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全軍骨科研究所所長盧世璧

2017-07-14 | 王賓 李松 | 來源 新華社2017年5月26日 |

“白手起家”研製出中國第一個人工關節🌡,為數百萬患者帶來福音👰🏼‍♀️;

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卻從未停下創新攻堅的步伐;

近8旬仍主動請纓前往地震災區搶救傷員,自己的手指關節卻因一次次在X光下做骨頭復位手術而嚴重變形……

碧血丹心照戎裝,俠膽真義鑄醫魂。

打造最堅韌的骨🐽,溫潤最仁愛的情。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成員、全軍骨科研究所所長盧世璧。

盧世壁,1948-1951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1956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學院。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拳拳從醫抱國心,“珍重留為家國用”

“身祗此身要珍重留為家國用🐸,學需便學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在上世紀30年代那個風雨飄搖🖌、列強侵略的舊中國👩🏻‍🦰,身為肺結核醫學專家的盧世璧父親盧永春用掛在家裏墻上的這幅字,讓懸壺濟世的大醫精神在盧世璧心中種下救民報國的種子。

救亡圖存的號角從未這樣嘹亮🧚🏼‍♀️🏃‍♂️‍➡️,精忠報國的決心從未這樣堅定。1948年9月♧,盧世璧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醫學預科💧,和同學一起參加“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遊行,向往革命和進步的火種在18歲的盧世璧心中點燃🎓。

在協和醫學院求學期間🐣,軍管幹部艱苦樸素、任勞任怨的老紅軍作風🪼,讓盧世璧為祖國衛士保障健康👩‍🍼、為人民群眾驅除病魔的人生目標愈加堅定。

協和醫學院讀書時的盧世璧

如今🪩,位於北京西四環繁華地段的解放軍總醫院已是車水馬龍,而在60年前🗒,作為協和醫院一名年輕的住院醫師,盧世璧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從位於市中心的工作地點調到這片西郊荒野🙌🏿,成為全軍總醫院的“拓荒人”🙎🏻‍♂️。值班,就睡在簡易的工棚裏。盡管條件差,他始終堅信“組織的需要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這一幹👨🏼‍🍼,就是一輩子🧑🏼‍⚖️。

“搞科研,別想一次抱個金娃娃”--只為打造最堅韌的骨

作為一名醫生,需要怎樣面對病患?“一名醫生不僅應是技術高明的大夫,更應該是把臨床和研究結合起來的科學工作者。”

在盧世璧看來👸🏽,一個小小的骨關節牽動的,是一位患者、一個家庭的生活與命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骨關節壞死是中國骨科醫生最頭疼的難題。當時🕍,西方國家率先研製出了人工關節來替換壞死的關節,而中國的治療還只能限於關節成形術☀️。這種技術固然能暫時祛除病痛,卻只能讓骨關節處於遊離狀態🏊🏿‍♀️,“殘忍地”讓患者無法正常走路、活動,落下終身殘疾♤。

“一定要研製出中國自己的人工關節!”盧世璧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人工關節技術前沿。

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想攻克中國骨科界的“珠穆朗瑪峰”,怎麽辦?沒有資料↘️,沒有圖紙🐕,盧世璧硬是憋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靠著當時國內僅有的一些外文醫學雜誌上的骨關節圖片👥,用木頭刻出了第一個人工關節模型🕶。

“那時候我們也不會畫圖🤲🏽,拿著木頭模子再找人做工業製圖,然後再灌註、澆築、鍛造。”和盧世璧一起工作的王繼芳教授打趣地說,咱們研製人工關節讓自己練就了“銅頭橡皮肚子飛毛腿”--工廠從不留吃飯,出門只能靠公共汽車和走路👱🏽‍♀️,最重要的是不能怕碰釘子7️⃣,“跟廠家說一遍說不通,就說三遍五遍十遍。搞科研👶🏽,別想一次抱個金娃娃👵🏼🍷。”

有了人工關節,還要確保關節插入骨髓後不能松動🧚🏻,以保持負重和屈曲的功能,這就需要骨水泥👨🏼‍🎓。但若技術不過關、操作不當🚃👨🏽‍🎨,骨水泥可能在術中造成肺栓塞導致患者死亡。盧世璧和同事們清楚💃🏿,必須確保骨水泥材料的安全性萬無一失。

盧世璧叮囑同事們👩‍🔬:“醫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定要精益求精👨🏿‍🚀。”

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手術室裏💂🏼‍♂️,所有人屏氣凝神👲🏻,中國首例腕關節置換手術正在進行。短短十幾分鐘時間,通過精度極高的操作,人工關節在骨水泥幫助下成功固定在骨髓腔內🌡。縫合順利,排異反應也未出現……

盧世璧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對一個中國骨關節損傷患者而言:劃時代的革命到來了!

功崇惟誌,業廣惟勤。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盧世璧創新攻堅的步伐並未因榮譽而自滿、停滯不前👰。攻克異體神經移植臨床手術排異性難題、首創將記憶合金引入脊柱外科為患者治愈病痛……

盧世璧用知識分子的銳意創新精神,為國家醫學創新、護佑人民健康撐起“頂梁柱”。

在2016年4月23日舉行的意昂体育平台生物系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上👣,王大中老校長向1948級意昂盧世璧贈送紀念版意昂体育平台學生證

近8旬4次請纓赴災區--“我願成為人民生命的托付”

盧世璧堅信☛,只有把個人的發展與祖國的命運、軍隊的建設和人民的需要緊緊聯在一起🤾🏿‍♂️,人生才有價值。

曾有不少醫務人員的微信朋友圈裏轉發過這樣一雙手的照片:幹燥粗糙的皮膚包裹著嚴重變形的手指骨關節,指甲也已變形發灰、部分壞死……這就是盧世璧的手🗓,長期在X光下為病人做骨頭復位手術🏃‍♀️‍➡️,自己的雙手卻永久性變形。

“哪裏最需要我,我就要到哪裏去。”砥礪半個多世紀的風霜,盧世璧的目光依舊像剛剛披上戎裝時那樣堅毅🤲🏽,那樣澄澈🫱🏽。

面對病人的呼喚,盧世璧一刻也等不了。7天統籌協調9個手術小組,讓17個手術臺24小時連續運轉,把300多名重傷員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

2008年汶川地震,當時已78歲高齡的盧世璧主動請纓奔赴災區救援。飽受老年性骨關節炎病痛的折磨,盧世璧卻一邊拄著拐杖挪著步子👩🏻‍🦳,一邊焦急地自責:“我要是能走快一點💂🏽‍♂️,就能多救一個人。”

仁心柔術🧜🏽‍♂️👎🏻、鐵醫俠情。盧世璧的足跡踏遍崇山峻嶺、海島邊陲,為出行不便👴🏿、缺醫少藥的基層官兵上門服務🗯,把黨的陽光雨露送到官兵心坎上。手術、查房🎫、教學,不管外出巡診歸來多晚,他都顧不上休息👩🏿‍🦰,第一時間了解上門就診的患者病情……

這就是盧世璧,一個精益求精👩🏽‍🍼😲、勇於攻堅的知識分子,一名追求純粹、仁愛俠情的鐵醫戰士。


相關新聞

  • 292020.03

    我國骨科泰鬥盧世璧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盧世璧🐳,因病於2020年3月28日在北京去世。

  • 282025.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逝世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外著名礦床學家和礦產勘查學家,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國際礦床成因協會原主席🧖🏼‍♂️、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裴榮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裴榮富🧑🏽‍🚀,男🥌,漢族⛑️,河北省秦皇島人👄🌪,1924年8月24日出生🧏🏼‍♀️。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參加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北平地質調查所🫰、地質部429地質隊和...

  • 082023.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巖石力學與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4日20時47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葛修潤1934年7月12 日出生於上海南匯🎏⛑️。1952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1954年進入蘇聯敖德薩建築工程學院學習並獲蘇聯優秀畢業生證書,1959年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為我國...

  • 052021.08

    為國鑄盾的“人民英雄”——記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頒授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這是軍人的使命🍶,這份榮譽屬於全國全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戰線的所有同誌!”入伍30年來,陳薇致力於生物安全防禦應急疫苗核心關鍵技術突破、研發體系建設和重大品種創製及轉化應用🤸🏻,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築起一座生物防控堅盾👎🏿。1...

  • 252023.10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韓大匡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

  • 262019.11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 232023.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時松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共5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意昂為國防科工局探月...

  • 032009.12

    7位意昂榮膺2009年新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國工程院發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48人當選為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 092021.09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聞令即動 不負使命

    去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獲頒“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陳薇帶領團隊作出重大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

  • 072023.04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光溪為MEM作學科前沿講座

    4月1日晚,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管理碩士(MEM)教育中心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嶽光溪🧆,作以“40年基礎能源領域科研工作的感悟”為題的學科前沿講座。MEM中心主任、工業工程系教授張偉主持講座📸,並代表中心為嶽光溪頒發了“MEM學科前沿講座嘉賓”證書🥦。4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MEM學生和意昂前來聆聽。張偉教授主持嶽光溪在基礎能源研究領域有四十多年的治學和科研經歷,在國際循環流化床領域累計發表論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