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7.30~1990.8.30)🚮,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𓀌,“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家人將其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歸家👩🏿🎤🚂。主要著作有《國學概論》、《國史大綱》🚴🏼♀️、《秦漢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著作輯為《錢賓四先生全集》,分甲編思想學術👇、乙編文史學術、丙編文化論著👨🦽➡️,計56種54冊,約1500萬字。

讀書怡情
錢穆是當世公認的學術大家,一代宗師💆♂️。他以史學成名✡️,但學問之淵博🤒,已經使其治學超越了史學而成為國學大師。
錢穆先生讀書成癖,讀書不僅給了他知識的營養🙅🏻♀️,而且造就了心智的順暢融合。
即使在晚年,在錢先生視力衰退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讀書寫作⬛️。因為對於他來說,這已經是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正是在書中找到了寄托,在寫作中找到了快樂🚴🏼♂️,錢穆先生的晚年依然是創作欲極為旺盛,完成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工作。按照醫學理論把看書之所知、所思、所悟👩🏼🎓,寫成文章🤚🏽🐯,見諸報刊🧑🏼🦱、網站🐊,更能使人增強自信👸🏿,交流增廣,從而克服失落、失意✊🏻、自卑等不良的心態。
這種讀書獲知成功的心境反饋給生理、心理✍🏽🚫、器官、代謝、免疫……進而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不僅會獲得精神的享受👩🏿🦰,而且還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自然養性
錢先生自稱:“遊歷如讀史、尤其如讀一部活歷史”,“讀書遊山🥅,用功皆在一心”。
錢穆夫人胡美琦女士說🤷🏼♀️:“他喜歡接近大自然,我們在香港時,先後兩個家都可以望月,可以觀海🫶🏽。得了空閑,他喜歡自香港山頂看海上落日,看夜景,或是到九龍鄉村漫遊💂。他對於一年四季陰晴冷暖的變化💆🏼♀️,都覺得意味無窮👨🏿💻。”
如今臺北東吳大學校園的西南角,有一幽靜的院落,院門掛有“素書樓”的木牌,院前臥石上鐫刻著:“錢穆故居”。這裏風景優美,有松有竹,還有數十棵夾道搖曳多姿的楓樹。這些樹木都是錢穆夫婦親自選擇或者種植的。
晚年“四寶”保不老
錢穆先生興趣愛好很多,如盆栽、圍棋🧎🏻♀️➡️、簫笛乃至昆曲、京劇。這些生活興趣不僅陶冶了他的情懷而且也時刻給人“精神煥發↘️、元氣淋漓”之感。
1.下圍棋
錢穆在《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中曾寫道:“余在府中學堂時🧘🏼♀️👮🏽,即好圍棋,先兄亦然……廣羅晚明以下各種圍棋譜,課余在此對弈,或擺譜……幾乎每日必對弈一局。”
下圍棋不但可以增強記憶🧔🏿♀️,啟迪思維,培養數學邏輯,更能提升專註力與耐性,陶冶性情。錢穆先生的棋藝不錯,余英時先生回憶道🧘🏻:“錢先生那時偶然還有下圍棋的興趣👩🏻🦱,陳伯莊先生是他的老對手,因為兩人棋力相等。我偶然也被他讓幾個子🙆🏻♀️,指導一盤,好像我從來沒有贏過。”
胡美琦女士說:“錢穆也喜歡圍棋。但不喜歡和人對弈🔉,他嫌那樣費時傷神,所以更喜歡擺棋譜。在我覺得心情沉悶時,他常說,我來替你擺一盤棋吧♣️。偶然也夫妻對下,他說:只有如此,勝也好,敗也好🙋🏿,可以不傷神。”
以棋為樂🫱🏻,可以激活大腦的機能,提高生活的質量🔐,可以健康地度過老年生活。今天的臺北錢穆故居玻璃櫃裏,陳放著錢穆自幼喜好的竹簫和圍棋以及生前所獲的文化獎章👰🏽。
2.養花草
錢穆先生還癡情於養花草。胡美琦女士說:“我們鉆石山的那個家,僅有二十余平方米,就養了大大小小近百盆花草🌷,擺滿在窗框上櫃子上書桌上茶幾上陽臺上🤶🏿。他用栽花賞花代替一部分書房運動。”
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經說過:“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現代醫學科學和生活實踐都證明,老人養花不僅是閑情逸致,而且是一種益康🍰、益智🧑⚕️、益壽的行為🧔🏻♂️。
養花需要進行移盆、換盆、松土、施肥、澆水🧑🧒、剪枝等勞動,錢穆先生種起花來一點都不含糊,同時他也得到了全身較均衡地不停運動1️⃣,從而達到全面鍛煉身體的目的。
另外,養花還要有科學技術知識。比如花的構造👩💻🌱、色彩、香味等涉及植物學、化學等學科知識;花卉的光照👩🏻🦰👩🏼💼、溫度💂🤘、空氣🧑🏼🌾、土壤、水分、營養元素的關系又涉及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等🚭。每個愛好花卉的人都希望自己親手蒔養的花卉能常開常香。但不掌握上述科學知識,是很難達到這一目的的🌴。這就要求老年人要多學習🧑🦯,多動腦,多實踐。
3.下午茶
錢穆先生和夫人還喜歡飲下午茶,經常還以各種茶點招待客人。下午茶對人的身體也極有益處。
中國和英國都是世界上以飲茶而聞名的國家⚅,但在喝什麽茶及怎麽喝上,兩者卻有著很大的區別。英式下午茶通常在下午4~5點鐘時進行,並且要搭配一定的甜點𓀌。
下午茶中的“茶”當然以紅茶為主。在英國,紅茶的種類非常多,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與伯爵茶🧑🎤、錫蘭茶等幾種🧔♀️。紅茶品性溫和、香味醇厚🎺,首先有助於強健骨骼🧑🏻🎤。
其次🫲,喝紅茶可以防治流感、心肌梗死、腦中風和皮膚病等🧏🏽♂️。
經常用紅茶漱口或飲用有預防流感的作用𓀈;紅茶富含微量元素鉀,沖泡後,70%的鉀可溶於茶水內🈹,可增強心臟血液循環,並能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腦中風的發病危險比不喝紅茶的人低69%。此外,紅茶中的茶黃素在預防皮膚癌方面比綠茶效果更好😕。
4.樂簫笛
錢穆曾自述👨🏼🔬:“好吹簫,遇孤寂,輒以簫自遣🧗,其聲烏烏然,如別有一境👬🏼,離軀殼遊霄壤間,實為生平一大樂事🐬。”錢穆在常州府中學堂曾隨童伯章先生學過昆曲,極好簫笛。
胡美琦女士說:“我最愛聽他吹簫。我們住在九龍沙田的那一段日子,每逢有月亮的晚上📮,我喜歡關掉家中所有的燈,讓月光照進我們整條的長廊,我盤膝坐在廊上,靜聽他在月光下吹簫🦟,四周寂靜🐅,只聽簫聲在空中回蕩,令人塵念頓消,滿心舒暢。
賓四告訴我,他年輕時學唱昆曲👱🏼♂️,所以也學吹簫笛,他曾下過很大功夫。冬天下雪在戶外練,在當風口處練🐆,還要一腿而起📀,做金雞獨立式慢慢蹲下又起來練,要練到那簫笛聲音不斷不變😶🧑🏻💼。”

錢穆與胡美琦
音樂對人健康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音樂有時能起到藥物所不能起到的醫療效果,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病人及其家屬的認可🐞。
據研究表明:一些音樂的聲音的波動能帶來有益的刺激,對於調整情緒、改善睡眠🩼🤕、延緩大腦早衰、保持活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來源🤹🏿♀️:健康時報 200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