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天河一號”總指揮廖湘科學長
解紅巖 錢錫康
農歷正月初八🧝🏿♀️⚀,踏著華北地區60年來最晚的一場初雪,我們來到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參觀了由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製的峰值速度世界第一達4700萬億次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訪問了該項目總指揮、常務副總設計師、國防科大計算機學院院長廖湘科學長(1980級計算機)🏋️♂️。
廖湘科學長(中)與母校老師楊士強(左)👩🏿🦲、錢錫康合影
超級計算機又稱高性能計算機🏃🏻、巨型計算機,是世界公認的高新技術製高點。“天河一號”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了美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綜合技術水平跨入世界領先行列,更重要的是顯示了我國信息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天河一號”研製成功🧛🏽♂️,也入選了新華社評選的2010年國內十大新聞🐯,為世界所矚目。
走過一排排整齊的機櫃,在溫家寶總理參觀過的展板前,廖湘科學長拿起一件件展示用的芯片、計算機主板🟫,平靜地給我們講解“天河一號”的結構、性能。我們看不到他有一點激動的神情🧙🏼,他說:“這就好比美國人突然拿到了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還不能說他們就是真正的乒乓球王國。我們只是在技術路線的轉型期先走了一步而暫時領先🐹,人家很快就會超過我們。其實,運算速度快慢,是不是世界第一,這都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滿足國家國防任務的需求才是我們唯一的目標🤧。”
與銀河結緣
“銀河”,是“天河”的前身🦿,是由國防科大研製成功的第一臺億次計算機的代號(1983年)🦵,其研製者是有“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之稱的清華學長慈雲桂(1946研)。從1978年至今,經過國防科大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發展到“銀河六號”,也即“天河一號”。從“銀河二號”起,廖湘科學長就與“銀河”一起成長👷,參與了五代機器全部的研製過程。其實🚶♀️➡️,廖湘科與“銀河”結緣還可以往前追溯到在清華讀書的時代。
同行的楊士強老師做過廖湘科的班主任🧃,在他的印象中,廖湘科屬於那種不聲不響但學習成績好、有想法的一類人。從大三起,在學生科協的組織下,他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就開始了專業實踐👨🏻🔬🔌,鍛煉自己的同時📞🧚🏻♀️,也賺點“小錢”🧑🏼🦰。1983年下半年,廖湘科正讀大四,“銀河一號”研製成功的消息讓他和同學們興奮不已。經過商量,他們決定南下長沙,親眼目睹那些創造歷史的機器是什麽樣子。他們坐了20幾個小時的火車抵達長沙,同行的還有郭毅可(現為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杜曉黎(現為聯想研究院副院長)等。他還記得👩👧👦,在國防科大計算機系,幾位同行專家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在大開眼界的同時👍🏻🚵,更讓他們樹立了更堅定的專業選擇🔹。因此,清華畢業時他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用他的話說:“我就是沖‘銀河’去的!”
從做碩士論文起,廖湘科就參加了“銀河二號”工作。1988年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在這座具有光榮傳統的軍隊學府中,在“銀河”事業中,他找到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談到“銀河”的創始人🤹🏼、國防科大計算機學院第一任院長慈雲桂(廖湘科為第六任院長)🧘🏿,廖湘科非常崇敬地說🤚🏻:“‘慈老爺子’的巨大貢獻奠定了學院發展的基礎,他非常有戰略眼光,在把握學科方向上♝,是難得的帥才!”
廖學長還介紹,從1966年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成立計算機系起◼️,學院就為國防需要研製計算機💿。最讓廖學長感到自豪和幸運的的是🤵🏽♂️,在“銀河”事業的平臺上🙋🏽,慈雲桂學長帶出一支作風優良的隊伍,養成為國家和集體榮譽奮鬥的頑強精神😳,以及支持年輕一代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正是在這樣一個良好環境中🫄🏿🤘🏿,廖湘科的人生才呈現一個接一個的精彩👋🏻🪪。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
我們請廖學長談談研製過程中是如何攻克難關,迎接一次次挑戰的🧑🏿🎨,他都是輕描淡寫地說,取得那些成果,並不說明自己個人有多了不起,只能歸功於科大這個幹大事業的舞臺👇🏼。國防單位任務重👨🏻🦳、挑戰大,最後成績也就越大🤡。他不無感慨地說:“沒有哪一代人能像我們這一代一樣,20歲到50歲之間國家發展變化如此之大,這是我們難得的機遇💁,受累多一點也是幸福的。”另外,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也為“天河一號”提供了足夠的支撐👨🏻🦼。
廖學長向我們介紹👩🦯➡️,高性能計算機之所以功能強大👨🏻🎨,取決於體系結構、芯片⏮🎸、軟件三方面的最優設計🖌。就好比千萬匹好馬拉一輛車⚗️🚣🏼♀️,要讓它們步調一致地幹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他們都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仿真。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經費🥱、人力之後,計算機能否正常工作、能否達到設定的目標,作為團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的壓力可想而知。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盡管廖湘科學長沒有講述20多年來如何攻艱克難,但從他一步步走過的充滿榮譽和輝煌的歷程中,我們就不難看出他付出的艱辛和智慧有多少⚱️。
1988年他留校工作,從助教開始歷任講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副所長👩🦼➡️、副院長、院長。在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的研製中👩✈️,先後擔任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常務副總設計師、總指揮🛴⛑,他創新地提出了頁復製、頁分布、頁遷移的綜合數據局部化技術,基於端點映射和內存映射的通信協議↪️,“任務-邏輯CPU-物理CPU”的兩級調度算法等,為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綜合技術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還主持研製了國內安全等級最高的銀河麒麟操作系統👩🏿🏭。該系統具有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強實時和可擴展的特點🙆🏿♂️,並通過了公安部和軍隊安全認證機構的結構化保護級測評🦇,參加了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覽,受到中央領導和專家的高度好評。美國國會也曾專門就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向美國政府呼籲,認為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在軍隊的部署,將使美網絡戰武器失效🦕。
在研製高可信安全服務器工作中,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創造性地提出了受控互連的主從式安全服務器體系結構,並采用以密碼技術為基石、將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與安全高效的加密機製緊密融合的高安全操作系統內核設計方法☝🏻,研製成功我國從硬件、軟件全面進行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安全服務器,為保障我軍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他還承擔了我國基礎軟件領域的戰略規劃和科研組織工作。主持“十五”863計劃軟件重大專項的工作🧑⚖️,任專家組組長👨🦱;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論證工作,任“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產品”重大專項專家組副組長🚅,負責基礎軟件產品方向的實施方案編製。任“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計劃和2020中長期規劃”軟件技術組副組長。
為此🎿,他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科技獎等多項獎勵,2004年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先後成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榮立二等功2次。
前路漫漫 任重道遠
“天河一號”享譽海內外,但這並不能使廖湘科和他的團隊有一絲的松懈🙍👩🏼🔧,他說下一步的挑戰更大🧽、任務更艱巨。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 (下轉第100頁) (上接第105頁)將計算能力提高1個數量級以上,同時,系統的功耗💂🏿⚔️、體積還要與目前相當👨🏼🍳。
廖湘科學長作為計算機學院的院長,這個國防科大第一大院的發展,從學科建設到科研管理,再到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管理、帶碩士博士👨🏼🦳📎,無一不是他殫精竭慮思考的內容。特別是在應對有關部門的學科評估中🤿,他們以國防需求為己任的宗旨與普通大學迥乎不同🚴🏽♀️,評估成績不能總是名列前茅,這也讓他感到壓力不小🎖🥉。
多年來,廖湘科學長一直關註母校和計算機系的發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對於清華的同學,他最想說的就是⚀,在當今的商業社會中🦗,功利心不要太重😮💨🐨,只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就要執著地去奮鬥👲🏻。我們清華人就是要憑實力吃飯。中國的機遇越來越多,我們成功的機會也就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