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84/b51d7/d9225.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紀念杜長明誕辰110周年-意昂体育


百年清華

紀念杜長明誕辰110周年

2011-04-20 |

鞠躬盡瘁 世代流芳——緬懷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抗日救亡誌士杜長明博士

○杜若華

杜長明,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在世界化工領城,他首先提出外擴散影響燃燒反應的理論,對化學反應工程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是對世界人類的重大貢獻。他是中國化學工程學會的主要創辦人,並任該會總幹事(會長)多年。還長期擔任中華自然科學社社長。畢生從事化工教育,為培養中國科技人才取得重大成果。抗戰時期,他是民國政府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經濟部資源委員會顧問,孫中山實業計劃委員會委員等,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工作。他崇高的思想品德,更是後學的榜樣。在蒲江縣的歷史上,自魏了翁之後迄今為止八百年間,其成就、地位及在當世的影響都是無人可比的。他是蒲江人民和四川人民的榮譽和驕傲。2012128日,既是杜長明博士110周年的誕辰,也是他不幸蒙難65周年的忌日。值此杜博士誕辰110周年之際,謹以此文緬懷他的不朽功勛和中華傳統美德,永誌不忘。

杜長明(19021947)字鏡如,四川省蒲江縣人,清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初八(1902128日)出生於蒲江縣成佳鄉黃沙壩的一個書香門第,家道小康。黃沙壩位於蒲江城之南,距蒲城30華裏(即現今長灘水庫開闊湖區)。這裏群山環抱,蒲江河由南向北蜿蜒其間,風光十分秀麗。蒲江河右岸,有一處郁郁蔥蔥,花草繁茂,楠柏參天,濃蔭籠罩的,由三個四合院連接而成的大宅院。長明就誕生在這所大宅院裏,並在這裏度過了他的童年。長明的祖父杜樹森是個飽讀詩書的儒士。父親杜瑞璜(字渭川)亦博學多才,善書法。母何氏,溫良恭儉,極盡孝道。伯父杜瑞麟(字子謙)為人正直豪爽,信義卓著,以息事寧人而享譽蒲城,執掌全家家政。三叔杜瑞伍成都政法學堂畢業,文才出眾。四叔杜瑞雲(字龍驤)畢業於成都國學院,號稱蒲江四大文豪之一,所作詩詞和駢體文,曾受到趙堯生(四川大文豪,川劇“情探”的作者)的稱贊。長明上面還有一個高祖母陳氏,年至九十四歲。杜博士幼年時期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的薰陶下生活和成長起來的。

長明生而聰穎,敏慧過人。他三、四歲時就能細心觀察事物,愛提出一些古怪問題,探求奧妙,尋根問底。如“為什麽會有山呢?”“筒車為什麽轉得不停呢?”等等。常獨自一個人去河岸靜看筒車是怎麽轉動提水的。祖父樹森見了說:“小子生性不凡,聰明好問,須善加撫育,悉心教導,使成大器。”他在祖父的精心教誨下,七歲即能吟詩,八歲就善屬文,有過目能誦之資,被鄉裏譽為神童。12歲時,他的伯父杜子謙帶他去蒲城,同伯叔兄弟一起,就讀於蒲江縣高等小學堂。14歲考入邛崍聯立中學讀書,民國七年(1918),以其品學兼優,被選入北京清華學校,隨即負籍北京,時年僅16歲。

長明就讀北京清華學校期間,目堵北洋軍閥政府的腐敗,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他深感中國的貧窮落後和國家民族災難的深重。1919年他又親自參加並經歷了偉大的“五·四”青年愛國運動。他曾作為學生代表,參加過“北京學生聯合會”,走在運動前列。他各科成績都很突出。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精神的感召下,他為了強國富民,決心鉆研科學技術,立誌為振興中國科技事業,以科學救國為理想而奮發學習。他曾多次被評為學校“全優生”。校刊《清華園》亦多次刊登他的優秀事跡。民國十五年(1926),以其成績特別優異,被保送美國留學深造。

長明留學美國,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學科,於1929年獲碩士學位;又兩年,於1931年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國際知名的燃燒工程專家H.C.hotel(霍特爾)教授。他的博士論文《碳的燃燒速度》,是研究碳的球形顆粒在氣流中燃燒的反應。他在化工史上首先提出外擴散對於燃燒反應的影響。這個創新的理論,推動了當代世界化學反應工程(燃燒工程)學科的發展,使燃燒工程理論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他的這篇論文,迄今被列為推動化學反應工程學科早期發展有影響的論文之一。這個功績已載入了世界化工史。後來,英國燃燒學會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選錄《燃燒》(Fue1)雜誌發刊50年來刊登過的,有影響力的論文專冊時,杜長明的這篇論文也被選錄其中。

長明身在美國,卻一心想著如何振興中國科技事業。1930年,由他首先倡議並與同人在美國發起成立“中國化學工程學會”並任該會總幹事(即會長)多年。他切望通過這一組織,同中國化工界人士一起,共同開創中國科技工作。1931年他獲取博士學位後,終於實現了他“學成報國”的願望。當時,他應美國好幾所大學和科研單位的邀請,作“燃燒反應工程”的專題學術報告。他想到自己即將離美返國,便利用這個機會,自己獨自駕車,暢遊全美各地。1931年底,他為了盡早振興祖國科技事業,報效祖國,毅然辭去了美國高薪聘請,離開了條件優越的美國而回到祖國。

長明回國後,即任安徽大學教授。1932年秋,接任南京中央大學化工系主任,但仍然兼任安徽大學化工系教授職。不久,長明被全國科技界人士,推舉為“中華自然科學社”社長,“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社長任職長達八年,理事任職直到罹難。他常去京、津、滬、渝等地講學,悉心致力於科學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養。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長明被任命為川康科學考察團團長,親自率領專家、學者十余人,職工及隨從數十人,深入大西南山區,攀山涉水,經常露宿荒山野嶺,進行科學實地考察。他們采集了許多礦石標本,探測了大量地理水文資料和科學數據,帶回南京作進一步研究,頗有成果。這次考察,為後來開發祖國大西南,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科學資料和依據。

考察團經過蒲江,長明順道回家探親。這是他自民國七年(1918)離家以來第一次回家鄉。蒲江全縣知名人士,政學軍商各界為杜博士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大放煙花爆竹,鼓樂齊鳴,熱烈慶賀杜長明學成歸國,並擔當國家重任。從縣城回成佳鄉黃沙壩老家,送迎都非常熱烈,賓客盈門,所贈賀帳、賀聯掛滿堂廊,勢若“狀元及第”,衣錦還鄉。

“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長明積極投身於抗日赦亡運動。他以“中華自然科學社”社長和國防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倡議並號召中國科技界人士“要努力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為抗戰救國作出應有的貢獻”。他寫文章揭露並譴責日寇使用化學武器,毒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他參加國防部負責抗日戰爭反毒氣戰的工作,並被任命為首都南京防空委員會防毒主任。在抗日募捐中,他捐獻了在留美期間的大部分積蓄。日寇進犯南京,中央大學遷渝,師生們都紛紛離開南京西上四川重慶。長明為了搶救兩個實驗室(化學工業分析實驗室和化工原理實驗室,也是當時全國最完善的實驗室)的大量珍貴儀器、藥品及教學設備免遭損壞。他卻仍然留在中央大學校園,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冒著空襲的危險,對所有儀器親自逐件清理,逐件登記裝箱,並親自啟運護送入川。他離開南京時,南京保衛戰已經打響,城區已是一片混亂。他是中大最後撤離南京的一個教授。其臨事躬親,臨危不懼認真負責的精神,多麽令人敬佩。

中大遷到重慶,長明又兼任重大化工系教授。民國二十八年(1939),他又兼任中央經濟部資源委員會顧問、孫中山實業計劃委員會委員等職務,還主持教育部選拔留學生的工作等。廣州淪陷後,中國海外交通被日寇截斷,原來依靠進口的戰略物資發生困難,某些軍工原料尤為緊缺。這時,長明把自己的科研實驗課題直接轉變來為抗日救亡服務。他受國防部委托,主持和試製一些十分緊缺的國防化工新產品,並不斷試製成功,投入生產,解決了一些抗日急用的物資供應問題。如原來國內不能生產,一直依靠進口的軍工原料鋅白、丙酮防火漆與特種塗料,以及木材幹餾等。他還提煉茶精以供應前線部隊之所需。日寇猖狂轟炸重慶,造成防空洞窒息死難大慘案時,他更夜以繼日地,立即設計製造大型防空洞鼓風裝置,從而防止了窒息事件的重演。長明急國難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為國為民在所不惜。

抗戰勝利,長明獲休假一年待遇,他卻應重大之聘,任重大化工系主任職,並兼任重慶印刷造紙學校校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元月,他赴南京,向教育部述職,並去上海參加中華自然科學社與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他在返渝途中,元月28日,從武漢乘滬渝航班飛機,至湖北天門縣境時,飛機失事墜毀,長明不幸遇難,生辰變死日,時年僅45歲。

長明罹難的消息,載諸國內外報刊。中央日報以頭版頭條大字標題新聞報導:“滬渝航機失事,杜長明博士及凱斯夫婦同機遇難”。噩耗傳來,當時中國科技界、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人士,莫不震驚,深為惋惜,紛紛奔走吊唁。輿論界鹹嘆:“天欲喪我中華科技者乎?!”中國各大城市京、津、滬、渝、寧、蓉等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各界和學術團體,都先後舉行追悼會吊唁,並因長明清貧一生而為其募集子女教育基金。五月,靈柩運抵蓉城,蔔葬於成都東郊沙河堡。盧廷棟先生作墓誌,其銘曰:“擁皋比近二十年,於邑無室,於野無田,遺三雛養之教之,有妻之賢,更有學術之永傳;歿之日,黌宮輟講,奔走吊唁者累千。泐石藏幽,千百年後,識字者杜君之阡”。文字、音韻學家張亮清先生作挽聯說:“學不厭,教不倦,成國內一流化工導師。禹甸茫茫,正待宏才資建設;春將闌,櫬將歸,聚蓉垣若幹耆學英雋。鶴山邈邈,且從客地吊萎頹。”民國政府中央、省、市一些當代名流,送了不少悼詞和挽聯,可惜已不復存在。知長明其人者,無不對他崇敬、景仰。

長明效忠祖國,忠心耿耿,公而忘私。他把國家和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甚至勝過自己的生命。他1931年剛獲博士學位,就辭謝了美國高薪聘請的優厚待遇,毅然返回祖國;歸國後,他切望回鄉看望已經闊別14年的父母、妻子和親友。然而,他一回國,就受命於當時中國科技事業的危難之際,忙於工作,回鄉探親的事一再推遲。直到1936年,擔任川康科學考察團團長時,利用考察團經過蒲江的機會,才實現了回鄉探親的願望;日寇逼近南京,中大遷渝,全校師生都撤離了,他卻不顧個人的安危,搶運實驗室大量珍貴儀器,最後撤離南京入川,這才使中央大學的實驗室,成為當時國內最優良、最先進,設備最齊全的實驗室,並為國內多所大學服務;抗日募捐中,他捐獻了在美國所得的數萬計的美金,反映出他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抗戰中期,物價飛漲,長明清貧到難於維持家計的地步。為了不妨礙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加緊試製抗日急需的新產品,他竟然讓其夫人帶著兩個子女,回到南充娘家生活,直到抗戰勝利;長明的祖父祖母,也是長明的啟蒙老師,長明對他們極盡孝道。他的祖父祖母在抗戰期間先後病逝,長明聞其喪訊,悲痛至極。然而他一心撲在抗日救亡工作上,正忙於新產品的實驗和試製,沒有回家奔喪,只寫了一封吊唁信,並說:“現在國難當頭,正共赴國難,不能分身,祈父母及諸長輩恕我不孝之罪。”表示抗戰勝利後,要親自回家為祖父祖母樹碑立傳。長明效忠國家,致力科學研究,急國難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長明立誌振興中國科技事業,矢誌不渝。國民黨元老陳立夫曾幾次動員他參加國民黨說:“只要加入國民黨,就可以立刻任命長明為中央實業部部長(當時是由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兼任)。他為了科技事業,卻毫不動搖,婉言拒之。抗戰期間,無論工作多麽緊迫,他的科研實驗從未停息。他除了研製成功抗日急需的新產品如丙酮、鋅白、特種塗料、木材幹餾、提煉茶精等多項科研成果外,還進行過其他一些科學研究和實驗,寫了不少有價值的科研論文和實驗報告,在國外發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科技刊物《化學世界》,曾在“科技動態”欄目中報導說:“對杜長明博士生前的大量科學實驗報告和科研論文,正組織專人整理之中……”這些報告和論文,是杜長明留給中國科技界的珍貴遺產。他為了振興中國科技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乃至自己的生命。

長明治學十分嚴謹。他就學清華期間,曾購得明代嘉靖年間木版刻印的線裝古籍《宋書》一部,該書一百卷共十六大冊約400萬字。他在首卷扉頁上用毛筆記道:“余購此書時,遍尋琉璃廠(北京古籍書店集聚區)書店幾百家,得此書三部,其一版本雖好,但太昂,另一部價雖賤,然版本太差,惟此部適可。平均每本價洋柒角伍分。”他又在末卷扉頁上用鉛筆記說:“此書凡遇鉛筆更改者,皆系余於節假日去故宮博物院,借得禦藏繕本逐一校訂之。惜此書尚缺數字,繕本亦缺。”這個後來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的學子,對於這部與理化學科無關的歷史文學巨著,居然有如此大的興趣,值得花這麽多的精力。不知他用了多少個節假日,才把這部文獻校閱完畢啊!其治學之精神,謹嚴卓絕乃爾。可惜這部珍貴的歷史文獻,喪失於那個“史無前例”的動亂年代了。他在工作之暇,無論居家、外出或車船之上,總是手不釋卷。他說:“閱讀書報就是最好的休息。”長明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古今中外,無不通曉。他在講學中,旁征側引,博約鹹宜,言簡意賅,議論精辟,倍受教育界,學術界同人所稱道。

杜長明教育有方,深得學生愛戴,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杜長明到化工系任教10周年之際,盡管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困難,但學生們還是特地為他舉辦了一個任教10周年的茶話會。除化工系師生外,工學院院長和各系主任也應邀參加。茶話會開得簡樸隆重,氣氛熱烈,充分反映了學生們對杜長明的愛戴之情。他的學生,包括還健在的,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就有:陳鑒遠、張存浩、陳家鏞、樓南泉、閔恩澤、陸婉珍、梁曉天、朱起鶴和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李振民、渥太華大學教授陳誌禹等人,至今還經常贊頌杜長明老師給他們留下的深刻印象。2005年,陳家鏞院士在給杜文啟(杜長明大兒子)的信函中說:“我在中大化工系的畢業論文,就是杜老師指導的。杜老師對我恩重如山”。張存浩院士還在電函中滿懷激情地說:“長明師向我們傳授了化工原理之精髓。回顧當年恩師教誨,至今歷歷在目,始終對我輩畢生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杜師的過早辭世,是中國學術界的一個無可彌補的重大損失。哲人其萎,令我輩受業學生無任悲痛!”杜長明的教育功績與成果,由此可見一斑。

長明忠厚仁慈,至信至義。1926年他行將赴美時,有邛崍聯中同學楊奐門,為長明送行告別時,言及家中發生困難,有輟學之慮。長明到美國後,按月資助,直至楊君清華畢業;1935年,張黎群(後任《中國青年報》社長、總編,中共西南局辦公廳主任、浙江大學副校長等職,)憑其幹爹姚澤雨(長明聯中時同學)一紙之托,長明即安排張寄讀中央大學,並讓張住在自己家裏,視之如子侄家人,還為張請英文補習教師,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張黎群在所著《一本未寫完的書》中寫了一篇題為《沒齒不忘的教誨》裏,表述了他對杜博士的深切懷念和敬佩之情;長明還資助過不少貧困學生,使其免致輟學之苦。當他得知兩個實驗助理員和幾個校工,因負擔重而不安心工作時,長明指導他們用牙膏皮製造鋅氧粉,授予技術,並組織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收集牙膏皮和廢電池,製造藥用鋅氧粉變賣,以解決他們經濟上的困難。長明助人解難的事不勝枚舉。

長明事親至孝。他離家遠出,無論身居國內國外,都常常寫信回家報告近況和向長輩致意。留美期間,每年都寄回洋參、燕窩和衣料等孝敬老人;生母何氏病故,他在京不知,後在美國得知時,悲痛欲絕;民國二十五年(1936)榮歸時,過了五福橋,離黃沙壩老家還有四、五裏地,他即下轎步行回家。父親杜渭川領家人迎長明於田野。長明即地跪拜父親及繼母(第一次見到繼母徐氏)泣不成聲地說:“恕兒久違不孝之罪。”還立即奔赴生母何氏墓前,泣血長跪、悲慟至極;民國三十年(1941),祖母李氏被名山縣土匪李君明劫特,勒索巨款。他向當局呼籲,四川省省長張群親自過問,責令眉山專員公署限期營救。後由王專員和駐蒲馬營長從匪窟親迎李氏回蒲城;民國三十三年(1944),生父病逝,他奔喪回家,在喪事中,以長男身份,天天披麻執杖,祭靈長跪,以至雙膝痛不能立。事後他說:“靈魂鬼神之說,皆虛妄之談,但為人子者,禮當遵從習俗,以盡孝道。”他對諸多長輩總是畢恭畢敬。

長明對諸弟妹的關切勝似父母。他任職中大後,即把同胞弟妹接去南京教養,至弟妹大專畢業。當知其堂妹襄如切望求學時,他立從南京寄回銀洋二佰元以資學用。對諸多子侄也關懷備至。

長明不忘糟糠。他原配夫人閔玉茹,系名山縣百丈鄉閔舉人的孫女,幼失怙恃,不滿十歲就童養在家。這是長明祖父為其所訂幼兒姻親,民國七年(1918),家人按舊俗與之結為夫婦。不滿一月,長明就負笈北京。一別16載,直至長明執教中大,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親自迎接閔氏去南京同居。對於這樣一個由家庭包辦,目不識丁的農村姑娘,他倆之間,從文化素養、事業追求、情趣愛好乃至生活習慣,都有天壤之別。而長明卻不忘糟糠,從未嫌棄,暇時還教她識字,為其課讀,關心入微,感情親洽,後生一子名文啟,現執教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已退休)。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冬,閔氏患結核病,經多方求治後,親自送回蒲江療養。次年閔氏病故,長明十分悲痛,不願再娶,時年僅35歲。當時有些社會名流和政府要員為之作閥,更有不少追求他的年輕才女。長明卻以夫妻情深,屍骨未寒,婉言謝之。長明節守近三年,經家人和朋友再三勸告,才和川大外語系畢業高才生雷蘊瑤女士結為伉麗。後生一子名文成,一女名文立,夫妻之間常有詩詞酬和,惜已散失不存。長明死難後,雷蘊瑤有《哭長明》一文,音韻和諧,感情悲切,哀慟悱惻,催人淚下,亦不復存。

長明畢生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為了振興中國科技,培養人才,肩負全國科技事業的重任,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工作,貢獻很大,功績卓著。他是享譽當世的、世界級的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抗日救亡傑出愛國人士。他的為人,至忠至孝,至仁至義;他的對人,至親至愛,至誠至信。長明一生忠厚仁慈,謙恭謹慎,公而忘私,品德高尚,不幸中年蒙難夭亡,為公殉職。他身後蕭條,於邑無室,於野無田,其塋墓亦蕩然無存。唯可告慰其英靈者:作為享譽中外的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能夠名標青史。他的主要功績、簡歷和相片,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化工部》第107頁和“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網絡工學編中,《蒲江縣誌》亦錄其事跡。他的英名將留芳千古!2012128日是杜長明博士誕辰110周年、也是他不幸罹難殉職65周年。他對中國科技事業和世界化學工程的重大貢獻;他在抗日救亡中的豐功偉績;他精誠的愛國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他的中華傳統美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及其我們的後代。我們為在我國現代史上,中國科技界出了這麽一位傑出的仁人誌士而感到光榮和自豪!僅以此文表達我們對杜長明博士的追念和景仰,永誌不忘。

杜長明赤膽忠心、鞠躬盡瘁、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永垂不朽!

杜長明忠厚仁慈,謙恭謹慎,高尚情操和傳統美德,世代流芳!

20057月初稿, 2011 3 月第四次修訂

作者註記:杜長明是我的伯父,其時我家四世同堂,全家三十多口,分居黃沙壩和縣城政府街十號,家政由祖父杜子謙執掌。長明的學用和往來函件,都經子謙公手。他的許多書籍、遺物亦存放在我家。他遇難時,我正上高中二年級。解放後,我一直長期保存著他一些遺物。如明版古籍《宋書》,川康考察團的許多照片,校刊《清華園》及罹難後的訃告、行述,悼詞等,可惜都喪失於那個“史無前例”的動亂年代了。而杜文啟一家,自長明去世後,迭遭變故,長明遺物亦蕩然無存。今盡其記憶之所及,並參閱杜襄鳳(長明胞妹)所撰“杜長明先生事略”、《中國大百科全書》及張黎群著《一本未寫完的書》中“沒齒不忘的教誨”及中國科技網《工學編》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等資料,寫成這篇紀念文。

特別要感謝杜長明的學生、中國科學院張存浩院士和陳家鏞院士。他們親自對這篇文章做了非常認真的審校和修補,並提供了同學中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名單等。

相關新聞

  • 222021.02

    譜寫新篇——紀念清華建校110周年

    譜寫新篇——紀念清華建校110周年

  • 302021.12

    永遠的懷念——紀念陳省身先生誕辰110周年

    陳省身(1911-2004),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整體微分幾何之父”。2004年,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陳省身星”,以表彰他對全人類的貢獻。2021年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誕辰110周年,許多前輩和同仁撰寫紀念文章,從各個側面追憶陳先生的傑出成就和對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作為陳先生在南開數學所招收的最後兩名學生之一,一直難忘陳先生對我的關懷和培養。這裏也寫下我與陳先生交往的回憶點滴,作為我的紀念。最...

  • 132023.11

    紀念蔣南翔誕辰110周年專題展覽舉辦

    11月10日,“唯實求是 獻身黨的事業──紀念蔣南翔校長誕辰110周年專題展覽”,在意昂体育平台主樓舉辦。出席紀念蔣南翔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學校領導、老領導、蔣南翔親屬、意昂和師生代表觀看了展覽,在豐富的史料圖片和鮮活的實物展品中,共同追憶蔣南翔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和重要貢獻,緬懷和學習他的高尚品格和思想風範。蔣南翔生於江蘇宜興,1932年入清華中文系學習,曾任地下黨支部書記,是“一二·九”運動重要領導人之一。抗戰...

  • 162023.10

    今天,紀念錢三強誕辰110周年

    1964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轟鳴巨響,羅布泊的荒漠上空綻放出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向世界宣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僅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也標誌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那一天,恰好是一位中國科學家的51歲生日,這聲東方巨響,成為了他一生中最難忘的生日禮物。他,就是享譽世界的傑出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卓越的開...

  • 082023.11

    姜勝耀在宜興紀念蔣南翔誕辰110周年展覽開幕式上的致辭

    10月16日下午,蔣南翔誕辰110周年紀念展覽在蔣南翔的家鄉──宜興市博物館隆重開幕。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史編委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姜勝耀專程赴宜興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向老校長家鄉的人民帶去誠摯的問候;與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等一起為展覽揭幕。

  • 222021.02

    臨江仙·110 周年校慶抒懷

    臨江仙·110 周年校慶抒懷

  • 222021.02

    念奴嬌·賀清華110周年校慶

    念奴嬌·賀清華110周年校慶

  • 072020.12

    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史料圖片展在清華開幕

    12月6日上午,“聰明在於學習 天才由於積累──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史料圖片展”開幕式在意昂体育平台主樓大廳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陳旭參觀了展覽。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館長、檔案館館長範寶龍,華羅庚家鄉、江蘇金壇華羅庚紀念館館長葛巍在開幕式上致辭。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系黨委書記葉俊主持開幕式。 陳旭參觀展覽範寶龍致辭範寶龍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數學家,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意昂体育平台...

  • 092016.10

    紀念任之恭誕辰110周年暨銅像揭幕儀式舉行

    2016年10月2日,紀念任之恭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銅像揭幕儀式在他的家鄉山西省沁源縣舉行。任之恭先生長女任峻明、女婿顧屏山、次女任峻玲,銅像捐贈代表....

  • 062022.12

    張光鬥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暨首屆“張光鬥講座”舉行

    12月3日上午,我國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工程教育學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張光鬥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暨首屆“張光鬥講座”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會議由意昂体育平台土木水利學院和張光鬥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舉辦。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王光謙,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常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水利部總工程師仲誌余,張光鬥科技教育基金會管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楚漢、陳祖...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