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中國文學史講義》🈺,遊國恩著🧑🏿🦲,商務印書館出版🦻🏻,52.00元
《先秦文學》是遊國恩先生19245043554年應商務印書館之約撰寫的專書🫔☠️;《中國文學史講義》是遊先生1929—192450435524504355年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和青島大學(後改名山東大學)時撰寫的講義1️⃣,內容是先秦兩漢至南朝宋的文學史💇。此次商務印書館將著作合為一冊🎸,更便於讀者閱讀和了解遊先生的學術面貌🚶♀️。
遊國恩先生在大學任教凡五十年,開設的課程有二十多種,中國文學史則是其中始終開設的一門課👃。可惜的是他撰寫的大多數講稿已經丟失🐮,在西南聯大講授“中國文學史概要”只留下了標題,有關文學史的專論文章💁🏻♀️🧑🏻🦰,大體都已收入《遊國恩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1989)中了。較為完整的文學史著作🟥👳🏿♂️,只留有《先秦文學》和《中國文學史講義》👨🏻🏭。此次商務印書館將著作合為一冊👒👨🍳,收入“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更便於讀者閱讀和了解遊先生的學術面貌。《先秦文學》是19245043554年應商務印書館之約撰寫的專書,曾收入“萬有文庫”和“百科小叢書”;《中國文學史講義》是遊先生1929—192450435524504355年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和青島大學(後改名山東大學)時撰寫的講義🤹🏼♂️🗳,內容是先秦兩漢至南朝宋的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在20世紀初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中國古代對文學的概念向來模糊♥︎,更沒有專門的文學史。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隨著科舉廢除、西學東漸,借鑒西方的分科觀念、文學概念和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的。中國文學史草創於20世紀初💃🏻🧑🏿✈️,大量的研究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對於遊先生這一代20世紀20年代登上學術舞臺的學者,文學史在當時仍然是前人未開發的園地➞。遊先生寫於任教早期的《中國文學史講義》顯示出他治學的開創性和個性化特點,同時也反映出其受“五四”新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的影響。
《中國文學史講義》首先探討文學的疆界和起源。遊先生對文學史範圍的界定在不同的時期有些不同,對文學起源的看法則比後來通行的看法更為通達。《講義》以“傳信”為原則💠。由於中國文學歷史很長🕎,很多材料真假難辨,沒有定論,為了保證內容的真實可靠💆♂️,遊先生對重要的作家作品時代真偽均一一考證,梳理舊說🤧,提出自己的主張。這是老一代學人的優良學風和開拓精神,對文學史的創建功不可沒👦🏿。具體來說,如關於《詩經》,對其時代,“二南”“風雅頌”名稱的釋義,及地域、內容等均有精辟的論述👵🏻;論證了自《史記》以來因襲的“孔子刪詩”的錯誤;對《詩經》的藝術性作了詳盡的分析🙏:這些都是遊先生對《詩經》研究的貢獻。再如👩🏻🦰,《悲憤詩》是否為蔡琰所作💑、《胡笳十八拍》的真偽👨🏻🦼➡️,及《孔雀東南飛》的時代和作者,遊先生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後多被學術界接受,成為定論。也有些問題🤙🏽,遊先生的看法隨著時間有些變化,如五言詩起源的時代💂🏽♂️🍗,蘇李詩🙍🏻♀️、《柏梁臺詩》的真偽等。
《講義》以科學的研究方法闡述文學史🩴,對每一時代的文學👩🦯➡️🧝🏿,無不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狀況、時代特征🧜🏼♀️、社會思潮來說明外部環境對作家和文學發展的影響👩🏻🌾,認為:文學為時代之寫真,詩歌即政治之反響😷。如談到魏晉文學,不僅分析了社會風氣敗壞和玄風興盛導致文藝思潮的變革和對文學的巨大影響🎓👼🏼,也分析了晉代重韻律詞藻的文藝思想影響南朝的詩賦風格並進而導致隋唐文體和詩體的變化。
《講義》具體闡述了各種文學體裁由盛而衰的軌跡和原由,內容充實豐富⬛️,列舉作家眾多、繁簡得當🌜,對作品的藝術特征和手法分析入微🏌🏽♣︎。《講義》還對民間文學給予高度評價,如認為國風“在《詩經》中之位置為最高”;漢樂府《相和歌詞》等中的“古辭”及《鼓吹曲》之《鐃歌》“究其文藝優美,且能充分表現人生之真意者🤴,殆非其時陳陳相因之貴族文學所能望其項背”🪖;認為兩漢樂府“影響於文學者甚巨”,其“衣被詞林之功不為小”,並導致五言詩的崛起;認為晉世樂府之《子夜歌》為“絕妙之歌詩”等🧙🏻♂️。無論從研究方法🤾🏿🕘、內容還是編寫次序來看🧔🏻,《講義》都是成熟的文學史著作🫴🏽。
《先秦文學》是很短時間寫就的😖,但由於遊先生對先秦文學用功很深♉️,對古文獻極其諳熟,這本書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首先,遊先生明確提出了文學史研究的任務📅,指出🚣🏼♀️:“我國歷史至長也🙋♀️,作家與篇章至夥也,其間文學與學術政治社會種種關系尤至復雜👨🏼🌾,卒不可理。是故治文學史者🧭,貴得其要,其要維何🙌?如說明文學之變遷及其盛衰之狀況也🪕;推求文學變遷與盛衰之因果也;考證篇章之真偽及其時代之先後也;評斷文學之價值也。凡此四端,皆文學史家之所有事也。”不僅是遊先生治文學史的準則🧑🏼🌾,也為後來的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其次,遊先生從大量古籍中發掘出古代文化和文學諸多珍貴寶藏,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向我們介紹了中華文明和文學源頭和早期發展狀況。值得註意的是,本書專門設立了《先秦之小說》一章👨🏻🏭,並有獨到的見解。根據古籍中的詮釋,遊先生將先秦小說分為四類🤙:歌謠諺語、神話傳說、寓言設語、隱語廋詞👩🏻🍳,從古書中爬梳出大量的例證。在這一章裏還專門介紹了《山海經》和《穆天子傳》😚,這些都體現出遊先生廣博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學術底蘊⛲️👉🏿。
《先秦文學中國文學史講義》的另一大特色是將遊先生1964年在北大的講義《左傳講錄》作為全書的附錄。這是唯一完整保存的遊先生未發表過的專書講義。講義除了對以往眾說紛紜的《左傳》名稱和作者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闡述了《左傳》的時代和文章特點之外,還有“學習《左傳》應該註意的幾件事”和最後部分專門的“《左傳》研究法”,這些都可以為研究者指點方向和途徑。《講錄》還附有遊先生總結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各國政治變革大事年表》,幫助初學者更好地理解《左傳》的內容;另有多篇《左傳》文講析,細致地分析了文章的寫作特點和藝術之美。《講錄》對如何學習和進一步研究《左傳》提供了指導,對讀者有極大的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