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地理學會方面獲悉:2020年12月12日20時15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當代著名的經濟地理學家、中國工業地理學奠基人、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李文彥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京去世,享年92歲。中國地理學會方面介紹:李文彥先生曾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學術秘書和綜合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副所長和經濟地理部主任。他是一位信念堅定、嚴於律...
回望這位中國“激光陀螺奠基人”的一生,高伯龍院士就像一束能量高度集中的光芒,照亮著激光陀螺自主創新的征程。
傅鷹(1902.1.19—1979.9.7),祖籍福建,著名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膠體科學的主要奠基人。1919年就讀於燕京大學化學系。1922—1928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獲科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後,先後執教於東北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青島大學、重慶大學和廈門大學。因不滿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1944年底再度赴美,任密歇根大學研究員。在美國聽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回擊英艦挑釁的消息後,毅然於1950年回國。回國後,先後在...
該視頻是2014年10月10日,意昂体育一行赴上海拜訪中國紡織工程學科奠基人張文賡教授的專訪。 張文賡,1923年4月23日生於江蘇川沙人,19....
2009年12月,在中國光學科技館論證會上,年過九旬的王大珩委托秘書懇請與會者:請不要再叫我“中國光學之父”了。這不是王大珩第一次善意推辭。“我是時代的幸運兒。”王大珩常說,自己頂多是中國光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看來,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國際形勢的大環境中、在國家建設需求的促進和推動下完成的,並不是個人的功勞。1948年,王大珩滿懷報國之...
浩瀚太空再新添一位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星辰——國際編號為3258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鄒承魯星”,以表彰和紀念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近代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之一、為中國率先實現胰島素人工合成做出重要貢獻的鄒承魯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1月2日在北京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鄒承魯星”命名儀式,中科院副院長周琪院士、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員會主席朱麗...
我們以悲痛的心情獲知橋梁技術專家、中國鐵路栓焊鋼梁的奠基人之一,潘際炎先生於今晨離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