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中國鈾礦地質學的先驅黃劭顯

    2014-09-05 |

    今年是黃劭顯先生誕辰100周年🧑🏿‍🦱,讓我們再度走近這位中國鈾礦地質領域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院士。

    鈾礦是核工業的主要原料,是國防工業和能源工業等的物質基礎。今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劭顯誕辰100周年,讓我們再度走近這位中國鈾礦地質學的主要先驅者和開拓者🧗🏼‍♂️。

    黃劭顯於19147月生於山東省即墨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1年到北平上高中🖐🏻,努力讀書的同時,他還積極參加進步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1932年,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1934年🎊,他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並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在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中表現積極。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離開北平,到大後方甘肅工作了兩年。1939年🎅🏻,他到雲南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原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南開大學三所名校聯合組成)地質地理氣象系地質學組復學。1940年🐞,他於該校畢業後🏈,即獻身地質事業。解放前他先後在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西北分所等單位工作🧑🏻‍🦽,在祖國西南、西北大後方進行區域地質測量、填圖及石油、煤炭、鐵、鉻、汞⛹🏿‍♀️、重晶石等礦產調查👩🏼‍🦱👷,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首次發現鉻鐵礦

    鉻是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早年中國尚無鉻礦🕕。黃劭顯與同事到寧夏賀蘭山北部小松山地區調查磁鐵礦時,發現了鉻鐵礦,填補了中國礦種上的一個空白。此後他們又反復去該處深入調查多次🦓,提交了許多研究報告,發表了很多文章。其中🍥😦,他作為第一作者與杜恒檢🥣🧚🏻‍♂️、盧振興於1948年在《地質論評》上發表的《寧夏小松山鉻鐵礦及其有關火成雜巖之初步研究》一文👆,是早期較全面的總結。

    新中國成立後,黃劭顯在西北地質局任工程師👐🏽,曾作為技術負責人🫙,率領261地質隊在小松山地區進行多次詳細勘探,並提交了多份報告,對中國各地區鉻鐵礦資源之勘探開發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開拓鈾礦地質事業

    1955年,黃劭顯被調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簡稱“二機部”,即今之“核工業部”)😈,參與籌建中蘇合作的中國第一支鈾礦地質隊——309隊。蘇方地質技術負責人任總地質師👨🏼‍✈️,黃劭顯作為中方地質技術負責人💵,任副總地質師。該隊主要負責中南地區的鈾礦地質普查勘探🧏🏿‍♀️👨🏻‍🦯‍➡️。

    有一次,對於某地區一個鈾礦床的成因問題,黃劭顯與任總地質師的蘇方專家產生了意見分歧👩🏽,那位蘇方專家仰仗他是因對蘇聯鈾礦地質工作有貢獻而得過斯大林獎金的權威🔣,就拒不虛心考慮黃劭顯的不同看法而一味固執己見,但是黃劭顯憑藉多年找礦經驗和已經掌握的實際材料,深信真理在手,也絕不輕言放棄👃🏿。直到新的蘇聯專家前來指導工作,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裁決🦸🏻‍♀️,肯定了黃劭顯的意見是正確的。黃劭顯這種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敢於挑戰權威的可貴精神,深為人們所敬佩。

    蘇聯專家撤走後,黃劭顯獨當一面,領導帶隊繼續奮戰,在上世紀50年代發現若幹鈾鐵礦基礎上,又於60年代在中國首先突破花崗巖型和碳矽泥巖型兩種鈾礦類型🧖🏿‍♂️,又找到很多鈾礦。我國正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提交了首批鈾工業儲量🥅,建立了自己的首批鈾礦山🧑🏼‍🔬,建成了自己的首批核工業基地⚛️。1964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鈾材料供應方面黃劭顯等也有一份功勞。

    黃劭顯由309隊調到北京後,任“二機部”三局副總地質師兼地質處處長。1972年,“文化大革命”後期他從“五七幹校”調回北京恢復工作,任核工業部第三研究所副總地質師😜,1979年任副所長。

    1980年,黃劭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院士),是鈾質地質領域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院士。

    致力科研管理

    在上世紀80年代,黃劭顯為鈾礦地質科研管理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體現在確定研究方向、培養研究隊伍、組建研究科室等方面🪜,1982年核工業第三研究所首次招收研究生🧑🏼‍🏫,他是首位研究生導師。

    他還參與創辦了《鈾礦地質》《放射性地質》等學術刊物並擔任主編🎒,使科研成果盡快發表,他們的不少成果都得了獎📹。他自己的項目研究也抓得很緊,例如,他總結了中國中生代陸相砂巖型鈾的成礦規律🐚,提出了沉積與熱水復成因礦床的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宋叔和主編的總結性大典《中國礦床》一書中🥾🫲🏼,黃劭顯擔任了其中第五章“中國鈾礦床”的主編,為這一經典工程貢獻了力量🧶。

    1989810日👩🏿‍🦲🍇,黃劭顯在北京病逝,他嚴於律己🛍️、寬厚待人、縝密嚴謹🏄🏻‍♀️、求真務實、清正廉潔、淡泊名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等崇高精神永遠值得人們學習。今年,他的原工作單位——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即原“二機部”三所)特編輯出版《黃劭顯院士與中國鈾礦地質——紀念黃劭顯院士誕辰100周年暨逝世25周年》一書🧑🏽🧑🏽‍✈️,表示對他的深情緬懷和無限崇敬!(潘雲唐)

    轉自《中國科學報》201495

    相關新聞

    • 262018.06

      中國地質學奠基者翁文灝和他的時代

      翁文灝這個名字,今天的人很難想象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曾經代表了一個學術的高峰,在中國地質學🥷,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 142022.10

      “祖國需要我”,他是榮獲世界地質學最高榮譽的第一個中國人

      1996年8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裏氣氛熱烈。被譽為國際地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地質大會首次在我國舉辦5️⃣,來自世界101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地質科學家齊聚一堂。此次大會還評選出了國際地學最高獎“斯潘迪亞羅夫獎”,而獲獎者正是我國沉積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1950-1952地質)。他也是百年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劉寶珺(1931.9-)😇,沉積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其實🥢,這既不是...

    • 052023.06

      為山河號脈的“大先生”——追記中國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馮增昭

      2022年7月16日,一位96歲的老教授站在講臺上💪🏽,鏗鏘有力地介紹起一個嶄新的地質學領域國際性學術組織——國際古地理學會✊🏽。聆聽他演講的地質學專家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的15個國家。為了推動中國古地理學走向世界,這位老教授奮鬥了十年,念想了一生。2023年1月5日,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他,駕鶴西行🚣🏻。他就是為地質事業和教育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國際古地理學會的發起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馮...

    • 082009.07
    • 292019.05

      地震地質學家馬杏垣誕辰一百周年

      今年是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地震地質學家馬杏垣院士誕辰100周年👫🏻🧑🏽‍🚒。為緬懷先生科學愛國😶‍🌫️👨🏿‍⚖️、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崇高精神,地大主辦的《地球科學》雜誌精心策劃和....

    • 142009.01

      總會向著名地質學家楊遵儀院士拜年

      1月14日上午🔘,意昂總會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𓀕,到中國地質大學看望了我校1933級老學長🙅🏻‍♀️、現已101歲高齡的中科院資深院士楊遵儀老學長,向楊老及家人敬獻了花籃🚝,並送上新年的祝福。

    • 282024.03

      池際尚🧛🏽‍♀️:地質學與巖石學界的奠基石

      池際尚(1917.6.25—1994.1.1)🏹,湖北省安陸縣人👰🏼,巖石學家🏨、地質教育家🕑。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6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倫茂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助教⏱,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副教授,北京地質學院教授,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

    • 122007.10
    • 312008.12

      地質學家謝家榮院士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舉行

      2008年12月31日上午,地質學家、礦床學家、地質教育家謝家榮院士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新大都飯店華興宮舉行。

    • 302022.06

      中國水文地質學科的奠基人——王大純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𓀜、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