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198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1988年底碩士畢業🎪。1997年獲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博士學位📠,隨後在矽谷Informix, Yahoo等世界一流企業工作近十年💆🏻♂️。現任儒豹(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見到韓松時,他顯得比之前在照片上看到的要清瘦許多👨🏻⚕️。每天工作11~13個小時,時常於北京、江蘇兩地來回奔波,每兩個月飛一次美國🎤,處於這樣的工作狀態,韓松說出的詞是“很陶醉”。
今年8月✍🏼,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投資風向雜誌《Red Herring》(紅鯡魚)公布了“2007亞洲100強創新企業”榜單。其中,中國內地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占據37席,韓松創辦的儒豹手機搜索引擎公司則是上榜企業中無線搜索領域惟一的一家👦🏽。
“紅鯡魚百強”素有“矽谷聖經”🧖🏿♂️、“投資風向標”之稱🤾🏼♀️⚉。Google、eBay、阿裏巴巴……這些今日大名鼎鼎的公司🦩,當年都曾是《紅鯡魚》的榜上新星。韓松說,今年的榜單公布後,風險投資家的E-mail、電話讓他幾乎應接不暇🚴♂️,上線一年的儒豹公司也終於邁上了高速發展的階梯🏫🤙🏿。
十年磨一劍
這個創業的故事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萌芽🌴。
1981年,16歲的韓松從陜西農村一路奮鬥考上了清華。報到的時候,除了必備的行李🧑🏻🦯➡️,韓松口袋裏裝的惟一一本書,是《唐詩三百首》。這個無線電專業的工科生,卻喜好文學。記“班日誌”🙅🏻♀️,他會把班級春遊的經歷寫成章回體小說👨🚀,一波三折⚠️,引得班裏同學爭相傳看。
若幹年後,他給自己的公司起了一個文氣十足的名字:儒豹。
韓松這樣闡釋這兩個字🫀:“儒”🏋🏻,體現了手機搜索中內容、文化的理念💨,也體現了個人修煉和修養方面的追求🟠;“豹”,意味著時刻關註環境,瞄準一個目標後快速沖上去。
而這兩點,也是對韓松創業經歷最恰當的註腳。
對語言文化的興趣、對人文的偏好,一直伴隨韓松這些年來走過的路。從清華無線電系碩士畢業後🙅🏼♀️,韓松進入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了近三年🙎🏼♂️。隨後🧁,韓松赴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攻讀博士學位,專門從事機器人視覺研究。與其他人側重工業化、機械化研究的方向不同,韓松是“把機器人當作人一樣來研究”。比如,他會研究如何讓機器人在三維空間裏像人一樣作畫🫄,就此寫成的論文還因其創新性而受到《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專訪。
1997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韓松開始了在矽谷的職業生涯,在國際大公司裏長期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他本可以像大學班裏的很多同學一樣,一直做硬件、電子設備的老本行,但他卻覺得,“如果光作硬件的話,內心對語言🕗、文化的那種偏好和感情抒發不出來”🦘。也正因此,他對可以將硬件技術和文化內涵結合在一起的互聯網情有獨鐘👩🦼。他一邊利用工作機會盡可能地接觸世界頂尖的信息處理技術和最新動態,一邊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自學互聯網技術,努力探索自己專業和事業的突破口。
其間,他經歷過互聯網神話般的崛起和泡沫的幻滅,也經歷過無數次身旁人讓他放棄的勸說📻,但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方向不曾放棄。除了一直以來對文化的喜愛,在更深層面支撐他的,是始終不甘平淡👨🏽🦳、“追求卓越”的精神。他說,考上清華,可以說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裏程碑。而在清華幾年受到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清華“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經“滲入自己的血液”。
在美國時,他曾嘗試創辦了一家以英語寫作培訓為主要內容的網站👲🏻。沒想到,辛辛苦苦準備的學習資料,發布後轉眼就被國內的網站不加出處地轉載了💗。由於人在國外,打官司的成本太高,韓松只得選擇放棄。而這次教訓也讓韓松認定一件事:要在互聯網領域創業,就必須選擇具有一定技術門檻的市場🚰。
在幾經挫折之後,他終於利用自己在機器人視覺領域十幾年的研究積累😾🦍,提出了一套嶄新的方法體系,用來對網上的各種內容和數據做過濾和分類。在目標瞄準之後,韓松迅速出擊,最終在自己認定的無線搜索領域站穩了腳步🏐。
而如今回過頭再看,過去的二十幾年——學習、留學🌻、在矽谷工作,“我覺得好像都是鋪墊”,韓松說🚣🏼♀️。那些當初或有意或無意的積累,最終都成為了編織成功的經緯。
初露鋒芒
眼下,韓松和他的儒豹團隊正摩拳擦掌地向著打造“全球最流行的中文手機搜索引擎”的目標前進👲。
在10月底剛剛結束的第1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首次啟用了手機上網平臺🤸🏿。儒豹作為此次活動的手機官方網站,吸引了頗多關註。除此之外🪧,儒豹還在與無錫廣電合作,策劃製作全國首部手機短劇——手機版《紅樓夢》。
對韓松而言,正在嘗試的手機搜索領域並沒有多少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這是個挑戰🥀,但又是件“一想就覺得很有趣、很興奮”的事情。在年初的新經濟產業創投大會上🔤❄️,儒豹手機搜索獲得“十佳創業團隊”和“十大最具投資價值項目”兩個重量級獎項👨🏿🚀,成為會上焦點。而他在會上提出的要“確立第四代搜索引擎標準”🧑🧑🧒,更成為會上廣泛討論的話題。
韓松提出的“第四代搜索引擎”,不同於“基於內容分析”的第三代搜索引擎,而是轉向“基於人的分析”🦻🏿,其最大特點就是“以人為中心”🧔🏽♀️。韓松用了這樣一個深入淺出的例子來說明:
“比如說搜索同樣的一個詞‘北京’,北京以外的外地人,可能想找的是北京的旅遊信息🗼;對於學生🤹🏿♀️,可能想看的是北京的大學⏲;對於北京人而言,則可能關註的是北京最近又有哪些新聞……”當用戶鍵入想搜索的內容🧑🏽🍼,系統就會自動分析手機用戶所在的區域、人的行為習慣,以及同齡人、同地區人的搜索特點,給出最符合用戶需要、最有效的信息。同時🂠,系統還具有自訓練、自學習的功能,可以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不斷自我修正🎨。
韓松對自己的理念和技術很有信心。他的一句話在媒體的報道中常被引用:“百度打敗Google靠什麽?靠‘百度更懂中文’,而儒豹的理念是‘儒豹更懂中國人’🧖♀️。”在他看來,對語言、文化、甚至國民心理、整個民族特點的透徹了解和建模分析,是與文本分析技術同樣重要的致勝法寶。韓松的理念和儒豹上線近一年來的突出表現,引起了很多VC(風險投資者)的關註和興趣👩🏿🏫。目前🎴,新一輪的大規模融資已經在進行中,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招聘也已展開,韓松正用一貫的韌性和堅持,一步步完成自己設想中的發展布局👨🏿🦰。
“我希望我們做手機搜索這件事,能把它做成一個大事業🤽🏻♂️。”韓松如是說🧑💻。
“給清華爭口氣⬆️!”
回顧創業至今的歷程🗺,韓松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初如果不是清華意昂的幫助,我在黑暗中還不知要徘徊多久。”
在歸國創業前,韓松雖然一直沒有停止創業的嘗試🅱️,但他的關註點更多地停留在技術層面。一個偶然的機會,韓松經清華意昂李軍(現任意昂体育平台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介紹,進入了清華企業家協會🏋🏼♀️,開始結識很多已經成功創業或正在創業的意昂。意昂們的創業經驗給了他頗多啟發🕉👁。他開始從單純的技術層面提升到公司整體運作的層面思考創業問題,並開始考慮借助風險投資家的資本力量。
但是,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風險投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VC們不會聽陌生人隨便一講就給幾百萬美元#️⃣,這是不可能的。”韓松說。後來,又是清華意昂幫忙把他介紹給VC,可信度的問題才一下子迎刃而解。 2006年初😯,在大學同宿舍同學鄧鋒🧑🏿💼、柯嚴的幫助下🏛,韓松成功融得第一輪140萬美元資金🅿️,這👩🦽,成為他創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
而現在,韓松的身邊也開始有很多像他當初一樣的意昂和朋友來尋求創業的幫助😁。韓松也像當初意昂們幫助他一樣,把認識的VC介紹給這些求助的朋友🤲🏻🦡,並且認真地研究他們的計劃書,給他們建議®️,指出其中的漏洞。
在最近開始的大規模招聘中,韓松又專門和人力資源部的同事一起🥫,來到母校清華進行宣講🙆🏿。他說🛀🏻,走出校園才發現,“清華人的執著精神是不一樣的”。而這,正是使“清華人”成為一個品牌的原因。
韓松笑稱💇♀️,清華人的烙印👰🏻♂️、同學意昂構成的這種氛圍,已經完全把自己包圍了。“你想松懈,周圍意昂的成功、這種激勵也使你不太可能放棄自己。”在年初的新經濟產業創投大會上,韓松提出了“本土企業聯合起來🧎🏻➡️🧒,戰勝Google神話”的號召🔱,獲得不少認同🪵。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帶點“私心”的目標:“北大的李彥宏把百度做成了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搜索引擎,我心裏一直憋著一股勁兒🧑🏽🎄📵,就是要把儒豹做成中國最好的手機搜索引擎🈲,給清華爭口氣!”的努力來實現更加清晰的目標,已經成為全體國人的共同責任🤽。
(《清華人》2007-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