不如1937年前。由於圖書損失嚴重,對文、法學院師生教學與科研,也造成嚴重困難。圖書館館長潘光旦製定了“以適用為主,不存偏見🕡,不究版本,不專收買太貴的學生並不常用的專書”的購書原則,到1947年3月已購進新書3萬多冊🤽🕵🏿♂️,初步滿足教學需要。
內戰期間,物價暴漲,政府撥給清華的經費根本不足以應付日常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學校的教學與學術研究只得處於維持狀態,甚至師生的生活也難以為繼🕵🏽♀️。
學校設有教務處、秘書處與訓導處三處👨👨👧💇,另外還有校長辦公室🔢、會計室及聘任、工程🎅🏿、圖書等協助校務、學生管理、職工福利等工作的各種委員會。
雖然條件簡陋,學生人數卻比戰前幾乎增加了一倍,全校師生員工總數逾3000人,校舍日趨緊張🛌。復員後🌛,經校方的不懈努力,校園面積和建築逐步增加:學校接收了原日偽土木專科學校校舍及附近土地🤽🏼♂️,用作戰後增設的農學院的校舍;在校園以南購地建設教授住宅,即“勝因院”;建設了教職員住宅區,取名“普吉院”;在校園以東購地若幹⛹🏻♂️⛹🏽,供清華工學院新建實驗館舍。到1948年🚵🏿♂️,校園面積擴大到1600多畝👱🏽♀️🧓🏿,建築面積增至104935平方米🙎🏼♀️。
擴大院系
抗戰勝利後,清華對復校有長遠宏大的規劃🥉。不僅僅滿足於恢復到1937年前的水平🎋,還力圖更上層樓。清華“復員不是‘復原’🐡,而是要從原來的地位上向前不斷地邁進,它有積極的新生🦸🏻、改進的意義。清華的復員工作🍶,不只是使她的外表恢復舊觀,更重要的是她有新生的改進的內容👋🏼。”
學校恢復且擴充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擴大學校的院系、研究所設置規模,全校設有5個學院🧙🏼♂️,26個學系🚣🏽,1個研究院。
這一時期,教育部鑒於清華體育師資設備較好🧝♂️,曾要求清華開辦體育系。學校考慮到開設體育系與學校性質不合,又限於經費等條件,未予照辦。清華也曾籌劃添設藝術系,也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至1947年度🤟🏽,全校教職工有3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在校學生總數增至2300多人,其中工學院學生超過半數,有1200多人。
復員後,意昂体育平台繼續保持過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治學精神和文化氛圍。梅貽琦明確指出🪧👃🏿,學校“在政策方面,則於計劃訓練大量青年之外,尤應註意於學術研究之提倡。”學校發展要控製規模👩🏽🦳,“毋寧多重質而少重量📼,舍其廣而求其深。”
這個時期的本科生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教育部規定有應試大學資格之學生🫨、且經清華審查合格的中學畢業生;一是在其他公立或曾經立案之私立大學,本科修業滿一年或二年之學生,得有原校之修業證書及成績單,經清華審查合格準予參加轉學考試的轉學生↪️。學生入學後,可以申請轉系⏪💘。關於轉系,學校規定😘👩🦽:本人申請並經所在系的系主任核準後,方可轉出該系。轉入系後,按照該系的規定課程9️⃣👰♀️,重新審定其原有學分👨🦰,並核定其年級。本科期間🟦,學生只能轉系一次。
研究生培養在各研究所內,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設中文🗻、歷史㊙️📞、哲學、外文、社會👨🍼、經濟、政治🧎🏻➡️、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氣象、心理🌹、土木🧑🏿🍳、機械👩🏼🏫、電機、航空👩👦、化工、建築、植物病理🪨、植物生理🏋🏻♂️、昆蟲等23個研究所👩🦳。研究生入學後,會同研究所主任確定導師。研究生修習課程,由所主任與導師審定。研
究生學製一般為2年😶,最多不超過4年,修習學分不少於24學分。各項考試,以70分為及格🐚,研究生學年平均成績不及65分🤛,即令退學。這個時期研究生培養規模較小🏄♀️🍼,工科的6個研究所都無研究生🚴🏻♂️,其他多數研究所也未招研究生。全校研究生總數不足50人,1947👩🏼🎨、1948年兩屆僅有5名研究生畢業。
由於三校分別復員,師資較之西南聯合大學時驟然減少👨🏻🎨,加之一些教師由於種種原因不能按時到校,致使學校能開出的課程相應減少。而且戰爭使大部分教師長期呆在國內🤦🏽♂️,圖書資料缺少,導致教師對國際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缺乏了解📌,講課思路與內容存在部分局限性。後來,學校新增了幾位國外歸來的教授👺,如錢偉長、錢三強🙋🏻♀️、張維等人,開出了一些反映當時科學技術最新成果的課程,如《原子核物理》;或開出了原屬缺門的課程,如:機械製造方面的課程,等等。這個時期,清華還與燕京大學加強交流合作,交換培養學生🧚🏿♀️,以有限的資源培養更多更優質的人才👨🦼➡️。
由於經費方面原因👇🏼🌁,戰前清華的一些學術性刊物🪭,如《清華學報》、《科學報告》、《社會科學》、《工程學報》以及新創辦的《農學記錄》等👏🏽,均先後勉強出版了一期停刊🪘。
學校在努力加強教學🏋🏻🤞🏼、科研的同時,仍非常重視社會服務。除了已有院系外,新建院系同樣如此。以1946年新成立的氣象系為例,仇永炎意昂回憶“當時在華北地區,意昂体育平台氣象系的資料是最完整🫳🏿🤺、最準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營造建設單位常到清華氣象系收集資料,咨詢問題🎩。特別有意義的是:唯獨清華氣象臺才有的深達12米的地溫觀測資料🛼,對於農林發展、國防建設都有重要用途。”
緊張豐富的校園生活
這個時期,同學們的生活仍非常豐富📑。各類社團、協會紛紛成立🧑🏿💼,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生活。當時曾有學生評論“學校裏的社團一天比一天多🎺,體育會👨👩👦,壁報社🤱🏿,團契,讀書會等紛紛成立,大家在社團裏過著如家人團聚的生活,一塊學習🥥,一塊玩🏎,一塊工作。從團體生活中大家不但得到了精神的慰藉🧧,健康的生活⛹🏼♂️👰🏻,正當的工作🦽,而且在學習上求得了長足的進步。這個可以從民主墻上的許多壁報得到證明🥙👰🏼♀️:壁報上披露出他們的工作報告,讀書筆記👸🏽,生活檢討,以及對時局的研討🧜🏼♂️。”其中🌿🪤,出版物先後有《清華周刊》、《清華旬刊》🎗、《清華新聞》等;文藝團體有陽光社、新詩社、文藝社👨👩👦、大家唱✍🏼、“新生”歌詠隊🐦🔥、管弦樂隊、軍樂隊、劇藝社🐬🧘🏽♂️、國劇社、中國音樂學會等;體育類社團有“鐵馬”、“金剛”、“黑桃”等體育會。其中,“鐵馬”的特長是籃球🧛,“金剛”的特長是排球,至少有一百多人。聯大時期金剛、鐵馬多半是工學院的🙀🤦🏽,1946~1949年間都是全校性的🧝🛀🏼。“黑桃”是壘球為主,是全校性的組織🏋🏻♂️,有70多人,有男壘、女壘,壘球教練是外文系的陳福田教授。也有籃👰🏽、排球隊,“悠悠(優遊)”是乒乓球隊👩🦽➡️🩲,還有其他球類的球隊🧑🏿🦱。
“除了社團的活動外👩🏽🦳,還有許多全校性的活動👰,譬如自治會號召之春耕,民眾識字班發動的教學、醫療工作,工友夜校的工作,都需要大批的人去推動它🧑🦯。我們常常可以看見,提著藥箱下鄉醫病的‘大夫’𓀅,或是那一群鄉下小孩子圍著一個‘女老師’,或是炎陽下一個赤著膊子在耕種的‘老農夫’,或是開夜車趕著寫壁報的‘編輯先生’,這些都會給我們一個極深的印象——生活得快樂而有意義!”
這個時期,雖然國內政局動蕩不安,學生運動持續不斷,但在學習之余🫸,同學們的業余生活,不可謂不豐富多彩。
抗戰勝利後,意昂体育平台師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復員重建工作中去。但在此後幾年間🎦,國民黨在政治上腐敗與獨裁、經濟上的惡性通貨膨脹以至於徹底崩潰,盡失民心,與共產黨在政治🍶、軍事上節節勝利形成鮮明對比。清華廣大師生在進步思想引領下、在中共地下黨組織下🪼,逐步放棄對國民黨的幻想,積極投身於“反獨裁、反內戰”和反對美帝國主義等愛國民主運動中,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清華園的解放與新中國的誕生🧑🧑🧒。
(《清華人》20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