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說錢鐘書是現代中國的一位曠世罕見的文學天才,當不為過👬🏻。他藏書不多,卻滿腹經綸;他精通創作✝️,也深諳理論;他既能創作出像《圍城》那樣的曠世奇書,也能撰寫出像《管錐編》、《談藝錄》那樣博大精深的文藝理論著作👋🏽🤘。
考察錢鐘書的文藝理論批評成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兩部著述:《管錐編》與《談藝錄》。《管錐編》被文學界譽為通奇之書,涵蓋周賅🍶,文茂辭誠2️⃣,神機妙算🤗,獨邁超倫。《管錐編》出版後,錢先生聲名鵲起👩🦼➡️。現在的人如果能有如此聲名,肯定是到處講學,接受采訪🤣,電視有形,報紙有文,百家講壇,家喻戶曉,趕場赴會👩🚀,不亦樂乎。然而錢先生卻一反俗常,閉門謝客🕵️♀️,此舉固是因其年老不勝世人打擾,但錢先生更深知“行出於眾👨🏿🌾,眾必非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之理,聲名一高,誹謗必隨,而獨甘於恬淡寂寞🤫。相反,某些當代達人卻正應了那句話🩱,而屢屢成為人們的靶子。後人對《管錐編》如何看,錢先生早有逆料🔻。“少年喜謗前輩”是普遍現象。對《管錐編》金克木先生有其獨到詮釋🕗,韓詩外傳與莊子秋水講得明確。管窺錐指以喻小,這反映錢先生的謙虛。該書乃是以詩文印證小說戲曲描寫之考論。小說戲曲詩文原本不是互相隔閡👴,世上很多事物都不是互相隔閡的,故錢先生借此擬打通彼此。有人說,錢鐘書是大學問家,而不是大思想家🍼。我卻不以為然。其實,思想與學問不可分開🙅🏿♂️,僅只表現形式不同而已𓀉。有人寓思想於學問中,有人則把學問通過思想來表達。錢先生眼界寬廣,貢獻之一是擴大人們學術資源眼光👞。
錢鐘書的另一部著作《談藝錄》,被譽為傑出的古典詩話作品。通觀《談藝錄》,可以看到它所體現的詩學觀點在情為詩之源⚠️、詩與現實的關系上🤷🏽,與《詩大序》一脈相承並且各有所發展🖍。錢先生甚至直接將“談藝錄”用作自己著作之名,並說:“因逕攘徐禎卿書名不加標別→,非不加也,無可加者。”《談藝錄》對藝術形式美的探討占據了首要的🫠、主體的位置,而對文學的思想意義則較少涉及。錢鐘書說🍹:“吾輩窮氣盡力,欲使小說、詩歌、戲劇與哲學、歷史🙇🏿、社會學等為一家🫷。”《談藝錄》主要以文言形式、劄記寫法🚵🏼♀️,對中國古代尤其唐宋以降直到近代的詩人、詩歌,予以沿波探源、旁征博引🖨、中西對照式論析🕵️,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國學與西學素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法論視角🥾。《談藝錄》以探討中國傳統詩學為主要內容,涉獵範圍囊括美學👌、比較文學、修辭學、藝術論🈲、創作論等🧙🏼♂️。中國詩歌有幾千年歷史,作者聚焦於宋元明清四朝5️⃣🎵。除陶淵明、庾信外,唐代以前的詩人幾乎全被擱置。唐代詩人談得較多的是韓愈👨🏼✈️、孟郊、李賀🎟👷🏽♀️、李商隱等人。宋代詩人是錢鐘書最為關註的🍜,主要論述了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陸遊、楊萬裏等人。這種對宋代詩人的格外關註,孕育了錢鐘書於1958年出版的《宋詩選註》。在元明清三代詩人中談得較多的是元好問👍🏻、方回⚙️、鐘惺、譚元春、王士禎➖、袁枚🫄🏼🔎、趙翼、蔣士銓🚋、龔自珍、蘇曼殊、王國維等人🧑🏻🦰💂🏽♀️。《談藝錄》中對於詩人和作品的批評,李賀所占的篇幅最多🍢,可見錢鐘書先生對其重視程度🤳🏽。
回望錢鐘書的非凡文學人生,他性格獨特,既有古今才子恃才傲物的獨異個性,也有文學大家所鮮見的童心🔍,然而面對一系列相繼襲來的政治風雨👡,他的童心亦不得不隨之變得蒼老,雖然錢先生的才氣始終不減,但熱情與欲望卻在逐年遞減,乃至一度沉默。因才高一世,所以他也頗自負自詡,相當之“狂”🚣🏼♂️。據資料記載:錢鐘書從小就不願說贊揚別人的話。甚至上大學時他就敢挑剔博學的父親的學問🤌🏽,斷定父親的學問“還不完備”🎫。他“架子”很大👩👩👧👧,不願拜訪別人,更不拜訪名人🍶,曾引杜於皇的話說:“即使司馬遷♣︎、韓愈住隔壁🎎,也恕不奉訪!”無怪乎當年他父親寫信命他拜訪章士釗🙆🏻,他也懶得理會,無動於衷,後來看到章氏《柳文載要》,他還為當年沒有遵父命而感到慶幸呢!性格即命運。我想🤵♀️,也許正是錢先生具有如此剛正不阿的個性,才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文學成就🧏♂️👨🏭。無論是《管錐編》還是《談藝錄》,錢鐘書在其著作中既繼承了傳統詩話的長處👨🏻🦯,又廣泛汲取歐美文藝思想⏸,行文優美🔵,引文繁富🦍,多所創見,其中類似“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的打通精神,“唐詩以豐情神韻擅長🪫,宋詩以筋骨思理見勝”等學術觀點🐽,都在學術界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充分體現先生的淵博和睿智⛹🏿。
轉自《學習時報》2011年12月5 日