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陳厚群院士🦵🏻:無需揚鞭自奮蹄

2009-08-27 |

  陳厚群🍽👮🏼‍♀️,19325月出生👬🏼,江蘇省無錫人。水工結構學科水利水電工程抗震專家,水工結構專家。1950年至1952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學習💫,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作📊。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任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主任和院主席團成員。

陳厚群在混凝土壩的抗震加固理論研究和解決重大工程的抗震關鍵問題方面,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曾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分會理事長等職✧。

  陳厚群先生非常忙。77歲的他依然還在第一線工作,除了帶研究生👰🏼‍♀️,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和水利水電部的很多項目外,還有很多科研工作要做。在5月到6月初的幾十天裏🌵🤘🏽,他應邀去巴西🤢、土耳其🫲🏽🎊、冰島參加大型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回來後又忙於工程院的學部活動和“何梁何利獎”評審工作,因為忙,原本和他約定的采訪推延到了幾個月以後🧑🏼‍🔬。

  雖然少小離家,無錫-上海-北京-莫斯科-東北-美國-北京👎🏽,人生的旅程像一列長長的列車🏌🏽‍♀️,但先生鄉音未改✋🏿,溫軟柔和的語調裏依稀留有吳儂軟語的底色🙅🏿‍♀️。像所有身歷新舊兩個時代的人一樣,他的人生裏充滿了“豐富”👨🏽‍🔧,和這“豐富”中的痛苦和歡欣。

一顆“愛國心”

  作為一名水電工程抗震專家,陳厚群說他一切科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工程服務”。50余年的科研生涯裏,他的工作重點圍繞著工程需要一步步做出調整和創新🙍🏻,而在這些背後是他對黨和國家需要的無條件服從。“我是黨和人民培養出來的”,樸素的話語裏蘊含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無盡深情👩🏽‍🔧👨‍👧‍👦。

  1932年初夏,陳厚群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小商人家庭。時代的動亂使得一個幼小的孩子書也讀不安穩,6歲的他上學不到5天,學校被日本飛機轟炸,此後一年的時間裏,他跟著父母和姐姐到鄉下逃難,嘗盡了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滋味🏇🏽。現在那些電影裏放的日本人如何殘害🧑🏽‍🎤➗、欺淩中國人的鏡頭對於陳厚群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日本兵放火燒毀了父親的綢布店;被大人拉著隨雜亂人群倉皇跑過已經起火的殘橋🤜🏻;和姐姐驚慌地看著獰笑的日本兵舉槍亂戳後面躲藏著母親的床帳✤;拉緊母親衣角和鄉親們被日兵和漢奸舉槍驅趕和圍困在田野空場上……國仇和家恨催人早熟,陳厚群說這幼年的創痕在他記憶裏總難磨滅。

  7歲時,陳厚群隨家人輾轉逃到上海,剛念了三年書,上海也淪陷了。在日軍和漢奸到處戒嚴、抓人🤖,清早去擠軋配給的“戶口米”的擔驚受怕中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和所有遭受敵人侵略的中國人一樣,他們盼著日本人早一點被趕走,盼著“天快點亮起來”。1945年抗日勝利,但國民黨的官員腐敗、物價飛漲很快讓滿心歡喜的人們跌入了谷底。少年陳厚群的心中充滿了困惑📍、失望和不滿🍱😚。他開始模糊地意識到,要刻苦學好本領,有朝一日👿,能為祖國的強大做點事情🛟。

  陳厚群在上海中學(江蘇省立中學,前身為龍門書院,至今已有140余年的歷史)畢業的那一年👨🏻‍🍳,迎來了新中國的解放和成立。他作為學校學生文藝社團代表冒雨參加了解放軍進城儀式🍑。考大學時,陳厚群報了華東考區的上海交大電機系和華北考區的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被兩所學校同時錄取。一心向往進步的他不顧母親的反對🧣,選擇了北方的清華👶🏽。上世紀50年代初的清華🌊,在全民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運動大潮中📑,學生們也沒有心思靜下心來念書🏅。1951年底至第二年年初的那段時間,整個北京市的學校都停課了🧎‍♀️,陳厚群和另外23個清華學生一起,被學校團委組織部派到北京市“節約檢查委員會”▶️,做些稅務方面的抄抄寫寫工作👩🏽‍🍼🌵。稅務是“三反”中的重點🏄🏼‍♂️,由北京市副市長崔月犁直接負責領導🧹🍘。因為要了解情況,陳厚群當時將北京市所有稅務所的電話背得滾瓜爛熟。

  就在這時候,他接到學校讓他回去參加留蘇考試的通知,這對於每天要工作到深夜十一二點的陳厚群來說,著實有些突然📴。“一切服從組織安排”💶🏐,陳厚群二話沒說就回來了🐢。學校給了他一禮拜的時間集中準備考試。考試包括數學、物理🐶👨🏿‍🦰、俄文等科目。前兩門課是陳厚群的強項,考得非常好,俄文則因為他剛進校時🧏🏿‍♂️,在英語水平考試中達到85分以上,因此獲得了免修資格,利用這點時間他旁聽了半年的俄文👩🏼‍🏭🫚,沒想到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

  在設在輔仁大學的俄專裏學習幾個月後,陳厚群於195210月份前往蘇聯的莫斯科動力學院,開始了他長達五年半的留學生涯😞🤷‍♀️。客居在外的日子,陳厚群將絕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了專業上。在刻苦學習的日子裏,毛澤東的蘇聯之行成為他終生難忘的歷史性事件👄。陳厚群永遠記得52年前的那一天:19571117,在莫斯科大學的禮堂裏,他和兩三千名中國學子一起親耳聆聽了毛主席的講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毛澤東的湖南口音很重,好多話他聽不太明白👨🏽‍🦲,好在身旁坐了一位湖南籍的同學,不時幫他翻譯一下。

  在動力學院,陳厚群成為第一批入黨的黨員👨🏽‍🦱,其實早在俄專學習的時候,他就被列為發展培養對象▫️💇🏿‍♂️,後來因為出國擱下了。毛澤東接見他們的那一天🧑🏻‍🦯‍➡️,正是他轉正的日子⏺,也正因為此🦃,這一天才更加的讓他刻骨銘心。

  1958年年初,陳厚群以全優成績畢業😾⚅。他出色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刻苦好學精神深深打動了導師阿依伐教授🕥,希望他能留下繼續讀副博士學位(相當於我國的博士學位)🧑🏽‍🎄。當時💁🏼‍♂️,蘇聯規定大學畢業兩年後才有資格報考副博士研究生,對此,阿依伐教授表示可以將陳厚群作為特例🦫,推薦他直接就讀,並將親自去向中國大使館請求批準♿️。

  一心想盡早歸國的陳厚群婉謝了導師的好意🙉,其時他滿心裏想的是趕緊將所學的知識報效祖國,投入到國內已經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中去。

  時光流轉,敘述這些往事的時候,陳厚群已是一位白發蕭然的老者。經歷了其後國內種種政治氣候的變化,他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激勵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動力來自何方🤦🏽?這樣的時候,他的腦子裏閃過一幕幕的往事,回憶起第一次聽到“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莊嚴宣告時的激動心情。“建設一個強大祖國”的夙願,成為激勵他的動力之源。“我常告誡自己,要做到大寫的人,並不容易,要努力終生🦻🏻,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有一顆‘愛國心’是最基本的”。

專業上的探索

  回國後,陳厚群被分配到水利水電部直屬的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作👷🏿,當時填就業誌願時,有三個選擇🍋‍🟩🦶🏻,他和同學們一致填的到工地去。按陳厚群自己的規劃是🧑‍🦼‍➡️👩‍❤️‍👨,先到工地📐,再到設計單位,最後才進科研單位。但同行的幾個人中就他一人被分到科研單位,重視實踐的陳厚群提出要先到工地去勞動實習一年。

  在東北桓仁水電站,他先是當風鉆工🤼,雖然之前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但他“現學現賣”👨🏿‍🌾,晚上自學🥻,白天給工人們講課🕝。後來他被調去搞爆破,管炸藥庫🧔🏻‍♂️。有一次工地趕任務🤸,已經好幾天沒合過眼的陳厚群被找去做炸藥實驗,在施工的震天噪音中,疲憊的他沒有註意到從坡上開下來的一輛5000多斤重裝滿石頭的鬥車,他奮力閃避,但一條腿還是沒來得及抽出來,導致粉碎性骨折👳🏽。連夜送到沈陽陸軍醫院搶救👩🏿‍🎤,好在醫生救治有方🛸,保住了他的這條腿。如今👑👳🏼‍♀️,他的左腿只留下動脈,血液的循環僅靠微血管支撐。

  在醫院近半年的時間裏,陳厚群幫忙護理病人👩🏽‍🦳,出墻報,贏得了上上下下的贊揚和愛護🕷。怕荒廢專業,他拄著拐杖去新華書店買了一堆業務書💫,一邊養傷,一邊溫習業務知識。等再回到水科院的時候,已是一年以後的事情了🪴。陳厚群被分配到結構材料所從事結構試驗和分析的三組。

  1961年,廣東新豐江水電站發生水庫地震,大壩急需加固,院領導決定由他負責籌建抗震組,對水工混凝土結構抗震問題進行研究👨🏼‍⚕️。這對於從未學過“抗震”,連一些最基本的學科概念也搞不清楚的陳厚群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但既然是工作需要,他是無論如何也要攻克這個難題的✊🏼。“我相信‘邊幹邊學’,‘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是唯一可行的途徑,也是一定可以學會和做好的”。從此,陳厚群與抗震結下了終生不解之緣🥨🧑‍🎤。經過這次實地奮戰👱🏿,他主持組織有關單位編寫了題為“新豐江水庫地震及其對大壩的影響”的學術論文。1973年,該文成為我國首次提交國際大壩會議的論文,並獲得了國際上的關註和好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抗震研究在國際的影響力👂。

  作為一名抗震科研人員,陳厚群清楚地意識到“地震就是命令”,需要在震後盡快奔赴工作崗位🗯🎳。1965年邢臺發生地震,當天剛從雲南參加完“四清”工作回到家中的他🐋,放棄休息🧷🕘,不顧路途感染的風寒💂🏼👨‍🚒,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研。在邢臺嶽城水庫,陳厚群見到了前去視察災情的周恩來總理🧑🏽‍✈️。“我們不能只給子孫留下記錄,還要總結經驗教訓”🗺。總理沉痛的話語至今還鮮明地留在他的記憶裏🐠🤝,也更加讓他意識到抗震安全工作的緊迫性🐿。也正是從那時起,國務院成立地震辦公室,成為後來創建的國家地震局的前身。

  很快,北京開始了批判“三家村”的政治風潮🪔👇🏿,舉國上下處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蕭殺之中。在這樣的時代大潮裏,陳厚群是幸運的:因為要擔負起“保衛京津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的偉大而光榮的任務,他和一些同行們在文革中一切都停下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搞點業務工作👮🏼。1976年底,陳厚群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專用設備的抗震試驗。兩年後,被推選為先進集體代表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

  從1973年開始,歷時5年,在陳厚群的主持下🩹,從總結經驗👰🏽‍♀️🧛🏿、編寫專題研究報告😻,到確定規範的編製原則😺、章節安排、分工起草、綜合統稿🧘🏼‍♀️、審查答辯,他成功編寫了我國第一部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內容涉及幾乎所有主要水工建築物🐿。1992年🏵,該規範在他的再次擔綱下🟨,圓滿完成了修編任務⚂。新《規範》實施以來🏝,廣泛應用於水利水電工程的抗震設計實踐,有力推動了我國水電事業的發展✥☹️,並於1999年獲國家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鑒於大壩、核電站等復雜結構重大工程抗震問題中計算分析難度較大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把結構動力試驗作為重大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的重要依據👩🏻‍⚕️,而大型模擬地震振動臺是進行這類模型動力試驗的主要設備。為此⚁,1980年經水利電力部批準🦨,在水科院建置大型模擬地震振動臺,陳厚群是這項工作的負責人👐🏻。

  為了完成這項建置工作♦︎,他對世界各國目前已建的大型三向地震模擬振動臺的技術指標、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生產廠家和設備價格進行了調查🧎‍♀️‍➡️,並根據大壩、核電站等復雜結構重大工程的抗震試驗要求必須具備的技術指標提出了可行性論證報告。1987年,我國最大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5m×5m電液伺服式三向六自由度寬頻域模擬地震振動臺順利建成。很多國際上著名的地震工程專家參觀後,表示極大稱贊。在美國國家科委的專著中,將其譽為“世界最佳的壩工抗震試驗設備”。

  50余年來,陳厚群在研究壩址河谷地震動輸入、壩體-庫水-地基綜合體系的動力相互作用和不同介質動態耦合等大壩抗震的前沿課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水工結構抗震理論、應用基礎🤒、數值模擬、軟件開發🍤、試驗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先進的研究成果。此外,他還是持續20年中美地震工程合作研究項目《拱壩動力相互作用》的中方具體技術負責人和現場組織者;“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300m級高拱壩抗震技術研究”的負責人。他半個世紀的抗震科研工作🦫,對我國劉家峽、新豐江、楓樹壩🚴🏻‍♂️、白山、湖南鎮、二灘、東江👨🏿‍🎨、小浪底、三峽、豐滿、龍羊峽👯‍♀️、小灣等許多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大壩、進水塔、升船機等結構的抗震試驗和分析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先後獲得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水電系統和水利系統特等勞動模範、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及2001年度何梁何利技術科學獎🤳🏋🏿。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9項。1995年,陳厚群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我們那個時代,‘服從組織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出自內心的較普遍想法”。而到今天,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陳厚群依然認為👎:不管搞什麽專業和在什麽崗位,只要肯下決心👩🏼‍🎨,專心致誌,持之以恒🧚🏿,總是可以成功的🤴🏿。多少年來👂🏿🥼,他心裏始終記著魯迅先生的那句話——“路是人走出來的”。

團隊的力量

  2008年🦸🏿‍♂️,水科院迎來了50周年院慶。當年風華正茂的陳厚群和水科院一起,親身經歷了這所水利水電科研機構半個世紀裏歷經解散和恢復重建的滄桑和風雨🧑🏻。“50年來🥄,我一直是在團隊的培育下成長的,所有的成果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幾乎在所有談及工作的場合🦄,陳厚群總是將自己的科研成就歸功於團隊的力量和作用。“我從個人成長過程中親身體驗到🧤🫷🏼,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至少在工程界🙇🏼🚗,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必須依靠團隊群體的力量🚓。當然🟡,這麽說決不是忽視個人的努力和智慧。因為,只有團隊中🦓,每個人都發揮出最大潛力👷🏽‍♂️,群體才能實現更高層次的突破”。而任何傑出的個人🧮,也只有在團隊的成就中才能脫穎而出🏋🏼‍♂️。團隊是人才成長的土壤,脫離團隊的‘拔苗助長’是不會成功的。

  多年來🧑🏽‍🎓,作為一門學科的帶頭人✔️🙀,陳厚群一直在思考科研團隊的體製和規章問題: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在任務和分配上力求公正💺、公平和公開,這樣才能夠做到統籌兼顧🧗‍♂️,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在他負責科研團隊的那些年中,堅持以研究室為核算單位,不搞課題承包,就是出於這樣的想法。但光有這點還不夠🐞,在他看來,一個團隊的凝聚力更主要是來自團隊的協作精神和和諧創新的氛圍。這才是提高團隊成員創造能力的關鍵🕵🏻‍♀️。團隊的凝聚力來自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和互相幫助🍅,來自“得人心”。

  關於團隊協作🛀🏿,陳厚群曾做過一個有名的比喻🌘:團隊好比力學中的合力🙋🏼‍♂️,每個成員都只是其中一個分力,合力固然有賴於分力的綜合🖥,但各個分力再大,如果不能作用在同一個方問,合力不會大🧃。如果相互抵消,會成為“內耗”🌥⤵️,再大的分力也發揮不出來👩🏼‍💻🧓🏼,“三個皮匠可以是一個諸葛亮”🚭,但“三個和尚也可能沒水吃”📤。

  無論在蘇聯學習👨🏻‍🌾,或在美國工作期間,陳厚群深切地感受到:我們中國人既不笨、也不懶,別人能做到的🙍🏼‍♂️👨🏻‍🦱,經過刻苦努力,我們也一定能做到。但他也曾聽到過,說有些中國人“單個是條龍🤵🏿‍♂️,三個是條蟲”。王選院士也說過他在美國華人間聽到的一種說法,說有的中國人喜歡“打麻將作風”,愛孤軍作戰,看著上家,防著下家,盯著對家,自己和不了,也絕不讓別人和。

  從1961年陳厚群受命組建結構抗震組開始,現在已發展成為——具有中國地震局核發的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甲級資格證書;初步具有設計基於3S高新技術的水庫誘發地震監測和預警分析系統的能力👖;在我國重大水利水電工程設置了強震觀測臺網系統👆🏿;並初步建立了我國水工強震觀測數據庫;建置了先進的重大工程抗震試驗基地;積累了長期和國外協作在壩址進行現場振動試驗研究的較豐富經驗和資料;與國內有關單位協作✊🏿,開發應用了一批大壩抗震分析理論,方法和專用軟件庫;初步形成了一支約60%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平均年齡不足40歲的研究隊伍🌠,培養了一批碩士🥑、博士🧏🏿、博士後等不同層次的研究人員🦴,已成為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的水工抗震科研集體🦾。

  1997年🧑🏻‍🦼,已經65歲的陳厚群在退離領導崗位十多年後👷🏼,又慨然受命組建“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他依然秉承一貫的團隊理念𓀓,杜絕急功近利,堅持公平民主♡。在他的學術領導下,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在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部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解決重大水電工程抗震問題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老驥伏櫪

  “我已經老了💱💆🏿,沒多大力量了”。在水科院那間老舊的辦公室,近三個小時的談話裏,陳厚群說得最多🤔、感慨最深的是上面的這句話。他非常忙。今年4月份,由中國大壩委員會組織,邀請瑞士、日本等國家的抗震專家到汶川考察震後情況,陳厚群和他們一起去了🚵,並就汶川地震的總體情況做了報告。

  之後的一個多月裏,他先是應土耳其國家科學委員會的邀請,參加關於大壩安全的學術交流會議。國際大壩委員會是一個很大的國際性組織,有一百多個國家參加👩🏿‍⚖️🔰,身為國際大壩委員會地震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從土耳其回來後,陳厚群又趕去巴西參加今年的年會🧑🏽‍🚒。

  汶川地震發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DP)設立專項🈳,研究中國大壩抗震方面的問題,在巴西年會上📵,陳厚群以UNDP特邀專家身份👩🏽‍🎨,專門組織了一次關於中國抗震研究方面的報告🧕,反響非常好。很多國外同行希望與他們加強協作👆🏻。6月初,受三峽公司的委托,他又接著去冰島,參加水電領域的一個國際會議。

  談起近年來的科研工作,陳厚群更多地將話題集中在水庫大壩的工程建設上面。我國人均水資源短缺,時空分布又很不均勻,建設水庫大壩等水工程🦸🏿‍♀️,盡可能調節利用汛期洪水,對抗旱防洪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我國的水能資源居世界之首,水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以改善我國以煤電為主的二次能源結構🍮,減輕煤電造成的巨大環境影響🧑🏼‍🎄🙌🏽,以及資源和運輸緊張🫸🏼👳‍♂️。“特別是我國大江大河的源頭和水能資源,多集中在西部高山崇嶺的陡峻河谷中,地形地質條件適宜於修建移民淹地相對較少而調節性能好的高壩大庫”💇🏽‍♂️。

  在高壩建設中,目前以混凝土壩為多🕝🧔🏿,特別是西部在建和近期擬建的200300米級的高壩,絕大部分取拱壩方案。而西部地區是我國主要地震區👨🏿‍🎤,地震的強度和發震頻度都很高,近代以來,我國82%的強震都發生在那裏😈。水工混凝土結構中大壩的抗震安全,一直是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中一個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特別是對當前高拱壩的抗震安全,尤為迫切🀄️。

  陳厚群擔憂的是,對這些高拱壩工程🈹,國內外都缺乏工程實踐的先例🫷🏿,又無遭受震害的實例。而高壩大庫一旦遭受強震發生嚴重破壞🧑‍🏭,將導致不堪設想的次生災害。“拿抗震來說🧑‍🏫,現狀正是🤳🏿,我們的研究進展,趕不上我們正在建設的世界一流高壩工程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對於高齡的陳厚群來說,盡管過去由於工程的需要,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工作跟不上工程建設對科技支撐的要求🙅🏻‍♂️。為此🧞‍♀️,他覺得肩上的壓力很大,擔子很重。

  此外👩🏿‍💼🧘🏼‍♀️,從綜合角度來看👩🏻‍💼,任何工程結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都包括地震動輸入🚣🏿‍♀️、結構地震響應👨🏼‍🦳、結構抗力三個要素🩸。這三者是不可或缺☹️,相互配套的組成部分。對於大壩等這類重大工程,尤為重要🎠。長期以來💘,混凝土大壩抗震研究對結構地震響應的研究日益精細,而在地震動輸入和結構抗力研究則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陳厚群認識到這兩者對工程抗震安全性評價的重要影響——實際上,正是由“兩頭”控製了評價的精度和水平。但這“兩頭”涉及很多的學科交叉問題👮🏻,難度大,研究少💁🏽‍♂️。近年來🤸🏽,他始終關註這個問題👩🏽‍🦱,並加強了這兩方面的研究。現在,在他的努力下,已經改變了以前那種薄弱的不平衡局面💵,對於工程抗震安全,能夠做出更為全面合理的綜合評價。

  陳厚群自稱是“水工抗震戰線的一名老兵”,雖然“老牛自知夕陽晚”,但也還要以“無需揚鞭自奮蹄”的精神,為實現“對人類社會共同防災減災做出貢獻”這一目標而盡綿薄余力。

  只是,這頭不知疲倦的“老牛”,在他為國家、為人民的一生中🙋🏼,無暇去細細體會和感受生活中的詩意和美🧛‍♂️,犧牲了很多興趣愛好🥺,比如他對文藝的熱愛,對閱讀的渴求。陳厚群舉例說出幾份自己喜歡的如中華讀書報、《讀書》雜誌等這些學術性思想性較強的報刊🥉,也只是偶爾有空時翻翻,至於像很多退休在家的老人那樣🤽🏽‍♂️,靜下心來讀讀書寫寫小文章,對他則是一件難以奢望的事情了。因為忙於工作🧙,“這些總顧不上,總想把現實的問題解決得好一些”。(陳菁霞)

轉自 中華讀書報 2009826

相關新聞

  • 062021.07

    陳厚群院士:“以自己的行動向黨交出答卷”

    他在留蘇學生中被首批發展入黨/他在回國後主動申請到工程一線鍛煉/他遭遇工傷事故,右腿被壓斷,卻仍保有堅強意誌,住院治療時熱誠服務病友/他邊幹邊學🔙,從無到有開拓我國水工抗震學科/他在耄耋之年,擔起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專家組長的重任/他說自己“無時不在以自己的行動,向黨交出答卷”他勉勵同學們“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4️⃣,做出更大貢獻”

  • 092010.06

    意昂陳厚群院士獲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意昂陳厚群院士獲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 252011.07
  • 292020.12

    陳厚群:祖國富強是我追夢人生的夙願

    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陳厚群已退休多年🫲🏼,仍擔任著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和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負責三峽樞紐工程的質檢工作和南水北調工程的咨詢工作。青山在,人未老,不曾停歇的陳厚群當選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歲月增🧱,誌愈堅,“只要祖國需要🦊,甘願到任何地方”——這是陳厚群發出的錚錚誓言🔶。陳厚群在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現場一切獻給...

  • 162021.06

    陳厚群:祖國富強是我追夢人生的夙願

    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原主任陳厚群(1950年進入清華土木系學習☣️,1952年赴蘇聯留學)已退休多年,仍擔任著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和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負責三峽樞紐工程的質檢工作和南水北調工程的咨詢工作。

  • 262021.10

    陳厚群: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出發

    “從年輕時到現在,建設一個偉大強盛的祖國是我一生的夙願。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出發。”——陳厚群

  • 082022.08

    陳厚群🙌🏽🧑🏿‍🦲:用赤子之心築牢祖國的大壩

    陳厚群,生於江蘇無錫,今年90歲。水工結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他主持編製和修編了我國《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等多本規範;帶隊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擬地震振動臺;在解決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抗震安全問題上,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我們國家現在大壩的數目在世界上是首位的🧎🏻‍➡️,從水利資源來講,在全球也是第一位的。大壩和房子不一樣☝🏻🥒,它是蓄了一盆水...

  • 302024.05

    陳厚群👇🏿🪱:為祖國高壩大庫築牢“安全線”

    “愛國是動力,敬業是基礎,學習是提升,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陳厚群總結了與團隊征戰南北60余年來對科學精神的體會🙊🧜,以此鼓勵青年科學家勇擔重任🎅🏼,將科研成果應用於國家現代化建設,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 212023.03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厚群——為築就巍峨大壩添磚加瓦

    陳厚群,1932年5月出生於江蘇無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抗震專家📏🥫,主編我國第一部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和國家標準,負責研製我國第一臺大型三向六自由度寬頻域模擬地震振動臺,攻克東江、二灘、小浪底🚄、三峽、龍羊峽、小灣等眾多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關鍵技術😉。陳厚群在參加學術會議。受訪者供圖長江三峽,大壩臥江;南水北調🙋🏻‍♀️🪔,翻山越...

  • 112020.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𓀈: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