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奎光,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97級意昂。曾任職於麥肯錫公司,參與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戰略製定、市場進入、運營管理提升和政府關系戰略咨詢。現任IDG資本合夥人,側重大數據、雲計算、企業服務和新興技術等領域的投資,他慧眼獨具,曾主導投資了商湯科技、同盾、金山雲、找鋼網、紛享銷客、脈脈等知名公司。

投資,步步驚心,有時一個決策就能幫助瀕臨困境的企業起死回生;若稍有不慎,一擲千金的項目也可能會付諸東流。在投資界,IDG資本合夥人牛奎光素來以敏銳的眼光和資深的專業度被大家所熟知,商湯科技、同盾、金山雲、找鋼網、紛享銷客、脈脈等知名公司都是他主導投資的。也許眾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在投資場上叱詫風雲的一面,其實,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曾經的清華學子。
清華求學,“合格的畢業生”
1997年,牛奎光從高考大省——山東保送到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其實力可見一斑。
受家庭的影響,牛奎光從小就性格開朗,喜歡與人交流。本科期間他當過班長,還擔任過計算機系學生會的主席,辦過馬杯、學生節。其中承辦學生節這件事使他印象深刻,“這個活動需要去跟大家交流,發動、組織大家集思廣益,然後通過各種形式來保障活動的正常舉辦,當時是特別有意思、鍛煉人的一件事。”
九十年代是清華學生節的一個水平高峰,在這座充滿人文底蘊的校園裏,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抒寫了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同時,學生節活動也是一個加強集體感情、師生同樂的大聯歡,“它讓同學們獲得了情感上的歸屬感”,牛奎光無限懷念地說道。
牛奎光所居住的九號樓宿舍,對於整個計算機系的同學來說,都有著特殊的含義。在那裏,他曾與同學們搭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電視臺”,“利用有線的網絡,用計算機去播放自己想要的節目,我們還聚在一起看了《射雕英雄傳》,那種大家共同參與創造一件事的感情,是很多東西都無法比擬的。”可以想象,在國內大部分人尚不了解計算機為何物的時候,牛奎光和同學就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創造出可供使用的電臺,這讓身為計算機系學生的他們非常興奮和自豪。時至今日,當提起20年前熱愛的事情時,牛奎光眼中仍然閃現著當年的炙熱。
清華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這句口號讓牛奎光記憶猶新,他談到學生時期,班主任讓他們在操場跑步,“當時讓我們每天打卡,就有點不理解這個行為”。直到若幹年後他參加工作,才體會到健康的體魄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麽重要。他逐漸明白學生時期在清華校內學到的看似淺顯的知識,都蘊含著能讓他受益終身的道理。
周立柱教授是牛奎光當時的研究生導師,談起讀研究生時期影響深刻的事情,牛奎光說道:“我特別感謝周老師,記得當時曾經詢問過老師一個問題:怎麽就算是研究生畢業了?周老師說,‘第一,同行的話你聽得懂;第二,不同方向上你大概知道它的難點在什麽地方,然後怎麽解決。這兩點雖是最基本的,卻也是最難的,能做到這兩點,基本上就可以畢業了。’”這兩句話,給了牛奎光很大的啟發,他在之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常常以此為警戒,由淺及深,詢問自己是否做到了這兩點,“目前來看,我認為我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牛奎光打趣地說道。
慧眼獨具,投資界的科技捕手
對於職業選擇,牛奎光認為:“不同性格的人適合不同的工作,一個人能尋找到跟自己性格比較契合的事情是最好的,像我,就希望花時間去鉆研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很快樂”。
因此,在研究生畢業後,牛奎光沒有做技術性工作,而是懷著對商業和與更多人交流的興趣,加入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職期間,他參與了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戰略製定、市場進入、運營管理提升和政府關系戰略的咨詢。“當時麥肯錫在行業內有很多的光環,自己也默從於這些。我覺得學到的最精華的地方是知識管理,麥肯錫14年前,對IT、電話會議,那種高效的學習和應用,與現在的方式比起來,絲毫不落後。”
2007年牛奎光加入IDG資本成為合夥人,這對他而言,算是在某種意義上重新回歸互聯網圈。作為IDG的一員,牛奎光主要的領域在大數據、雲計算、企業服務和人工智能。從2010年開始,他投資過大大小小過百個項目,這其中不乏商湯科技、同盾、金山雲、找鋼網、紛享銷客、脈脈等知名公司。如今,這些公司在業內聲名鵲起,作為背後的伯樂,牛奎光慧眼獨具,讓人十分欽佩。
牛奎光對科技企業尤其看好,被譽為投資界的“科技捕手”。他說:“上學的時候,我們總會在課本裏讀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而這也是我所深深認同的。”此外,他堅信效率是驅動社會進步的主要方式,“為什麽我對企業服務領域的創業這麽看好,就是因為效率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雲計算的出現讓我們進入了效率驅動轉型的時代。很高興,我們迎來了這個時代。”在人工智能領域,他所在的IDG資本布局也比較早,“我們有幸投了幾個比較好的公司,比如Rokid、Sensetime、Zoox估值都達到5億美金以上。”
投資就是投人
作為一個“捕手”的身份,牛奎光會主動進行大量的行業研究,在一片藍海的競爭環境中尋找契合的創業者。“我們在尋找創業者,當然創業者也在尋找他們理想中的投資人,所以如果遇到彼此合適的,那就是相見恨晚,一拍即合。”
與此同時,牛奎光認為,無論是投資什麽項目,本質上還是在投人,因此他非常看重創業團隊的品質,認為團隊人員首先應有很好的初心,出發點是為了解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其次,解決的這個問題市場空間足夠大,換句話說,想解決的這個事是個大事;第三,非常接地氣,今天所做的事是非常具體的,而且能夠戳到市場的痛點;第四就是能聚人。
另外,他提到:“創業者需要具備比較強的技術能力,或者有一個比較好的對技術發展節奏的把握能力;創業者還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同時還得有一個好的商務能力,把這個切入點變成在當下階段就可以實現的應用和收入,從而使公司能快速滾動起來。”
在訪談的最後,牛奎光表達了他的祝福:“希望清華計算機系能成為世界第一的專業,並衷心祝福計算機系越來越好!”那笑容中透出的沉穩和自信,是清華人,最閃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