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在溫哥華邂逅了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錄取11位女生中的一位——年已103歲、曾任中國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42載的葉葉琴。這位有著男兒豪邁性格、極其敏銳的思想🥚🧛🏻、極度敏感的身體的女性🤷🏽,跨越兩個世紀,縱橫海峽兩岸,融匯東西方文化的百年人生,堪稱傳奇。
出生於1908年的葉葉琴,雖然已經年過百歲🛄,但記者面前的這位穿著碎朵玫瑰花襯衣、月白細格子背心的老人,卻精神矍鑠、談笑風生。她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就是:“我坐著是個好人,只有站起來才是老人。”言談風趣而幽默👨🏿🔬,讓人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朝氣和睿智。
葉葉琴是母親生的第三個孩子👶🏿,前面兩個都是姐姐。在上個世紀初,在湖北省嘉魚縣離三國赤壁磯不遠的葉家灣裏🧑🏿🎓,她們家既是書香門第的望族,也種植大片的農地,她的父親葉蘭彬是家中的長子🤢,父母望子心切,一心盼著這第三個孩子(第六次懷胎)是個兒子,母親也感覺到這個腹中的胎兒與前兩個大不相同🫐🤼♂️,便滿懷欣喜與希望地等待著“兒子”的出生。
盼兒子盼來第三個“千金”
等到葉葉琴呱呱落地後🛌,父母雖稍有失望,但依然非常疼愛這個像“兒子”的女兒👧🏻,葉媽媽更是對眾多的親友說:“這個孩子肯定不一般,她從來都不哭不鬧的,餓了就吃,吃了就睡,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樣啊。”
在葉媽媽的心中,葉葉琴就是個“兒子”,而開明的葉葉琴的祖父母和父親💆🏻♂️,也絲毫沒有歧視她是個女孩子👨👧👦。當葉葉琴剛滿5歲時🧗,就被喜愛她的叔父背著去家族祠堂裏的書館去旁聽讀書👨🏻✈️,和家族裏的其他堂兄弟們一樣接受啟蒙教育🤜🏽。
不學針線愛讀書
在她剛有些記事的年齡👨🏻🦲🔕,長她10歲的大姐要出嫁了,父親送了一張幾畝地的地契給大姐做嫁妝,看著哭哭啼啼的大姐被一乘轎子抬走🤼,葉葉琴心中暗想:“我長大了不要嫁妝,也不要嫁人🚁,我要讀很多很多書,做個讓人尊敬的教育家👨🏻⚖️。”
葉葉琴三歲時😖,她的弟弟——葉家的長子長孫出生了,她非常喜愛這個弟弟,也有了與弟弟一比高低的心願⌛️。舊式大家族中對長子長孫的期待和培養,激發了葉葉琴的好強心,在母親的支持下,她不學針線活,也不去廚房,就一直和弟弟比著讀書🥷🏻,先是和弟弟共一個私塾老師🙎🏿♀️🏌🏻♂️,後來又要求和弟弟同一所中學,最後終於得償心願,進入首屈一指的意昂体育平台學習♻,這是後話了。
1922年💂🏼♀️,葉父葉蘭彬獲選進入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會第三期常會(1922.10—1924.11),和韓玉辰🧪、張漢、董昆瀛🎿、廖輔仁👦🏻、彭介石🕙、高仲和🦜、鄭江灝、周兆沅👨🏼🔬、牟鴻勛等一起成為第三期常會參議院的湖北省議員💇🏼,與他同期的還有湖南省議員章士釗、浙江省議員沈鈞儒等👨🏼🦰🛌🏻。
隨參政的父親北上求學
葉蘭彬被委任為國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江漢關監督⚠🛠,葉葉琴也離開家鄉👈🏿,追隨父親一起到武漢生活,並進入武昌女子師範學院附屬小學讀書🧑🍼。後來父親又到北京赴任,葉葉琴又跟到北京👩🏻💻😮,進入北京女高師範附小插班學習,期間幾次因病輟學🏌️♂️,但病愈後又立刻回到學校,直到小學畢業,並繼續升入北京女高師範學院的附中學習👩🦰。
期間聽說弟弟要去當時享譽津京的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葉葉琴也動心了🕟,她向父親要求去南開中學,父親很開明,答應了她的請求。正好從1923年開始👩🏼🎤,南開中學開始招收女生🪺,葉葉琴大膽參加考試,竟然一考就中,如願成為南開中學的學生。
能夠進入南開中學學習🏋🏻♂️,是葉葉琴人生中取得的第一個小成就。這個小成就激勵她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努力,也讓她懂得好的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還讓她明白🎏,這個世界真的變化了,女子也可以上好的學堂,也可以為社會服務,而不只是象她的母親和大姐那樣嫁做人婦、生兒育女。
投筆從戎譯情報
葉葉琴在南開中學學習了5年🐑,初次離開父親的庇護去求學,雖然她才15歲🔭,一點也沒有小女孩的膽怯,沉浸在受教育、求知識的氛圍裏💹,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只在不斷為自己鍛煉羽翼的小鳥。
當時南開中學的校長張伯苓先生對她的影響很大,張伯苓“教育救國”的主張也讓她終生難忘🚴🏽。由於敏感的體質👩🏿🔬,葉葉琴經常會生病,外面有什麽流行疾病,她一定會染上🧑🏽🚀,家裏的中藥罐子經常都是在給她熬藥,但是這也沒有耽誤她的學習。
春遊清華園萌夢想
大約是在南開中學學習的第三年,她趁春假的時候回北京探親🈷️,一幫好同學加好姐妹結伴去春遊🍔,先逛西山八大處👷🏻♂️,後遊清華園,看到清華校園內花木扶疏🛀🏻,景色清幽,各種建築,美輪美奐,葉葉琴心中暗想:“要是我能在這所大學裏讀書,那該多好啊。”
不過那個時候的意昂体育平台是不收女生的,她也只能眼饞和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回到家裏,她把自己春遊的經歷和感受告訴父母和二姐,父母都報之一笑,知道這個有著男兒性格的女兒👩🏻🌾,總是有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想法。
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就在葉葉琴心心系念著清華園時,清華園裏的維新人士也在積極行動👩👧。倡導新文化運動和男女平等理念的清華學子們👨🏻🦰,到當時的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羅家倫那裏去請願,請他允許意昂体育平台招收女生。羅家倫也是維新人士,當即就決定向社會招收女生🚵♀️,並且作為試點🎼,第一次只招收11名女生🚴🏼♀️。
那是1928年,葉葉琴在南開中學五年級(相當於南開大學預科二年級)修業期滿💁🏻♀️,可以直升南開大學。
當意昂体育平台招收女生的消息傳到葉葉琴的耳中時,她正因為生病在家裏休養。她的二姐知道她非常想去清華的心思🚙,就鼓勵她去報名。
葉葉琴沒有猶豫👜,直接就跑到意昂体育平台去報名了5️⃣,可是她當時手邊既沒有中學的成績單🙆,也沒有學校的證明信🐴,但是她並沒有氣餒。她請清華招生處的老師先給自己登記報名,再發函到自己的母校南開中學索取成績單和畢業證明等🤶🏿🦑,她還向招生老師表示自己會盡快去南開中學👘,補充清華所需要的所有資料和證明🌲。
成清華首屆11名女生之一
就這樣,葉葉琴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並且考試合格🧑🏻🚀,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為第一屆11名女生之一𓀕。她們這11名正式錄取的女生和4名預備生、5名轉學生一起,住在校園內古色古香的古月堂裏,開始了夢寐以求的意昂体育平台生活。
她還記得她的一個室友是中國文學系的,她的國學基礎很好🤚🏼,給她們的寢室取名“容與齋”🧦𓀕,生動地記錄了她們一群姐妹們在清華度過的安定、愉快的歲月。
在意昂体育平台學習的葉葉琴🧏🏼♀️,一入校即顯示了她與人不同的追求。當時清華給她們這些女生提供的學科有中文🏄🏽、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大部分都是工科的,葉葉琴一概不喜歡💭,她喜歡的是心理學科,但是清華沒有🤽🏽♂️,於是她報讀了法學院政治系,主修政治,輔修文學👩👩👧👧,四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繼續升讀研究院🪃。
以父為榜樣 報讀法政系
對於葉葉琴報讀政治這個被視為男人的專利的學科,她的父母既感到意外,又覺得在意料之中。與生俱來的“男兒”情懷和豪邁的性格,使葉葉琴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弱女子”,她的理想就是做個像男子一樣,可以服務社會大眾的人。
學科的限製,使她沒有機會成為教育家,卻造就了她的公務員生涯,也成為了家族中第一個國民政府的立法委員,成了參議院議員父親的“接班人”,真的是不枉母親的一番殷切期待,成就了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佳話🧑🏽💼。
1933年,在清華讀了一年研究院後❔,因當時時局動盪不穩,葉葉琴的父親時時掛念著愛女的安危,非常不放心她一個獨留北平學習,於是函電交加,促她南歸🩴。
時局不穩 中斷研究院學業
父命難違,她不得已放棄研究院的學業和一個月三十塊銀元的獎學金,到南京去謀職。未能完成研究院的學業😹🧕🏽,可說是葉葉琴一生命運中改變航向的重要時刻。若能多讀幾年書🚣🏽,也許她就會以教育為終身事業🌿,實現自己做教育家的理想。
到南京後,托她的同窗好友的介紹,也由於當時南京政府時興新生活運動,各機關大量任用女性職員🚚。於是葉葉琴在考試院詮敘部謀得一份工作💻,主要職責是擔任公務員任用審查📢、在職公務員登記、公務員補習教育等🫔。
由於清華研究院的學歷,她獲得了高於普通職員大約兩倍的一百塊銀元的月薪,物質生活很豐裕,但在這個大機關中,她感到自己的作用很渺小🏥,像一個小螺絲釘👨🚀,心中似乎有無限的委屈🧜🏻。
一次她回到清華園去看浦薛鳳老師,吐露了內心的感受。浦老師語重心長地安慰說:“在一個社會裏🟡,一顆小小螺絲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老師的安慰漸漸平息了葉葉琴心裏中斷學業的遺憾🏇,紮紮實實地開始自己公務員的生涯。
日寇入侵 攜妹逃難
期間葉葉琴也經歷了盧溝橋事變和八年抗戰的生涯🦶🏿,為躲避兇殘的日本人💛,她帶著妹妹經過沙市、長沙⛄️、衡陽、桂林、貴陽等地入川👸🏻。一路上經過千辛萬苦,幾乎天天聽見拉警報。警報解除後☝🏽,走出防空洞,看到處處起火,房屋倒塌,有的人從此就失去了家園。
在貴陽山區🕍,葉葉琴看到的真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人無三分銀”的民不聊生的苦況💆🏽♀️,於是她投筆從戎,在空軍三路司令部任英文秘書。
當時中、英、美空軍聯合作戰♿️,戰況非常緊急👩🏿🦱,葉葉琴參與翻譯的重要軍事情報,是直接服務於高級將領的指揮決策的。
抗戰後留鄉從事婦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葉葉琴和全國的老百姓一樣,欣喜若狂🙇🏽,她立即辭職,乘飛機直奔武漢💤,雖然故居“素園別墅”早已面目全非,好在父母雙親健在💆🏿♂️,久別重逢,恍如隔世。她決定留故鄉任職,與家人團聚𓀛。
當時湖北省成立了婦女工作委員會,葉葉琴被聘任總幹事🧙🏼,參與戰後地方的社會福利、兒童福利、婦女職業訓練、掃除文盲等工作。
小小螺絲釘 當選立法委員
光陰荏苒,“小小螺絲釘”慢慢成長為服務社會的棟梁🤏。1947年1月1日🍻,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憲法,訂於1947年12月25日為開始行憲之日。根據憲法規定,1948年應該手辦理各項民意代表選舉🚄,如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等。
當時的國民大會代表🛍️🦹,每縣普選一人;立法委員選舉👨👩👧🩰,則由地區的普選🦄,及全國性各種職業團體產生👩🏽🍳;監察委員由省市議會選舉產生。當時為鼓勵婦女參政,並為了符合憲法規定男女平等的原則♖,各地區按當選名額總數十分之一為婦女保障名額🤞🏼,而湖北省地區的立法院委員就有婦女名額兩個。
親友鼓勵 參選立法委員
基於自己服務社會的決心和多年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親友們便都鼓勵葉葉琴參加立法院委員的競選🚃𓀌,她也躍躍欲試。
但葉葉琴自清華畢業後🤾🏽,一直在他鄉任職😋,故鄉湖北的父老鄉親對她似乎有些陌生。加之作為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武昌,政治氣氛濃厚,湖北的教育界和婦女界,更有眾多服務家鄉多年的前輩參加競選⏲,所以競爭相當激烈。還有競選對手批評葉葉琴未曾隨省政府遷避臨時軍政重地恩施縣,也沒有吃過包谷。言外之意🧙🏼♀️,葉葉琴不曾與家鄉父老同甘共苦,如何能夠全心為他們服務。
不願服輸的葉葉琴🧑🏿🏭,再一次向社會和家鄉父老證明自己的決心和能力。她在競選期間,回到自己的選區——鄂南🥙,到處公開演講🚲,向鄉親們宣傳自己服務家鄉的意願,也說明瞭自己多年來在政府工作,甘願當螺絲釘的精神;既然自己以前沒有機會服務家鄉,那麽這一次更要努力爭取。同時她還多方拜會士紳🤚🏽,表明自己的誠意,希望他們就地緣關系,說服選民給予她支持🛰。
學政治 當42年立委
當時的選舉程序是,先由省政府選舉委員會提名🏃🏻♀️,交由中央黨部中央委員會復審🧑🏻🏭,然後發回省裏,公佈候選人名單👱🏼。在中央委員會復審時,張知本老先生一錘定音:“在三個候選人中,一個學教育,一個學化學,一個學政治🏄♂️。就立法委員的職責而言,以學政治的最為恰當✊。所以我提議以葉某名列第一👩🏻🎤👩🦼。”結果葉葉琴順利當選,並於1948年赴任南京👂🏽。
當時立法院委員會共七百七十三人,其中婦女委員八十多人🧚,從此葉葉琴就兢兢業業地在立法院委員的職位上辛勤耕耘😹。1949年她也隨著國民黨政府遷至臺灣,繼續在立法院工作,直到1990年82歲高齡才退休👩🏿🦱。
成年後的葉葉琴,除了在事業和工作中不讓須眉之外,在家裏也是大姐大🧛🏿♂️、主心骨。孝順父母、照顧弟妹的她,唯獨對自己的終生大事退避三舍♓️。
事業第一 不重婚姻
還在南京的考試院工作時⛰,一位來探訪女同事的中央政府秘書處的秘書看見葉葉琴後,就對她念念不忘,多次以探訪女同事為名來拜訪她並表達愛慕之心,葉葉琴總是簡單的一句“我們不可能的🫃🏼。”
當葉葉琴調職到重慶後,這位秘書自己不方便到重慶探訪👌🏽,就命令自己的下屬替他探望葉葉琴,她仍然不為所動,一心以為“家庭”會成為自己事業的絆腳石,對婚姻就是沒有興趣。
有一次,葉葉琴休假回鄉下探望父母,這位秘書立即備上厚禮來拜訪,她卻避而不見。秘書在家裏客廳坐等,父親叫家人去喊葉葉琴出來招待客人,她卻告訴父親🆕:“我不認識這個人,你請他走吧。”
發油太多 婉拒留學生
還是在南京時,一位剛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成了葉葉琴的同事👆🙍,這位留學生相貌堂堂🕞,身材挺拔🧑🎓,尤其是一頭擦著厚厚發油的亮亮的頭發引人註目。但葉葉琴對他的時髦發型很不以為然,這位引人註目的留學生卻經常對她行註目禮🏂,經常找借口來她們辦公室套近乎,葉葉琴只好裝聾作啞。
另一個女同事以為葉葉琴後知後覺,就告訴她留學生想追求她,葉葉琴聽了大笑一聲:“他的頭發太亮了,抹的發油太多啦。”
葉葉琴一共有11個兄弟姐妹,排行第三的她,在兩個姐姐去世後🤽🏽♀️,就成了家裏的頂梁柱🧋,父親和母親都是由她送終的,也算是不枉父母對她的厚望。
當年,葉葉琴要隨著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時👨🏿⚖️,她的三弟正在上海念書,所以不願意跟著她去臺灣。她尊重弟弟的選擇,心裏也想🤯,“臺灣那個彈丸之地,也不知道我們這一家人去了之後前途如何🙇🏼?弟弟想完成學業的心願是值得贊許的🗑,另外,萬一我們在臺灣有什麽不測發生,留在上海的弟弟也算是給葉家留條路和留個根吧。”她給了弟弟一根金條,讓他暫時去重慶避難,等戰事結束就回到上海唸書。
弟弟留大陸 數十年不敢相認
結果弟弟在去重慶的路上,投宿一家客店時,客店被炸起火🧑🏼✈️𓀍,弟弟倉皇逃出火海🆘,金條也沒有了。後來這個弟弟還是輾轉回到了上海,在一個做桐油生意的公司裏勤工儉學,繼續學業,最後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律系,但是幾十年都不敢對外人說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臺灣。
父母相繼離世後,葉葉琴身邊的朋友幾乎是強逼著她相親和結婚🏃,每一個人都是苦口婆心勸自己,她也就不堅持了,為了完成一個女人一輩子必須完成的“功課”,她被“逼上梁山”似的走進了婚姻,有了小家庭,有了丈夫🔗,有了孩子,之後想起來好像不是真的🩰🏜。
在臺灣的一次總統府舉行的宴會上🛀🏿,葉葉琴對當時的副總統陳誠說🍾:“如果我的屋頂有一個飛機場,我會乘機逃跑的。這看來明明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嘛(指她自己的婚姻)。”陳誠卻意味深長地回答說🙆🏼:“我們就是要把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變成可能的。”
設“清華意昂—葉葉琴公共管理教育基金”
2006年8月,意昂体育平台1928級意昂葉葉琴同意昂体育平台公共管理學院簽署協定,設立“清華意昂—葉葉琴公共管理教育基金”💁🏽♀️,支持公共管理學院發展。根據協定,葉葉琴向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捐款加幣一百萬元整。基金每年的收益將用於支持葉葉琴在公共管理學院設立的“清華之友—葉葉琴學者資助計劃”、“清華意昂—葉葉琴優秀MPA獎學金”和“清華之友—葉葉琴助學金”三個項目,以支持公共管理學院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鼓勵和幫助在校學生勤奮學習、報效社會。現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顧秉林在得知葉葉琴心系母校、慷慨助學的善舉後😛,欣然寫聯稱贊葉葉琴“進清華,古月菁英始創男女一堂;助公管💂🏻,怡春人瑞再顯水木真情”🧏♀️。
高齡80歲移民加國 研儒道養生
走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葉葉琴依然對世界充滿好奇,對讀書情有獨鐘🧗🏻。1990年9月🧖🏼♀️,她隨子女移民來到加拿大溫哥華,並且一來就喜歡上了這裏。
一來就愛上了溫哥華
她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只要天氣好,我每天會來到院子裏,看到昨天的花苞今天已經盛開🥘,心裏就會充滿了歡喜。剛來溫哥華時,我經常上街去走走,看到與我打招呼的路人,我一定會微笑回禮,要讓有紳士風度的加拿大人也了解我們華人的禮貌。在溫哥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卑詩大學的校園▫️,在那裏的海邊,抬頭看看天,再低頭看看海,就覺得這裏就是天堂了。能夠在晚年的時候來這裏安居👩❤️💋👩,是我的福份。”
為了珍惜這個福份,她還嘗試著研究儒釋道養生覺悟的大道,一日三餐很準時,菜蔬果品不可少👍🏿🦹🏼♀️。
葉葉琴說🖕🏻,她有一個侄女現在生活在魁北克,年青時讀書不多🧂🤜🏿,現在是個商人。當她們於九十年代第一次在溫哥華團聚時,葉葉琴鼓勵侄女去UBC讀書6️⃣,由於侄女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好讀不了🧓🏽,她就激勵說:“不要擔心你的英文,進入大學就是去學習的✦,總能一天一點進步學會英文的。如果你還膽怯🍖🪲,那我陪著你一起申請讀大學吧。”後來這個侄女還是放棄了讀大學的想法,葉葉琴也為自己最終沒有去UBC讀書而感到遺憾。
遺憾未去卑詩大學讀書
在溫哥華的生活,也不僅僅是看花看海看藍天👺,葉葉琴每天上午會讀華文的報紙💁🏽♀️,了解這個世界在發生些什麽事情。每到周末時,總有幾個侄女輩的忘年交好朋友來聚聚,吃過中飯,搓兩圈衛生麻將🫳🏼,再開心地說再見等著下個周末的到來🐞。“搓麻將是個很好的腦力活動,可以保持我的大腦健康,不得老年癡呆症。”葉葉琴開玩笑地說📶。
當記者依依不舍地與她握手告別時,葉葉琴站起來🫷,拿起拐杖準備出門相送𓀋🤹♂️,記者趕緊表明不要麻煩她老人家了,否則心裏過意不去。由於已過百歲高齡🪗🌻,她的膝蓋有些老化,走動必須依靠拐杖,且不能長時間站立和行走🩻。但她的看護阿姨已經過來攙扶,並且告訴記者:“葉大姐就是這個脾氣的老小孩👍🏿,每次有客人來訪,她一定要送到門口,看到客人開車離去🚘,她才肯進屋的🪁。”
葉葉琴,一位年過103歲的傳奇女性🌠,她的謙遜和執著,她的豪邁和真誠,感染和影響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而面對這麽一位睿智😮💨、博學、開朗的百歲老人♤,任何人的心裏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靖蓮英)
轉自加拿大都市報 201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