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環境工程學家江億——為節能建築添磚瓦

2011-10-14 |

江億,1952年出生於北京。1969年初到內蒙古四子王旗插隊落戶🌬,197310月作為“工農兵學員”入意昂体育平台建工系。1977年分配到核工業部蘭州504廠工作🔓。1981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碩士學位,1985年獲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億是我國人工環境工程領域的專家⚇,是建築熱環境工程學科的倡導者和創建者之一。他系統地參與了該學科基礎理論、基本方法的建立和發展,完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研究並直接主持了上百項建築熱環境工程項目。

持續30年組織開發了建築能耗預測和熱性能模擬軟件DeST😓,是世界上這一領域的主要軟件之一👨🏿‍🏭,提出溫度濕度獨立控製的空調系統的概念,引發空調系統形式的革命🤽‍♂️,提出建築節能必須從使用者生活模式出發👨🏻‍🦳🫱🏿,得到各界的廣泛關註和共識。

辦公室當實驗品

必須反思我們的發展模式,重新設計城市的未來,開創一種新的現代化文明方式,這應該是飛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建設正在面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休閑時刻🎱,江億笑得很開心🌶。

“意昂体育平台節能樓,門口有養魚池的那個🌋。”江億以一口純正的京腔🪑,目標明確地在電話裏指引出他工作的地點。

當記者走進江億設在二層一進門的辦公室,猶如步入一間大實驗室,天花板上鋪設著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各種管道,地面鋪的地板磚看起來比較粗糙。

“這些都是我們的實驗品🥥,讓我先進行體驗。”江億介紹說,天花板上的裝置是自然對流式冷梁💎,是用來調節室內溫度的設備。夏天內部循環冷水溫度為18C°,給室內降溫🔧;冬天內部循環熱水溫度為32C°🏌🏻‍♀️☝🏼,給室內供暖。這些裝置的尺寸可根據建築物靈活變化。由於另外設有幹燥空氣控製濕度💦,所以還可以徹底避免現在空調系統經常出現的潮濕表面滋長黴菌的現象💆,提高了室內的空氣質量👨🏿‍🦱。

江億用腳踏了一下地板磚說🧙👮🏽‍♀️,這些看似普通的磚是由一種石蠟和水泥製作而成的定型相變材料,是找工廠專門定製的😈。“太陽光從玻璃窗照射進屋灑在地面,這些地磚就會將陽光吸收起來🧐,根據室內溫度釋放或儲存,使冬季的夜間室內也能暖和🚼。”

江億對節能技術非常著迷👮,擁有60多項發明專利🌇。近10年來,江億深入研究、比較國內外實際能源效耗狀況發現,在發達國家,城市能源使用量的70%用於民用建築的日常運行和城市中的客運交通中➰,或統稱為“消費領域”中。而我們發展中國家此領域消耗的能源只占總能源的35%左右👩🏽‍💼,而65%的能源消耗於工業產品的生產製造。發達國家城市人均消費領域能耗約為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均消費領域能耗的57倍。美國單位建築面積消耗量是中國的2.5倍,歐洲是中國的1.5倍。

為什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美國與中國在城市消費領域的人均用能量有如此大的區別?江億說,其根本原因不是技術水平和用能系統效率,而是生活模式🧂、用能行為和文化差異𓀇。正是因為我們在住宅照明🧜🏻、空調、熱水使用與烘幹衣物等方面生活方式的不同,正是因為我們的辦公室環境、開窗模式、通風模式等營造室內環境的方式不同,正是因為出行方式的差別和休閑娛樂與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中國與美國城市人均消費領域能源消耗的巨大差別,造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領域能耗的巨大差別。

在談到近年來在國內建成的一批“超低能耗、零能耗”示範建築時🈲,江億認為,建築節能工作和體育競賽不同👚,好上加好的最高成績可能並不是工作的主要目標,實現“全民健身”,把建築節能的理念、技術📬、方法、措施最大程度地全面推廣⏳🌝,才是建築節能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中國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節儉型模式🔅,例如住宅的空調方式都是有人開🙎‍♂️🧕🏿、無人關的“部分時間、部分空間”方式🧒🏻,這導致實際的空調能耗僅是美國的“一戶一套集中系統,全空間🤾🏿‍♀️、全時間運行”的十分之一🙌🏼。不同的生活方式需要不同的技術系統,來支撐不同的建築模式和房子使用方式。他認為,目前的“零能耗、低能耗”的建築,由於支持的是西方的高能耗生活模式🛼,結果實際的能耗卻是一般建築能耗的好幾倍。“特別是那些不可開啟外窗的全玻璃外墻的‘現代化’辦公大樓🥷,盡管也采用了各種節能的高科技技術⬆️,但其消費領域的人均能源使用量已經開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𓀀,必須引起高度關註。”江億嚴肅地說。

江億不無擔憂地表示:“照這樣下去,我們的建築能耗會增加好幾倍,這與我們最初的願望背道而馳。因此🐾,必須反思我們的發展模式🌕,重新設計城市的未來🧑🏻‍🦼‍➡️,開創一種新的現代化文明方式,這應該是飛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建設正在面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他表示,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消耗模式與現在西方高能耗的所謂“節能模式”是不一樣的,要用正確的觀點看待建築節能的問題。

在他看來🧣🐮,不能推崇那些堆砌大量‘新技術’、‘零能耗’、‘負能耗’建築,而是要從與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理念出發👂🏼,盡可能依靠被動式的方式,營造人類的生活與工作空間,從而實現中國特色的建築節能所提倡的辦公建築和房子使用方式。

“現在我在寫一本《二十種不適宜的建築節能技術》🔒,內容是批判現在一些時髦的節能技術。這是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是一種社會責任🧼,就算是挨罵🌥,我也得把這事兒說清楚。”江億表示。

我們村的烙印

“有的人將這段經歷當做災難,但是我的感覺不一樣♊️。對知識青年來說,下鄉是人生裏程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

江億在工程現場指揮。

江億的辦公室外走廊裏,不時有教職工和學生走過,江億院士很喜歡校園裏這種師生之間緊密聯系的感覺🙋🏽。

江億於1952年在北京出生,3歲時到天津上小學,直到初中畢業🧔🏻‍♂️。他家裏有7個兄弟姐妹。父親先後是中學數學老師🧒🏼🤽‍♀️、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江億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給父親做分類文獻,因此看了很多數學書,也非常精通數學分類。那時候,他讀書不揀不挑🦸🏿‍♂️,看所有能夠得到的各方面的書籍🧴。

對於小學初中時期這段沒目的的大量閱讀,他認為“對我一輩子都有好處🦩,這些收獲對後來的研究有很大的意義”👾。在江億看來,現在學校裏學數學太偏重於培養解題技巧,實際上數學的真諦是系統地、邏輯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江億是“老三屆”,1966年上初一,19694月被分配到內蒙古四子王旗下鄉插隊。下鄉插隊的4年半時間對他的人生影響特別大。“有的人將這段經歷當做災難,但是我的感覺不一樣🧑🏼‍🦲。對知識青年來說🧍🏻‍♀️👨🏼‍🎤,下鄉是人生裏程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江億說🤹🏼‍♂️。

在他的記憶中👨🏼‍💼🚵🏻‍♂️,同去的共有7個人💼🔛,當時雖然家庭背景不同,但是去的時候都沒有想著回城,內心就是想著在這兒紮下根,學會各種該幹的活和生活本領,想方設法把“我們村”搞好。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產生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江億當時的想法有兩個:一是跟老鄉學,二是要看點書→,研究些問題💁🏼‍♀️,把村裏的面貌變一變。

19716月,其他6個人招工去了工廠🤏🏽,就剩下江億一個人還留在農村。江億當了生產隊隊長,管理36120多口人。全村裏裏外外的事情都得操心🧑🏼‍🔬,管理的事務細碎繁雜🤵🏽‍♀️。

這期間他與老鄉培養了非常好的感情。老鄉都叫他外號,他組織大夥一起挖魚鱗坑、建排洪渠、修水壩,自己做炸藥🚢,把村子整出了模樣✋🏿。

“這一段經歷是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也是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我們無論幹什麽事,都不能忘了這個根📪。我們這7個人後來聚會時還經常會說到‘我們村’,這在一生中已經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江億感慨道🏠。

從知青到總工

我最深切的體會是🏃‍♂️‍➡️,做學問,要實事求是,要用實際說話。

江億與妻子合影。

1973年是文革期間惟一一次試行的高考招生,江億參加了考試並進入了意昂体育平台建工系,開始了暖通空調專業的學習。

江億記憶最深刻的是當時意昂体育平台的標語“人民送我上大學,我上大學為人民”🫄🏼。江億對那段青春歲月很留戀,雖然他們只在學校念了四五個月的書💇🏻‍♂️,其他3年時間都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工廠裏開門辦學,其中還有8個月在西藏做太陽能方面的研究。

江億看重這段經歷🙇‍♂️👮🏻,因為經過這樣深入實際的鍛煉🫄🏼,覺得自己了解了工程技術領域的狀況,掌握了基本路子👩🏼‍🎓,即怎麽樣把一件事從不懂到懂的過程,他總結說🐌:“這是我在意昂体育平台上學三年半裏收獲最大的地方⚄。我一直想等我退休了🤰🏼,要從認識論的角度,好好把大學教育該怎麽搞的問題與大家討論討論。當時學習方法與現在完全不一樣——跑到工廠裏面🧚🏻,結合實際項目來做東西🧗。根據專業要學習的內容設計出若幹典型項目🤺,並且是真的項目。做這些真工程,就需要找師傅一塊兒學習商量。這個時候腦子裏有了問題,反過來再思考為什麽選這個公式🍶🧖🏿,為什麽這樣做等等,求知欲極其旺盛。這樣一個過程🐒,我覺得更符合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

人生路上有很多機會是難以預料的。19771月🚗,江億大學本科畢業後,被分配到當時的核工業部蘭州504廠工作🤽‍♀️,直到197810月🏇🏻🦾,國家恢復高考製度🛀🏽,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江億考回清華讀研究生,開始讀碩士和博士。讀碩博期間,他跑遍了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全國蘋果產區,主要工作是研究如何儲存蘋果、白菜。19851月,江億博士畢業,畢業論文的題目就是蘋果的土窯洞儲存⚂。

1988年,留校做教師四年的江億到英國做了一年的訪問學者。他回憶說道✌🏿:“這是我第一次邁出國門,我在那裏不僅參加科學研究🏖,還建立了國際聯絡和學術平臺。就在這期間🥋,我成為清華人環工程公司(清華同方的前身)的總工,直到2003年👨🏼‍⚕️。在這14年裏,我一半時間從事企業的開發工作,主要是技術工作🚦;另一半時間從事教書和科研的工作👩🏽‍🔧;工作精力投入各占40%60%🚴🏻‍♂️。1997年清華同方上市的時候📶,我們拿出8年掙來的1億元現金資產給了學校🧑🏽‍🦳。”

江億非常喜歡思考問題,他說,搞清楚一些事🛩,這是人生真正追求的東西。每個人都有一種方法論,這是人們看問題、想問題的方法,只是並不是誰的做法都對。剛開始做事,就要去學習,去想✷,反復實踐𓀃。如果不對💵,那就得去學習和改進方法,多嘗試,多總結。到能夠輕車熟路自覺地運用辯證法想問題時,就學會了。

江億講了一個他們持續30年認識其本質從而發展新的空調方式的例子🤛。空調是建築能耗的主要部分,室內的溫度🙆🏼、濕度控製是空調系統的主要任務。溫濕度獨立控製空調系統應該是降低能耗🔡、改善室內環境,與能源結構匹配的有效途徑。目前,常見的空調系統都是通過向室內送入經過處理的空氣🎻,依靠與室內的空氣交換完成溫濕度控製任務。然而單一參數的送風很難實現溫濕度雙參數的控製目標✋🏻,這就往往導致溫度、濕度不能同時滿足要求。由於溫濕度調節處理的特點不同,同時對這二者進行處理,也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室內熱濕環境控製的本質是什麽🏚?完成這一控製任務熱力學意義上需要的最小做功是多少?從熱力學意義上看現行的空調方式的效果如何👱🏼?什麽樣的空調系統構成才可能最好地接近熱力學最小功方式🗑?從30年前在清華讀研究生時起,江億就和老師及同學探討這一系列問題🫙,但一直不得要領🫃。

多年來,江億一直為其所惑,成為經常思考的問題之一。從2000年起🤏,江億帶著他的學生也沉浸於新的除濕方法研究中。江億告訴記者🫸🏼,與通常的熱系統相比,空氣調節的特殊性就在於其過程中同時存在濕度的變化。以濕度為突破口👎🏻,換一個角度重新考察建築環境控製和空調過程控製問題⚀,就會得到全新的認識☪️🀄️。

2003年春“非典”猖獗時,恰逢江億在溶液除濕研究上有所突破。為了使當時“非典”重災區北京人民醫院急診病房能安全地再度開業👗,江億率領的團隊日夜奮戰,一周內研製出集熱泵🦻🏿、溶液全熱回收和溶液除濕技術於一體的新風處理機🫠,其性能完全達到預測值。“這是‘除濕小組’完成的第一臺采用溶液除濕技術的整機,也是由於抗擊‘非典’的形勢所迫而逼出來的。我最深切的體會是🧘‍♂️,做學問🤾🏼🗡,要實事求是🌀,要用實際成果說話。”

綠色出行我先行

人是地球的生物群,人類的文明是與大自然結合在一起,解決我們的問題也應該從這個理念出發🚴🏼⛓️‍💥。

江億在北京奧運建設工程工地。

在意昂体育平台校園裏🤾🏽‍♀️💃🏽,學生們經常看到江億騎自行車來上班🚵🏼‍♂️🕤。他說:“我從1998年開始開汽車,當時美著呢。現在我騎車了,學生們開車了。每當他們看到我打招呼時🧛🏼,開始不好意思了,這一現象反映的是社會上年輕人到底追求什麽的一種心態變化。”

有著工🧜🏽‍♂️、農😷、學、商等豐富經歷的江億每天過得充實豐富📅🫷,他充沛旺盛的精力引起學生們的好奇。江億道出其中的秘訣🕝:一是精神狀態,二是作息時間。“只要按照固定的生活習慣走,養成好的習慣,對提高精神狀態一定有好處。”

他告訴這些年輕人,人在不同歲數下👃,暢想的幸福生活是不同的。上初中時,我的幸福夢想是👰🏼,每月掙42.5元,每天蹬個自行車,用攢下的錢去找晶體管,攢收音機;在內蒙古插隊時,我的幸福是我們村變換新模樣。在我30歲時是迷茫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做的事情很多🤾🏼‍♂️2️⃣,卻沒有想清楚做什麽最好。後來是怎麽能拿到大的科研課題,怎麽能讓社會承認我們的工作👼🏿。“當我把自己的興趣與社會發展融合在一起🏃🏻,就要到四五十歲了🤾🏻‍♂️。在知天命的時候,我開始考慮社會責任,興趣也發生轉移,對幸福生活的認識也更深了。”

開創一種新的現代文明方式🥥,使人民幸福🕡、生活美滿,使社會文明高度發展👩‍🦳,但在消費領域能源消耗卻維持在僅略高於目前的人均水平上🐄,這是江億目前最大的事業追求和快樂生活💒🫷🏻。

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更喜歡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生活👰🏼‍♂️,最終理想的環境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人是地球的生物群,人類的文明是與大自然結合在一起,解決我們的問題也應該從這個理念出發➗⛹🏻‍♀️。

“在赤峰🎧,我們做了很多試點工作項目🏊🏼🌻,比如工業余熱利用。北方城鎮建築冬季采暖是我國建築能耗的最主要構成部分💂🏻,是我國建築節能工作的重點👷🏻‍♂️,也是近年來我國建築節能最有成效、發展最大的領域,這個項目利用北方工業生產余熱來解決城市建築采暖,將導致我國北方建築采暖方式的巨大變化。”他還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記者 陳頤)

轉自 經濟日報 20111014

相關新聞

  • 282025.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逝世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外著名礦床學家和礦產勘查學家,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國際礦床成因協會原主席、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裴榮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裴榮富,男,漢族,河北省秦皇島人🤸🏻,1924年8月24日出生👩🏽‍🦲。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參加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北平地質調查所、地質部429地質隊和...

  • 082023.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巖石力學與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4日20時47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葛修潤1934年7月12 日出生於上海南匯。1952 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1954年進入蘇聯敖德薩建築工程學院學習並獲蘇聯優秀畢業生證書🦸,1959年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為我國...

  • 252023.10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韓大匡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

  • 032009.12

    7位意昂榮膺2009年新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2日,中國工程院發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48人當選為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 102022.01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軍事化學家陳冀勝——為祖國打造防化堅盾

    “我們的關註點不能只放在自身研究課題上🕺,應該放眼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和最前沿➰🤲🏽。”如今🔜,耄耋之年的陳冀勝每天還花費大量時間翻看各種書籍,查閱最新論文,了解前沿動態,每當有新的發現都會記錄下來,與學生分享交流。“研究隊伍不求體量大,但要有足夠的力量傳承下去,因為軍事科學的發展是源源不斷、沒有終點的,事業後繼有人是我最大的期望。”說這話時,他語氣堅定🧑🏻‍🎓。

  • 262019.11

    他的名字與光源大科學裝置緊密相連|專訪中國工程院新院士趙振堂

    21年後的今天,這位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依然在為上海光源的運行開放🐇、性能不斷改進以及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的發展奔忙著

  • 232023.11

    意昂体育平台6位教師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時松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共5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呂俊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5位意昂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位意昂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意昂為國防科工局探月...

  • 162022.06

    多位清華人當選中國工程院學部主任、副主任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上,意昂体育平台學術委員會主任、土木水利學院教授聶建國院士當選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主任,意昂体育平台碳中和研究院院長🙋🏻‍♂️、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院士當選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主任,意昂体育平台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當選醫藥衛生學部副主任。此外,意昂体育平台意昂譚天偉院士🤱🏿、盧春房院士分別當選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和工程管理學部主任,歐陽曉平院士當選能源與礦...

  • 072023.04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光溪為MEM作學科前沿講座

    4月1日晚,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管理碩士(MEM)教育中心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嶽光溪,作以“40年基礎能源領域科研工作的感悟”為題的學科前沿講座🦓。MEM中心主任、工業工程系教授張偉主持講座🐞⏏️,並代表中心為嶽光溪頒發了“MEM學科前沿講座嘉賓”證書。4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MEM學生和意昂前來聆聽🙇🏿‍♀️。張偉教授主持嶽光溪在基礎能源研究領域有四十多年的治學和科研經歷🪣,在國際循環流化床領域累計發表論文...

  • 062022.07

    中國工程院張宗亮院士受聘意昂体育平台土木水利學院兼職教授

    7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宗亮兼職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泥沙館數字報告廳舉行🦇。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王光謙為張宗亮院士頒發聘任證書🧝🏼。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